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噶有被這個熱搜震驚到嗎?反正一姐震驚了……起因是在一檔綜藝節目裡,李斯丹妮閒聊起當初跳街舞被父母反對,結果某一線諧星爆出「金句」:你腿太粗,不適合跳舞。
四的臉真的是瞬間變色,感覺都快哭了……
半開玩笑的著表示自己真的很難過。
u1s1,上鏡能把街舞跳得又美又颯,李斯丹妮怎?麼?可?能?胖?說這話的人是不懂鏡頭的魔鬼拉寬效應?
之前公演時她還勇敢挑戰了一把鋼管舞,據說跳到手臂和腿上全都是淤青,也是一枚勵志姐姐了。
雖然有些網友diss李斯丹妮跳鋼管舞動作不夠「完美」,其實這真的不是因為姐姐不努力,而是因為鋼管舞確實是hin有難度的一項運動。
今天,一姐就來帶大噶了解一下~
鋼管舞的起源
鋼管舞(Pole dance)顧名思義,是一種以鋼管為主要道具的舞蹈,但在舞蹈元素上,它更偏藝術體操&芭蕾。
眾所周知,由於本舞種過於火辣,本文配圖將十分謹慎。
關於鋼管舞的起源,一種說法是源自美國建築工地,雛形是建築工人抱著腳手架(?)進行唱跳rap。
隨著20世紀初美國經濟泡沫破裂,鋼管舞開始淪入色情場所……
到了20世紀80年代後期,初出茅廬的麥當娜大秀鋼管舞,被熱搜罵了好幾天,但隨著她的名氣的水漲船高,鋼管舞也「被走紅」,重新成為堂堂正正的減脂塑形運動。
現在的鋼管舞在美國屬於「極限健身運動」,越美、越難、越燒錢,越是中產與富婆共同的愛。
但國內整體氛圍更為保守,除了風格比較大膽的女星,整體接受度還不是很高的亞子。
△ 蔡依林的這一動作難度非常高。
不過,你萌一定想不到,這麼火辣的鋼管舞,其實有可能是一項「國粹」,它起源於中國雜技「爬竿」,最早可追溯至漢代。
△ 唐代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宋國夫人出行圖》,描畫的就是「載竿」為前導的畫面。
比如一姐在青島雜技團的紅色主題公演上找到了一段動作對比。
△ 左為青島雜技團表演,右為專業鋼管舞者秀。
雖然不知這個版本的說法真假,但無疑鋼管舞在一種更為健康的文化氛圍下,汙名被逐漸清洗,終於逐漸變成一項大膽展示女性肢體美的健康運動。
鋼管舞的特殊優勢
真·細腿運動
第一條就是重磅:鋼管舞是為數不多的真·細腿運動,一般訓練1-3個月即可見效。
因為鋼管舞有一種其他運動沒有的功能——重心上移。
袁姍姍的私人教練李浩軒曾經分享過「如何靠走路瘦腿」,曾提到過「用腹走路」這個概念。
「用腹走路」的說法頗有噱頭感,但他其實是在解釋「身體重心變化」這件事。
姐妹們記得麼?膝超伸、腳掌重心前移,大腿前側的肌肉就會變粗,也就是說,身體重心靠哪裡,哪裡肌肉就長得多。
因此,如果走路習慣靠腿發力時,會導致重心下移,腿越走越粗,而走路習慣收緊核心,「繃肚子」,身體重心靠上,腿負擔不大,不會粗。
不過,走路還要隨時收緊腰腹,太考驗自覺性了吧?
但在鋼管舞訓練中,只要你在管上,無論啥動作,發力主導都在上肢,然後靠腰腹被迫發力,用力「提起」兩條粗壯的腿子。否則你就掉下去咯……
它和所有「地面運動」的模式,都剛好相反。
這種模式的運動,既會促進腰腹區域肌肉的快速生長,也能幫人更好的養成「核心收緊式」的走路習慣。
圓肩+骨盆前傾公敵?
不過有的姐妹表示,鋼管舞中確實有涉及到腿部發力的動作,比如腿部夾鋼管,手臂懸空……
這就涉及到它第二項好處了:同時改善圓肩+骨盆前傾。
姐妹們先觀察一下,鋼管舞過程中,軀幹是不是都有種非常強烈的伸展感?
更有甚者,乾脆長這樣……
但圓肩駝背的體態下,上半身的身體呈現強烈的「屈曲」,和鋼管舞中的動作完全相反。
下肢也是一樣,當舞者髖部伸展、膝蓋向後夾——股四頭肌完全處於伸展和拉長的狀態,骨盆甚至略有後傾。
任何體態糾正訓練,都要去強化弱勢的、缺乏力量的肌肉,而鋼管舞的運動模式,剛好可以一站式解決圓肩+骨盆前傾兩大體態問題中的所有的偏弱弱肌肉。
練出細腰
由於鋼管舞是一種動作高度不穩定的運動畢竟你已經上天了,因此會對有穩定功能的所有深層肌群有整體強化的作用。
其中最有用的,應該就是對「細腰肌」腹橫肌的強化。
腹橫肌位於腹直肌內裡,是一大片環狀肌肉,形如束腰,強大的腹橫肌能通過「內推力」讓腰部變得更細。
像瑜伽、普拉提等動作,也會專門去強化腹橫肌,因為它也有一定調理內臟運轉的功效。
在一些動作中,舞者甚至必須僅依靠手臂,將下肢保持穩定的懸空狀態。這種情況對腹橫肌和腹直肌的要求都非常高了。
細腰、細腿、一站式改善體態……各種意義上,鋼管舞都是一項「完美」運動。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