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和汪梅最近屢受爭議,裁判爭議大,也有惡意炒作嫌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裁判是球場上的執法者,按理說權威不可以挑戰,但是由於男籃主教練經常和裁判爭執,並取得了很多利益,好多教練都在模仿杜鋒執教風格,這才引起每場比賽必有教練和裁判爭執的風氣,要制止這種風氣,必須平等對待。
場上堅決支持裁判判罰,比賽完畢籃協對判罰復盤,錯判,漏判處罰,考核當值裁判,也可以借鑑美職籃處罰措施,關鍵是要拿出行動來。CBA為何不公開處理裁判問題?
裁判、球員、球隊都是從業者,都以觀眾利益為導向,裁判也沒有所謂的權威性,他們只是商業營運的一環而己。其實不公開內部處理情況,事實上對裁判起到保護作用。裁判從業人員少,全部是兼職。之前CBA公布了新賽季裁判員名單,新賽季共有裁判68名,其中專職裁判6名,分別是:閆軍、段鑄、葉楠、郭楠、段曉鵬、劉森。
從現在的CBA裁判來講,被推到風口浪尖登上熱搜的每每總是他們。裁判執法是又標準與尺度,更重要的事比賽場上裁判判罰還要受到現場監督官和實時錄像的監督,我相信處個別裁判執法有待考量外,大多數裁判必然公正執法。
建立有效的裁判監督約束機制(可能有但我們大家知之甚少)。也就是說裁判委員會應設置相對獨立的監督委員會,不能一家之言護犢子,可以由資深裁判員、籃球名宿、專業記者等等組成,對每場裁判給予考核打分(好像NBA有類似的約束機制)。分值不達標的下崗接受培訓,致合格後考核上崗。對「裁下黑」的裁判,堅決剔除,絕不姑息,建立良好的聯盟競賽秩序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