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羅羅和百鬼丸,一個經歷前段生活所留下的劫;一個再見恩人,給予自己的答案。一直在一起的兩個人通過分離,向我們展現了兩段不同的人生。兩集過後,兩段人生再次交集,感觸更多,亦更加珍惜彼此。
動畫與手塚治虫的原著相比,情節上改變了許多,更多面地展現角色,從這些變化裡,我們能看到編劇對這部作品的新思考。
比如漫畫裡,百鬼丸在多羅羅等人被鯊魚圍困時就趕來了,而動漫卻讓百鬼丸找到多羅羅之前,先經歷一個「問答之卷」——壽海(撫養百鬼丸的工匠)提問,百鬼丸回答——既是給養父答案,又是讓自己受仇恨蒙蔽的心回歸晴明。
該如何在自我命運與國家命運間抉擇?編劇特意安排了一篇「問答之卷」,用後現代的眼光重新審視一代大家留下的問題。在分別前百鬼丸已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好一會才發現多羅羅沒有跟上;在重逢前他通過與養父的交流,重新找到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光。
「人性」這一詞,便是《多羅羅》的主題。多羅羅代表著百鬼丸的人性,這或許就是標題為《多羅羅》而非《百鬼丸》的原因。
百鬼丸和多羅羅在大部分時候都是親近但不曖昧的關係,所以當兩人終於有親密行為,觀眾便難免興奮(咳,其實是小鯨我)。
漫畫裡,兩人分別的時間不算太長,而與動漫相反,百鬼丸對多羅羅的心理情感表現在分別這段時間裡,而且形象相比動漫裡的高冷,要活潑可愛許多(但還是動漫裡最帥!)
以前我總是把他當成累贅……沒想到這陣子沒有他陪著我,我竟然覺得寂寞……
比起漫畫的坦率,動漫裡的兩人更加青澀隱晦,很多情感彼此內心已領會,不用多言,唯有相伴共度困難。
編劇本人說這部動漫不可能將原著的深度展現,或許真是如此,但是,編劇卻用另一種方式,用一種學習的態度,通過「不知火之卷」和「問答之卷」來展現兩位主人公在各自心路上的摸索,也是自己對這部作品的摸索。在充實人物的同時,也讓觀眾更容易地理解原著的深意。我想,在「表達」這方面,編劇已經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