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映的真人電影《小飛象》由蒂姆 · 伯頓指導,攜《愛麗絲夢遊仙境》原班人馬共同打造。科林 · 法瑞爾、麥可 · 基頓、愛娃 · 格林等一眾明星傾情加盟。
相比 78 年前的動畫片,本次真人電影中增設了不少人類角色,融入了兩個商業競爭對手和一個馬戲團人類家庭的故事,大刀闊斧地改變了劇情。當然,電影《小飛象》仍然延續了親情與友情兩大主題,小象與人兩個家庭的脈絡交融,共同編織出了這部新版的奇幻成長故事。
(點擊觀看預告片)
「迪士尼的老電影有很多元素——有所有的元素,快樂、幽默,還有悲劇。我們所做的就是用一種寓言式的手法恰到好處地呈現它們。」 導演蒂姆·伯頓一直以來都對邊緣人物的故事充滿好奇和哲思,而小飛象的故事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非常經典的邊緣「人」。
所有感到自己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的人都能從小飛象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縮影。「每個人都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有自我懷疑的、有缺陷的、被定義成與真實的自己不盡相同的角色……我們努力創造了一個『人類的動物園』,是一個圍繞著小飛象的馬戲團家庭,每一位成員都在與世界對他們的質疑作鬥爭. 因此,小飛象對於他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鼓舞——就像小飛象激勵世界各地的觀眾一樣。」
如果想要引起共鳴,那麼奇幻必須伴以現實感的輔助,才能直擊心靈。得益於現代科技,後期團隊可以將一頭動畫大象靈動地安置在真實世界的場景之中。為了增加真實感,特技演員艾德 · 奧斯蒙德有時會被叫到現場飾演丹波。他會穿上綠色的特效衣,看起來像只青色的昆蟲。而且,他真的研究過大象的動作。
而為了出演馬戲團演員,女主演愛娃 · 格林接受了兩個月的高空雜技訓練。逐漸地,她在舞臺上爬得越來越高,變得越來越驚豔,動作也越來越讓人眼花繚亂,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優秀雜技演員。
除此之外,伯頓還想創造一個高度真實的現實場景,以便讓觀眾更能身臨其境地感受丹波所處的世界中。
「我們很早就決定拍攝不會說話的動物。在動畫裡,小飛象作為片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不會說話的,他的媽媽也只有一兩句臺詞,僅此而已。所以,讓小飛象成為一個經典的查理 · 卓別林,或是巴斯特 · 基頓式這樣富有表現力的無聲電影演員,是賦予他生活的馬戲團世界高度真實感的重要一步。」
劇組成員是伯頓的忠實幫手。曾四次獲得奧斯卡獎的阿特伍德是劇組的服裝管理師。在長達連續幾個月的時間裡,她每天要為500人管理服裝。 「當你在房間裡經歷這一切時,你會意識到你處在一個非常神奇、非常罕見的地方,這可能再也不會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了。」
同樣是奧斯卡得獎者的海因裡希斯已經認識伯頓20多年了。只要有可能,他都會在攝影棚裡搭建真實的布景。
「我和蒂姆合作的每一部電影本身都是一次冒險。你總是從一張空白的畫布開始。這讓人感到危險、興奮和挑戰,小飛象當然也不例外。」
海因裡希斯回憶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我們都希望這部蒂姆 · 伯頓的電影能有一些特別的東西,讓它成為風格化、漫畫化、諷刺和挑戰極限的標誌.蒂姆堅信要在鏡頭前表達儘可能多的東西,而我們當然也想為他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