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
01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但沒有人真的想孤獨一生;我沒有想要很多,只想有一個人一直陪著我。
靜止的狀態總是更容易給人安全感,像是一直在自己熟悉的城市上學,就不會有人生地不熟的疏離感;
一直有關係要好的朋友在身邊,就不會有不被重視,找不到依靠的無力感。
可是人總是要離開家鄉,告別親人和朋友,去到遠方追求夢想,拼一拼自己想要的未來。
我獨自在很多城市的火車站逗留過,也經歷過不少的夜深人靜的恐懼,每次看到眼前一閃而過的陌生面孔,都希望看到一個自己熟悉的人該多好,或者收到一句溫暖的問候也好。
如果一生中一直有一個很愛的人陪著我,就不會害怕黑夜,卻對黎明充滿期待。
一個愛人的存在可以彌補大部分的不安,只要他在,哪怕是陌生的城市,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他知道你所有的習慣和喜歡,懂你的言下之意,更懂你的欲言又止。
工作的城市,生活的環境總是不斷變化的,甚至隨著成長,喜好和習慣也在不斷改變,但是只要那個人一隻陪在身邊,就像是一個時光機,看到自己的過去和現在,永遠不會迷失自己。
我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過去,沒有人真的想丟掉過去的自己;如果我忘記了,我希望他提醒我。如果他一直在,我就不需要再向別人解釋過去的自己。
02
人為什麼需要愛情?
為了悲傷的時候有人看到你的眼淚,歡樂的時候有人看到你的笑容,更為了遭遇種種不幸、不公、挫折的時候,有個肩膀和懷抱接納你。
雖然我們總是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失去,不斷的和舊的告別,再遇見新的;但本質裡其實並不喜歡這樣不斷接受失去又和新的磨合的過程。
所以戀人之間海誓山盟的時候都會說「永遠」,可是永遠到底有多遠,卻是讓人始料未及的。
我總是害怕人潮洶湧,像一個浪一樣打來,能帶走很多,衝散很多;如果這時候有一個人在身邊緊緊攥著我的手,我就會覺得安心很多。
每一次的告別都是一次撕心裂肺的成長。
就像這樣一段話:
成長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接受分道揚鑣,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孤獨挫折,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
可是每一次的接受也都讓我們對世界和感情失望一次,哪怕我們知道這是人生的常態,卻還是在分別的路口,留下不舍的眼淚。
曾經睡過一張床的好朋友,結婚的時候不但沒有給我發喜帖,連消息都是從別人的口中得知;
失戀的時候一起醉過酒流過淚的人,再撥通電話的時候,傳來的已經是「您撥打的電話是空號」的提示音。
有些人的告別猝不及防卻又習以為常。
我總是在這些小小的失望過後,希望還有個人一直陪在我身邊,告訴我「有我在」。
總有一些人和感情可以對抗時間和變化,永遠貫穿在生命裡。像是我對抗無常的最後底氣。
03
我是個戀舊的人,會留很多的舊物;旅行的紀念品,朋友送的生日禮物,偶爾買到的小玩意。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有一些東西要被判出局;比如已經不再聯繫的朋友,曾經送過的不起眼的小東西,我都會拍照,然後扔掉。
因為一直覺得人都已經不在生命裡,留著東西幹什麼呢。
還有一些重要的東西,也會在輾轉的搬家中遺失。
很多美好的東西告別的總是猝不及防。
我很喜歡那種裝修特別的可以代寄明信片的時光店,我總是在喜歡在裡面徘徊又猶豫不決。
因為大部分的店對明信片的保留時間最長的一般都是三年,也就是說店主不確定這家店能不能開到三年那麼久;
其實想想,我也不確定三年後,我要寄信的人會不會已經換了地址;而現在我想對他說的話,到那時候是不是已經過期。
你看,人生就是有那麼多的不確定性。如果他一直在身邊,隨時可以說話,我又何必猶豫要不要和未來的他對話。
像是小時候過年才能吃到的大白兔奶糖,承載了多少童年的快樂和欣喜;
現在再吃到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從前的味道;不是東西變了,而是人變了,心境變了。
面對人生,像是站在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前,無論多少惋惜,都阻擋不了它的離去。
所以孔子立於大川之前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裡特也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可見,面對告別和失去,我們無能為力。
這個時候,我多希望一直陪我看人生起伏的是同一個人,任它世事變遷,隨他人潮擁擠,他都在你身邊,看盡過往,無需多言,你要說的他都懂。
如果生命中還有一點可以把握和奢求,我沒有想要很多,只想有個人一直陪著我。
end
【我是無心,草木本無心,奈何卻有情。相信文字能溫暖人心,用陪伴治癒孤獨,用最真的心和你一起歷經愛情百態,走向更好的未來。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期待你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