5月2號,離2020年母親節還一個禮拜,而這一天,陝西一位79歲的老太太王某芳,差點死在自己親兒子手裡。
5月3日晚上11點,王某芳的兒媳婦跑到派出所報警,說自己癱瘓在床的婆婆前一天晚上被丈夫馬某帶出去了,半夜2點丈夫一個人回到家,說把自己母親送上了客車,獨自去往親戚家。
一家人聽到消息,立刻動身去車站找人,結果找到凌晨四點左右,不但沒找到老太太,連馬某也不見了。
兒媳婦一看趕緊報警,三天之後,民警將馬某找到,並對其進行詢問,馬某最後沒扛住,把事全撂了:
原來,他2號夜裡用羊車,把母親推到了煉油廠後面萬畝林,見四處無人,找了一個廢棄墓坑倒進去活埋了!
確認地點後,民警立即對該墓坑進行挖掘。
不得不說,老太太命真大。
由於兒子馬某隻是用黃土把墓坑封住,沒用腳踩瓷實,所以老人在裡面度過了兩天多後,除了有些缺氧、頭腦有些不清楚以外,並沒有生命危險。
被從墳墓中救出的王老太
那麼馬某活埋親媽的動機是什麼呢?
原來老太太結過兩次婚,生病癱瘓後,一直跟著二婚生的小兒子居住。
但去年小兒子身體不好,沒法再照顧她,就把她轉交給頭婚的大兒子馬某照顧。
馬某照顧煩了,又沒法推脫,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母親活埋了。
第一現場
事已經講完了,估摸著各位已經罵了半天街了,很多人可能會感嘆那幾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像什麼「久病床前無孝子」、「家境貧寒無力贍養」,「獨生子女照顧老人壓力大」等等。
但這些話講了這麼多年了,也沒見引起什麼重視,想出什麼辦法。
澎湃新聞記者 :王文娟 朱敏駿 編輯:林蓉 素材來源:相關人士 責任編輯:李蕊
養兒防老,這句話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但這些年,這句話越來越靠不住了。
以前的中國家庭,大多是父權,父親懼內就母權,反正爹媽說出的話那就是王法,你不聽就不行。
《摔跤吧爸爸》以父權爭取女權
但最近這些年,獨生子女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說話辦事都會小心翼翼,偶爾嘮叨兩句,年輕人就煩的不行。耍脾氣冷暴力都是輕的,脾氣暴的沒準還得鬧喚一頓,給爹媽上一課。
可見,時代變了,以前講究家有家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講究自由民主,爹媽不對就該教育。
更有甚者,不少年輕人在網上細數父母的不是,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父母有多傻缺,渴望早日逃離原生家庭。
當然這些吐槽,大部分60、70後的父母們看不到,畢竟他們沒有完全和網際網路接軌,自然也就不知情,更不會反駁。
知乎上,某個吐槽父母的問題下有6000個回答,這樣的問題至少有幾百個
但90、00後對父母的反抗態度,以及反抗時的語言武器,卻在很多大V的普及下遍地開花。
所以,父母越來越理論不過自己孩子,於是大趨勢上,他們對待孩子態度,也就從暴力壓制,慢慢變成了妥協順從。
孩子說嘛就是嘛,在今天的中國家庭裡並不是新鮮事,甚至年輕人結婚以後,對父母的「挾持」更加嚴重。
這種情況的發生,很多人說是因為獨生子女政策,致使孩子的地位變高,這種說法沒錯,但本質上,更像是父母對於獨生子女的依賴程度更高了。
以前舊社會,家裡孩子多,窮人賣兒賣女都不新鮮。但現在,失獨家庭已經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失去獨子,很多人都會陷入永久的痛苦,痛苦的根源之一,就是老無所依。
這就是當代很多老人面臨的困境,有孩子時,他們兢兢業業,小心翼翼的伺候孩子,為的是幾十年後有個指望,忙活一輩子,誰不想得個善終?
但,問題來了,像馬某這樣活埋親媽的人雖然不多,但不能完全履行贍養義務的人卻很多,這些人,拉低了現代老年人對「養兒防老」這件事的期望。
換句話說,對待子女好壞,和子女最終能否盡孝不成正比,趕上沒人性的王八蛋,天天除了咔哧父母的房子和錢,其他事就和他沒關係了。
這是中國老年人的困境,贍養問題上,她們只能賭自己命好,生個好孩子。
但是當代獨生子女的處境,相比於父母就輕鬆太多了。(我說的輕鬆,只是贍養義務這一個維度上的,不包括別的。)
我一直就說,世界上所有問題的根源,歸根到底都是經濟問題,用咱老百姓話說就叫「都是錢惹的禍」。
天津電視臺有個調解節目,叫《法眼大律師》,你能看到很多50、60後們,因為父母的遺產產生糾紛,而絕大多數糾紛的撕逼點,都糾結在老人生前,誰照顧的多,誰照顧的少上。
「你老伯/大爺/姑姑/二嬸/大舅/老姨……沒付出!」
「咱家付出的多啊!憑嘛他們跟咱拿的一樣多」
這些話,不光是電視上演的,各位都親耳聽過吧?
所以你看見了,上一代人,對待贍養義務的態度,從潛意識裡就和利益綁定了,他們因為有兄弟姐妹,所以就認為,不盡孝的,就不該有臉分財產。
而今天的年輕人有這種顧慮嗎?顯然沒有,就自己一個人,盡孝與不盡孝,在利益層面上沒有任何損失。
可能有人覺得這話冷血,覺得自己子女怎麼會這麼想呢,那不成白眼狼了嗎?
但我想說,各位要清楚一個問題,你們的子女,他們的第一個屬性,先是人。
然後,才是子女、愛人、兄弟、父母等等……
是人,就有人最基本的趨利的自然屬性,自然屬性,是排在作為子女的社會屬性之前的。
當然這不是說要處處防著自己孩子,那這活的也太失敗了,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自己家孩子什麼樣,很多父母心裡最清楚。畢竟殺人犯也有大孝子。(不過琢磨一下,都TM殺人了,還孝個屁!)
但也有很多老人,他們自己活了大半輩子都還沒活明白,對自己的子女更沒有一個準確的預判。
舉幾個例子:
比如活了幾十年,房子讓孩子折騰沒了的;找父母借錢幹買賣,最後血本無歸的;30多歲還在外邊惹禍,回家讓父母收拾爛攤子的。
不誇張的說,很多父母遇到這種孩子時,仍舊會把養老問題寄望於他們,這實在夠可憐的。
前幾年,有個話題特別火,就是農村家庭養老問題,在很多窮地方,農村老年人的自殺率相當高。
農村的老人們很可憐,他們的養老補助不高,前幾年的時候,有的地方甚至只有100來塊錢/月,這種情況導致他們成為兒女嚴重的生活負擔,所以一些地方的農村老人會自嘲時會說上一句恐怖又真實的話:
藥兒子、繩兒子、水兒子比親兒子可靠。
這種情況在這幾年精準扶貧下改善了很多
當然這不是中國老人現狀的全貌。
還有好多退休高幹躺在ICU裡奄奄一息時,子女要求必須救活,因為他爹拿著1萬多塊錢的退休金呢。
如果死了,他每個月會損失一套一線城市底商的租金。
當然,作為普通老百姓咱也達不到這個境界,但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一個結論:很多情況下,你的養老質量,和你對財產的控制程度有關。
你如果在尚有自理能力時,把財富的控制權全部交給了子女,比如房子提前過戶給兒子了,工資本交給閨女了,那我敢保證,等到晚年的時候,即便子女能夠盡孝,那你也是每天仨飽倆倒,混吃等死,沒有任何話語權。
為嘛現在好多女權,都講究「經濟獨立」?道理都是一個道理。
有錢才有家庭地位,哪怕對方是你的子女。
試想,如果這被活埋的老太太,一個月5000退休金,估計倆兒子就該搶著養了,不信聽聽《化蠟扦》去。
所以對於老年人而言,財產不但是能撐起腰杆的支架,更是防身的武器。
哪怕子女靠不住了,自己也能退而求其次,花錢也能僱個人伺候自己。
圖源@網絡
說了這麼多,不是說鼓勵老年人都防著子女。而是我覺得現在的老年人在贍養問題的博弈中處於天然劣勢,加之很多長輩這輩子活的不容易,折騰大半輩子終於退休穩定下來了,別到最後,稀裡糊塗被個別混帳子女忽悠了。
所以最後,藉此事件做個引子,再提醒一下大家:
養兒防老,這種樸素的理念,放在今天未必正確。
管好自己的財產,手裡有糧,心裡才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