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熱搜,哈哈,對95後(主要是南方95後)相當陌生,相當看不懂。
比如前幾天,先是李榮浩發個微博:
劉能換人演了
我的青春結束了
定睛一看,又發現另一條熱搜。
原來《鄉村愛情》第13季,官宣換了一位飾演劉能的演員。
「為什麼這麼熱?明明瞅著挺冷啊。」
看來是時候說說,這個十幾年的《鄉愛》情結——《鄉村愛情》
即使知道這劇的人,也困惑+1。
《鄉村愛情》,不是很多年前的經典嗎?咋就拍了13季?
困惑再+1。
"爺青結」,這位時尚歌手李榮浩的青春,竟然結束在「土裡土氣」的《鄉愛》上?
歷史微博作證,李榮浩不是蹭熱點,是真正的《鄉愛》十級學者
迷惑,太迷惑了.....
其實不止。
即使到了今天,即使是當代左手擁抱美劇英劇日劇韓劇小眾劇,右手緊握最新愛豆影視作品的時尚青年,也有大把迷戀《鄉愛》的。
可,這是為什麼呢?
土味,啥時候變成了神話?
01 土
人在都市坐,心系象牙山。
這是大多數沉迷於《鄉愛》都市青年的自詡。
它的明星粉絲不止李榮浩。
你看林更新,抖音個人簡介會如此冠名:
象牙山(《鄉愛》故事發生地)巨鱷;
王源,應該更有青年說服力。
自從被粉絲發現他的手機殼是劉能頭像後,他居然再接再厲,在一款綜藝《哈哈農夫》中,戴上了趙四同款的彩虹帽。
相當拉粉的一波操作。
謝娜,因為《鄉愛》裡提到她名字,興奮地發微:
「我能哥提我了。」
明星背後,還有以幾何量級增長的普通人。
地鐵裡,一位頭戴新潮Airpods,斯斯文文的年輕小夥。
光天化日之下,忍不住為象牙山裡長貴和大腳的悽美愛情,使勁抹眼淚。
票圈的年輕女孩。
即使風格是不洗頭就不出門,一出門就全套妝容的精緻女子。
張嘴也能對象牙山家事如數家珍,和她熟悉的口紅色號差不多。
還有海外留學生。
人前,和國際友人合照打卡金門大橋蘋果總部。
人後,在異國寂寞的夜裡悄摸摸打開《鄉愛》。
陪他下飯的,是老乾媽和飯掃光,但陪他睡的,總是象牙山四大家族。
有人說,知識分子應該看不上?
錯。
瞅瞅學術界。
打開知網,鄉愛·真十級學者大把抓。
從文化傳播到文化解讀,從語言敘事到女性主義……各種學術角度應有盡有。
範德彪都要豎大拇指(一不小心暴露Sir是隔壁《馬大帥》粉絲)。
別小瞧土裡土氣的《鄉愛》,它可是:真·第一國產長壽IP連續劇。
當年央視播,現在網劇播。不管平臺怎麼變,收視率依舊硬核。
2006年開播,至今已經播到第13季。
每一季名字也押韻:
《鄉村愛情交響曲》《鄉村愛情小夜曲》《鄉村愛情圓舞曲》《鄉村愛情進行曲》《鄉村愛情浪漫曲》........
最後編劇詞窮了,直接以第×季命名。
《鄉愛》長壽的側面,也真能讓你從中領略,什麼叫「歲月是把殺豬刀」。
第1季裡,一喝啤酒就暈的羞澀大學生謝永強,現在?
胖成企業家了。
謝永強老婆,豆腐西施王小蒙,從第3季(前兩季換了演員)到第12季,也是肉眼可見地福氣了。
大偶像謝廣坤。
那幾縷油膩耷拉在腦殼上的毛髮,現在終於坦蕩蕩地亮了出來。
有人說,《鄉愛》是中國鄉村版《權遊》。
一聽有點吐,但越琢磨越有理。
為啥?
因為《鄉愛》不只是家長裡短的愛情劇。
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有時比《權遊》還燒腦,比漫威宇宙還龐大。
老年派,加上以F4為首的後代青年派,組成了象牙山四大家族。
象牙山F4,劉能,謝廣坤,趙四,王老七。
劉能和趙四是村裡一對親家,謝廣坤和王老七又是一對親家。
聽著簡單?有專門人士分析過,謝永強、王小蒙、王香秀、趙玉田、劉英、劉一水、謝大腳等角色……
包括但不限於暗戀、單戀、訂婚、退婚、三角戀、結婚、離婚等多種方式……
已經自由排列組合,輪迴了N遍!
說不清楚,咱看「鄉愛宇宙圖」。
別研究了,看多了眼花。
當然你可以反駁,即使上升到《權遊》的檔次,土,不還是土麼?
嘿嘿,那你知道土酷麼。
02 土 酷
《鄉愛》裡妥妥的土土元素,其實已經入侵到了當代年輕人的語境。
土酷,不管你答不答應,已經快速成了青年時尚新風。
誰能說得清,為什麼十年如一日,B站、抖音或者哪裡哪裡,都常見這劇的身影?
一小段梗,一小場戲劇性的打鬧畫面,隨便哪個小UP主騷操作幾把,往往就可以輕鬆出圈,成為高能的病毒化傳播。
有人已經總結了最好使的象牙山三大靈魂人物:
謝廣坤,劉能,趙四。
來,一個個分析,他們能量咋那麼大。
謝廣坤。
一個為《鄉愛》貢獻無數梗和無數熱度的(醜)男人。
當然他的關鍵詞不是醜,而是作。
甚至,由此誕生了一個怪現象:
謝廣坤越作,他就越火,《鄉愛》就越出圈。
畢竟很多看《鄉愛》的觀眾的盼頭就是……看謝廣坤什麼時候倒黴。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播出後,誕生了「北廣坤南大強」梗。
北有謝廣坤,南有蘇大強。
有對聯曰:
坤之大,整個東北放不下;強之作,長江以南都哆嗦。
你想知道謝廣坤有多作?問他身邊人呀!
首先,活在大家表情包裡的孫子,謝騰飛。
從小就飽受摧殘。
好不容易到了12季,長成一個壯實小夥,結果忽然就被謝廣坤嫌棄了。
只因為謝騰飛是領養的。
吃飯,吃快了吃多了,都不讓吃;
應該上學的年紀,只讓他跟著學砌牆,幹農活。
偶爾,謝廣坤還會毫無自知之明地問:
「爺爺的人品怎麼樣?」
謝騰飛歪打正著地答:
「……爺爺,我想吐。」
再看兒媳王小蒙。
即使創業成功,成為第一個走出象牙山、去歐洲遊學的女企業家。
還得深受謝廣坤折磨。
一開始,他堅決反對謝永強娶王小蒙。
理由是……王小蒙家就只是個賣豆腐的,而永強可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好不容易在一起吧,日子過得也不賴,可整天給媳婦找茬。
所以孕期的王小蒙忍不住,也歪打正著。
吐~
這是吐的,還有暈的。
媳婦王小蒙不孕不育多年,終於生了孩子。
作精謝廣坤一得知,立馬跑到劉能跟前,慢悠悠刺激:
「你可得挺住,老劉,小蒙生的是龍鳳胎。」
劉能,當場暈倒。
謝廣坤的作,可以說撐起了象牙山半壁江山。
但其他幾位靈魂人物,也絕不浪得虛名。
劉能,趙四。
一個口吃,愛佔小便宜。
看到劉大腦袋吃降壓藥,以為是補品,居然偷偷吃幾片。
得,馬上進診所打點滴。
去超市買東西,永遠賒帳,回頭就忘。
△ 謝大腳雜貨店裡的小黑板永遠記著劉能賒帳
一個結巴的已經到了抽搐的程度——趙四
他的核心詞,是慫。
找人算帳,只敢趁人家不在家的時候,隔空比劃。
算了,身為象牙山CULT人物之首,只能親自體會,
最後就提一嘴,這曾被譽為「世紀之戰」的名場面——
亞洲舞王尼古拉斯·趙四battle劉能。
《鄉愛》,就像萬能催化劑。
能糅合任何元素,衍變出千奇百怪的鬼畜視頻。
主題曲《咱們屯裡的人》,配上歐巴馬的演講,「華盛頓」立馬變「華盛屯」。
來自美國前總統的莊嚴,與倍兒土的詞曲配合食用,鬼畜效果飆升。
謝廣坤的作,劉能的摳,趙四的慫,就是《鄉愛》的金字招牌。
無論從哪一集開始追,你都可以通暢無阻。
然後,你都可以熟練運用裡面的梗、表情、鬼畜視頻。
如此,影響你18到25歲的青年人生。
03 真·土
不說流行了,下面說本質。
無論多麼土酷,其實。
《鄉愛》的本質仍是一個字,土。
這麼多年水滴石穿,它就是站在了「精緻」的對立面。
網上曾流傳著導演趙本山,在《鄉愛》專家研討會上駁斥專家的發言。
一位大學教授,指責《鄉愛》是一種偽現實主義:
「人物扁平化,沒有時代背景下共同群體的特徵,也缺乏高雅的境界和博大的情懷。」
趙本山一聽火大:「我最了解農民。」
「我們是一批的人,土土活活,從農村出來的,我們演的是自己。」
必須說,那位教授耐心不夠。
《鄉愛》塑造的農民,哪怕前兩季略顯出小品氣質的扁平,但看下去,慢慢就真實而立體了。
《鄉愛》沒有西方敘事的節奏和結構,沒有港臺劇裡的王子名媛,也沒有現代網劇裡的種馬開掛。
但你別急,它會另闢蹊徑,走的路不叫高,叫實在。
況且,人家有的是時間拍,什麼劇一拍長,都是生活,都是人味兒。
為了這人味兒,《鄉愛》從不避諱那些所謂的「三觀不正」。
如果要扣,一堆帽子等著扣——男人,死要面子。
香秀想要和根本不愛自己的永強退婚,香秀她爸長貴說:
「那爹還有面子嗎?」
男人,勢利眼。
未來女婿趙玉田,被誤傳摔斷了腿。
劉能第一時間關心的,是萬一玉田癱瘓了怎麼辦?女兒劉英豈不是要照顧他一輩子?
人還在醫院,這邊劉能就把婚給退了。
女人,委曲求全。
象牙山的女人們,像極了傳統父權下委屈慣了的前幾代人。
離婚,離不得,子女的婚姻更不能離。
女婿皮長山被坐實出軌,媽媽還勸女兒謝蘭應該原諒他,跟他回家。
女人,貪圖物質。
香秀當時選擇大學生謝永強,就是貪圖永強有機會在縣城找工作,自己也就能走出象牙山,過上好日子。
但扣這些帽子有意思?
你咋看不到,當小蒙被謝廣坤棒打鴛鴦,說一個賣豆腐的配不上大學生時。
小蒙問她爸:我該咋辦?
王老七說了四個字:不卑不亢。
前面勢利眼、扣扣嗖嗖的劉能,偶爾也能摳出幾句活得很明白的人生哲學。
錢不論多少 夠用就行
日子不用咋樣 幸福就行
你得看透一些
好和壞,進步與落後,都在漫長的生活中慢慢滲透,抹去了三觀正與不正的膚淺界限。
這,才是有人味的象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