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朋友,昨天在下班路上被人騙了。
這朋友我在之前的推文中寫過,就是旺哥。不記得的可以去翻一翻這篇《成往》。在之前的推文裡我就寫過,他是一個很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可是在2019年剛到來沒幾天,到底又讓自己的一腔善心被騙子糟蹋了。
然後昨天晚上旺哥在心裡過不去慘痛經歷的同時建議我把他的事跡寫成推文,以警醒看到推文的每一個人。
那些沒有花五塊錢聽他微信小窗故事的朋友,可以到我這兒來聽,最下方有讚賞按鈕,想發多少都行的。(壞笑.jpg)
/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在昨天一個完美的能好好休假的下班時段,旺哥遇到了兩個「不速之客」。兩個自稱是臺灣來旅遊的女生攔住了正準備回家吃晚飯的他,然後向他闡述她們倆的慘痛經歷:兩個人從臺灣而來,對廣州地界不熟悉,訂了一個酒店,但是在地圖上看酒店的位置離她們所在的位置很遠。兩人因為帶來的臺幣不能正常換到人民幣,所以無法坐車回到酒店去,就想讓旺哥幫她們倆一下,支援一點回酒店的打車費。
然後旺哥在捋了下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覺得兩個人的遭遇確實挺慘的,同情心起了作用,於是就把微信錢包裡的二百八十元錢都轉給了她們(留了1.56)。
轉完錢再往回家的路上走的時候,旺哥就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於是給我們哥幾個開了群語音聊天,讓我們判斷一下剛才發生事情的真假性。
結果我們三個聽完之後的第一反應都是:被騙了。
果然心善可以屏蔽理智思考,如果旺哥那會兒能仔細理解下那兩個女生的「片面之詞」,就一定能發現後知後覺才知道的諸多漏洞。
後來他自己調侃說這一場騙局是因為青銅騙子遇上了青銅好人,所以才會讓騙子得逞。
首先騙子自稱是臺灣人我能理解是想利用外地人的身份博取旺哥的同情,在外地遇到困難的人設是最容易把心善的人感化的。然而也是這個臺灣人的設定,其實已經給到了這個騙局一些露餡的條件,只是我們當事人沒有想那麼多。
因為按理說,如果是臺灣本地人,她們本身是沒有用微信軟體的習慣的(我事後在百度上還查驗證明了一下,當然不排除她們倆來大陸才申請註冊的),她們其實一般是用facebook或者是臺灣一種叫line的聊天軟體。
其次,如果帶了臺幣換不到人民幣的情況也不存在,因為內地任何一個中國銀行的匯率窗口都是可以兌換的。而且有臺灣人來大陸旅遊還不事先兌換好人民幣的也很難說通。
再就是如果旺哥能在轉錢之前多問一句酒店的具體位置,然後再查一下具體的路線以及交通規劃建議,我相信就算是給錢讓她買地鐵票再打車在廣州市內也花不到那麼多錢吧。
當然,事後的這些細節問題,旺哥也肯定在悔不當初的思考以後,做了一次「事後諸葛亮」都想到了。
然而昨天晚上旺哥就算是喝了幾杯啤酒,也仍然沒有過掉這個善心被人欺的坎,跟我視頻聊了好久一直在感嘆當下「好人不好做,窮好人更不好做」的道理。我在這邊跟他大談經驗,人固然都是有心軟的點,但凡事跟錢扯上關係的,多留一個心眼,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了。
圖 / 蛇蛇製作(侵刪)
旺哥心善不是一天兩天,在我們朋友圈子裡也是出了名的好人。前兩年也是因為心善幫了同學,最後落得個自己吞咽的苦果,這回又是善良被利用。感覺這件事兒以後,旺哥內心向善的那一面已經都是子彈孔了。
/
昨天晚上我問旺哥,這樣把你舉例來教導大眾會不會有些殘忍,有種「鞭屍」的感覺。他說沒有關係,這麼好的反面教材,不能放在這兒浪費了。
確實有道理,突然想到前天晚上看到偉明的朋友圈時,那個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微信好友突然要借錢買票的經歷。我想,偉明的反應可能是面對煽情騙子時最穩妥的處理方式吧。(他自己說他給騙子發了一分錢的紅包)
你看吧,我已經盡我能力在幫你了。
年關將近,騙子也要出來騙錢過年了,廣撒網的方式遲早也會有魚被套中,至於魚大魚小他們也不在乎的。
以旺哥這個窮好人的案例給各位提個醒吧。
圖片截自微信
最後完稿於1月6日
/
掃碼關注我
不定期亂燉一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