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父母一直非常重視世世代代的傳承和延續家族香火。
但是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是只有一個女孩的家庭怎麼辦?在女孩結婚後,原生家庭難道就後繼無人了嗎?
有些人試圖招女婿入贅,但結果往往不是很好,因為大多數男孩不想入贅。此外,即使有入贅,家庭歸屬感也很弱,最終很難快樂。
不過近年來,浙江一帶悄然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即「兩頭婚」,這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在組建家庭後,仍然與雙方的原始家庭保持一定程度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會生育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隨父親的姓氏,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孩子隨母親的姓氏,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個已婚家庭中,沒有祖父母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稱為爺爺奶奶。
小西(化名)和丈夫小爭(化名)都住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兩家人約定好,婚後小西還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住在嶽母家,小爭也是這樣。此外,這兩個家庭商定,夫妻倆生育兩個孩子,按順序,一胎隨男方的姓氏,二胎隨女方的姓氏。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蘇和浙江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這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為什麼兩頭婚會興起?
獨生子女家庭的選擇
和小西夫婦一樣,選擇兩頭婚的大多是江蘇和浙江農村的獨生子女。在兩頭婚中,男人不需要支付彩禮,女人不需要陪嫁妝,這對男人的心理壓力不大。
此外,兩個已婚家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他們並不完全獨立於自己的家庭,即他們與父母一方長期居住或輪流與父母雙方生活。
對於獨生子女來說,兩頭婚仍有許多好處。
第一,這對男性家庭有利。對於男性家庭來說,不買彩禮,不想要房車,可以大大減輕男性家庭的負擔。
第二,這對女方家庭是有益的。對於女方家庭來說,並不是將女兒完全脫離自己的家,這樣可以減少父母的孤獨。此外,有一個孩子,還可以延續香火。
最後,兩個人是完全平等的,沒有嫁了你就是你的人之感。父母養育自己二三十年,只談了兩三年的愛並沒有完全掩蓋父母的感情,也許不是壞事。畢竟,生活是如此廣闊,不能只局限於愛情當中。
雖然從傳統的香火延續來看,兩頭婚是新的婚姻形式,但它也正在朝著另一平等的方向發展,不是嗎?
然而,這些只是部分人的想法。很多人認為,這種「兩頭婚」只是表面上看似公平。首先,在實質形式上,孩子還是女人生的。既然男人不給訂婚禮物,為什麼要給男人「送」一個孩子呢?畢竟,生育成本不是一時可以養回來的。
另外,有人說,結婚會導致孩子之間感情淡薄和家庭意識的缺失,夫妻也會對自己的小家庭失去責任感。因為兩個孩子的姓氏不同,無論男方和女方,都會與另一個不姓自己的孩子產生一些隔閡,而這種情況下婚姻也容易發生衝突。
特別是一些當地人表示,雖然這種婚姻的規則已經制定,但仍存在一些爭議。比如說,如果第二個孩子是男孩,男孩的家人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要回來。更過分的是,這兩個孩子都只能隨男孩的姓。由於沒有正式的法律保護,這種事情只能私下解決,受害的終究是婦女。
因此,實質的公平中似乎存在著許多不公平的因素。這不是針對一方,而是在實際情況下,條約中可能確實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姓氏的開放並不意味著整個家族觀念、財產分配等社會因素都得到了開明。其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在短時間內仍然無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