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惠悅
▲圖為梁可民
29歲香港青年梁可民(Basa)曾因被 「黃媒」誤導,一度對內地十分排斥,但隨著工作與內地的接觸增多,終識破謊言。梁可民感慨「『黃媒』摧毀的不僅是我們的認知,更是香港的下一代」,談及近日熱議的「港區國安法」,梁可民直言令人振奮。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梁可民在接受採訪時開口便形容自己是一名「資深黃絲」,「在我讀書的年代,學生都是從小看『黃媒』新聞長大的,因為相比其他媒體,『黃媒』的色情、暴力元素更多,例如跳樓新聞,只有『黃媒』不打碼,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很容易被這些低俗元素吸引」。梁可民說:「長期受影響的結果很明顯,就是覺得內地處處落後,所以當初我和好多同學一樣都好『黃』。」
踏入社會工作後,梁可民成為一名樂隊經理人,常常要到內地宣傳,有時一住就住上十天半個月,經過長時間接觸,他發現內地根本不像報導中那種情況。梁可民提到:「香港『黃媒』會大肆報導內地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例如有人隨地大小便等,令人覺得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但事實上,許多大城市的文明程度並不比香港落後,我在內地就從來沒見過這種不文明現象」。梁可民表示,香港年輕人對內地的負面觀感是長年累月留下的刻板印象,與「黃媒」的偏頗報導密不可分。
比起負面報導,漫天謠言同樣可怕。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關於「8·31」遊行、「新屋嶺」的謠言不絕於耳,在梁可民看來,是十分詭異的現象。他說:「謠言可能只是某個網站上不負責任的一句話,但闢謠的警方要為自己說的每句話負責,為什麼還是有人選擇信謠言而不信警方?」他認為,這些造謠者故意散播負面暗示。
對於「修例風波」後,部分年輕人熱衷街頭暴力,梁可民痛斥,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想法在「黃媒」的洗腦和煽動下,認為循規蹈矩地工作沒有價值,街頭抗爭才是其價值所在,「如果這種風氣不扭轉,香港會往怎樣的方向發展?我不敢想像!」
目前,梁可民通過在社交平臺點評國內外時事,成為擁有超20萬粉絲的博主。在鏡頭前直播的梁可民,形象很固定:圓臉上架著一副圓眼鏡,語速較快,帶著一絲香港特有的無釐頭,對香港乃至國際時事侃侃而談,深受社交平臺網民喜愛。
梁可民感慨,「黃媒」去年在「修例風波」中製造謠言抹黑,對年輕人洗腦,煽動他們上街,令他們誤將街頭抗爭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這摧毀的不僅是我們的認知,更是香港的下一代」。談及近日熱議的「港區國安法」,梁可民直言振奮:「立法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再擔心在路上走著走著會被人圍毆,不用再擔心因為政見不同而被『人肉』。」
來源 | 海外網
編輯 | 郝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