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送餐,美國飲食文化的符號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婉迪】疫情期間,美國許多地方開始實行「居家隔離」政策,餐館、酒吧、咖啡店等停止接待客人,只保留取餐外賣服務。外賣在美國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1973年,比薩品牌「達美樂」就推出了30分鐘內比薩送達的外賣服務。可以說,外賣已經成為幾代美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專門享用外賣的節日

對於美國大眾來說,許多日子就是專門用來享受外賣的。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一年一度「超級碗」——國家橄欖球聯盟(NFL)年度冠軍賽的時候。這一賽事是全美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不僅幾乎全民收看,話題度和吸睛度都穩居榜首,也是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絕佳機會,節日氣氛異常濃烈。「超級碗」當天萬人空巷,而在這樣的時刻,方便又美味的外賣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必不可少的就是外賣炸雞翅。據統計,近兩年的「超級碗」當天,全美消耗掉的雞翅超過12億隻!而這數量龐大的雞翅膀正是通過外賣「飛入尋常百姓家」的。

為什麼外賣炸雞翅成了超級碗的必備美食?雞翅是典型的「外賣食物」,不但價格便宜、方便外送,和人們通常觀看體育賽事時享用的啤酒和碳酸飲料更是「絕配」。同樣受歡迎的還有豬排和比薩,但是因為豬排的價格相對較貴,比薩又不容易長時間保溫,因此並未取得和炸雞翅同等的地位。美國朋友說,熱火朝天的橄欖球運動和金黃酥脆的油炸食品都代表了美國文化中熱情豪邁和簡單粗放的一面。

除此之外,三明治、奶酪通心粉、義大利麵、土豆泥、沙拉等也榜上有名。這些外賣食物的特點是沒有過多的湯水、口感不會因為延遲享用而大打折扣。值得一提的是,中餐也是美國人訂外賣時的經典選擇,因為中餐的價格實惠,葷素搭配比美式快餐更好,花樣種類豐富,所以也大受歡迎。熱門菜式包括陳皮雞丁、西蘭花牛肉、核桃蝦仁等。

近年來,傳統佳節的大餐也可以外送了,感恩節和聖誕節晚餐是美國人相聚在一起的重要場合,類似於國內的「年夜飯」,主菜一般是整隻的火雞、外熟內生的烤制豬裡脊、牛裡脊、龍蝦等,配菜則是濃湯、蔬菜。一個主菜加上少許配菜一般在100美元左右,足夠三四個人食用。

中國風餐盒受歡迎

不同的食物外賣的包裝也不相同。出於環保的考慮,美國的外賣包裝一般使用可以降解的紙和塑料。在所有包裝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中餐外賣了,美國幾乎所有平民中餐廳的外賣盒子都是相同的——白色小紙盒上面印著紅色的寶塔。這種紙盒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就已經在美國普及開了,當時是用來裝牡蠣的,所以又叫「牡蠣桶」。美國許多沿海地區盛產牡蠣,街邊一度遍布著賣牡蠣的小攤子,而當時這種不易漏水、攜帶方便、價格低廉的小紙盒就是裝牡蠣的最好容器。隨著牡蠣的過度捕撈,這樣遍布街頭巷尾的小攤子成為了歷史,但是因為其方便和廉價,「轉型」成為了中餐的外賣盒,而紙盒的生產商為了讓其看起來更有中國特色,就在上面印上了各種中國風的圖案,有的紙盒上還有幾句吉祥話,一般以紅色寶塔圖案的最多。隨著中餐在美國的普及,這款紙盒也成為了美國人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常出現在美國的著名影視作品中,比如電影《尖峰時刻》《絕命律師》、美劇《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和卡通片《怪物電力公司》等,雖然名為「中餐外賣盒」,但其實是美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

如果說中國風餐盒體現了美國外賣文化中懷舊的部分,那麼如雨後春筍般的網絡平臺送餐服務則是如今外賣文化和科技發展的結合。在美國人的手機中,往往都有好幾個外賣平臺的軟體,在點餐之前,會通過瀏覽近期的平臺特色、優惠活動和比價來決定最後要點哪一家。除了專門的外賣平臺Grubhub、Doordash等,許多著名的網際網路公司如亞馬遜、優步等,也擁有自己的送餐服務。這些豐富多彩的平臺各有特色,有的可以配送處理好和搭配好的原材料,由客人進行最後一步簡單加工;有的可以提供拼餐服務,客人只需要下一單,一頓飯可以由好幾家餐廳的招牌菜組成;還有些平臺側重於某一類外賣——比如專送中餐,可以與一些其他平臺沒有的中餐廳合作或是拿到額外的優惠;或是專門配送工作餐,在食物搭配和種類上儘量適應年輕上班族的喜好。說到優惠折扣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有的會在美國「冰激凌日」或是「甜甜圈日」的時候,為大家免費配送冰激凌和甜甜圈,有的對於提前訂餐的有折扣,還有的推出每幾分鐘就會更換的即時優惠,此舉意在鼓勵大家儘量在同一時間點同樣的餐廳和菜品,這樣方便批量製作,也能給客人更優惠的價格。

疫情期間按下門鈴放門口

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中,可以看到騎自行車和電動車送餐的人,不過他們的服裝和交通工具並非統一的,只有後座上印著品牌標誌的隔溫包可以顯示出他們是外賣送餐員。而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因為居民和餐廳相對分散,絕大多數外賣都是私家車送餐,送餐員就像網約車司機一樣,並非全職,因此車子和著裝上也沒有貼標識。在美國外賣送餐的時間要求並不嚴格,下單後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以後收到也是正常的。有些外賣員會在送餐時送上自己的小禮物或祝福,比如一小包糖果或者一張手繪的小卡片。

美國各種外賣平臺給人們帶來了巨大方便,但也有許多人詬病外賣食物使人們足不出戶、斷絕了正常的人際溝通,讓人沉溺在垃圾食品中無法自拔,成為不折不扣的「沙發土豆」。另外美國的人力成本較高,點外賣除了餐費外,還要加稅和給送餐員的小費,叫一次外賣,除了餐費以外,還要付十幾美元的各類費用。

疫情期間,使用外賣平臺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平臺也由此推出了相應的政策,包括疫情期間免配送費、免會員費等,由當面送餐變成了無接觸服務,送餐員一般是按門鈴後直接放在門口。但是外賣本身也給人們帶來一些隱憂,許多人擔心一些平臺使用私家車送餐、送餐員不佩戴口罩等,都將帶來健康隱患。

相關焦點

  • 嫌外賣小哥送餐太慢!看了外國的外賣,就知道啥叫幸福了
    >印度送餐歷史悠久  不用APP 超準時印度兩大外賣平臺 Swiggy 和 Zomato 的訂單量基本持平雙方每月均維持在 4000 萬單左右印度外賣市場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美麗印度人之所以不叫外賣是因為食物觸手可得印度街上有很多攤兒
  • 美國版餓了麼、外賣巨頭Doordash送餐員偷吃、偷包裹、打人... 你還敢叫外賣嗎?
    DoorDash隨後向福克斯新聞表示,這位違規的「送餐員」已經不再在DoorDash工作。DoorDash發言人證實說:「我們為這次事故沒有給客戶帶來每天都在努力提供的體驗而感到非常抱歉。我們在得知這次事件後立即聯繫了這位客戶,並採取了適當行動,包括因為送餐員未能遵守並維持我們的食品安全標準而將其從我們的平臺上停用。」
  • 美國「餓了麼」送餐員:沒有小費過不下去
    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外賣平臺的送餐員們每天都在為了生計奔波。他們想方設法搶時間,甚至冒著受傷風險,只為了多接單多送餐。但與中國送餐員不同的是,美國送餐員在送餐之外,還要關心消費者到底給了多少小費。小費是他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小費,美國的送餐員們甚至連最低工資都拿不到。01、40分鐘送餐8美元小費近期一段美國外賣送餐員的吵架視頻引發了網絡熱議。
  • 韓國人自稱「外賣民族」?!看韓國外賣文化的前世今生
    無獨有偶,前幾日韓國一位外賣員在送餐過程中也不幸慘遭交通事故而離世,引發了韓國網友的關切。     實際上,大多數享受外賣生活的中國小夥伴也許不知道,我們鄰國——韓國的外賣業也十分發達且歷史悠久。     那麼其究竟詳情如何呢?且聽小編細細講來。
  • 疫情下香港餐飲業出招自救:推外賣套餐 免費送餐服務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餐飲業出招自救:推外賣套餐 免費送餐服務中新社香港7月29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疫情嚴峻仍未緩和,29日零時起,全港食肆全日停止堂食。中新社記者在市面及外賣平臺觀察發現,餐飲業界在早前因「晚市」關閉堂食而推出各式優惠的基礎上,再出「奇招」:食肆爭相制定外賣精選套餐、設訂餐專線,而外賣平臺則推出部分食肆免費送餐服務。連續約一周,香港單日確診數字居高不下,持續徘徊在百餘宗。特區政府決定自29日零時起,全港食肆全日禁止堂食,為期7天。
  • 美國抖音網紅做慈善,籌集天價小費給89歲高齡外賣送餐員
    據英國媒體LADBible網站9月25日消息,美國一位抖音(TikTok)網紅籌集1.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1864元)作為小費給89歲送餐員,幫他減輕生活壓力。外賣小哥的不容易大家都清楚,為了多賺一些錢,很多人簡直是在冒著生命危險送餐,國內外的外賣送餐員都很不容易,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人丟了工作、難以維持生計,有些老人也開始重返職場,做體力工作賺錢。
  • 泰國外賣送餐競爭白熱化,人均至少1次消費
    2019新冠疫情刺激泰國移動外賣市場繁榮的同時也加劇了外賣送餐服務行業激烈競爭。隨著參與者爭奪用戶市場和合作餐廳白熱化,泰國外賣送餐競爭格局也將逐步形成。2020年末全泰外賣訂餐次數約合6600-6800萬人次,漲幅78-84%。而外賣送餐平臺每單淨虧21泰銖。
  • 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給送餐員交社保和保險嗎 工資有多少
    國內餐飲外賣平臺在經歷了粗放式生長後,目前正逐漸回歸理性,同時被催熱的還有外賣送餐員行業。­  有關行業調查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外賣用戶已經突破1.5億,月平均工資近7000元的外賣送餐員,撐起了千億級規模的餐飲外賣市場。
  • 關於外賣的準確說法,開言英語FM帶你了解北美送餐文化
    外賣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外賣行業非常的辛苦。最近關於外賣小哥的話題熱度頗高,開言英語免費電臺節目《潘吉Jenny告訴你》,就帶大家了解關於外賣的英語口語表達。01.For here or to go?
  • 美國常用外賣網站及App推薦
    點外賣的在中國可流行了,那身在美國怎麼點外賣呢?
  • 外賣小哥凌晨兩點送餐 風雪淹沒車輪仍堅持
    外賣小哥凌晨兩點送餐 風雪淹沒車輪仍堅持 外賣小哥凌晨兩點送餐 風雪淹沒車輪仍堅持 更多精彩視頻掃描 關注華龍視聽微信號 外賣小哥凌晨兩點送餐 風雪淹沒車輪仍堅持
  • 最強外賣騎士8分鐘內取送餐三份
    近日,海澱區商業聯合會舉辦的服務行業技能比賽落下帷幕,各路高手盡展風採,在外賣行業「跑男」PK中,最終來自百度外賣的「外賣騎士」高俊嶺獲得冠軍。在賽後採訪中,這位剛表現出雷霆速度的「外賣騎士」卻一下子變得靦腆起來,連連表示要感謝百度外賣的培養,以及海澱區商業聯合會提供的這個機會:「沒想到我也能拿到冠軍,讓我對工作更加感到自豪。」他表示取餐、送餐的本領,都是平時作為百度外賣的騎士磨練出來的,百度外賣對大家的送餐速度和質量有嚴格標準,此外同事中高手雲集也促進了他的快速成長。
  • 外賣小哥送餐路上的十大感人瞬間,哪一件讓你感動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送外賣是一件必須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的工作,外賣小哥送外賣的過程中雖然困難重重,經常被投訴和差評,但也會遇到許許多多感人和幸福的事情,本人整理了一些外賣小哥遇到的十大感人瞬間,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深深的回憶和思考。1,外賣小哥送餐爬樓梯摔倒被客戶溫柔對待。
  • 外賣送餐員被學生罵是最底層的東西:生活本不易,且行且珍惜
    最近幾年外賣送餐員這個職業被廣大網友推上熱評,社會也給予了充分的認可。評的最多的就是辛苦,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不必說,都被廣大網友看在眼裡,期間也出現了許多外賣小哥風裡雨裡前行的感人場面。但也有人就惡意謾罵外賣送餐員是「最底層」的人。外賣送餐員和其他行業一樣,都是服務行業,怎麼就成了最底層的人群了呢?9月14日,安徽馬鞍山。網傳有名外賣小哥送餐時聯繫不上顧客,隨後遭到該顧客簡訊辱罵貶低。
  • 滴滴出行在大阪開展外賣送餐服務 與美國優食競爭新冠疫情後市場
    中國小康網6月24日訊 老馬 開展網約車服務的中國「滴滴出行」日本公司23日宣布,將在大阪市正式開始提供餐飲店外賣送餐服務。計劃到8月底前使服務範圍擴大至大阪市幾乎所有地區,並進駐東京都、京都市和神戶市等。
  • 為什麼美團外賣留不住送餐員 ,美團外賣的工資不是很高的嗎?
    為什麼美團外賣留不住送餐員 ,美團外賣的工資不是很高的嗎?
  • 世界各國外賣大比拼,中國外賣員最敬業
    外賣小哥佛系送餐,沒有電動車,背著外賣箱子走路送餐,偶爾會使用自行車或者雪橇,偶爾坐公交車或者地鐵,他們經常走累了,會在路旁抽個煙,思考一下人生,在路上遇到熟人也會聊天休息一會再繼續走。他們送餐時間長,所以經常收到的餐品都涼了。
  • 軟體園的外賣小哥很抓狂:送餐的盒飯總莫名其妙的少一些
    小王是一名外賣員,平時在軟體園附近送外賣,前一段時間,他和工友們遇到了蹊蹺事兒,送餐的盒飯總莫名其妙的少了一些……小王:就拿了一份外賣準備去送,回來時候看這個箱子裡外賣就丟了,丟了三份。警方通過調查發現,這名嫌疑人一般先盯上外賣員,等外賣員上樓送餐的時候,他迅速來到送餐車這,偷走裡面的外賣。
  • 廣東中山市:送餐員砸摔並腳踩顧客的外賣
    外賣平臺的出現方便了大眾生活,但是由於外賣員素質各有不同,導致有時會出現外賣員對外賣動手腳的事情,這讓人防不勝防,這也導致多方矛盾無法得到解決。這不,廣東就有一外賣小哥因配送距離太遠,拿外賣撒氣的事件,現場情形讓人氣憤。
  • 疫情催發日本外賣商機?LINE推送餐服務搶佔市場
    日本利用率最高的通訊軟體LINE計劃打造外賣平臺,提供送餐服務。LINE將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與當前日本最火的外賣送餐軟體Uber Eats展開競爭。因日本逐漸收緊了對在線訂餐、外賣服務行業的準入管控,預計未來外賣市場的競爭將會愈發激烈。  用戶選擇在線訂餐服務時,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等平臺下訂單,所點餐食由平臺工作人員送到指定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