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觀眾心中的央視郭德綱,他是無可替代的新聞一哥。他說人的進化很慢的,我不知道在我們的生命周期會不會見證到人的學習能力跟不上技術的發展的現象。
他就是家喻戶曉的主持人白巖松。
曾有人說哪裡有熱點,哪裡就有白巖松。是的,他是新聞界的一股清流。
無論任何時候,任何事,白巖松總是站在人民的立場說話一針見血,直擊要害,力求將事件的真實還原。
二十年來,中國發生的事件,不管大小,永遠少不了白巖松的聲音。他總是時時刻刻站在新聞的舞臺上做著最努力的展示,並不會錯過任何載入史冊的節點。
前段時間疫情的爆發,白巖松在直播採訪武漢市委書記,更是拋出一連串令人稱快的問題:「現在武漢的物資還能支撐多久?即將完工的火神山和雷神山能夠容納多少病人?這段時間以來,你是以怎樣的心態進行工作的?」這就是白巖松。
不同於央視其他著名的主持人有著優渥的環境和良好的背景,白巖松能有今天的成就,背後其實經歷的坎坷並不少,幸運的是有髮妻一路的扶持與陪伴。
白巖松也曾坦言:「是妻子把我打造成央視名嘴的。」
白巖松1968年出生於內蒙古,本來擁有健康快樂的家庭,可能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他快樂的童年僅僅維持到八歲。維持家庭的所有大開支的父親不幸患病去世,從此白巖松生活在一個風雨搖擺的家庭中。
而他的母親是個堅毅的女人,並沒有選擇改嫁,而是堅持初心獨自一人把他帶大,用自己的堅強撐起這個家。
白巖松小時候甚至少年都非常調皮搗蛋,學習成績也不太行。
但人是會成長的,到了高三的時候,他一下子覺悟起來,明白自己再無所改變只會令母親辛苦白費。於是他發奮圖強,每天三點一線,整個高三隻有學習。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赫赫有名的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他又被分配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擔任編輯、記者,雖然這份工作對於白巖松來講並不是非常滿意,但在這裡他收穫了一份真摯的愛情。
那是1990年的一個夏天,天空下著朦朧細雨,白巖松由單位撐著傘往林蔭小道走出。突然他的眼睛定格在前面的一幅畫面上:一個婀娜多姿的女子,撐著一把花傘,嫋嫋娜娜地往單位走。這不由得白巖松想起戴望舒小說裡面的丁香女孩,沁人心脾。
第二天,白巖松再次遇到這個丁香女孩,心裡大喜。並從同事口中得知這個女孩叫朱宏鈞,是小自己三屆的師妹,剛剛畢業分配到此擔任編輯、記者。聽到這個信息,白巖松內心深處莫名泛起一股激動。
近水樓臺先得月,平時同一個單位的原因就讓兩人彼此熟悉,而這年9月舉辦的全民矚目的亞運會無疑更拉近兩人的關係。
第十一屆的亞運會是在北京舉行,而白巖松和朱宏鈞被安排到此做現場採訪。這個任務艱巨而重大,白巖松和朱宏鈞在這十幾天常常忙到晚上11點多,而那時的亞運村還是郊區,回城的公交車少而早。
為此白巖松拿工作證抵押,租了一輛自行車,每晚下班就載著朱宏鈞往回趕。
經過十幾天的努力,白巖松才華橫溢、語言風趣,朱宏鈞勤奮敬業、文筆細膩,他們合作的報導贏得了領導和讀者的一致好評。而工作上的合作讓他們彼此走得更近,更了解。
為此,沒過多久,白巖松鼓起勇氣向朱宏鈞表白,朱宏鈞其實也對白巖松心動了,但面對白巖松的表白還是一口回絕了。原因很簡單,朱宏鈞和父母都想找南方的小夥子當男朋友,覺得南方的男孩比較溫柔細膩,而北方的男孩子比較粗心大意。
接下來的日子,朱宏鈞總是有意無意地迴避白巖松。
直到一年後的一次偶然機會下,白巖松得知朱宏鈞宿舍門鎖壞了,二話不說就上門為其修理門鎖。而這一舉動被朱宏鈞看在眼裡,深受感動,明白男生的溫柔細膩是不會分區域的,就接受了白巖松。就這樣,兩人也終於走到了一起。
白巖松和朱宏鈞抱著結婚的目的走在一起,7年的戀愛讓他們越加離不開對方。
而在1997年,白巖松也取到了朱宏鈞父母的認可,兩人也正式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但此時的白巖松不過三十歲的青年,在媒體業更只是初出茅廬的新人,家庭也並非優渥,這使得他在經濟上十分拮据。所以兩人結婚後並沒有婚房,只是租了個單身公寓暫住。
單身公寓一個人住尚且還好,兩個人住就顯得十分擁擠,白巖松夫婦不得不把日用品和鍋碗瓢盆都放在地上為此騰出更大的空間。
這樣的窘境也只是維持到了冬天,冬天到了,由於屋內沒有暖氣,兩人被迫搬離,在附近租了個一房一廳。
為了節省開支,白巖松就租了一輛三輪車一點一點往新家裡搬。白巖松挺起腰在前面用力踩,朱宏鈞在後面弓著腰用力推,兩人就在北京人來人往地往前走,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老長老長。這樣的畫面成了白巖松腦海中永遠不能抹去的記憶,到現在也一直激勵著他前進。
這一年因為各種原因,他們搬了六次家。感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是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的。白巖松和朱宏鈞總是在努力經營著他們的家,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朱宏鈞總是在牆上粘貼兩人照片,記錄著彼此的青蔥歲月。
而白巖松每搬一次家,就愈加誠懇向朱宏鈞說道這只是暫時的,終有一天他倆會擁有屬於彼此的房子。這是最純真和樸素的年代,只要有一個人陪伴在身邊,不管到哪裡都是家。
生活不會虧待努力生活的人,在廣播電視臺工作幾年後,朋友就推薦白巖松兼職做一檔名叫《東方時空》的策劃,機緣巧合之下,製片人覺得他語言犀利,思維敏捷,嘗試讓他當主持人。
就這樣,白巖松誤打誤撞開始了自己的主持生涯,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
起初白巖松的普通話相當不標準,在主持節目時經常讀錯字,觀眾反映很強烈。於是電視臺就設立了一個規矩,所有主持節目的念錯一個字就扣50元。就這樣白巖松常常被處罰扣錢,甚至有一個月,還倒欠欄目組幾十塊錢。為此白巖松多次想放棄轉行,覺得遲早有一天自己將被辭掉。
而朱宏鈞得知後並沒有責怪他,相反和他一起解決問題。朱宏鈞就從各種各樣的地方找來繞口令和生僻字,讓他反覆練習。她甚至還讓白巖松在嘴裡含一顆石頭,力求做到口齒伶俐。
就這樣,白巖松的普通日漸標準起來了,加上思維敏捷,語言風趣,白巖松主持的節目自成一派,深刻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媚俗。這些因素都為日後白巖松獲得了「金話筒」獎奠定了基礎,而在白巖松獲獎不久後,也正式受到了中央電視臺的邀請,正式入職了。
經過不懈的努力,白巖松成為了央視一哥,經濟條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於是,白巖松買了一套房子,實現了當初對妻子的承諾,夫妻倆終於結束了租房以及四處搬家的生活。搬進新家的那天,白巖松和朱宏鈞百感交集,生活在兩人共同奮鬥下逐漸好轉起來了。
1998年,朱宏鈞懷孕了,白巖松還在奔波,要沒日沒夜地出差,害怕對朱宏鈞的照顧不夠全面,就請來做醫生的嶽母幫忙照顧。
這年的11月,當白巖松正在做長江三峽大江截流的直播,他接到了朱宏鈞弟弟的電話,說姐姐生了個7.8斤的大胖兒子,白巖松聽後興奮得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就迫不及待地登上飛機,趕往嶽母家。他看見妻子和孩子,心情十分激動。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現在白巖松的事業順利,和妻子的感情幸福美滿,兒子也頗有父母風採,十分優秀,一家三口過著波瀾不驚的幸福生活。
然而不管白巖松名氣多麼大,事業上升到什麼高度,他始終以普通丈夫和普通父親的身份出現在妻兒面前。
每次出差,他總是會給妻子和孩子帶禮物,以彌補自己不能陪伴在其左右的時光。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家一年四季的衣服,都由白巖松進行選購。
或許是當年踩著三輪車四處搬家的經歷一直在支撐著白巖松前進,給他力量,讓他明白,就算是那樣苦的日子裡,人生一直有一個人陪伴在身邊,與他風雨同舟,攜手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