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臺蓬萊市疫情防控一線,有一位特殊的「小戰士」,他就是剛滿22歲從事臨床醫學專業的蓬萊市小門家衛生院醫生孫兆鵬。
17日,記者從蓬萊市小門家衛生院獲悉,1月26日,剛滿22歲的小門家衛生院醫生孫兆鵬投身蓬萊市疫情防控一線,正式成為新港街道隔離點一名24小時駐守的醫護人員。
孫兆鵬主要負責為隔離點的被隔離人員送餐、測量體溫、觀察間接接觸者的狀態以及做好消毒、記錄等工作。每天早飯後,孫兆鵬就與其他醫護人員一起投身到前期的準備和日常工作中。結束一天的工作後,晚上還要做好工作記錄,及時上報物品使用情況。「忙碌有序的工作讓我時刻充滿了幹勁,我相信,大家萬眾一心加油幹,前路雖艱難,未來更可期。」孫兆鵬說。
「他是一名剛入職的同事,在我看來,對於我們從事的衛生醫療行業他比很多同齡人更有熱情和幹勁,當接到通知後,他是第一批主動報名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最小戰士』。」孫兆鵬的同事說,看到他在微信朋友圈發的報名走上一線的事情時,同事、家人、朋友紛紛留言叮囑他要注意安全,更多的則是對他的肯定與鼓勵。
「我是單位裡最年輕的一名醫生,而且專業對口,雖然工作帶有一定的風險,但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不僅可以讓我的所學得到運用,還能積累經驗,讓我快速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醫生,救治更多患者。」孫兆鵬的笑容背後是因為84消毒水的浸泡而布滿裂痕的手臂,還有身體上的多種勒痕和血印。
雖然家人對於孫兆鵬進入隔離點工作表示支持,他也在第一時間向家人報了平安,可家人和同事還是禁不住掛念他。孫兆鵬的朋友在得知他已在隔離點工作後,每天都在關注著他朋友圈的動態,更有人戲稱他是「360衛士」。
身高1.9米的孫兆鵬因為沒有合適的防護服,便用工作服和一次性雨衣自創防護服,每天背著重三十斤、裝著消毒液的噴霧器為隔離點消毒。因為隔離點空間有限,他與被隔離人員商定,把衛生間和居住區域分開進行消毒,以最大限度保障被隔離人員的安全。
因為工作特殊,駐守隔離點的孫兆鵬與家人聯繫較少,每次與家人聯繫時,他都能切身體會到家人的那份牽掛。「我的家人、朋友對我很關心。但此處被隔離的間接接觸者們更需要關心,也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導。」孫兆鵬意識到作為一名醫生,不只要醫身,更要醫心。於是,每當與被隔離者接觸時,他都會藉機與他們聊天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並進行相應的安撫,用自己的樂觀驅散他們的不安情緒。(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鄭文奇 張小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