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謀劃《指環王:護戒使者》的那一刻,到如今《霍比特人:五軍之戰》迎來終章,彼得·傑克遜和他的團隊經歷了十七年不可思議的漫長旅途,用六部電影讓託爾金教授筆下絢麗恢宏的中土魔幻世界躍然銀幕之上。
將鍾愛的作品搬上銀幕一直是彼得·傑克遜的夢想,而十七年光陰造就的中土夢在它輝煌榮耀的背後,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糾結與坎坷。日前,帶著「彼得大帝」光環的傑克遜導演分別在倫敦與北京接受了時光網記者的專訪。交談之中,「大帝」不僅坦言造夢歷程中難以擺脫的夢魘,回憶起十七年「中土電影」生涯的點點滴滴,也為《指環王》與《霍比特人》引領下誕生了新一代中土迷而滿懷自豪。
訴苦 · 「每晚都會做同樣的噩夢」
很難相信,每當彼得傑克遜開始接手一個新片項目時,這位奧斯卡獲獎導演都會出現嚴重的焦慮不安。鑑於他的託爾金中土系列電影改編項目已經持續了17年,讓我們對這位導演承受的巨大壓力表示同情吧。
「從開拍第一天起,我每晚都要做同樣的惡夢。」去年12月初在倫敦接受採訪時,傑克遜一開口便開始大吐苦水。「我夢見自己躺在床上,攝製組成員圍在床邊,等我告訴他們該怎麼做。」他繼續說道:「可是我也不太清楚我要把電影拍成什麼樣子。我沒有把握,我覺得劇本都還沒搞定,他們卻都站在那兒等候我的指揮。我好累,筋疲力盡,很難思考。」
「我不騙你,每天晚上我都會做那個噩夢,從開拍的第一天起,一直持續到殺青的那一天。然後惡夢才消失。這簡直是煉獄,但它終究還是消失了。」最新作品《霍比特人》三部曲雖然已經大功告成,但彼得·傑克遜肯定也忍受了無數個無眠之夜。作為大獲成功的中土系列的一部分,《霍比特人》三部曲是在紐西蘭花了266天一次性拍攝完成,為了擴充最終章《霍比特人:五軍之戰》的內容,劇組還花了十周時間進行補拍。
現在傑克遜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每一部電影的拍攝都背負著責任,因為你花的是別人的錢,你一定要對此負責。」這位53歲的導演說道,「但現在我終於卸下肩上的擔子,我可以去海灘放鬆了。」
爆料 · 中土銀幕之旅原本會從《霍比特人》開始
雖然可以在海灘上享受悠閒時光,但在中土世界度過的歲月,無疑也是彼得傑克遜的美好回憶。首先是在2001至2003年上映的《指環王》三部曲,然後是在2012年首度亮相的《霍比特人》三部曲。
「十七年前,我們說服了製片人哈維·韋恩斯坦,」傑克遜回憶起他的中土傳奇,「我們對他說,你要是能幫我們拿到這些小說的版權,我們就先把《霍比特人》拍成一部電影,電影成功的話,我們在以背靠背的方式把《指環王》拍成兩部電影,隔六個月陸續上映。」
不過,後來的情況並非如此。「這是個很宏大的計劃,」傑克遜笑著說道,「而現在,十七年已經過去了,這個計劃已經變成了六部電影,我們完全反過來拍了。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切都超出我們的控制。」
「但有一點我很自豪,」他補充道,「如果觀眾把六部電影當成一個系列,以正序觀看時,他們仍能感受到整個系列背後草灰蛇線之妙。雖然順序都被顛倒,看似一片混亂,但我們仍有意在《霍比特人》系列中植入了很多東西,這樣的話,當你以正序觀看所有影片時,並不會有矛盾之處。」
許諾 · 要拍觀眾和自己都會喜歡的電影
和《霍比特人》前兩作一樣,和傑克遜一起打造最終章劇本的,依舊是他的長期合作夥伴弗蘭·威爾士(她也是傑克遜的愛妻)、編劇菲利帕·鮑恩斯,以及電影大師吉爾莫·德爾·託羅。
鮑恩斯也是本片的製片人之一。在她看來,本來就應該先拍《指環王》三部曲,然後再去完成《霍比特人》系列。當然,託爾金是在1937年出版的《霍比特人》,然後在1954和1955年間出版了《指環王》。「從各方面來看,吸取了製作《指環王》的經驗,奠定了卡司基礎,都讓《霍比特人》系列的拍攝更為有利。」鮑恩斯說道。「這麼做讓我們對《霍比特人》系列故事的展開有了更宏觀的把握,」她補充說,「也對這段小小的冒險旅程如何直接引發《指環王》系列的宏偉傳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傑克遜對此也表示同意。「在拍攝《指環王》系列時,我們面臨著很多壓力,因為我們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製作一個大項目,我們不像現在這樣有很多經驗可以參考。」傑克遜說道。2004年,《指環王:王者歸來》讓這位導演攬下三項奧斯卡獎,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
「《指環王》系列電影誕生後,已經成為了文化的一部分,」他繼續說道,「這也給《霍比特人》系列的製作帶來了另一種壓力。你只有一種應對方式:作為一位電影製作者,你要做最真實的自己。在我的電影生涯中,我一直在盡力拍出讓作為觀眾的自己也會喜歡的電影。」
建議 · 希望新一代觀眾從《霍比特人》走進中土
除了中土系列之外,傑克遜的導演作品還包括《宇宙怪客》《瘋狂肥寶綜藝秀》《群屍玩過界》《恐怖幽靈》《罪孽天使》,以及翻拍版的《金剛》和《可愛的骨頭》,最後這兩部影片都是在兩個三部曲之間拍攝完成的。「看到《霍比特人》前兩作受到粉絲的喜愛真人讓高興,因為我們自己也是粉絲。」他說道,「我也很高興能通過這個最初的故事,帶領新一代的年輕觀眾首次了解這個中土世界,感受其中的精彩傳奇。」
在傑克遜看來,離新一代觀眾以正序觀看他的託爾金六部曲,大概還有三四年時間。「三四歲的小孩現在看這些電影還太早了。」他解釋道,「但數年之後,他們就可以看了,希望他們能從第一部《霍比特人》開始看,一直看到《王者歸來》。對他們來說,這將是這個六部曲故事正常的樣子。」
傑克遜在中土世界的工作幾近完成,他已經沒有電影可拍了,不過他還要剪一個導演剪輯版《五軍之戰》,並於2015年發行藍光和DVD。「小說版權都歸託爾金理事會所有,」他解釋道。「《霍比特人》和《指環王》的電影改編權是在60年代末由託爾金教授本人出售的,但他出售版權的作品也只有這兩部了。因此,沒有託爾金理事會的同意,就不可能會有更多電影出來。
願景 · 激勵孩子們成為電影人
雖然傑克遜還會繼續拍攝電影,但他承認自己會很懷念在紐西蘭片場的快樂時光。「我會很懷念這段日子的,」他說道,「拍電影真的很難,如果你像我們這樣拍電影,卻又找不到一點樂子,266天的拍攝會變成煉獄。」
「我想一到上班就能開開心心。我希望能激勵孩子們去拍電影。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得歸功於我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和電影。」他提到了《雷鳥神機隊》、1933年的原版《金剛》、以及電影特效大師雷·哈裡豪森製作的停格電影經典,其中包括由他參與製作的《辛巴達》三部曲、《恐龍谷》(片中有牛仔大戰恐龍的場景)、以及家喻戶曉的經典史詩片:《傑森王子戰群妖》和原版的《諸神之戰》。「我能走到今天都是它們的功勞。」他對上述影視作品總結道。「它們激勵了我,讓我痴迷於電影製作。如果今天的孩子能以同樣的方式被我們的影片所影響,我會感到無比自豪。」
這些夢想肯定會成真,另外,讓他慰藉的是,那些反反覆覆的惡夢也終於走到了盡頭。至少短期之內不會再回來了。
彼得·傑克遜 來華專訪實錄
Mtime:把這麼一本薄薄的小說擴充成如此氣勢磅礴的三部曲,你們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彼得·傑克遜:影片已經成了屬於我自己個人的東西,你和別人一樣讀這本書,然後你開始設想這部電影,這就是一切的開始,對文字展開想像而已,然後把它變成一部電影。但是原著小說很薄,這畢竟是託爾金寫給孩子看的小說,所以他的故事節奏非常快,根本沒有停下來發展角色,把情節複雜化,他只是很快的講完一個簡單的故事,這很難改編成一部令人滿意的電影,毫無吸引力可言,和兒童讀書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對原著進行擴充,把《指環王》中的角色深度應用到《霍比特人》當中,《指環王》可是有1200多頁厚,一旦我們把《指環王》式的深度與精度融進《霍比特人》,影片的內容自然就豐富起來。
「頁數/片長」的中土電影壓縮比例
《霍比特人》系列只是一個故事。我們使用三部電影講一個故事,第一部是介紹角色,第二部把故事複雜化,給他們的冒險加入各種磨難,第三部則是高潮戲。《霍比特人》系列的結構和普通電影不一樣,每部有各自的功能,整個第三部就是個超長的高潮戲。從電影人角度來講我很喜歡這樣,因為你以前沒有機會這麼做,拍電影你必須要有開頭結尾,而這部電影只充當了一個結尾,我們直接就進入結局,開場沒有任何前情回顧,我們直接就開打了,所以拍攝整個故事的第三場戲,是一次很獨特的體驗。
故鄉情結是傑克遜與比爾博之間的紐帶
Mtime:在《霍比特人》系列這麼豐富的角色庫中,你覺得和自己最像的是哪一個?
彼得·傑克遜:比爾博。他很宅,不喜歡出門,對外部世界充滿懷疑,比爾博·巴金斯就像紐西蘭人一樣。我們(紐西蘭人)居住在遙遠的土地上,世界其他國家風雲變幻,我們則被孤立在一旁,我們真的很像住在霍比屯的比爾博,所以我覺得和他最有共鳴。我喜歡比爾博的另一個原因是,他不是戰士,不是國王,他只是個普通人,和我們一樣。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能向他那樣為了拯救世界而做到這個地步,的確是不小的成就。我覺得這樣的故事講起來就很棒,這樣的英雄才會讓我特別有共鳴。
Mtime:如果要在《霍比特人》中選一個角色拍一部外傳,你會選誰?
中土的故事怎麼也說不完
彼得·傑克遜:咕嚕的故事,咕嚕在《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之間的經歷會很有趣,這期間有六十年的空白。託爾金也沒講過甘道夫在這段時間的故事,我很想知道甘道夫在這期間都在幹什麼。《霍比特人》和《指環王》之間有六十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段中會有很多趣事。
Mtime:《五軍之戰》的戰役和《魔戒:王者歸來》中的戰爭戲有什麼不同?
彼得·傑克遜:每個人參戰的理由都不一樣,前兩部影片已經為這些角色和動機奠定了基礎,觀眾可以跟隨角色進入戰場,這裡面至少牽涉到六七個角色,每個人的戰鬥動機都不一樣,索林和比爾博的動機不一樣,甘道夫捲入戰爭的動機和他們不一樣,陶瑞爾的動機也不一樣,每個人的動機各不相同,這很有意思。
有時候"大帝"也只想做個安靜的粉絲
Mtime:接下來有什麼計劃?
彼得·傑克遜:度假,哈哈哈。但作為導演,現在最想做的事是講一個有關紐西蘭的故事,距離上一次拍紐西蘭已經過去二十年,那部電影叫《罪孽天使》,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一直在拍魔幻片,現在我只想拍一部何自己國家有關的電影。
Mtime:之前看過你和塔迪斯、打雷克(BBC科幻劇《神秘博士》的角色和道具)站在一起的照片,有沒有可能會參與《神秘博士》的製作?
彼得·傑克遜:我是《神秘博士》大粉絲。有時候不參與製作,只是像普通粉絲一樣享受這個系列也挺好的。我會收集《神秘博士》的道具,我收集了好幾個打雷克,真正的打雷克,挺嚇人的那種,他們都是電視劇拍攝時用過的道具。小時候《神秘博士》把我嚇得夠慘,絕對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嚇人的東西。我記得我六歲時躲在沙發後面,好嚇人,我到現在都還沒走出陰影。
來源:時光網
底下有評論,你參與了嗎?
【 文 藝 】
榮譽出品
同文堂●古法茶
【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店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