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凜川,好久不見。
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心理測量者》。看慣了男主坐擁後宮的後宮番和異世界爽番,目光也許就會轉向有深度的動漫,而這部心理測量者則融合了反烏託邦的元素,在未來的世界中,每個人的生活都被機器精密地督促著,就連「犯罪可能」都會被機器做出精密的計算。
而就在這時,有人開始挑戰這樣的規則。當犯罪可能不能被計算,那麼這個人的善惡標準又是什麼?
這個人就是槙島聖護,是不是有人想說,白毛老師的書單都整理出來看了一遍了?在我眼裡,槙島聖護更像是有革新精神的「犯罪分子」,的確,他促使人犯下了一樁一樁罪過,理論上來說最後的死亡是他最佳的結局,可另一方面,觀眾所看到的又是當時世界法則的漏洞。而槙島聖護挑戰的漏洞,正是讓那些生活在虛偽規則下的人們思索被抹除的人性。
自然,因為腳本是虛淵玄的緣故,再加上反烏託邦的背景和動漫本身所設定的故事深度,這部作品總無法逃離悲劇意味,其實它有點像像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或者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
當然這部番的正面人物狡噛慎也和常守朱的形象也塑造得很好,好番的人物形象都是不扁平的。而正是因為人物性格的複雜,給這部番帶來了很高的收視率,也給故事和情節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思考性。
諷刺的是,即使他們確確實實是循規蹈矩,甚至個性溫柔的正派人物,卻也能夠被檢測到上升的犯罪指數。越看到後面也許你越會思考:這樣的世界規則是絕對正確的嗎?於是會上升到二元對立命題,自然,二元對立模式是極端的,因此一個烏託邦世界逐漸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而這部動漫最精彩的地方之一,是狡噛慎也與槙島聖護的對峙,從開頭到最後,他們始終在進行著貓鼠遊戲,也許正是因為他們的實力不分上下,所以始終把對方視作勁敵。最後槙島聖護死在了稻田裡,死對於他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
最後的結局是開放式的,沒有人知道狡噛慎也去哪裡了,在此以前我一直認為,常守朱和狡噛慎也可以走在一起。只可惜故事決定了他們終究會分開。
而作品的設定,讓人能夠感受到這是一個高壓的時代。這部番也詮釋了,人性終究是複雜的,也沒有絕對的善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