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知乎認識了一個北師大中文系的學姐(其實在年齡上可能我更大,但在術業上算是後輩,就稱為學姐吧),ID叫做「蘅蕪與迷迭」,初看這個ID的時候感覺是非常驚豔的。
首先,蘅蕪是什麼呢?《紅樓夢》中薛寶釵的住所就叫「蘅蕪苑」。寶玉道:「果然不是。這些之中也有藤蘿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蕪,.」如果我們百度一下,百度會告訴我們,蘅蕪在植物學上是一類菊科的草本植物,這當然不足以讓我們看到這二字中蘊含的意味。經過一番考據,在「松樵」先生的博客上我找到了一些解釋,「蘅蕪」一詞較早出自晉代王嘉《拾遺記》卷五所記載的漢武帝與李夫人的故事:帝息於延涼室,臥夢李夫人授帝蘅蕪之香。帝驚起,而香氣猶著衣枕,歷月不歇。把兩個字拆開來理解,南朝人編纂的《玉篇》上,對「蘅「字的解釋是:即蘅就是指杜蘅,又叫杜若(這麼一看寶玉說杜若蘅蕪是有語義重複的),是一種形似馬蹄的香草,傳說放在馬的嘴裡可以讓馬日行千裡。中國對杜蘅這種香草的認識還是比較久的,我們知道屈原特別喜歡用一些香香的花花草草作意象來比喻賢人君子,杜蘅正是其中常見一種: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楚辭·九歌·山鬼》)對於「蕪」字呢,沒有相類的解釋,幾乎從古到今都是指雜草,只是在《爾雅》中簡單一提,蕪豐有豐盛的意思,這些都不是很切合它在「蘅蕪」裡的含義。有網友指出蕪是指蕪菁,但蕪菁是大頭菜,眾所周知,大頭菜並不是很香。經過一番努力,我找到了「蘼蕪「這種植物,它也是一種香草,古人喜歡把它做成香料,放進香囊,相信它能使婦人多子,在古詩中,卻多用來描寫夫妻分離的情景,如漢代樂府中有詩《上山採蘼蕪》云:從以上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出,蘅蕪不是某一種植物,而更多應該是古人有廣泛共識的一種對香草的泛稱。這個大家應該不陌生,周杰倫《依然範特西》中有一首巴薩諾瓦風格的歌曲就叫《迷迭香》,這種風格承自爵士樂,是源自西方的一種曲風。與此相同,迷迭香也是一種源自西方的植物。在植物學的相關描述中,迷迭香原產於地中海盆地,是一種木本多年生的香料植物,拉丁名稱rosmarinus,意思是來自海洋的露水(維基百科)。在西方,它象徵著記憶和愛情。古代巫師用迷迭香作藥,相信它能改善記憶力,迷迭香也因此帶有了某種魔力氣質。《哈姆雷特》第四幕中,雷歐提斯回來,看到發了瘋的奧菲利亞,奧菲利亞就有如下的囈語:這是表示記憶的迷迭香;愛人,請你記著吧:這是表示思想的三色堇。在古希臘神話中,迷迭香伴隨著愛與美的女神阿佛羅狄忒從海洋的泡沫裡誕生(大概也因此才被稱為是來自海洋的露水吧),因此也象徵著愛情,所以中世紀的婚禮上新娘、新郎和賓客都會佩戴迷迭香的小枝。周杰倫的《迷迭香》裡,迷迭香這個意象所表達的也是一種對情人的愛慕。解釋完蘅蕪和迷迭,我們再來看看這看似不相干的二者放在一起好在哪裡。首先,從詞語的基本意思來看,蘅蕪和迷迭都是植物,而且都是香草,並且都是歷史非常悠久的植物,這就有非常大的關聯性。其次,從意象上看,想到蘅蕪,我們最先想到的是薛寶釵的庭院,從而能產生一種典雅幽靜的直觀感受,在古代語境下,香草也往往寓意著高潔的品行;而迷迭香所寓意的愛情和記憶是雋永、深刻而美好的東西。這樣,一中一西,兩個意象,背後都有生動而有趣的傳說,這樣就形成了和諧而均衡的對稱性,也蘊含了美好而深刻的內涵。最後,從文字的角度上看,蘅蕪和迷迭,蘅和蕪的部首都是草字頭,迷和迭的偏旁都是走之,這一點才是這個名字中真正令人拍案叫絕之處:中國的古典詞和經過翻譯得到的外來詞完美地鑲嵌在同一個畫框裡,漢語言的美即使不追究深刻含義,也能躍然紙上,所謂極致的美,正是這樣一種巧合之美,天成之美,不謀而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