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為了電影,傾我所有,盡我所能

2020-12-23 自古美人如名將

「朋友們,作為印度公民,這個節目僅僅是對我們的社會略盡綿力。我希望向各位觀眾聲明一點,我並不想詆毀任何人,也不願傷害任何人的感情,或是對任何人妄加評判。我們的社會面臨很多問題,而我們對此沒有鬥爭,只有迴避。這樣只會姑息養奸,使情況更加惡化。我的目的只是在公開討論這些問題,這樣才能促使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印度巨星阿米爾·汗從影多年,在對電影對現實的思考。

在他看來,電影的功能不僅是娛樂,還有對現實的啟迪與思考。所以,從影幾十年傾其所有、盡其所能的付出與奉獻,不僅僅是為了夢想、為了電影,更是因為明白,現實必然指導電影,電影終將照亮現實。

一、他以後要成為一個科學家或者醫生

1965年3月14日,塔希爾·海珊看著呱呱墜地的兒子笑逐顏開,然後說:「這小子以後一定要當科學家或醫生」。

塔希爾·海珊早年追隨哥哥的腳步,來到孟買,進入電影行業,成了製片人。塔希爾·海珊沒想到的是,這小子日後不僅沒有成為科學家或醫生,反而循著他的足跡,開啟了印度電影史的一個個時代。孩子的名字是阿米爾·海珊·汗,又名阿米爾·汗。

阿米爾·汗自懂事以來,就看到許多人拿著本子,和父親聊故事。小阿米爾·汗一聲不響的坐在旁邊,饒有趣味的聽著故事。後來阿米爾·汗才知道,這些叔叔和父親聊的是劇本。

雖然生在電影家族,但塔希爾體驗了電影行業的艱辛起伏,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入其中。除了聽劇本,塔希爾沒有讓阿米爾·汗接觸更多的電影工作,但還是沒能阻止阿米爾·汗走上了電影之路。

還在讀書的阿米爾·汗與同學合作拍攝短片《偏執狂》。這次拍攝經歷,讓阿米爾·汗在聽到內心深處得一個聲音,「電影是我這一生的追求,不光是以演員的身份,而是傾我所有,盡我所能去完成它。

之後的歲月裡,阿米爾·汗用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努力,不斷的去追求內心的這個聲音。

二、初入影壇,大獲成功

曼蘇爾拿著《冷暖人間》的劇本,腦中閃過一個又一個主角人選後,最終選擇了阿米爾·汗,他夠帥氣、會表演、有智慧。因為厭煩傳統的程式化電影,認為電影不應局限講一個故事,更應與觀眾、社會產生共鳴,所以必須有人能夠支持他,與他一起打破傳統。

拍攝過程中,曼蘇爾對劇本與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對整部電影的認真與細緻,讓阿米爾·汗學會了如何對待電影。

電影拍攝完成,發行商以及媒體卻不感興趣,阿米爾·汗去大街小巷發電影傳單。即使日後成長為印度電影裡程碑式人物,也曾經有過一段暗淡無光的歲月。

在英雄主義盛行的年代,愛情劇《冷暖人間》為整個影壇送來了一陣清風,影片大獲成功。無數觀眾被阿米爾·汗在劇中陽光、天真,面對暴力流露的脆弱和無助所感動。無比真實,深深觸動。

這部電影讓阿米爾·汗感認真與真實的力量。此後的演藝生涯,阿米爾·汗竭盡全力講好每一個故事,讓現實走進電影,讓電影照到現實。

三、跌落谷底,再次起航

《冷暖人間》之後,阿米爾·汗又接了多部電影,大多以失敗而告終,已經沒有片約的阿米爾·汗考慮是否不做演員了。這時,一個失敗導演拿著《講心不講金》的劇本找上門來。阿米爾·汗被劇本打動了,兩個失敗的人開始合作。

導演英德拉·庫馬爾後來回憶,拍攝過程中,阿米爾·汗的演技和對角色的理解以肉眼可見速度成長。《講心不講金》大獲成功,成為當年的票房冠軍,演藝生涯幾乎走盡頭的阿米爾·汗終於再度起航。

跌落谷底又再次起航的阿米爾·汗開始反思,剛出道時籤約了近十部電影,雖然也有高質量的作品,但爛片和失敗差點結束了自己演藝生涯,必須做出改變。必須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之後的阿米爾·汗只關心劇本好壞,不考慮片酬等與電影無關的事情。知名的導演,沒有合適劇本也敬謝不敏,陌生人拿來好劇本也可合作。認真的選劇本,真誠的拍電影,真誠的講故事。

四、傾我所有,盡我所能

此後的時光,阿米爾·汗以全部所有和努力,認真對待每一部電影。

為了飾演《豔光四射》主角的小混混形象,花幾個月時間去孟買街頭幫派體驗生活。

為拍攝黑幫電影《古拉姆》,用兩年時間練出拳擊手的身材,並堅持每天早上五點開始拍攝,因為導演認為這個時間聲音最好。

為拍攝《抗暴英雄》,用一年半時間蓄滿長頭、鬍鬚,因為真實的頭髮比假髮更自然,花一年半的時間查遍主角莽卡的資料,讓角色與歷史上的莽卡·潘迪完美重合。

為拍攝《未知死亡》,每天進行三個小時魔鬼訓練和1000個伏地挺身,成功塑造出八塊腹肌健美身材。

拍完《未知死亡》,接著拍攝《三傻大鬧寶萊塢》。阿米爾·汗鍛鍊、減重,將一身肌肉親手毀掉,每天凌晨四點打羽毛球,以保持面部皮膚緊緻,讓自己更年輕。即使每天還要拍攝十幾個小時。

拍攝《摔跤吧!爸爸》,努力增重30千克,拍完老年時鏡頭,再用五個月時間恢復體形,拍攝年輕時的戲份。

拍攝《印度往事》學習阿瓦迪方言,拍攝《我的個神啊》學習比哈爾方言。不滿足於已有成績和安逸的阿米爾·汗以非凡的付出和努力,不斷打破平凡,塑造經典。

五、他不僅僅是演員

阿米爾·汗是演員,是巨星,關鍵時刻還是領袖。《勝者為王》拍攝到第60天,部分演員不遵守約定而退出,拍攝難以為繼,導演瀕臨崩潰的時候,阿米爾·汗鼓勵導演,「沒關係,沒有他們,我們也行」,然後電影開始重拍。

拍攝《印度往事》過程中,整個團隊成員同甘共苦,吃住在一起。艱苦的拍攝環境,漫長的拍攝周期,始終凝聚在一起。

這部電影有一萬多名群演參與,引導群演進入片場,安排換裝,指導如何表演,阿米爾·汗都參與其中。為了讓人群保持興奮狀態,阿米爾·汗還手舞足蹈唱起自己的當紅影視歌曲。

《印度拉賈》導演達梅什·達山這樣評價,「如果演員在協助導演,就說明他對影片有一份情意,有一種「放手幹吧」的豪氣」。

六個多月的拍攝,阿米爾·汗始終和導演並肩戰鬥,同時激發了萬餘人的龐大隊伍支持他、追隨他,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六、他沒有開啟什麼時代,因為他就是一個時代

電影《芭薩提的顏色》因為缺乏浪漫、沒有暴力,一個政治色彩的故事,結局不完美,前幾部拍攝民族英雄巴格特·辛格的電影都票房慘澹,在開拍之前,被人非常不看好。導演拉凱什·奧姆普拉卡西·梅赫拉帶著劇本,到處奔走,沒人認可和支持,直到找到阿米爾·汗。

阿米爾·汗聽完劇本,看完拉凱什的作品後說,「我被你說服了。我很喜歡你的劇本,也喜歡你的敘事角度和拍攝方法,我們開始吧!」。

願意走出舒適區的人實在太少,因為這可能意味著冒險與失敗,但阿米爾·汗喜歡超越平常,喜歡塑造經典,喜歡走到山巔再上雲端。

電影拍攝過程中,製片人退出、預算超支等困難,讓導演拉凱什一度想要放棄。阿米爾·汗把兩句話發給拉凱什,「人生有兩種活法:一種,是忍受現有的定式,另一種,就是負擔起責任,奮起改變,永遠也不要害怕。」這給了導演巨大勇氣。

阿米爾·汗一邊鼓勵導演,一邊團結整個團隊。每次拍完自己戲份就在一邊安靜坐著,從不胡亂指手畫腳,輪到他表演,就能在冰冷的劇本中,精準的找到活生生角色靈魂。拍攝結束後,阿米爾·汗提出放棄還沒結算的一千萬盧比片酬,幫助度過難關。

《芭薩提的顏色》上映後,激起無數觀眾的共鳴,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之後諸多為改革和正義疾呼的運動、示威等都援引電影中的精神,這部電影改變了社會。

「」六十年後,再回顧今日,他是否開啟了什麼新時代都不重要,因為他就代表了這個時代。」——拉凱什·奧姆普拉卡西·梅赫拉評價阿米爾·汗。

七、我不僅是演員,還是公民

電影《芭薩提的顏色》因為一些敏感話題,受到多個團體的抵制,甚至遭到部分邦的禁播。最終,在公眾壓力下,印度國會經過特議,讓高級法院重新開庭,解禁這部影片。也正是這部電影讓阿米爾·汗更加思考社會責任與公民責任。

當古吉拉特邦的抗議者以絕食的方式,為因修建水壩流離失所的農民抗爭權利,整個印度卻似乎都遺忘他們的時候,阿米爾·汗加入了抗議群體,並專門向總統請願。

這惹惱了當地政府,當地政府撤去他的新片,強迫他道歉。他憤然拒絕,「我為什麼要道歉,我只是要求人民得到妥善安置,這也只是重複最高法院的宣判罷了。人民沒有表達觀點的權利嗎?人民沒有言論自由而不受攻擊的權利嗎?對我的攻擊不是來自人民,也不是來自電影界,居然來自政黨。」

阿米爾·汗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並反對抵制參加北京奧運會的人。他在博客上寫道「我認為奧運會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活動。如果要找到一個不存在任何瑕疵的國家來舉辦奧運會的話,我懷疑在地球上根本就找不到。

2009年,印度全國大選前期,阿米爾·汗作為公眾人物呼籲人民踴躍參加選舉,自己也專門坐16個小時飛機回國投上自己的選票。

阿米爾·汗是一名演員,但在演員之外還是一名公民,他深知如果每個人做的好一點,這個國家就能好一點。

八、他意味著百分百付出與信任

2010年,《讀者文摘》在印度組織了一場票選最值得信賴的印度人活動,阿米爾·汗是排名最高的兩位演員之一。幾十年演藝生涯的全情投入,初心不變,讓阿米爾·汗這個名字變成認真與信任。

為了拍攝,阿米爾·汗可以每天早上六點來到片場,一直待到夜裡兩點。如果明星作風散漫,風氣很快就會瀰漫到整個片場,但阿米爾·汗從不。他從不在拍攝電影過程中參加節目或拍攝廣告,凌晨兩點都可以把他叫起來拍攝。他可以為了三個鏡頭在片場默默坐上十二個小時。人人都知他是大腕,但人人卻忘了他是大腕,因為他讓自己只是個演員。

當拍攝阿米爾·汗的鏡頭時候,不管用哪個鏡頭,他都知道往前走幾步,往後走幾步,什麼時候轉身。他會對一些效果提出意見,導演有不同的想法,他也會很快做出改變。他以無比認真與一心一意的態度對待著電影和團隊。阿米爾·汗這個名字不僅意味著演技和票房,還意味著誠懇與奉獻。

每個人都想成就偉業,但大部分人卻沒有足夠的耐心,而是走捷徑、找藉口。從影幾十年,聽從內心聲音,堅持原則,為了電影全心全意,奉獻付出,是阿米爾·汗對年幼時自己的一個美好交代。

九、登上山巔,追尋晨光

在沒有規矩的印度電影圈,阿米爾·汗給自己定下了規矩,他是寶萊塢第一位一次只接一部電影且堅決不跨戲的演員。在見錢眼開,唯利是圖,混亂荒誕的電影行業,阿米爾·汗赤手空拳打破了種種常規,帶來了規矩與光芒。

藝術無國界,敬業奉獻也不應該有地域、國家之別。寬闊的戲路,多樣的角色形象,每次都保證百分之百投入與付出,為了電影盡我所欲,傾我所能。這樣的阿米爾·汗值得一個贊。

他既是權威塑造者,也是權威打破者。他在遵守規則和打破常規之間取得平衡。他在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伴隨電影不斷成長。他塑造許多個完全不同的經典人物形象。他每塑造一個經典,就會展望新的未來。他從不滿足於成績和輝煌,對他來說,巔峰意味著夕陽迫近,而他所追尋的,是永恆的晨光。

這就是阿米爾·汗電影與人生。

相關焦點

  • 阿米爾·汗:傳奇的一生就像一部電影
    他的父親是電影製片人,叔叔是導演及演員,弟弟費薩爾·汗也是演員。一次,叔叔執導的電影《西方的回憶》片場缺人,阿米爾·汗被叫去出演了一個角色,該片上映後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人們都認為阿米爾·汗從小就佔據了做演員的天時地利。不過,面對叔叔的一心栽培,小阿米爾·汗並沒有照單全收,因為,那時的他更喜歡網球,還因為這項運動放棄了做演員。
  • 福音影評| 藝術的樹美葉茂之所在——從阿米爾·汗的電影《神秘...
    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聖經彌迦書6:8)阿米爾·汗的電影單純而生動地揭示了:藝術之樹美葉茂在於良心為根,責任為幹。阿米爾·汗說:作為演員,我為電影傾我所有,作為公民,我為社會盡我所能。
  • 阿米爾·汗,一個用良心在認真做電影的電影人,也是一個改變了國家...
    今天想和大家來說說阿米爾·汗,印度的「國寶級演員」,一個能編、能導、能演,用良心在做電影的全能大神阿米爾·汗於1965年出生在一個電影世家,他8歲的時候就出演了叔叔拍的電影,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童星他正式進入演藝圈是在他22歲那年,出演《冷暖人間》,一炮而紅,還獲得印度最高電影獎Filmfare的最佳新人那之後他片約不斷,一連拍了十幾部電影
  • 阿米爾·汗年年見,這次我有點意外
    2012年9月亞洲版《時代》的封面人物是阿米爾·汗,與他的面孔一同出現在封面上的還有一句話:「他不斷觸及印度的社會弊病,打破了寶萊塢的固有模式。一位演員能改變一個國家嗎?」與典型的印度電影一樣,阿米爾·汗主演的這些電影也不乏歌舞。獨特之處則在於,阿米爾·汗參與的這些電影,會更多地關注印度的現實問題。而阿米爾·汗執導的《地球上的星星》與《自殺現場直播》,則分別探討了教育與貧富差距的問題,縱然筆觸是輕鬆詼諧,也依舊掩蓋不了主題的沉重。
  • 阿米爾·汗:從印度巨星到「印度良心」
    他身負多樣光環:印度「四大天王」、影史的傳奇、最賣座的電影演員...可這些都不及「印度良心」這個稱號有分量。為了印度,阿米爾汗傾盡全力:憑藉在《冷暖人間》中的精彩表現,阿米爾·汗大火,片約不斷。可是,這期間他的電影雖然多,但大部分都不出色甚至被批爛片,大眾對他的好感度漸漸下滑。所有人都在說,阿米爾·汗的演藝生涯要完蛋了。
  • 《神秘巨星》阿米爾汗的電影揭露印度社會的黑暗,勇敢的阿米爾汗
    《神秘巨星》上映僅四天,國內院線票房已經超過2個億,可以說,如果不是阿米爾這幾個字,這部電影可能在中國都沒有上映的可能。從阿米爾汗的上部電影《摔跤的爸爸》引進之初的極低院線排片量到之後的一路逆襲豪取12.95億,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阿米爾汗的名字幾乎已經是一個品牌了,約等於寶萊塢的大片標籤。
  • 阿米爾·汗的十部經典電影推薦
    當分治的暴亂高漲時,兩個男子都向印度教女子求婚,哈桑更對女子說:『嫁給我吧,我是穆斯林那又怎樣呢?我和你一起去德裡,我也作印度教徒吧』。女子很感到,答應了他的求婚並和他發生了關係。不過這一切都被來找少女的另一個穆斯林男子(阿米爾汗扮演)看到了。第二天,人們在馬路旁發現了哈桑的屍體,他的喉嚨被割斷,而阿米爾也率眾從帕西人家中搶走了印度教女子。
  • 王寶強:我和阿米爾·汗是同類
  • 阿米爾·汗12部電影經典之作
    今天二哈選取阿米爾·汗自出道以來,評分最高、口碑最好、影響最大的十二部經典巨作。阿米爾·汗也是印度國寶級演員、導演,百年不出的人才,沒有之一。他的電影全程無尿點,他並不考慮進軍好萊塢,最重要的是好的劇本。觀眾對其評價:「無阿米爾·汗,不印度電影」可見一斑。印度影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 他的名字是阿米爾汗,他拼盡全力以演員身份去改變著印度
    他首先是個好演員這部被所有觀眾所質疑的《印度暴徒》,實則可算作阿米爾汗在對印度規則的反抗,也是這份反抗與不算好的電影製作,導致了評分的暴跌。「不再有束縛的印度人。」有觀眾在電影的評論中,這樣留言。而不再有束縛,在印度這樣的國家,談何容易。我們熟悉阿米爾汗,應當是從《三傻大鬧寶萊塢》開始。
  • 阿米爾汗的不老傳說
    12月24日也就是西方傳統的平安夜這天,北京電影學院的影廳坐滿了人。準確說全場影迷只為了一個人而來,那就是印度國寶級影星阿米爾汗。這次阿米爾汗到訪中國主要是為了宣傳自己新上映的電影《印度暴徒》。在北京這次首映禮之前,阿米爾汗已攜新片走遍全國8大城市、7所高校,也算是遊歷了大半個中國。
  • 十部印度電影推薦,阿米爾汗的都值得觀看
    排名不分先後(之前的推薦也是一樣)一、阿米爾汗系列(阿米爾汗不愧印度國寶級影星,他就是票房保障,推薦幾部我最喜歡的)《三傻大鬧寶萊塢》百看不厭,反映印度的教育現狀。絕對是被片名耽誤了的好片,等我看到時真的相見恨晚啊。《我的個神啊》印度宗教社會的混亂是人盡皆知的,這部片反映的就是印度宗教社會內部的醜陋現實。非常有趣,而且引人深思。
  • 阿米爾汗:印度電影的傳奇
    小妹第一次知道他是在高中一次語文課上,老師提到《三傻大鬧寶萊塢》裡面蘭徹對「課本」的解釋,後來就看了這部電影,這也是第一次看阿米爾汗的電影。但其實阿米爾汗早在在八歲的時候,就先後出演叔叔導演的電影《Yaadon Ki Baraat》和《Madhosh》。他的父親也是著名電影製片人。
  • 阿米爾·汗為什麼在中國非常火,卻遭印度人一片罵聲?
    所以,阿米爾·汗的父親希望兒子好好讀書,長大後能找一份像工程師、律師那樣穩定的工作。怎奈阿米爾·汗心中對電影憧憬與嚮往的火焰,如何會輕易的被大人撲滅。經過幾年的鍛鍊,終於在1988年,23歲的阿米爾·汗,參與主演了電影《冷暖人間》。為了拍好這部片子,阿米爾·汗經常徹夜難眠,反覆的琢磨思考人物形象,希望能把人物詮釋好。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阿米爾·汗細緻的打磨,影片上映後備受觀眾好評,出色的演技讓他在圈內變得小有名氣。
  • 寶萊塢「全能」王 | 阿米爾·汗
    於是為了不重蹈復轍阿米爾確立了首先讀劇本再考慮接拍電影的原則這樣的原則在當時印度電影界很罕見當時很多演員工作時事先根本不看電影的劇本出演愛情片為了愛你Tum Mere Ho在印度國內同期上映的《阿凡達》但是他評價這次票房大捷時謙虛的說「 數字不代表一切除非它能衡量出這部電影有多麼受人喜愛 」同年,阿米爾支持法庭拒絕關於同性戀違法的377號法案「 我支持法院否決377號法案的決定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以他想要的方式生活社會應該以一種包容和尊重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差異
  • 揭露醫療腐敗、種姓壓迫的「印度良心」,阿米爾汗能救了印度麼?
    有天份、有資源,阿米爾汗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別人羨慕不來的,他天生該吃演員這碗飯,但當所有人期待他更出色的表現時,阿米爾汗迷上了網球。人的選擇真的很奇妙啊,阿米爾汗搖身一變,從網球王子成為炙手可熱的大明星。02、始於顏值,陷於才華看阿米爾汗電影的人,首先被他360度無死角的俊顏所吸引,他有著稜角分明的臉龐,深邃多情的雙眼,和肌肉飽滿的好身材。一個字形容:帥!兩個字形容:男神!
  • 阿米爾·汗的中場休息
    時隔一個多月,這部電影以進口分帳大片的身份,闖進了競爭激烈的中國賀歲檔。 面對上述問題,阿米爾·汗先是無奈一笑,隨後才慢慢開口:「我作為一個注重創意的人,一直都是遵從我的心,我也不認為我是完美的,但我總是在不斷嘗試,不斷努力,有時候就成功了,做我喜歡的東西就會比較有創造性。」
  • 阿米爾汗的傳奇人生,從8歲上路
    如果說在國內電影史上,讓在座的觀眾票選出一位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和影視高度的演員,恐怕這場選舉舉行一年也選不完,除了老戲骨以外,各路流量明星刷不刷票還是個問題,而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在印度電影史上,那幾乎九成的民眾都會投一個人,他的名字叫:阿米爾汗阿米爾汗經典的不是電影,而是他的人生1965
  • 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電影生涯並非一帆風順
    為拍電影增重減重50斤這裡我就看出了行動步驟的重要,他靠計算卡路裡來做到減肥。3.養成紀律和習慣如果不能養成自律和良好的習慣,所有的目標設定和計劃都將付諸東流。還是以阿米爾·汗減肥為例,他定好計劃後,每天花6個小時鍛鍊,5個月內天天都是如此。即使在他最重的97公斤的時候,他也嚴格訓練。 青年阿米爾·汗重回電影界,是在大學的時候。
  • 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一個能改變國家的演員
    阿米爾·汗是印度最著名的演員之一,他主演的多部電影,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後來的《外星人PK》和《摔跤吧爸爸》,都在中國有著很高的票房,為許多中國觀眾所熟知。想要成為一個好演員,光有天賦還遠遠不夠,只是必要條件,還需要不斷的探索觀察生活,細緻化自己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