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這樣洗,不知有多少細菌進入寶寶嘴裡!三種錯誤父母別再犯

2020-12-23 叮麻育兒

老話常說「病從口入」,意思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或者源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的身體發病。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日常飲食必須注意,一定要安全健康,沒有質量問題,而飲食用的餐具,也要乾淨衛生。

大人尚且如此,又何況是正在喝奶的小寶寶呢?

寶寶發育尚未成熟,腸胃免疫力還不健全,抵抗力也比較差,如果吃到不乾不淨的食物,很容易引發健康問題。因此,育兒期間,健康飲食就是媽媽關注的重點,比如奶粉的選擇和奶瓶的清潔。

尤其是奶瓶的清潔,如果清洗不當,很可能會讓細菌大量滋生,喝奶時隨著奶液進入寶寶嘴裡、胃裡,危害寶寶的健康。

三種錯誤的清洗方式,父母別再犯

寶寶喝奶用的奶瓶,你是怎麼清洗的?清水衝衝?溫水洗洗?熱水燙燙?還是鍋裡煮煮?

很多朋友認為,母乳或者奶粉都非常乾淨,而且奶瓶每天都得用七八次,根本就沒必要次次清洗的非常乾淨。懶一些的可能會放在一邊,等下次喝奶清水衝衝或者直接使用;勤快點的可能會用清水衝衝、溫水洗洗,把奶瓶裡殘留的奶液衝洗乾淨……但是這兩個方法,都是錯誤的,不僅不能把奶瓶清洗乾淨,還會讓細菌增生,危害孩子的健康。

奶瓶這樣洗,不知有多少入寶寶嘴裡!三種錯誤父母別再犯

1、把奶瓶先放在一,下次使用再清洗

寶寶喝完奶後的奶瓶,必須要及時清洗,否則殘留的奶液很容易吸附在奶瓶和奶嘴上,讓奶瓶內壁變得非常油膩,時間久了,不容易清洗不說,殘留的奶液還會滋生大量細菌,下次喝奶時,這些細菌就會隨著奶液進入寶寶嘴裡,危害寶寶的健康。

2、用清水把奶瓶裡的奶液殘留衝幹

奶液中含有大量油脂,簡單的清洗只是表面看起來乾淨,實際上油脂仍然吸附在奶瓶內壁和奶嘴裡,日積月累,油脂越來越多,奶瓶就會變得越來越髒,細菌也會大量滋生,這些對於腸胃免疫力還未健全的寶寶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

3、只清洗瓶子的裡裡外外,不管奶嘴和奶嘴坐

其實奶嘴和奶嘴坐才是最容易積累細菌,隱藏汙垢的地方,因為這些部位面積小,邊邊角角非常多,很容易被父母忽視,清洗起來也不太方便。如果長時間不清洗或者清洗不夠乾淨,也會積累大量的細菌和汙垢,危害孩子的健康。

這三個錯誤的洗法,估計很多父母都經歷過,有的趕緊改正過來,等孩子真出現健康問題就後悔莫及了!

奶瓶每天這樣洗,細菌少安全高

既然知道了奶瓶清洗的三個錯誤方法,那麼怎麼才能把奶瓶清洗乾淨,避免細菌的進入呢?

孩子的奶瓶你會清洗嗎?這樣洗細菌少更安全,比開水燙燙更有用!

1.奶後及衝洗:寶寶喝完奶以後,奶瓶必須及時清洗,可以先用清水衝洗一下,把奶瓶裡的奶液都衝洗乾淨。

2.好奶瓶的清洗用品:奶瓶刷,清洗奶瓶內壁、底部和奶嘴的專用工具;奶瓶清潔劑,選擇溫和無毒,不會殘留在瓶子上的專用產品。

3.在乾淨的水盆裡清洗:清洗奶瓶時,需要把奶瓶放在乾淨的水盆裡,最好在放入之前,先把水盆刷洗一遍,熱水燙燙,然後再倒入乾淨的溫水。

4.清洗奶瓶的所有部件:把奶瓶的所有部位都拆下來,尤其是奶嘴、奶嘴蓋還有奶嘴塞,這些都是容易隱藏細菌和汙垢的地方,必須拆下來仔細清洗。拆下來的部件全都放在水盆裡,然後用專用毛刷把每一個部位都刷洗乾淨,各個角落都不能放過。

5.清洗過後,可以把奶瓶放進開水裡浸泡10分鐘左右,然後拿出來瀝乾水分,組裝起來。

6.奶瓶應該消毒,但是不需要次次消毒。新奶瓶在第一次使用前必須要消毒,但是已經消毒過的奶瓶,沒必要次次消毒,因為熱水和清洗劑清洗的奶瓶已經足夠乾淨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奶瓶以後就不需要消毒了。一般來說,奶瓶一周消毒一次基本就可以了,如果是低於3月齡的小寶寶的話,可以稍微頻繁一些,一天消毒一次,消毒方式也非常簡單,煮沸消毒、微波爐消毒或者蒸汽鍋消毒都可以。

PS:奶瓶和奶嘴都應該定時更換,而不是壞了、破了再換。一般來說,奶瓶時6個月一換,奶嘴3個月一換。

奶瓶消毒的三個方法

三種常用的消毒方法,簡單方便,非常適用。

1.煮沸消毒:把奶嘴和蓋子拿下來放在一邊,先把奶瓶放進水裡,水需要把奶瓶完全覆蓋住,然後大火開煮,水燒開5-10分鐘左右,把奶嘴和蓋子放進去,蓋上鍋蓋繼續煮3-5分鐘,等水涼了以後再把奶瓶、奶嘴、蓋子依次拿出,瀝乾以後再組裝起來。

PS:如果是塑膠奶瓶,應該等水開以後,把奶瓶、奶嘴和蓋子一起放入鍋內,煮3-5分鐘。

2.微波爐消毒:把清洗後的奶瓶去掉蓋子和奶嘴,倒入清水放進微波爐裡,高火10分鐘即可。

PS:千萬不要把奶嘴和蓋子放入微波爐,以免高溫變形、損壞。

3.蒸汽鍋消毒:把奶瓶清洗乾淨,去掉奶嘴和蓋子,把瓶身放進蒸汽消毒鍋裡,具體操作看說明書即可。

PS:如果是塑膠奶瓶的話,不建議使用蒸汽鍋消毒。

叮麻寄語:

老話常說「病從口入」,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在育兒時期,父母不僅要考慮食物的質量,還要保證餐具的衛生,尤其是喝奶的寶寶,奶瓶的乾淨整潔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在清洗奶瓶時,一定要避免錯誤方法,做好清潔護理。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洗奶瓶的5個方式,別再做錯,無異於給寶寶喝「毒奶」,趁早糾正
    尤其是奶瓶,清洗乾淨是重中之重,別不知道,奶瓶沒有清洗乾淨的話,很容易滋生細菌,那麼就用這樣不怎麼幹淨的奶瓶,再給寶寶衝奶,這樣一來,寶寶不就將細菌喝進肚子了,而寶寶的抵抗力低,長期喝這樣的奶,很容易生病,但現實中,還有很多家長不自知,會導致寶寶腹瀉、發燒等問題,別再做錯了。
  • 怎樣正確給寶寶「清洗奶瓶」?這3種錯誤方式,很多寶媽中招
    這幾天寶寶有腹瀉的現象,曉楠給吃了治腹瀉的藥但是沒有好轉,無奈之下帶著寶寶去了醫院,經醫生詢問發現是曉楠清洗奶瓶的方式,引起了寶寶腹瀉。因為一個人照顧孩子,有時候寶寶喝完奶後來不及清洗奶瓶,就等第二頓喝奶之前再清洗,就這樣殘留的奶漬滋生細菌,引寶寶腹瀉。
  • 小奶瓶有大講究!GET起貝親奶瓶刷評測,讓細菌別再搗鬼
    清洗奶瓶在很多父母看來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流水下衝一衝,搖一搖,熱水燙一燙,三步果斷利落結束,看奶瓶「乾乾淨淨」。但是,像這樣簡單粗暴的清洗方法,真的能洗乾淨奶瓶嗎?要知道,奶液中含有大量脂類,只用清水清洗根本處理不掉附著在奶瓶、奶嘴上的油脂。而且像奶嘴、奶瓶這種天天往嘴裡送的東西,清洗不乾淨,細菌滋生,分分鐘對寶寶健康拉響警報。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這種行為寶寶很受傷
    醫生怒斥奶奶的無知說道:雖然母乳中營養很充分,但是奶奶這樣的清潔奶瓶並不完整,只是「敷衍」地把奶瓶燙了一次,這樣其實是對細菌生長創造了「機會」,這樣「敷衍」帶娃,最後受傷的是寶寶,家長要注意。分析:為什麼開水消毒沒有用?不是沒有用,只是方法不正確。
  • 小奶瓶惹大禍,寶寶拉肚子生病了,原來是媽媽這樣洗奶瓶害苦了娃
    文|李知行醫生照顧寶寶處處是學問,比如說,一個小小的奶瓶,那就是寶寶的飯碗,若是清洗不到位,就會有母乳或配方奶粉的殘留物,容易滋生出細菌。這可能會導致寶貝口腔發炎、腹瀉等病症。案例:小奶瓶惹大禍,寶寶拉肚子生病,爸爸卻斥責寶媽「啥也不是」寶媽和老公大吵起來了,原因是寶寶拉肚子感染了。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變乾淨?家長別太天真
    奶瓶處理不恰當,很可能就成為細菌的「遊樂園」,時刻威脅寶寶的身體健康。要說給寶寶洗奶瓶,相信家長們沒有說不會的,但你真的洗對了嗎?大夫表示:「開水燙奶瓶的清洗消毒方式太敷衍,細菌在奶瓶上面,寶寶喝了不生病才怪!」相信很多父母都是用「開水燙一下」的消毒方式,看上去消了毒,也很乾淨。但家長別太天真,事實上,這非常敷衍,根本就是不合格的清洗、消毒方式哦!
  • 洗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行?父母別這麼敷衍,「坑」了寶寶還不知道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你真的會洗奶瓶嗎?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父母都不屑一顧:咋的,我不會洗奶瓶難道你會?不就是一個奶瓶,有手的誰不會洗?確實,大家都會洗奶瓶,但洗出來的奶瓶合不合格呢?若是把那些寶爸/寶媽洗過的奶瓶拿去檢測,大概有一大半都會不合格。因為大部分人洗奶瓶的方式十分粗暴簡單:把奶瓶打開,加清水衝洗,最後再用開水燙一遍。
  • 寶寶奶瓶的清洗,3種錯誤方式要避免,正確操作媽媽要知道
    上周末,我去朋友小芳家做客,進門時正巧碰見她在廚房清洗奶瓶。只見小芳直接將奶瓶放在水龍頭下衝洗,並且簡簡單單就洗完了,奶瓶內部也沒洗徹底。我一眼就看出了她的錯誤,連忙走上前去糾正了她一下,並告知小芳她這樣洗奶瓶存在很多健康隱患,也可能會引起孩子的疾病現象。
  • 寶寶奶瓶總有一股餿味,夏季正確給寶寶洗奶瓶要做到這幾點!
    最近,就有媽媽和藍老師說,寶寶最近腸胃總是不好,而且家裡的奶瓶總有一股怪怪的味道。藍老師了解到寶媽在給寶寶泡奶粉的量以及手法上都沒有錯,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問題呢?奶液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寶寶喝完之後仍然會附著在奶瓶壁上,特別是在奶瓶凹槽處形成奶垢,清水只能衝洗掉奶瓶壁上的奶液,無法徹底清洗掉油脂,不僅容易滋生細菌,還會殘留氣味,特別是夏季天氣炎熱,奶瓶就會有味,影響奶的口感,讓寶寶胃口大減。那夏天應該如何正確地給寶寶清洗奶瓶呢?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圖方便,致細菌超標,寶寶很受傷
    說到清潔奶瓶,很多家長常用的方法就是【開水燙】,自以為洗的乾淨,開水能衝走細菌,殊不知,奶瓶早已細菌【超標】。為洗奶瓶,婆媳互懟引發關注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熱搜:婆媳為洗奶瓶互懟!此時就有網友聲援兒媳:「這奶瓶,確實沒洗乾淨啊!太髒了,畢竟是寶寶要進嘴的東西,還是需要清洗乾淨。否則,遭罪的是寶寶」;也有網友勸慰兒媳:「婆婆年紀大了,眼神不好!
  • 這3種錯誤清洗奶瓶的方式,可能影響孩子健康,家長儘快改
    有些家長清洗奶瓶的時候都很隨意,這樣「不乾淨」的奶瓶重複給孩子用的話,就很容易滋生細菌,讓孩子喝到「毒奶」,所以父母們一定要當心啊,不要讓你的錯誤行為坑了娃。比如奶嘴和瓶蓋接觸的位置會有許多的縫隙,這些縫隙中也會有奶液,如果沒有拆開來清洗,就會導致殘留的奶液進入到瓶中,造成細菌汙染。
  • 用洗潔精洗奶瓶對寶寶身體好嗎
    寶寶出生之後是要給寶寶準備奶瓶的,選擇好奶瓶後就要經常清洗。家長一定要重視清洗奶瓶的工作,這是真重要的,如果奶瓶沒有清洗乾淨,就容易有細菌進入寶寶的體內,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那麼,奶瓶清洗劑和洗潔精的,可不可以用洗潔精洗奶瓶?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家長太天真
    家長在餵寶寶時,一定要注意,用開水燙一下奶瓶,達不到消毒的目的,所以,家長不要再「敷衍」的給寶寶洗餐具了,那麼,家長都有哪些清洗奶瓶的錯誤方式呢? 家長都有哪些清洗奶瓶的錯誤方式呢? 1、只洗瓶身不管其他 很多家長認為奶水在瓶身處,所以,只清洗乾淨瓶身就可以了,但還是有細菌的,奶瓶的螺旋處和奶嘴都是需要清洗的,因為奶瓶的螺旋處有可能存奶,奶嘴是寶寶含嘴裡的,是含有細菌的,家長需要清洗乾淨。
  • 洗奶瓶用水衝衝就完事?那些你看不到的細菌,正在傷害寶寶健康!
    實際上,用水衝是不能達到完全清潔作用的,奶瓶的構造導致它有很多角落容易沾上奶漬,如果不好好清潔,這些奶漬就很容易滋生細菌,最後傷害寶寶的身體健康。正確的奶瓶清潔方式是什麼樣的?這些奶瓶清洗劑大多的成分主要以天然植物配方的表面活性劑為主,加上少許的食用香料,不含香精、酒精、磷和苯,化學物質少,容易衝洗。相對來說,奶瓶清潔劑確實要比普通的洗潔精更適合寶寶使用哦。使用奶瓶清洗劑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 奶瓶洗不對相當於給孩子吃「毒奶」?寶媽要注意,這3種錯誤方式
    奶瓶洗不對相當於給孩子吃「毒奶」 春新的寶寶出生後6個月就回公司上班了,小寶寶一直由婆婆帶著,最近小寶寶總是出現腹瀉的情況,而且排便時還經常哭鬧,春新給孩子吃了止瀉藥也不見好。
  • 奶瓶的清洗也「大有學問」,這些細節不容忽視,寶媽們可別大意了
    育兒過程中,媽媽更是要百般用心,絲毫的疏忽可能都會帶給寶寶危害。父母如此疼愛自己的寶寶,自然事事都要親力親為,更加細緻細心。父母對於寶寶的飲食會尤為關注,但是在給寶寶洗奶瓶時,很容易忽略很多重要的細節,會給寶寶健康帶來不少的影響。
  • 莫讓寶寶的奶瓶成為細菌「溫床」,寶媽們要做好這些清潔工作!
    為什麼說奶瓶如果清洗不到位的話,會成為細菌的「培養皿」呢?因為母乳或者奶粉都是含脂類比較高的,奶瓶內壁很容易會沾上奶垢,奶垢清洗不到位的話,可能就會殘留一部分細菌在奶瓶裡面。久而久之的話就會導致滋生細菌。所以今天小夢就來跟寶媽們說一下關於奶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吧。
  • 奶瓶用開水燙燙就行?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這樣,別再繼續坑娃了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清洗奶瓶看起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洗奶瓶這件事裡面還是有好多學問的,洗不對反而可能會讓寶寶生病。奶瓶作為寶寶們生活的必需品,天天都要往嘴裡送,如果不做好清潔,分分鐘就能反饋到孩子身上。那麼寶媽們平常是如何清洗的呢?
  • 奶瓶「越洗越髒」?寶媽絕不能錯過的清洗奶瓶的正確做法!
    在寶寶還需要用到奶瓶的年齡,家長們都十分關心平時應該怎樣正確地給奶瓶消毒,是不是用清水反覆衝洗後再用開水燙洗一下就可以了呢?可是大部分家長都忽略了寶寶的免疫力是很弱的,因此奶瓶錯誤的消毒有可能會危害到寶寶的健康。
  • 有種「敷衍」叫做開水燙奶瓶,切勿太天真,家長省事寶寶卻很受傷
    新生寶寶是很脆弱的,因為剛來世不久,不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免疫力都非常的差,這也就導致寶寶在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很容易生病,需要父母的精心照顧才行。 而寶寶的健康也是所有家長心之所向,所有家長在寶寶的飲食、穿著等方面上都會十分小心,就好比天冷了,家長會給寶寶裹上一層又一層的衣服,會注意寶寶手腳的衛生等等,而寶寶的飲食也是重中之重了,就像許多家長會去用開水燙洗奶瓶,也這是保證寶寶飲食衛生的一種方法,但是這樣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