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綜藝(zongyiweekly)
本文為愛奇藝創始人兼執行長龔宇在2018愛奇藝世界·大會開幕式上的演講實錄。
整理/薛少林 王曉楊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主題發言題目「科技創新助力構建共贏生態」,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個關鍵詞。回想一個多月前愛奇藝在納斯達克掛牌,美國有兩個交易所,紐交所的歷史久遠,後來才有納斯達克。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大部分選擇紐交所,我們選擇納斯達克最重要的原因是品牌。雖然品牌很難用金錢的數字衡量,但愛奇藝是科技公司,全球大部分科技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對愛奇藝而言不同於一般的科技公司,DNA是一個雙螺旋結構,一個是科技,另外就是娛樂創意,總結成一個詞就是理性科技+感性創意,完美地結合是愛奇藝最大的價值所在。
愛奇藝做很多事情,科技做的最重要的是搭建平臺。使用的終端是移動終端、一部分是智能電視終端,一部分是PC傳統電腦臺式機。也有很多人每天通過VR設備看愛奇藝的內容。隨著未來科技的發展,更多創新技術誕生,讓大家獲取信息更加方便。這是科技在愛奇藝業務上最大的價值。
8年時間過去,整體業務不斷龐大,大到不是簡單的功能定位問題,而是已經變成眾多功能、眾多合作夥伴在一起。愛奇藝世界·大會就是愛奇藝合作夥伴的大會。各種業務和眾多合作夥伴聚集在一起構成愛奇藝生態系統。
幾年前我們提出愛奇藝的生態系統——大蘋果樹的模型,樹幹就是IT技術平臺支撐,上面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代表一種業務類型,如電影業務、綜藝節目、動漫、小說、漫畫等。但現在業務規模太大,不能用一棵蘋果樹形成愛奇藝的商業模式,現在已經變成蘋果園。
今年開始把愛奇藝形象地形容成蘋果園,裡面有很多蘋果樹。形容的方式更多地是對普通的消費者,當一個用戶來到愛奇藝生態系統或愛奇藝世界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枝繁葉茂的眾多蘋果樹,中間最大的是視頻,上面有很多蘋果。需要技術、產品和運營支撐著讓它枝繁葉茂,結出更多的大蘋果。蘋果園的蘋果樹也有眾多合作夥伴與我們一起耕耘澆水,培養才能長的越來越大,蘋果才能結的越來越多。
蘋果有各種各樣的類別,最耀眼的是優選的內容PPC,優秀的作品,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和動漫等。中間是PGC,即與平臺進行分帳的作品,下面是普通用戶上傳的UGC內容。
愛奇藝的文學,主要是小說。有傳統的出版物放在網上可以閱讀,也有在其它的平臺上誕生的網絡作品,現在越來越多的在愛奇藝文學平臺上誕生孵化出的文學作品,各種類型作品開始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半年前愛奇藝漫畫上線,現在很多原創作品,也有海外或其它傳統平臺誕生孵化出的作品這裡可以看到。
還有直播、奇秀、遊戲和體育直播,靠網際網路科技為電視觀眾提供不同服務,頭部更加重要,形成馬太效應。不像原來思維萬眾矚目,一個時間全國人民只看一個直播的內容,用戶有更多的選擇權,要滿足用戶多樣性需求。遊戲、影遊聯動,特別是影視和音樂作品裡的衍生品相關文具、玩具、服裝等商品在愛奇藝非常火,SKU商品數有幾十萬,好像有40多萬,很大部分的比例是與IP相關。
還有電影票,兩個月前與百度達成協議,百度跟電影票有關的資源轉移到愛奇藝做,百度自己不做電影票業務,業務遷移工作正在進行中。雖然網絡電影票業務已誕生運營多年,但因為要建生態,我們認為,院線網絡電影票業務很有價值。現在能夠騰出一部分的精力和資源開始做網絡電影票的業務。
我們定位是快樂的購物消費,與娛樂綁定非常有意思。第一步先做到的是一個用戶來到愛奇藝的世界(或蘋果園),看到特別多的蘋果樹,內容最豐富的是視頻,視頻分很多種。這邊可以看小說,那邊可以看漫畫,再遠可以看輕小說,可以玩遊戲,買東西,可以有電影票,很輕鬆地看有什麼片子,可以下單選座。
一站式的服務目的是讓用戶來到愛奇藝的生態系統時感受非常好,讓他在這裡能解決娛樂大部分的需求。當然不可能是全部,我們希望大部分都與娛樂影視及文學相關的。用IP把它們關聯起來,希望一個IP可以適用小說、漫畫、輕小說、電影、或者是動漫甚至是網劇的形態。很可能一個IP有很多種形態,有9選2,9選3,至少9選1,讓大家在蘋果園裡暢玩,感到非常高興快樂,這是我們的設想。
愛奇藝的IP開發鏈路包括電影票、商城、遊戲、直播、視頻、文學、漫畫、輕小說。其中專業內容視頻流量佔80%。
電影是最傳統的視頻文藝作品形態,120多年的歷史;原來的電視劇,現在是劇集、網劇;動漫是隨著電視及網際網路誕生的一種形態;綜藝是因為有了電視才有的,電視有八九十年的歷史。
後面的三種形態都是因為電視記錄的誕生逐漸形成產業規模,現在非常成熟。雖然有了網際網路,這四種形態都會發生變化,而且變化越來越明顯。相比較傳統的電影或綜藝未來的變化會更大,但目前這四種形態從傳統渠道平移過來,在網際網路佔主要流量。
小說、漫畫、輕小說是人類之間交流最古老的方式——圖片+文字,它們通常是一個影視作品的源泉。我們也統計一下,電視劇最近幾年70%以上好的劇來自小說,大部分來自網絡小說,少部分來自傳統小說。
來自文學作品和原創的作品各佔一半,不同年份不一樣。小說文字形態的文藝作品,肯定是影視視頻作品的重要來源。直接寫劇本的原創,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另外的分支IP源於漫畫,漫畫對視頻作品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非常看好這種形態。
輕小說很簡短的,特別是針對年輕人的。最早日本的口袋書並不針對特別年齡段的人群,但搬到網際網路以後變的更接近十幾歲小學高年級一直到大學階段的人。
我們繼續做價值延伸,網際網路行業經常說會員化。除了作品本身可以收會員賣廣告之外,還可以授權商品、授權服務、授權遊戲。影視作品有的從遊戲改編,有的電影動漫從玩具改編,有的原創影視作品又改成小說,在網上、商場大賣。商場是實體書,文學網站賣電子書,文字作品與漫畫作品在網上大賣,反向驅動。
愛奇藝的主要價值是內容分發平臺,每天有1-2億的獨立用戶數據訪問,訪問設備數每天2-3億。現在很多人訪問一個網站時,一天不止一個設備,有可能兩個手機加上電腦,每天至少三個設備綁在一起,平均一個人同時在幾個設備訪問愛奇藝。
內容分發平臺的第一個價值是內容分發量。用各種指標衡量每天獨立的活躍用戶數,每個月的獨立活躍用戶數或是一個月的總時長或者是其它指標。各種指標唯一的價值目的就是衡量內容分發能力是不是強,各種各樣的第三方數據顯示,愛奇藝2015年5月到現在居行業綜合性排名第一。
愛奇藝有九大IP貨幣化手段:遊戲、授權、發行、出版、打賞、經紀、付費、廣告、電商、遊戲。原來品牌廣告收入模式在行業排名第一,但現在第一的位置搖搖欲墜,不是它發展的慢,而是有比它發展更快的收入模式。
信息流主要與設備和無線技術發展相關,大部分中國人看視頻70%以上用手機。手機操作方式不是鍵盤與滑鼠,而是觸控螢幕。這種交互方式給機器太多信息,快、慢、點、不點等,讓機器知道你的愛好,所以個性化的推薦可以依靠信息流的方式,這種方式真正做到營銷行業及廣告行業說了很多年的理想,內容就是廣告,廣告就是內容。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廣告與內容都依靠同樣的算法,根據你的愛好推送給你。
這幾年信息流廣告高速增長,信息流廣告大盤子不僅是視頻網站,愛奇藝信息流的業務也越來越多。愛奇藝泡泡是中國最大的粉絲社交網絡,如果把所有中國社交網絡都加起來,我們能排前幾位,前面有微博和朋友圈。潛移默化地跟娛樂相關的社交網絡逐漸強大,它們的貨幣化方式就是信息流廣告。
不管什麼類型的廣告,廣告目前是第一大貨幣化方式。但第一的位置已不那麼絕對,第二的會員付費在最近幾年快速成長。愛奇藝2011年設立的目標是發展付費會員20萬,當時兩個大痛苦,一個是支付,一個是盜版。
隨著科技進步創新,支付越來越方便,特別是行動支付帶來的便捷性,科技帶給我們巨大幫助,很強幸福感。伴隨著支付問題的解決,2015年盜版問題也迅速解決。2015年春季最大的視頻盜版網站被打掉,整個環境迅速好轉。三四月以後,愛奇藝《盜墓筆記》上線260萬人同時支付,我們沒有想到很多人為內容付費,這是中國從來沒有的事情,是標誌性事件,市場打開後再也不會完成幾分之一的目標事情出現,甚至比預期超100%的實現目標,付費市場一下子起來,說小是一種商業模式和收入模式的誕生,說大就是社會的進步,對知識的尊重,為知識付費。
整個社會對智慧財產權越來越尊重,這是我們的基礎,有了基礎付費的商業模式才能建立起來。
後面還有一些輔助的貨幣化方式:
經紀,商業的角度是一種貨幣化的方式,從作品和娛樂的角度有其他的叫法;
打賞,是直播標準的模式,直接打虛擬貨幣或打一些禮物等;
出版,是傳統的方式,紙質出版可以發行到電視臺、海外及航班;
授權,是把IP價值授權給商品與遊戲。遊戲與電商是愛奇藝的子平臺,與IP相關或不相關的遊戲,IP也可能與愛奇藝有關,也可能與愛奇藝無關。可能與愛奇藝播出的內容有關,也可能與愛奇藝無關的遊戲在這。因為有太多用戶在愛奇藝上,所以我們把流量導向愛奇藝平臺,用戶很快樂。但從商業角度又多了貨幣化方式,通過虛擬道具的方式獲得收入。
電商平臺也一樣,好萊塢的公司授權商品交易獲得收入,收入佔比很低,大概10%-8%,但利潤通常要高,這是一種邊際成本較低的貨幣化方式。
愛奇藝的9種貨幣化方式已經搭建的非常完整,我們希望是愛奇藝的資源,也是愛奇藝合作夥伴的資源,一同利用資源獲得更大經濟回報,這樣才有更多投入,投入在新作品,讓作品做的更好形成正向良性循環。
愛奇藝生態系統的上遊是製片公司,它包括人才、IP、和專業支持公司。中國的人才範圍更廣,包括導演、編劇、演員等專業人才。IP可以是漫畫形象,甚至就是一個標題等等。專業的支持公司是我們的合作夥伴。
愛奇藝平臺上有幾千個工程師在日夜不停的搭建系統。在中國有二三百個城市有我們的節點,全球各地的主要城市特別是華人聚集的城市都有我們的節點。愛奇藝生態系統會通過愛奇藝平臺、電視臺、電影院多個渠道分發內容。
愛奇藝平臺可以抽象描述為三個大類別的功能。視頻功能包括從視頻的上傳、編碼、傳輸、播放到個性化推薦等與視頻相關的功能。SNS社交功能。人們因為看到文藝作品而產生了情感,有情感就要分享;網友可以去各處的社交網絡分享,但我們希望有一部分情感就在愛奇藝平臺上分享。愛奇藝有彈幕、泡泡、評論、點讚等與社交有關的功能。愛奇藝號是開放性的平臺,我們希望把愛奇藝號建的更加強大。我們建設了幾年,但還是不夠滿意——它提供給合作夥伴的功能還是不夠強。投入內容的合作夥伴覺得愛奇藝號功能不夠強,與頭部合作夥伴的要求更高有關係說起來容易,做到很難。愛奇藝號每年每個月都在進步,但我們還是不夠滿意,希望它早日讓所有合作夥伴都滿意。量變引起質變,比如每天10萬人、100萬人、1000萬人訪問對於愛奇藝平臺都不是這樣的難度,幾億人訪問時簡單的事情難度大很多。其投入不是兩倍十倍的增長,是呈指數性的增長,所以需要科技加持。愛奇藝目前把科技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
電視臺指的是傳統電視臺的播出方式和傳統電視機模擬傳輸服務,這與愛奇藝是平行的結構,在某種程度上是合作夥伴的關係。
電影院有100多年的歷史。但隨著科技發展,點播影院不再是所有人在規定的時間看一部片子,而是親朋好友湊在一起去一個小廳看的業態了。愛奇藝做了一些嘗試,用戶可以通過愛奇藝看距離幾公裡有哪一個地方,可以預定一個廳。這個嘗試在二三四線城市多一些,大城市稍微少一些;因為創新是有代價的,我們體量小的城市先做嘗試,希望代價可控。傳統電影院網絡售票的業務愛奇藝也在做,前幾年一直在做一些嘗試,市場份額很小。我們希望按部就班地做,因為市場不是新的,而是我們要追趕別人,步步為營地做是最穩妥的辦法。
愛奇藝平臺通過移動、PC、OTT(智能電視的終端)、VR虛擬實境終端(增強虛擬實境終端)四種終端將內容抵達用戶。現在不是VR行業最熱的時候,第一屆愛奇藝世界·大會的時候它最熱。雖然現在資本市場對它的追逐涼了,但真實的產品服務質量越來越好,離實用越來越接近。有的時候,泡沫慢慢地退去是特別好的事情。前幾天,我看到一個70克左右的AR混合虛擬實境的眼鏡樣機很美妙。它把現實影像與電子信號影像完美地疊加,實現很多特別有意思的娛樂方式。現在,它只是樣機階段,也許明年初或者今年四季度它會變成真實商品。雖然價格很貴,但這是時間可以解決的事。也許,愛奇藝未來會有新型的終端把內容發送給用戶。
上面的表述也許並不全面,但大家可以想像:用戶是服務對象,客戶也是生態系統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的廣告主、廣告公司及其它類型的公司也是我們衣食父母。在座很多都是我們重量級的客戶,通過愛奇藝把投入再回報給上遊內容製作企業,這形成行業的重要支撐力量。讓行業與愛奇藝、合作夥伴變的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強大。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合作關係,如果用橢圓形容,中間是愛奇藝平臺,外面包圍的是愛奇藝的團隊,有採購團隊、製作團隊、市場團隊和銷售團隊。
再往外是親朋好友,上面是愛奇藝投資的公司。這幾年愛奇藝小範圍實驗性地投資了一些公司,形成了特別好的合作關係,不簡單是一兩部作品的合作,更多的是從中長期的利益考慮。
還有一部分是與愛奇藝合作很多年的戰略合作夥伴,不僅僅是一兩部作品的合作,而是大作品與小作品,年年有合作。雖然沒有股權關係,但真的像親人一樣相互支持,不在於某次的利益,我們長期共同合作。
再往外還有一圈是愛奇藝的普通合作夥伴。這部分的數量最大,我們希望普通的合作夥伴經過合作,逐漸地往裡圈靠攏,我們變的更加緊密,從長期戰略的角度形成合作夥伴關係。每個行業,每家企業的合作夥伴關係都是這樣的同心圓結構。
為了構成健康的生態系統,為了加強與合作夥伴的戰略合作關係,最近一兩年有很多計劃,計劃全部都是面對合作夥伴的,目標是把生態系統做好雙贏,甚至是三贏,讓愛奇藝受益,合作夥伴同樣受益。
海豚計劃:製作超級網劇。
幼虎計劃:投資孵化新製作公司,不是大企業,而是有一定經驗想創業的製作團隊,更多的目的是創新做出與眾不同的作品,而不是簡單地複製傳統作品。
天鵝計劃:培養新演員,我們的行業需要新人才。
文學雲騰計劃:網絡文學驅動影視分帳市場新商業模式。愛奇藝孵化的文學作品,解決製作公司財務風險與現金流的問題,動員他們一部分不要現金佔一部分作品回報的權力。
漫畫蒼穹計劃:把愛奇藝平臺原創的漫畫形成影視作品。
動漫晨星計劃:主要投資扶持動畫製作團隊、新興公司。
北極星計劃:針對中小投入的公司,扶持優秀愛奇藝號。
影業飛鷹計劃:扶持青年導演拍院線大片。
愛奇藝除了與上下遊的企業合作之外,還跟結構近似於平行的其它類別的平臺合作,目的是通過把平臺擴展與戰略性合作夥伴捆綁,對雙方的上下遊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更加有利。
百愛計劃:百度與愛奇藝的合作。百度有流量資源和AI創新。中國的公司裡人工智慧和AI技術百度是代表,用百度資源與愛奇藝合作做娛樂營銷,把資源與技術打通做娛樂營銷服務廣告主,增強廣告貨幣化能力。
京愛計劃:京東與愛奇藝的合作。京東是商品零售渠道,有很強的商品發放能力,它們也有京東Plus會員,提供的是商品的折扣信息、優惠信息,特別是物流特殊服務。愛奇藝提供娛樂服務,把兩個會員捆綁在一起相互促進,形成了協同效應。
大愛計劃:與大地院線打通,青年導演作品院線網絡同步發行。如果沒有特殊支持關照,他們真的太痛苦了,剛畢業很難得到行業信任與投資者信任。我們不簡單的是用金錢的方式,而是用現有貨幣化能力的方式,信息分發的方式支持他們,讓他們有試錯的空間。
人工智慧誕生於1956年,為什麼最近幾年爆發性的增長?最早是想法+算法,用傳統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實現,它的約束太多,成本太高。但隨著個人機和處理技術越來越好,算法也越來越提高,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等讓它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
AI技術讓原來設想中的應用變為現實,對傳媒娛樂影視文化行業的影響是什麼?很多人不是特別清楚。傳統媒體一個電影院或一個電視臺頻道或一本雜誌,通常是一個品牌對應著一個特殊人群。網際網路用戶可以通過瀏覽檢索的方式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主動地找內容,這是網際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不同。
AI是又一個巨變,內容創作者和內容分發平臺根據每個用戶的需求,為他創作和分發內容,這是質變。質變需要八年、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才能實現。網際網路發展不到30年都這樣,我相信AI發展不會用30年的時間,它會更快的實現。
AI科技在愛奇藝的生態系統發展中,不只是簡單的一個功能,其將助力智能創作、智能生產、智能播放、智能標註、智能分發、智能變現、智能客服。
這些功能愛奇藝有的做完了,有的正在做,有的剛開始做。例如,創作階段選角色,一部大戲有200多個角色,選出男一和女一不是本事,讓兩百多個角色選擇得非常正確是不容易的,靠導演、助理很難。為什麼電影質量高,因為每一個角色更精細,投入更大。電視劇的角色多,時間長,很難做。雖然不是特別完美,但我們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此外,還有AI科技的自動縮略圖功能也非常智能。電影中很多演員針對的目標人群不同。比如,我是明星A的粉絲,我看到的海報圖就是明星A的。如果是女一的粉絲,看到的就是女一站C位的海報。60集的電視劇,每集中一個主角大鏡頭加起來有幾分鐘,粉絲真的是手動地找到這些鏡頭看。現在有了人工智慧的方式,機器可以給他選出來,使其方便地在60集只看這個演員。
AI科技也讓我們擁有了更多貨幣化能力、情景化能力。一部電視劇60集,出現親吻鏡頭時旁邊鑽戒廣告出來,廣告效果比隨便打廣告好4-5倍。太多的人工智慧應用,其實就是解決了能做什麼或者人理論能做實際很難做的事情。
愛奇藝是「技術+人」,大家拿到的終端是機器,背後的伺服器是機器,傳輸的設備也是機器。愛奇藝的機器,特別是愛奇藝的人,有一千多人經常與合作夥伴接觸。我們希望這些人懂內容、懂千千萬萬的用戶。我們的主流用戶更加年輕,他們每天的生活不是像我這樣沒有時間睡覺,我們通過數據和機器傳輸的手段與廣大的人更接近。
我們希望合作能給合作夥伴帶來經濟回報,但只是經濟回報不夠,我們要讓合作夥伴舒服,大家合作的開心愉快,讓大家心心相印。我們希望懂合作夥伴,無論是內容的合作夥伴,平臺合作夥伴,技術的合作夥伴,廣告主還是廣告公司。
在與合作夥伴的互動中,我們強調三個感受。
創新,網際網路平臺方特別好的工具是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我們分析最近的爆款內容,只要是爆款的內容都帶創新二字。創新的好處,除了掙更多錢以外,更多就是對創作者或決策者、參與者的精神回報,在中國娛樂行業發展中引導潮流,雖然潮流可能只是一個分支。
愛奇藝投入巨大,尤其在綜藝方面,去年是《中國有嘻哈》,今年將是《中國新說唱》。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要保留。年初開播《偶像練習生》也是一樣,用節目的方式把文藝類型變成年輕人大眾化娛樂方式。這不是愛奇藝一家做的,有合作夥伴和編劇、舞美與藝術家共同努力。只有創新才能走在前面,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創新,持續創新。戰略層面就是創新,創新是發展的核心關鍵詞。
健康。愛奇藝平臺越來越大,上市後公眾與行業對我們的要求必然更高更多。除了經濟利益之外,社會利益也需要非常重視,希望愛奇藝與合作夥伴一起堅持健康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做內容,娛樂也是有價值觀的,青春陽光正能量是非常關鍵的。這不是簡單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自己內部決定的方向。
共贏。平衡好長短期的利益,我們不為一兩個項目的得失過於計較,走長路形成共贏的合作方式。
結語:
我們要做到守正用奇,守正是大原則,用奇是創新,我們用走正道的方式,真正地贏取勝利進步,共建健康生態系統。最後,再說一下愛奇藝的企業願景——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
引力傳媒作為愛奇藝重要合作夥伴,在2017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其旗下公司憑藉在視頻內容整合營銷上的強大實力獲得多項大獎。同時引力還助力愛錢進&錢站獲超級合伙人稱號。未來,引力傳媒將一如既往攜手愛奇藝共創佳績!
引力傳媒於2015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北京首家A股上市的廣告傳媒公司
「CNAA 中國一級廣告企業」認證
「技術+內容+數據」驅動型的中國領先的數位化整合營銷傳播集團。
引力智庫 | 行業報告 | 收視揭秘
招商方案 | 營銷熱點 | 最新資訊
如有合作意向請聯繫
zhanlueshichang@yinlimedia.com
如有簡歷投遞請聯繫
hr@yinli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