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詩歌的精靈

2021-01-11 中國社會科學網
放飛詩歌的精靈 ——評吳投文詩集《看不見雪的陰影》

2019年04月03日 09:58 來源:文藝報 作者:吳道毅(苗族)

字號

內容摘要:驀然回首,吳投文已從20年前的詩歌業餘愛好者躋身為教授詩人或批評家詩人,他在海內外報刊發表的詩歌也達到數百首對吳投文來說,詩歌是一種愛好、一種興趣,更是一種心靈的放飛之地,一種高雅的精神寄託,也詮釋著他的一顆詩心、一個詩人的本分。

關鍵詞:孤獨;死亡;詩歌;詩人;小雞

作者簡介:

  驀然回首,吳投文已從20年前的詩歌業餘愛好者躋身為教授詩人或批評家詩人,他在海內外報刊發表的詩歌也達到數百首,先後出版詩集《土地的家譜》與《看不見雪的陰影》。他的詩還入選80餘種精英詩集選本或詩歌年鑑,如《中國新詩年鑑》《新世紀詩典》《新世紀中國詩選》與《中國當代短詩300首》等。

  對吳投文來說,詩歌是一種愛好、一種興趣,更是一種心靈的放飛之地,一種高雅的精神寄託,也詮釋著他的一顆詩心、一個詩人的本分。人活在世上,往往都有所追求。但志趣不同,追求自然也相異。吳投文的追求便是詩歌。這顯示出他的個性,也彰顯出他的藝術氣質與對世俗功利的超越。詩歌《在旅途上》這樣寫道:「每次出差或旅行,我總要帶上/一本詩集,這個和靈魂相依的物件/使我忽略世上的得失。旅途如此漫長……」看得出來,他把詩歌當成漫長人生旅途的陪伴,當作心靈的棲居之地,當成靈魂生活的主要場所,詩歌使他看淡了俗世的名利、得失,獲得了精神的升華。詩歌《看不見雪的陰影》是對日本女詩人金子美玲的憑弔,也是對金子美玲英年早逝的傷感,更是對詩人難以為世人所相知、理解的孤獨情感的共鳴。其文本的背後,是對詩歌的召魂,是對世俗生活中真善美的呼喚。吳投文將其作為同名詩集的題名,用意或許在此。

  詩集《看不見雪的陰影》的詩歌主題,在我看來是充滿「復調」色彩的多聲部合唱。其有不少偏重「私語體」的作品,所表達的往往是一種較為個人化的心境、意緒,一種偶然而至的靈感,一種瞬間捕捉到的感覺。像《自畫像》《我獨自經歷了一個寂靜的下午》《秋天的冥想》等,都帶有這樣的特點。這些作品雖然帶有一些幽深的主題,貫穿著對個體生命意義的沉思,但情感體驗往往是個人化的,個人色彩比較鮮明。也有不少作品表現了社會生活的主題,體現出他的詩歌與社會生活的交融與接軌,楔入了他對社會生活的嚴肅與沉重思考。這些作品往往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觀察的角度較為獨特。《電視節目》這樣寫道:「戰機掠過,像天空的一道傷口/然後/蘑菇雲騰起/村莊騰起/人體騰起//三歲的侄兒緊盯著電視屏幕/滿臉的疑惑不解/我說:你害怕嗎?/他說:我不怕,我就是不舒服」。這首詩歌譴責現代戰爭的主題是顯在的,但卻選取與突出了戰爭場面通過電視屏幕帶給中國兒童的心理陰影,較為別致地強化了這一主題。《吃雪》追憶童年時代的飢餓,讓人對非常歷史年代的曲折與災難難以忘懷,但對吃雪場景的描寫似乎具有某種反諷意味:「那一年冬天我特別飢餓/躲在野外吃雪/遍野的雪/像糧食堆在倉庫裡/我吃得很飽……」詩歌中,飢餓與雪、糧食等意象拼貼在一起,產生出強烈的對比效果。類似作品還有《看性病門診的女人》等。

  吳投文詩歌有一個重要特點,是突破宏大敘事的神話,穿越本質主義的屏障,讓詩回到日常生活本身,讓生活的意義自動向讀者敞開,令人聯想到第三代詩人韓東和于堅的詩。以往的詩歌,包括朦朧詩在內,總是追求一種過於宏大的生活理念,讓詩歌一步不離地緊跟宏大話語,但卻似乎嚴重偏離了生活本身,詩歌因此成為了概念的傀儡,也在某種意義上淪為語言的遊戲,失去了生活的鮮活與本真,不經意地落入了僵化本質主義的泥潭。第三代詩人強調詩歌回到日常生活,其目的正在於糾正這種偏頗。吳投文詩歌同樣體現了這方面的努力。《母親》一詩便是如此。這首詩歌很短,就是下面這幾句:「像從前那樣/我坐小院裡/吃剛摘下的黃瓜/母親在旁邊餵小雞/她說:/這一隻是母的」。這樣短短的幾句話,勾畫了一幅農家生活的圖景:子或女吃著剛採摘的新鮮黃瓜,母親餵著小雞,憑經驗辨別著小雞的性別,發現一隻小雞是母的。這實際上就是農家瑣碎、平淡的日常生活,有享受生活的成果(吃黃瓜),有日常勞動(養小雞),有作為母親的上代人對子女那種天然的愛、無私的愛、自然的愛,這種生活往往周而復始。詩中沒有高大上的東西,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宏大的概念,有的只是活生生的生活場景,有的只是生活的本真——本真的事、本真的情,思想、情感均包孕其中,而無需進行拔高或貶低,無需做出可能片面的本質主義解釋。

  吳投文詩歌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其具有現代意味的哲理氣息。文學作品也好,詩歌也好,總是凸顯著作家、詩人的獨特心理與情感體驗。作為學者型詩人與教授詩人,吳投文的心理、情感體驗往往聯結著現代人的情緒,尤其是凸顯出現代知識分子的生存體驗與精神困境,投射著現代知識分子的內在思想衝突與情感鬥爭。這種生存體驗的最高境界也許就是生存個體的精神孤獨,對死亡與虛無的認識。他寫了不少與孤獨、死亡等相關的詩歌,如《孤獨者》《孤月》《對漫長的寫作我感到孤獨》《黑暗中的詞》《父親的晚年》等。《父親的晚年》寫道,「我模仿父親的晚年/模仿他的老年痴呆症/模仿他對死亡的恐懼/也模仿他對死亡的抗拒」,「當他突然安靜下來/眼神變得非常祥和/這是他最後的妥協/他已經與死亡和解」。雅斯貝爾斯認為,所謂哲學,就是學會死亡,或者說如何應對死亡。正如他在《當代的精神處境》一書中所說:「從事哲學研究既是學習如何生活,同時也是了解如何去死。」在雅斯貝爾斯看來,死亡為活著提供了參照,因為人要死亡或因為死亡的存在,活著受到了限制或難以規避的局限,活著的意義也只能在這種限制中得到解釋與發揮。《父親的晚年》表現了吳投文對死亡的理解,演繹了人類面對死亡的態度,比如抗拒與和解。

相關焦點

  • 宋名競詩歌《放飛夢想》
    放飛夢想文/雅軒逸人(江西)一本滄桑歲月需要我們慢慢來翻閱一眼浩瀚銀河需要我們仔細去穿越一望無際的草原需要我們冷靜去探索一幅壯麗的山水需要我們用心去描繪書寫把有意義的經歷記住記住那難忘的風霜雨雪把生活中的糟粕拋棄拋棄那惱人的盤根錯節只要把握住最好時光成功就會變成幸福的笑靨只要你放飛新的夢想人生定會有成功的喜悅作者簡介:宋名競(筆名雅軒逸人),退休幹部。下放知青,參戰老兵。
  • 在詩歌的世界裡放飛夢想
    在詩歌的世界裡放飛夢想  訪80後新銳寫手、第二屆朝陽詩歌獎獲得者許中華  詩人沈方對詩歌下過一個定義,認為詩歌是對人的局限以及語言的局限的超越。這是對詩歌的最高要求。人的局限,語言的局限,它們就像圍堵你的牆壁,你所要做的就是穿過它,像穿過你的時代,而不是跳過。詩歌正是這樣一門穿牆術。
  • 詩歌丨梓卓:借一束光的力量彈出視線 把幽靜嬌嬈揉進懷裡
    一個個謎底蘊藏大智慧系統不斷挖掘更深的課題讓文字生長滋潤靈魂的需求放飛熬過歲月低沉的遮掩後欲望被精靈喚醒那些音符 盛開在季節最長情的問候中我把心間生根的幼苗移植戶外讓它們去放飛希望吸收更強大的磁場得以適應世界驟然萬變百靈鳥歡叫著似乎整個春天都在它的歌喉裡隱藏
  • 若欣:大自然的精靈們【朗誦:放飛 谷之家 加政】
    大自然的精靈們作者:南京:若欣朗誦:放飛、谷之家、加政偉大而無私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調度師,它恪盡職守,善解人意,把鮮活靈動的精靈們安排在一年四季,使春夏秋冬都有賞心悅目的畫面,動人心扉的妙音,絢爛了四季的明媚。
  • 詩歌朗誦 放飛青春
    24日晚,一場以「青春•理想•祖國」為主題的大型詩歌朗誦會在永康一中體育館激情上演
  • 【中國網絡詩歌】「迎春過年」詩歌專輯
    剪一件灰白色的長衫總遮不住生機萌動縱然把好看的花布用盡也裁不出明媚的春景時至立春天氣雖然寒冷冰層下的魚兒已經開始悠閒遊動靈感撥響鬧鐘雄雞叫醒黎明我似乎聽到了不遠處回返的春天,已經足音跫跫那冰雪覆蓋下的眾多精靈
  • 第九屆鶴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小康路上 放飛夢想」詩歌演唱會舉行
    齊齊哈爾市第九屆鶴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小康路上 放飛夢想」詩歌演唱會,在一曲歡快的新民樂《鶴舞九州》中拉開序幕。 本屆開幕式演出取消了大型歌舞表演,以詩歌朗誦和單人演唱的形式為主,且沒有邀請市民參與。 雖然整場演出沒有「掌聲」,缺少以往熱烈的氛圍,但演員們仍然狀態飽滿,為通過直播收看節目的鶴城市民,奉獻了一場精彩演出。
  • 秉周和他的朋友們:春分同題詩歌之輪迴詩歌卷
    春分同題詩歌:輪迴詩歌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
  • 彩虹(詩歌)
    彩虹(詩歌) 媽媽,又下雨了 這個世界突然變得好安靜
  • 《魔戒》系列的各個精靈種族的解析,那些舉足輕重的精靈王
    劇中擁有非常多的種族,而最重要的三大種族分別是精靈、人類和矮人。而精靈一組,身材頎長,聰慧美麗,舉止優雅,目光敏銳,他們最擅長詩歌,文學和音樂,也是中土世界最厲害的弓箭手,堪稱是中土世界中最迷人的種族。而中土世界也有三大精靈聚集地。
  • 好歌分享||《放飛》戴玉強 添添 演唱
    經歷了一整個寒冬的壓抑,沒有人不想放飛些什麼。
  • 永生的美麗與哀愁︱託爾金筆下的精靈一族
    這個是很正常的,從前我們看章回小說也是,裡面作者賣弄他的學問,很多會寫詩。可能《紅樓夢》裡的詩還看一下,因為是和故事內容發展有關係的。其他的內容,純粹炫技型的就不看了。我推薦《魔戒》的詩歌還是要看一下,其實它是有功能的。
  • 盧恩符文|符文簡介與詩歌
    《盧恩詩歌》盧恩詩歌是以一種詩意且隱喻的方式,它描述了盧恩符文中的隱秘知識以及其寓意。主要的詩歌形式有三種。1、古英語盧恩詩歌。2、古挪威語盧恩韻詩。古冰島語盧恩詩歌黃金使親人不和,為洪潮之火,巨蛇之徑。
  • 本周之星 | 紅精靈:春天的魔笛
    別林斯基說過:「沒有感情,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歌。」這首詩的開頭就通過創造意境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當下的社會生活,引人入勝。「取不出火,那就取出綠。春天的鳥鳴/蓋不住體內的火,身體裡的毒素/一大堆事物排列開來,有的彎腰,有的低頭/有的從肺部伸出,巴掌大小的桃花源/嗯。
  • 晚秋 老師特刊【國際桃源詩歌 玉潔冰清 文化傳媒】
    放飛春色 文/ 晚秋絢爛天縱凝固一幅雲畫落在蝶戀翅膀點點斑斕朝暮記憶拉起今朝夢簾這幕幕迷人風影豎立指間柔柔的坦露直把那些精彩片段抒發的淋漓盡致又見一簾幽夢促成一地霓虹甲執手暗香弄潮兒纏人的春韻潤溼了遠客眉間放縱掌上的大自然
  • 「百萬螢火蟲展」遭網友抵制:「放飛螢火蟲就是讓它們去送死」
    「放飛螢火蟲就是讓它們去送死。」近日引發上海市民爭議的「首屆百萬螢火蟲精靈星空展」今天宣布取消一群愛好螢火蟲的網友和業界專家對此紛紛叫好對於許多上海小囡來說夏夜裡發光的螢火蟲是只存在於影視畫面中的場景很少有人親眼見過 放飛螢火蟲宣傳十分吸睛 就在近期在「周浦花海」微信公眾號上出現了宣傳「首屆螢火蟲星空展」的消息超大規模養殖的「活體浪漫精靈」「百萬」精靈一起點亮魔都……配上各種浪漫的圖片
  • 青春新時代,詩讚中關村——中關村舉辦青春主題詩歌朗誦會
    這是筆者對青春主題詩歌朗誦會活動的現場感受。青春詩歌朗誦會在優雅的《詩經》古典舞蹈中拉開帷幕,展現著古老文明優雅與動人的畫面;原創詩歌《中關村的腳步》,禮讚了在中關村青年創業者的精神風採。誦詩會先後朗誦了胡適的《少年中國說》、李瑛《我的中國》、孫學林《為祖國放飛心中的理想》等16首詩歌作品。
  • 中國詩歌報:寧夏詩人工作室臨屏詩《風箏》作品
    中國詩歌報寧夏詩人工作室臨屏詩《風箏》作品1.風箏文/心木(寧夏)風箏掛在三月頭春寒料峭薄弱的羽翼擊不開自由天空凝視許久驀然埋首嘲笑自己的臃腫與膽怯枉我還有一顆熾熱的心抬頭仰望雲空任由思緒萬千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一會兒扭頭向下走眼看夢想就要破滅原來是將線再回收風來鬆開手只見你又遠走11.風箏文/田剛(寧夏)把三月攬進孩子們串串笑聲裡放飛童年的憧憬與快樂
  • 為何詩歌興盛於唐朝,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鼎盛時期?
    今日話題討論:為何詩歌興盛於唐朝,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鼎盛時期?所謂「唐詩宋詞元曲」,古人把詩歌歸結於唐朝,足以彰顯詩歌在唐朝的偉大造詣,唐朝可謂是詩歌的「天堂」。而唐朝詩歌之所有能夠達到空前繁榮的局面,從古至今,眾說紛紜。而總結起來,就是唐朝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極為適合詩歌的發展,才使詩歌在唐朝達到了一個空前絕後的頂峰。
  • 童心飛揚 放飛夢想
    明星演員曬張照片詩歌朗誦《少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