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第一屆百姓網絡春晚上表演獨舞《薰香》
2018年內江市第二屆百姓網絡春晚活動開展在即,所有參演嘉賓均進入了緊張排練中。
內江籍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員張珊珊,自去年在內江市第一屆百姓網絡春晚上表演獨舞《薰香》,並獲得一致好評之後,今年將第二次登上內江市百姓網絡春晚舞臺,和搭檔張超一起,為家鄉人民演繹新的舞臺精彩。
緊張排練 回饋家鄉人民
「音樂已經做出來了,現在,我們正利用每一個休息時間編排動作,進行舞蹈排練。」晚上約十點,剛剛結束排練的張珊珊才回到房間。
在2月8日2018內江市第二屆百姓網絡春晚舞臺上,張珊珊將和哈爾濱籍舞蹈演員張超一起,表演雙人舞《花好月圓》,希望通過表現新年裡一對新婚夫婦相依相愛的情景故事,將美好的祝願送給大家。
張珊珊的搭檔張超,31歲,同樣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的他,已經有20年的舞蹈經驗,是張珊珊的老搭檔,私下也是好朋友。從來沒有來過內江的他,多次聽張珊珊提及內江的美食、美景、古文化,早就對內江嚮往已久,期盼著早日到內江,為此,他一直在緊張地排練舞蹈,希望能給內江人民留下一個深刻印象。「把國際化舞蹈奉獻給內江的觀眾,這也是姍姍一直以來的願望。」張超說。
近年來,張珊珊的事業重心越來越向家鄉靠攏。儘管在外多年,全世界奔忙,但只要家鄉有需要,她就會回家鄉參加表演。
2017年1月17日,剛剛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劇院大衛·寇克劇場和華盛頓甘迺迪劇場結束演出的張珊珊,立即趕回內江,在2017內江市第一屆百姓網絡春晚舞臺上,為家鄉人民帶來了獨舞舞劇《孔子》中的舞蹈《薰香》。
張珊珊說,她希望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教給家鄉熱愛舞蹈的小朋友,普及國際化的舞蹈藝術。「其實,我這麼做,主要是為了感恩家鄉,如果沒有家鄉,沒有家鄉人的幫助,就沒有現在的我。」張珊珊說。
家境貧寒 得資助苦學舞蹈
1992年,張珊珊出生於內江市威遠縣的一個工人家庭。小學二年級,她被選入了學校舞蹈隊,開始學習舞蹈。那一年,她八歲,跟同齡人相比,算起步比較晚了。但她在課餘時間非常努力,在舞蹈隊漸露鋒芒。9歲多進入威遠縣文化館藝術中心學習,老師看她身體各方麵條件比較優秀,鼓勵她往專業方面發展。
但由於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並不贊成張珊珊學習藝術,更希望她學好文化課。就在張珊珊十分沮喪,甚至準備放棄的時候,威遠縣文化館藝術中心創始人焦玫鼓勵她繼續學習舞蹈,並免去了她在藝術中心的一切費用。2003年,她考入四川省舞蹈學校。
從一個小縣城走入大省城,張珊珊發現自己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在四川省舞蹈學校的六年學習生涯,為了縮小自己與尖子生的差距,她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平日裡,起得早,睡得晚;周末,別人在休息,她照常練功,沒有多餘的時間玩耍。
在練舞的過程中,張珊珊無數次摔傷、扭傷。一次,她練習前空翻,落在墊子上時,一不小心把一隻腳的大拇指弄傷,如果動手術,勢必會耽誤學舞的進程,於是,她選擇了不動手術的保守治療,但也因此留下了後遺症,大拇指的一截骨頭變得略微畸形。
「還好並不影響我跳舞。」張珊珊沒有埋怨,反而有些慶幸。
在張珊珊眼裡,不經歷傷痛,是無法蛻變成一位優秀的舞蹈演員的。十餘年的舞蹈生涯,她一次又一次受傷,舊傷還沒復原,又添新傷。
正是因為她的吃苦耐勞,厚積薄發,才從中等生一躍成為班上的尖子生。2009年,喜歡傳統文化的她成功考入了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古典舞表演班,當年,這個專業僅面向全國招收9個人。
勤工儉學 登上國家大劇院
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伴隨而來的還是經濟困難。說到這裡,張珊珊特別感恩威遠縣文化館藝術中心的老師焦玫,「她對我很好,不僅私人拿錢供我上學,還時常在精神上給我鼓勵。現在,我們之間的感情就如同母女一樣。」
得到焦玫的幫助,張珊珊有了前進的動力。「一定不能辜負焦玫老師的期望。」她這樣告訴自己。
在全新的環境裡,張珊珊開闊了眼界,對新事物產生了很大興趣,她發現在北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優秀的舞蹈演員很多,她們不僅僅有深厚的舞蹈功底,外語水平、口才、交際能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優秀,而這是自己所欠缺的。
於是,她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加強各方面學習。這些學習,需要大筆的花費,遠遠超出她的家庭承受能力,她只有在學習之餘,勤工儉學。
在學校,老師和同學知道她的難處,經常會帶著她參加各類演出,獲取報酬;有人要請家教,大家也會積極推薦張珊珊去;課外,張珊珊還常參加各類商演,補貼自己的生活費。
「起初,我主課方面是比較落後的,好在舞蹈課上比較亮眼,還拿了國家獎學金。因此得到大家的關注和幫助,到大學三年級,已經在班上拔尖了,開始擔任舞劇主演。」
2011年11月3日,這是張珊珊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日子。當天,她第一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第一次主演舞劇《麗娘》,並受到了一致好評,開啟了新的人生轉折點。
「從9月開學後到演出前,只排練了一個多月。每一天上完課,我就全身心投入這部劇的排練當中,既興奮又緊張,我永遠忘不了那種感覺。」
這次之後,張珊珊接到了江西的一個演出邀請,之後,邀約越來越多,她也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舞臺經驗,變得堅強、自信。
世界巡演 為國爭光很自豪
2013年7月,畢業季。張珊珊和舞蹈學院的很多學生一樣,報名考中國歌劇舞劇院,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舞臺,她為此作了精心準備。張珊珊經過初試、複試、三試,發揮穩定,成功考入了中國歌劇舞劇院。
四年來,張珊珊已經演出了幾百場舞劇。
「這些年,一直在全世界各地演出,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牙買加等,已經有兩年沒有在家鄉過年了。」
有時候,時間很趕,張珊珊和其他演員甚至來不及倒時差,就得開始工作。
2015年,張珊珊從北京飛往加拿大演出,早上九點鐘到了加拿大,酒店休息一會兒,下午三點鐘就進場走臺排練,六點多吃飯、化妝,晚上九點半開始演出。
「演出五分鐘前所有演員都在化妝間睡著了,還得有人負責把我們叫醒。我們只有強迫自己精神起來,但表演的時候我甚至感覺看不清觀眾。」
即使這樣累,張珊珊也不允許自己在舞臺上失誤,每一次表演,她都會竭力展現最精神的面貌。她說,在國外演出,代表的就是中國,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是在為國爭光。「每一次在國外演出,得到觀眾的熱烈掌聲時,我就感到非常自豪!」
支撐張珊珊的,除了觀眾的掌聲,還有焦玫的鼓勵。每當張珊珊覺得特別累,或者遇到特別緊張的表演時,她就會跟焦玫傾訴,焦玫總會不遠千裡去看她,「她在舞臺下,我內心就有力量,能夠支撐我整場表演。我想讓她看到我的成長,成為她的驕傲。」 張珊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