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一個半童年。一個童年在自己小時候,另半個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時候
出生在什麼時代就有什麼年代的幸福,80後90後出生的夥伴們,小時候的幸福一定離不開「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的陪伴。
這些作品也算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了,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很有優質的看點。更好的一點就是,給孩子們樹立了一個正確的導向,教育孩子,陪伴孩子。
正能量的作品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四大名著」之後也經常被模仿,翻拍等。即使演的再好,也總感覺少了些「原味」,張衛健版的《西遊記》四大名著之一,就是如此。
張衛健版的《西遊記》,24年了,依舊記憶猶新。在當時也是備受喜歡,這是由TVB出演的作品,其中最為出色的就是「齊天大聖」一角,這一角正是當時受人喜愛的張衛健飾演。
他將大聖演繹的換得一新,相較於老版的《西遊記》,《齊天大聖》更加側重孫悟空個人的描述,孫悟空就像是一個「話嘮」,有謀有為、敢作敢當、敢愛敢恨、讓觀眾耳目一新,甚是喜歡。
可以說除了張衛健,這孫悟空一角誰都難駕馭了,但是恰巧在電視劇上演不久,孫悟空一角出了問題,張衛健在片酬上和編組發生了不合的意見。
據了解問題出在張衛健拿的工資太少,就提出漲工資,但是被編組駁回,還被侮辱:
你之所以火,不過是因為臉上有毛罷了
這給張衛健何等的打擊呀,氣喘之下,張衛健立馬解除了何為,愛來誰來。這一走給編組方很大的難處呀,主角的位置不到位可萬萬不行呀。
這時正好遇上了陳浩民,這時的陳浩民還是一位小角色,並沒有太多人知道他。陳浩民飾演孫悟空一角後,幸好孫悟空臉上有毛,遮掩了一下,乃至前期「齊天大聖」和後期的「齊天大聖」並未多大的差別。
不得不承認陳浩民是個實力派演員,之後的劇本中,他出色的點並不比張衛健少。
陳浩民在該劇中除了展現出孫悟空的機敏靈活和忠心正義外,還賦予了這個角色搞笑詼諧的一面,與之前的人物形象對比,有了新的演繹方式。
張衛健版的《西遊記》,並沒有因為張衛健的離去而影響該劇的走紅,該劇在當時剛播出時在香港臺的黃金劇場播出,之後還被湖南衛視看中,在開心劇場時段每天早上七集連播。
該劇也捧紅了在當時算是新人的陳浩民,隨後陳浩民也通過此次螢屏的展現被觀眾所熟知。
後來他又在《活佛濟公》中大放異彩,把他的幽默發揮的淋漓盡致,之後接戲頻率大增,飾演《封神榜》內的哪吒、《搜神傳》內的石敢當。
2011年,主演了古裝愛情劇《薛平貴與王寶釵》,2013年也繼續魔幻神話劇的風格與穆婷婷主演《天天有喜》,他已經成為古裝神話劇裡的一座標杆了,還被人親切的稱為「古裝劇小王子」。
是這部《西遊記》捧紅了陳浩民,也只有陳浩民才能把該劇演繹出新高度和新感受,所以可以說是這部《西遊記》成就了陳浩民,陳浩民也成就了這部《西遊記》。
但不見得張衛健沒撈到什麼好處,他也在成長,擺脫了「臉上有毛「的標籤束縛。
所以在蛻變之後,他的走紅也是一種必然。
張衛健是陳浩民萬般感謝的人,今陳浩民頂替他大紅,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