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舞》豆瓣評分9.8分,可它配嗎?

2021-01-08 網易體育

把一切交給時間

1998年6月,初夏,燥熱在教室中瀰漫著。文學老師不時的擦汗、卡頓、忘詞,後排的男生來回傳閱著《體壇周報》,壓低了聲音討論、爭執。第一節課剛剛上完,幾個男生就弓著身子偷偷往後門摸去。講臺上,備受煎熬的文學老師低著頭,用懇求的語氣說對不起,我要回家看球,下午給大家補課。男生一片歡騰,簇擁著羞愧的老師出了教室。那天,是NBA總決賽,喬丹的公牛對爵士。

記憶中下午也沒補成課,因為系裡的老師都愛打籃球,上午看完球,心情激蕩之餘,下午自然要到球場上宣洩一下。於是老師一隊學生一隊一直打到了天黑。那是我對97-98賽季的記憶,對我們來說,喬丹既是青春也是記憶的錨點。《最後一舞》能夠再見喬丹,往昔歷歷在目。

80年代的球迷,大概率沒有親眼見證六冠的神跡,但仍然經歷過喬丹時代,看到過全世界媒體和球迷反覆的爭論誰是喬丹的接班人,見證過喬丹的第二次復出,在《最後一舞》中回溯喬丹封神之路,心情可想而知。再往後,喬丹更接近傳說,可是當傳說就在眼前,連被引戰的對象詹姆斯都像迷弟一樣在電視前流淚的時候,它又怎麼會感動不了現在的球迷。

因此,《最後一舞》被譽為神作,十集紀錄片在美國的收視達到了每集平均600萬以上,創了ESPN的收視記錄。在IMDB,《最後一舞》在全集播完的第二天評分9.4,它遠遠超出了在體育範圍的影響力,在遭受疫情打擊的美國,《最後一舞》的提前播出成為了近期熱點的文化現象,在某種意義上喬丹也成為了美國精神的化身。國內由於種種原因,收看群體主要集中在體育迷中,但豆瓣的評分也達到了9.8的高分,紀錄片分類排名前十。

但細看對《最後一舞》的評價過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IMDB的評分是分集的,越晚播出的越高,最近的第十集和第九集評分高達9.7和9.6,而第一集和第二集已經降到了9.2。國內豆瓣的評分變化不太大,從最早的9.8降到9.7再到9.8,但兩極的5星評分和1星評分的人數都在減少, 4星和3星的人數不斷增加。因此,在《最後一舞》為喬丹封神的時候,它是否真的擔得起神作的稱呼呢。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了喬丹個人光環的加持,這部紀錄片本身是否經得住考驗呢。

絕唱還是傳記

我個人覺得,《最後一舞》的譯名有點太忠實於原文,達不到信達雅的要求。」The Last Dance」,是主教練菲爾-傑克遜在97-98賽季開始前定的主題,因為當時正在爭取第二個三連冠的公牛面臨分崩離析,但每個人又都想拿下賽季總冠軍,成就前所未有的偉業。對觀眾來說,國外有舞會的傳統,一說到舞會中的最後一支舞,不但容易理解,而且還能觸動許多人心中最後一支舞的故事,實在是神來之筆。而在國內,最後一舞這個名字就失去了它背后豐富的含義,不如絕唱更為傳神。




名字是紀錄片的招牌,媒體宣傳的重點,其實也在這裡。在97-98賽季中,NBA曾經利用最先進的IMAX攝影技術,深入公牛隊的更衣室和訓練館,拍攝了超過500小時的素材。在媒體的宣傳中,這些素材在20多年的歷史中沒有公開過,極為吸引人眼球。

而在實際播出的紀錄片中,路人緣的觀眾和體育迷們,首先感到的落差可能就是片中這部分素材之少。紀錄片的第一集講述了管理層意圖打破公牛現有陣容重建,而喬丹破釜沉舟決心保持陣容奪冠的故事。在這一集中,喬丹諷刺挖苦經理胖子傑裡、教練菲爾-傑克遜展示賽季手冊封面上的」The Last Dance」字樣,賽前首場比賽前喬丹激勵隊友把精力集中在比賽中來的新畫面,的確讓我們感受了一些新鮮的刺激。但在後面的幾集中,尤其是第五集講述喬丹第二個總冠軍和奧運會歷程,以及第六集講述第一個三連冠和喬丹被媒體抹黑的故事時,幾乎全篇都是歷史素材和現在的採訪,所謂500小時的塵封素材幾乎不見蹤影。

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這500小時的素材是紀錄片的賣點,製片公司和導演一定會盡力發掘它的價值而不會棄之不用。因此,我對十集紀錄片做了拉片分析,由於採用IMAX技術拍攝,這部分素材質量極佳,又集中在97-98賽季,因此很容易辨別出來。根據我的統計,這部分素材在片中出現不足1個小時,在總共500分鐘的播出時間中,它大概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更重要的是,這部分素材並沒有起到揭秘的效果,也沒有真正推動故事,它多是展現公牛隊97-98賽季的日常。其中比較有新意的是展現喬丹的好勝,不肯在任何地方認輸,用各種手段激勵、刺激甚至挑釁隊友,激發隊友的求勝欲望。

整體來看,這部分素材拍攝較為隨意,缺乏重點和拍攝意圖。可以佐證的是之前上映紀錄片《喬丹大電影》,片長45分鐘,使用的其實正是這500個小時素材,只不過在《最後一舞》的宣傳中,它被刻意忽略了。


這是一個想想都會冒冷汗的問題,當你拿到了500小時的「秘辛」,花費了二十年終於讓籃球之神點頭答應製作之後,你的公司要求你拿出一部500分鐘的鴻篇巨製,而你手裡的素材卻不堪大用。當然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但是對於製作來說,這個問題始終存在,那就是到底要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因此,在整個紀錄片的全貌都展現出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宣傳與實際之間的錯位。在宣傳中,成為絕唱的97-98賽季是故事的主線,500個小時的素材是片子的賣點,而實際上《最後一舞》更像是喬丹和公牛王朝的傳記片,它不但詳細敘述了喬丹從小時候開始的個人成長史、還通過講述菲爾-傑克遜、皮蓬、羅德曼、科爾等人的故事,講述了公牛王朝的建立過程。除此之外,紀錄片還通過球鞋、音樂、媒體等角度闡釋了喬丹的文化形象,並通過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話蓋棺定論:從來沒有一個運動員可以超越運動本身的範疇。因為他(喬丹),人們才知道了運動和娛樂可以互相連接起來。




對於觀眾來說,一個賽季的縮影還是喬丹的傳記並不是關注的重點,宣傳與實際的差別也不是問題的話,那關鍵的問題就是成為絕唱的這個賽季,是否能夠承載如此豐富的內容了。

情節還是邏輯

目前能看到的評分和評論中,對《最後一舞》第九集和第十集普遍好評,IMDB評分9.6和9.8。這個評分可能有剛剛播出的原因,將來可能會下滑接近9.4的平均評分。而在前面的幾集中,評分最低的是第六集,分數只有9.2,遠低於整體分數。那第六集的低潮為什麼會出現呢?

第六集的開場3分多鐘讓喬丹自己出場講當明星不容易,然後出影片片名。這個和之前的做法差不多,但是和前幾集比,在內容質量和效果上有明顯的下降。前幾集裡要不然是球隊重建、二把手皮蓬鬧著轉會的重大劇情轉折,要不然是羅德曼的八卦故事,都不缺乏看點,第五集科比的出場更是令人淚目。但是,在被科比觸動淚點之後細看第五集,作為錨定情緒和主題的序幕,已經接下來要講的故事關係不大了,第六集則更是如此。


接下來第六集展示了98年3月喬丹在更衣室和人賭拋硬幣、常規賽戰勝魔術贏得季後賽席位之後,畫面突然變成黑白,展現了喬丹在更衣室喝啤酒的生活片段。10分鐘左右,時間線跳轉到喬丹被媒體抹黑的舊事,並穿插了93年東區決賽擊敗紐約尼克斯經歷。這段講述用了整整20分鐘,在第30分鐘的時候,片子跳回98年4月,又是一個3分鐘生活段落,喬丹訓練完帶隊友打高爾夫球小賭怡情。之後故事又跳回93年總決賽,公牛擊敗太陽奪得三連冠。第46分鐘,再次跳回98年,4月常規賽結束,喬丹在車上和記者聊退役的事。


通過上面的整理我們可以看到,第六集是一個明顯雙線交叉的故事,一條線是98年3月到4月,公牛隊打完常規賽取得季後賽資格;一條線是93年爭奪第一個三連冠的公牛東區決賽戰勝尼克斯,決賽擊敗太陽奪冠的故事。同時,在1993年的奪冠過程中,公眾形象一向良好的喬丹面臨媒體對他沉溺賭博的指控,壓力巨大,間接導致了他在父親被殺之後第一次退役。



從邏輯上講,這種雙線交叉的敘事方法是沒有問題的,但這是一個非常容易掉進去的陷阱。紀錄片和劇情片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劇情片依託於劇本,從籌備、拍攝到後期,都是在展現劇本的情節和人物,而能夠拍攝的劇本,一般在情節線索和人物弧光方面都是經過考驗的。而紀錄片不同,紀錄片的故事大綱更像是資料清單,它只能說明存在這些素材,在邏輯鏈條上有契合的可能,真正的故事創作,反而在後期剪輯階段。只有全盤掌握素材,甚至在時間線上連接,才能夠確切地知道之前的預想是否成立。幾年前我參加聖丹斯的工作坊,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離巨星二十英尺》的剪輯師道格-布拉西,曾經講過片中的例子:當時片中有位伴唱歌手,她演唱歌曲被人頂替冒用,心如死灰的退出行業做保潔為生。聖誕夜她還在做著清潔工作,這時候收音機裡傳來她被人冒用的歌曲,在那樣的氛圍中,她如獲天啟,決心繼續從事歌手事業並最終成功。這無疑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導演和剪輯也早早的將其作為最重要的段落之一編入故事。但當他們真正開始剪輯的時候,卻發現素材難以支撐這個故事,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只得重新拍攝和購買了部分畫面,才最終完成故事的講述。

第六集的低潮也是如此,一方面它承擔著從常規賽到季後賽的過渡,一方面它又必須把第一個三連冠講完,好在第七集和第八集講述喬丹退役和王者歸來。而最關鍵的是,公牛在這兩個時間段,實際上並未受到太大的挑戰。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結果就是第六集成為整個劇集的最低潮。

縱觀十集《最後一舞》,都可以從雙線的角度來衡量故事講述的效果。第一集是經典的好萊塢節奏,序幕提出問題—— 98年開始老去的公牛是重建還是保持陣容爭六冠;十分鐘左右喬丹強硬回應——奪冠;然後樹立反派角色經理傑裡,傑裡不想跟教練菲爾-傑克遜續約;跳到另一條故事線,喬丹從大學生成長為NBA球員,並帶領孱弱的公牛隊成為頂級強隊和城市象徵;之後故事線轉回98年,傑克遜被續聘但無論成績如何只能執教一年;傑克遜展示「Last Dance」字樣,新賽季開始,喬丹和公牛的絕唱大幕開啟。

在第一集中雙線結合的非常緊密,始於喬丹,終於喬丹,這不但是喬丹的個人經歷,也是公牛的命運,絕唱體現出復調的美感。殊途同歸的還有大結局的第十集,歷史的鋪墊已經講完了,雙線隱隱合一,集中精力一場一場的講述最後一個總決賽的奪冠場次,讓人心折。

總體來看,以97-98賽季的歷程作為一條故事線過於單薄。我統計了一下,第二集講到0勝4負的開局,第三集講到24勝9負的反轉,第四集講到賽季中間的全明星賽,第五集從44勝1負開始,然後是第6集的季後賽結束。但除了喬丹,觀眾恐怕記住的只有皮蓬、羅德曼、傑克遜、科比和庫科奇的故事。雙線是一個結構故事的好方式,但是要想有好的效果,兩條故事線中每一條都必須成立,還要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否則就很容易相互掣肘,跳來跳去曖昧不清。

感動你還是說服你

在談到《最後一舞》這部十集紀錄片的時候,我個人非常不願談及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在文章開頭為什麼先寫出當年我個人看球經歷的原因。因為這部紀錄片以及喬丹這個人,能讓我們感動的點太多了。他對勝利的渴望,對普通人的友善,傳奇般的經歷,承載的時代和社會意義,特別是在面對無法戰勝的活塞時,他徹底反思並決心推動隊友一起帶領團隊取得成功的種種,都無不令人動容。可以這麼說,喬丹的經歷就是好萊塢最經典的電影故事,喬丹就是所謂「千面英雄」位置最高的那個。甚至喬丹的一舉一動,仿佛都帶有某種啟示意義,喬丹的兩次復出,都直接帶動了NBA和體育市場的復甦和發展。在這次疫情美國人心低落的時期,《最後一舞》的推出被許多媒體認為是美國精神的重建。

500分鐘的龐大體量,很多人都可以在中找到讓自己感動的片段和瞬間。說這部紀錄片在情感表達上做的不好,可能會讓很多人覺得不舒服。但是,這些感動更多的是關於喬丹個人的,就紀錄片本身來講,恐怕未必那麼讓人信服。

前面說過,500小時的秘密影像,10000個小時的總素材,4年的採訪,這部紀錄片的工作量是相當驚人的。本來按照計劃,它不應該這麼快推出。我查了一下資料,2018年底,《最後一舞》推出第一個預告片,宣告項目開始。2019年12月,第二個預告片推出,預計今年6月上線,這個製作速度已經是非常驚人的了。然後在4月19日,這部片子被提前上線,後面的四集甚至還沒有剪輯完成。雖然無法得知具體的決策過程,但和疫情關聯極大,疫情除了對民心的打擊之外,對於媒體特別是體育持權轉播商影響極大,ESPN收視狂降57%,4月首周更下降了70%。而《最後一舞》4月19日上線後,不但破了平均收視人數的記錄,在芝加哥更拿下12.1的收視率。

但是,對於敘事作品本身來說,最重要的依然是展現而非呈現。舉例來講,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是第八集中喬丹回歸的部分。當霸氣宣布」I’m back!」之後,喬丹講述了他回歸的緊張和不安,因為一直陪伴他的父親不在了。助理講他在無人的時候哭泣,因為想念父親;他回歸不想穿23號,因為那是父親在的時候他穿的號碼。之後,在第八集的結尾部分,當年最佳防守隊員佩頓講起他是如何成功累垮喬丹的,而「隔空對話」看到這段視頻的喬丹則報以開懷大笑,然後平靜的說,我不在意他,我在意的是其他。音樂響起,喬丹的媽媽隨後出鏡解釋,那是父親節期間,喬丹一直在思念自己的父親……公牛戰勝超音速奪冠之後,喬丹泣不成聲的接受採訪說,在父親節奪冠對他意義非凡。然後鏡頭轉向更衣室,喬丹抱著籃球撲到在地板上,痛哭失聲。在整部紀錄片中,喬丹從未這樣失態,一邊翻滾一邊哭嚎,氣喘如牛,完全顧不上工作人員的安慰和攝影機的拍攝,就像一個大孩子。一直若隱若現的歌曲聲漸漸 變強,歌手José González在這首名為《淚滴》」Teardrop」的歌曲中唱到:

Teardrop on the fire

淚滴在火光中閃爍

Feathers on my breath

羽毛在呼吸中飄蕩

You're stumbling into harm

可為何你在黑暗中掙扎

Stubling into harm

在黑暗中掙扎

當畫面漸漸隱黑,音樂聲漸無的時候,眼淚便自顧自的留了下來。正如前面所說,喬丹觸動觀眾心弦的地方太多太多,但絕大多數,都只與他的偉大有關。正如片中的斯蒂夫·科爾所言,他跟我們不是一個世界。但只有這一段,我們感受到的不是飛人的超絕,而只是為他這個人的悲傷而悲傷。

從這個角度回顧《最後一舞》,對於懲罰對手、對於刺激隊友、對於賭博等等,片子裡說的太多,證明的太多,卻沒有花太多筆墨在情感上動人。反觀前面所說的故事線,在整個97-98賽季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接一個的事件和時間點,而沒有更多的接觸到喬丹的內心,從這裡體會到最後一舞的絕唱。

《最後一舞》的終章,在轟轟烈烈的六冠之後,喬丹和他的公牛王朝走到了盡頭,只留下人們無盡的回憶和感動,而紀錄片本身是否也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呢?我想,正如看了《最後一舞》的球迷最愛說的,時間會證明喬丹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籃球之神,Alpha of Alpha。在感謝這部紀錄片給我們帶來的感動的同時,也把它交給時間,讓時間把它帶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邢北冽

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副教授,中國電影剪輯師學會成員

所剪輯的紀錄長、短片曾在瑞典哥德堡電影節、FIRST青年國際電影節、美國華盛頓華語電影節等入圍。擔任製片人的紀錄長片《上岸》獲華語紀錄片大會CCDF、柏林電影節Tokyo Talent工作坊等「最佳提案」,擔任監製及剪輯指導的劇情短片《無處安放》獲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真人短片。

————  e n d ————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專稿 作者:邢北冽 責任編輯: 黃宇_NS1604

相關焦點

  • 豆瓣2.8分,其他平臺8.3分,哪個平臺的影視評分靠譜?
    倒是圈內口碑不錯豆瓣8.5分的《少年有點酷》,其只在騰訊視頻有7.5分。這些情況不禁讓人想起了豆瓣和貓眼(淘票票)等購票APP的衝突:口碑不錯的《繡春刀2》、《閃光少女》《極盜車神》票房讓人尷尬,倒是在豆瓣一片負評的《殺破狼》、《加勒比海盜5》、《極限特工》屢屢破了購票APP的9分評分。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2019年的臺劇,可以說是驚喜連連!和HBO合作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交出了豆瓣評分9.5的答卷;和Netflix合作的《罪夢者》,打造出了口碑平平,但話題度頗高的臺劇,而就在去年年底,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和FOX合作的又一黑馬臺劇來襲,豆瓣評分已超9分,劇情全程高能反轉!
  • 播出五年評分一路走高:這部劇第五季1.5萬人豆瓣給出9.8分
    我們可以先簡單的看一看這劇五年來的豆瓣評分表現:從開播的9.3分一季一季走高(第四季略跌0.1分),直到這周第五季大結局播出,評分9.8分。這是個啥概念?《風騷律師》這部劇是老牌經典《絕命毒師》的衍生劇——所以相應的也有叫《絕命律師》,這點後面會提到——而《絕命毒師》五季也「不過」在9.0-9.6分徘徊。
  • 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十部高分韓劇,你追了幾部?
    《惡之花》豆瓣評分 :8.9分劇情緊湊,反轉過癮,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救贖。李準基和文彩元不愧演技派,表演細膩自然,非常精彩。小女兒好可愛,姐姐也演的不錯。就是最後抓白熙成時被反打一槍及失憶梗有一些些失望,但瑕不掩瑜,總體好劇。
  • 8.9分漲到9.2分,評分過10萬,千萬別被刪
    上周四,一款優質國產連續劇開播。沉默的真相這是愛奇藝迷霧劇場的第五彈,開播第二天,就拿下了豆瓣萬人評分8.9分的好成績。而今天,它已經漲到了9.2分!鄉親們,有幾次機會,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劇從8.9分漲到9.2分?這就是所謂有口皆碑,迅速躥紅。
  • 豆瓣評分8分以上適合戀人一起看的電影,第一部評分就達到了9.1分
    很多朋友們說經典的電影如同一杯菊花茶,淡淡地,卻能讓你立刻感受到它的清香,直止你喝第二遍,第三遍時,它依然芳香未盡,餘香饒梁。 好的愛情電影有很多,今天就給小夥伴們分享三個豆瓣評分相對較高,適合情侶一起觀看的韓國和日本的愛情電影。
  • 豆瓣評分到底可靠嗎?
    這部電影開分時評分是8.5,現在降到了7.9。波動過程中,有人發現很多一星短評是非理性打分,比如直接寫「有吳京的一律一星」,於是得出結論:《流浪地球》被黑了。然後傳聞越傳越誇張,不斷有所謂微信水軍群、QQ水軍群、豆瓣私信的截圖爆出來,證明有人在花錢收買豆瓣用戶,讓他們改低對《流浪地球》的評分。這所謂「背後的資本」看不見摸不著,被挑動的情緒最後全衝著豆瓣來了。很多心疼《流浪地球》的人正義感無處抒發,就去各大APP Store 給豆瓣APP打一星,我寫稿前去蘋果應用商店看了一下,連續翻了十幾屏都是整齊劃一的一星。
  • 題材豐富,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
    《美國夫人》豆瓣評分9.2分這是一部以反派角色為主角的美劇,在這個到處在講平權/女權的社會背景下,這部「反女權」的美劇意外收穫9分以上的好評。《殺死伊芙》豆瓣評分8.9分《公關》豆瓣評分9分Robyn是個明星名人公關,專門應對突發性事件
  • 2019年沒有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國產劇?其實10年也就9部
    1、《琅琊榜》豆瓣評分:9.3分2015年的《琅琊榜》,豆瓣評分9.3分,當之無愧的經典劇,毫不誇大地說,它開創了電視劇一個新時代。精美的服化道,電影的拍攝手法,巧妙的構圖,立體的人物形象,再加上胡歌、王凱、靳東、王勁松等一眾演員的演技,使得這部劇在一眾俗劇中脫穎而出。誰說電視劇非得有愛情才有人看?《琅琊榜》裡只有極少的筆墨來描寫愛情。
  • 黃金瞳豆瓣評分多少分?黃金瞳好看嗎為什麼豆瓣評分低
    ­  電視劇《黃金瞳》的豆瓣評分出來了,只有5.5分,這個分數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當前和《黃金瞳》同時熱播的《新倚天屠龍記》豆瓣評分達5分,全網都吐槽這部翻拍劇,但是很少有人去質疑《黃金瞳》,為什麼《黃金瞳》豆瓣分數和《新倚天屠龍記》處於同一個水平線呢?
  • 這部網劇豆瓣評分高達9.7分,卻很少人看過
    不過像《慶餘年》這樣的經典網劇在豆瓣的評分也只能達到8.0分的水準,而今天黑史小編要說的一部網劇它在豆瓣的評分卻高達9.7分,它就是《毛騙 終結篇》。看到《毛騙 終結篇》就知道這是個系列網劇,而前兩季它在豆瓣的評分也不低,第一季評分8.5分,比《慶餘年》還高,到第二季的時候,已經上升到9.4分了,再到第三季終結篇的時候,更是口碑爆裂,飆升至9.7分,跟《大明王朝1566》一樣的評分,可見其的牛逼程度。
  • 盤點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韓劇
    近年來好看的韓劇越來越多,豆瓣9分上的都堪稱是精品,至於9.5分以上簡直就是神作了!韓國電視劇也不乏9.5以上的優秀作品,第一要數帶來了許多歡笑也賺足了觀眾眼淚的《請回答1988》,光是bgm響起就分分鐘把人帶回回憶之中,下面來詳細了解一下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韓劇還有哪些吧!1.
  • 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2部評分超9分
    第9名,怪你過分美麗 豆瓣評分8.1分作為高以翔的遺作,他的最後一部作品能夠是《怪你過分美麗》大概也是為他的演員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第8名 三叉戟 豆瓣評分8.1分現在娛樂圈小鮮肉當道,但是老戲骨同樣十分受觀眾的青睞,陳建斌+董勇+郝平的組合就是這部劇最大的噱頭,沒有什麼比老戲骨同臺飆戲更加令觀眾感到過癮的了。
  • B站四月新番評分情況,邪惡大小姐9.8分,有兩部低至5.4分!
    最高評分的新番首先說下B站評分最高的四月新番,因為輝夜評分沒出來,目前最高的是已完結的《邪神與廚二病少女 第二季》9.9分,其次是《BNA》9.8分,以及《轉生惡役只好拔除破滅旗標》,在B站評分為9.8分,不僅B站評分高,豆瓣上也喜獲8.8分,可見大家對這部新番是相當喜歡的。
  • 四部豆瓣高評分懸疑劇,《法醫秦明》評分最低,最後一部9.7分
    1、《法醫秦明》豆瓣評分2、《無證之罪》豆瓣評分8.2這部電視劇也是根據小說改編的,由秦昊、鄧家佳主演,講述的也是警察與犯罪分子們之間的較量,劇情緊湊懸疑,用直擊人性的案件讓觀眾們沉思3、《白夜追兇》豆瓣評分9這部網劇是在2017年的時候播出的,由沉寂很久後的潘粵明主演,劇中的他一人分飾兩角,哥哥和弟弟不同的性格和特點都表現的非常精湛
  • 當下評分最高的劇,《大江大河2》9.3分不算啥,而它上線1天就破9
    當下「評分最高」的劇,《大江大河2》9.3分不算啥,而它上線1天就破9!NO.5《迷霧追蹤》豆瓣評分:7.2分《迷霧追蹤》是一部高能不斷的懸疑劇,由蔣勤勤和週遊領銜主演,他們在劇中的炸裂演技十分吸睛。如今這部好評如潮的電視劇已經播出一段時間,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達到了7.2分,也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NO.4《陽光之下》豆瓣評分:8.0分這部電視劇原名叫做《掌中之物》,原著小說尺度非常之大,改編成電視劇之後會有一些刪減。在《陽光之下》播出之後,很多原著粉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全員演技在線,對原著的還原度也比較高。
  • 豆瓣評分9.7,《最後之舞》導演揭秘背後製作故事
    《最後之舞》劇照結果他來了,你知道嗎,散發著魅力,立馬能讓你不再拘謹,放鬆下來。聊了15-20分鐘後,我問他,「你為什麼想做這個紀錄片?」他說,「我不想。」「為啥不想呢?」他說因為人們的種種誤解呀,都是些未加工的影像資料,不想讓觀眾脫離上下文去解讀。
  • 豆瓣評分9分+,這6部經典紀錄片堪稱神作
    02神秘的混沌理論(The Secret Life of Chaos)豆瓣評分:★★★★★ 9.1分簡介:混沌理論,一直是困擾人類數千年的一個迷。這種在動態系統中無法用單一的數據關係解釋和預測的神秘理論,在科學界只有初步的了解。
  • 同是8.4分,為何它能入選豆瓣Top 250,《哪吒》卻被拒
    不知你是否會發現:《你的名字》,在豆瓣有104萬影迷參與評分,評分高達8.4,闖入了「豆瓣電影 Top 250 佳片榜」第167位。151萬影迷參與評分,評分也高達8.4,但沒有列入「豆瓣電影 Top 250 佳片榜」。
  • 十年,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國產劇,只有這九部!
    但是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劇還沒有,本來《隱秘的角落》剛播出的時候評分9.2,但現在評分只剩8.9,不過它依然是今年到現在為此評分最高的劇。總之是一部誠意滿滿的佳作,豆瓣評分9.0分。周一圍、李誠儒等主演的抗戰劇,也是一部偵探懸疑劇,豆瓣評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