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氣會現場
幫助商販規範攤位擺放。圖由成都市城管委提供
引導規定區域擺攤。圖由成都市城管委提供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28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一段時間以來,成都允許臨時佔道經營擺攤讓疫情後的蓉城迅速恢復了「煙火氣」,此項柔性管理也深受各方好評。如何有效規範佔道經營帶來的部分交通和食品安全隱患、市容及環境衛生影響等問題?如何既保障老百姓生活,又確保城市乾淨整潔有序?
2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城管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成都柔性管理再深化、再升級!根據中央今年4月提出「六保」新任務,為推動「六保」任務在城市管理領域落實落地,成都市城管委認真總結前期「五允許一堅持」實施情況,制定出臺了《關於建立城市管理「八項機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務助力「六保」任務落實落地的意見》。
「堅持便民不擾民、放開不放任原則。」成都市城管委法規執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城管委把握管理城市與方便市民、規範市容秩序與助力經濟發展的關係,積極探索城市審慎包容監管的成都模式,努力實現佔道經營規範有序、市容環境乾淨整潔、市民生活方便快捷、城市消費更加活躍、市井氣息更加濃厚的工作目標,持續優化完善「五允許一堅持」服務舉措,提升城市精細化服務水平。
這八項機制有哪些高招妙招呢?
一是建立攤點攤區設置引導機制。從規範臨時攤點攤區經營出發,科學評估設置點位的便民性、科學性和可行性,明確可以從事佔道經營的街道、路段、時段以及對每條街道商販最大容量,實行一街一策、一點一策。
二是建立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機制。有效解決經營活動引發的環境衛生問題,要求經營的商販攤主嚴格執行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經營活動結束後,商販攤主及時恢復攤區環境衛生,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從事食品銷售的,必須實行「一桌一垃圾桶」,採取有效的地面汙染防治措施,確保地面無白色垃圾、餐廚垃圾。
三是通過建立商販攤主榜樣示範機制,準確掌握商販信息、經營動態,記錄商販遵規守法情況,對規範守法、積極支持、主動配合開展宣傳和日常管理的商販,向其頒發「流動紅旗」,對多次違規、不主動和自覺遵守管理規定的,向其掛黃旗予以警告。
四是建立群眾投訴現場快速處置機制。按照處置問題「快」,化解問題「準」的原則,要求各區市縣綜合執法(城管)部門聯合同級公安、市場監管、商務等部門,建立協同監管和現場快速處置機制,對商家攤主經營產生的各類擾民問題,及時開展現場處置,積極化解商家和市民因經營產生的矛盾糾紛,營造和諧共贏的經營和生活環境。
五是建立商販攤主容錯糾錯機制。對商販攤主出現一些違規問題或者投訴問題,城管部門主動予以指導、幫助。第一次予以指導幫助,發放「粉色」宣傳單;第二次予以教育提醒,發放「黃色」提醒單;三次予以容錯糾錯,可發放「白色」行政處罰告知單,執行「三單」制工作法,規範監管工作程序。
六是通過建立商販攤區擇優拓展機制。在建立攤區經營者信息目錄基礎上,每個攤區要推選一至兩名商販代表,及時收集和反饋攤區商販意見和建議,及時取消市民和商家都不滿意的攤區,繼續規範和實施市民和商家和諧共存,既無投訴又不擾民的攤區;並結合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在西博城、鳳凰山音樂公園、非遺博覽園、三聖花鄉等開闢自擺區引導商販攤主入駐自擺區,引導一批優質商家、商販到自擺區設置攤區,打造夜間經濟場景。
七是建立攤區安全防護機制。在允許設置的臨時攤區,設置隔離欄等安全設施,保證通行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隱患;優先引進解決生計的小商小販、農民自產自銷、便民鮮活產品,並會同市場監管、安全應急、商務等主管部門協同開展規範管理,指導佔道經營者安全用氣、用電等,開展經營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隱患排查和處置。
八是建立城管巡查服務機制。實行市、區、街道辦三級分級指導:市城管執法總隊一、二、三支隊每天分兩班制進行指導巡查,重點開展對屬地街道辦的政策指導、商家和攤販的宣傳指導;各區(市)縣綜合執法(城管)部門負責協調同級行業主管部門一起開展服務指導,及時協調解決經營者出現的困難;屬地街道辦和城管執法中隊動態掌握轄區內點位,及時協調同級商務、市場監管、安全應急等部門提供安全、規範經營指引和服務。
「此外,還有五項保障措施推進『五允許一堅持』穩步實施。」該負責人介紹,市、區(市)縣通過成立工作專班,強化組織保障;通過開展多種形式檢查指導,協調解決政策實施過程中產生各類投訴和矛盾糾紛,及時優化調整服務措施,強化督查保障;通過嚴格管控城市管理領域突出問題,強化執法保障;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及時推送政策信息,強化宣傳保障;通過保障用於安全隔離防護設施配置、垃圾清運服務、城管宣傳服務等工作經費,強化經費保障。
【來源:四川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