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一半胃癌新發在中國,日常做到這4點可以預防

2020-12-26 澎湃新聞

原創 啊粥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收錄於話題#消化一周資訊29個

胃癌為何「偏愛」中國人?

胃癌,離中國人非常近……

作為全球第五大最常見的癌症,胃癌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近年來,東亞成為胃癌絕對病例數和死亡數增加的主要地區,而中國是導致東亞胃癌病例數增加的主要國家。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胃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數據,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120萬,中國約佔其中的40%(也就是說每年有近一半的胃癌新發在中國),粗略估算,我國每年新發胃癌患者有近50萬人,相當於每天有近1400人。

圖1:2020年Gastroenterology發布2018年「全球胃癌大數據」,各個國家每10萬人的年齡標準化胃癌發病率,顏色越深,說明發病數越多

1

中國人胃癌高發,可能與這兩個因素有關

近日,來自南京醫科大學沈洪兵教授團隊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遺傳風險和生活方式是導致胃癌的兩大關鍵因素。在中國人群中,不同的基因譜與發生胃癌的不同風險顯著相關;而健康生活方式可顯著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就算是胃癌遺傳高危人群,採用健康生活方式也可部分抵消胃癌的遺傳風險。

圖2:研究在線發表於《柳葉刀·腫瘤學》

研究人員基於6項獨立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對遺傳變異與胃癌之間的關係進行固定效應meta分析和病例對照研究設計,共覆蓋了21168例漢族個體,其中10254例患有胃癌,10914例為匹配對照組。

利用meta分析的匯總統計數據,研究人員構建了胃癌的5個多基因風險評分模型,然後將遺傳風險模型應用到來自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CKB)的10萬多人數據中,進行了超過10年的前瞻性隨訪。

圖3:研究流程圖

研究發現:

▎胃癌發病風險隨著遺傳風險而升高

在所有基因變異中,研究人員確定了與胃癌風險關聯性最強的112個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基於這112個SNP構建的多基因風險評分方法,在CKB隊列中,研究人員發現,與遺傳風險低的個體相比,中度遺傳風險(HR=1.54;95%CI 1.22-1.94;p=2.67×10−4)和高遺傳風險(HR=2.08;95%CI 1.61-2.69;p<0.0001)的胃癌患病風險更高。也就是說,中度遺傳風險和高風險人群胃癌發病率分別是低風險人群的1.54倍和2.08倍。

圖4:胃癌發病風險隨著遺傳風險而升高

▎無論遺傳風險如何,胃癌發病風險隨著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而升高

緊接著,研究人員評估了不同生活方式對胃癌風險的影響。研究人員將4種生活習慣定義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菸、不喝酒、少吃醃製食品以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根據個體擁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個數將人群分為健康(4種健康生活方式)、中等(2-3種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不健康(0-1種健康生活方式)三類。

結果發現,無論遺傳風險如何,隨著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個體罹患胃癌的風險也會直線上升。相較于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中等及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發生胃癌的風險分別增加了34%(HR=1.34;95%CI 1.00-1.81;p=0.052)和103%(HR=2.03;95%CI 1.46-2.83;p<0.0001)。

圖5:胃癌發病風險隨著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而升高

2

日常做到這四點,胃癌風險低一半

既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那麼,是否可以通過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來規避胃癌呢?

研究人員對不同遺傳風險人群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益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遺傳低、中、高風險人群中,堅持4種健康生活方式(即不吸菸、不喝酒、少吃醃製食品以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胃癌的10年絕對發病風險分別降低了0.82%、0.94%和1.12%。

表1:發生胃癌的風險與生活方式和遺傳風險水平有關

換言之,只要採取2-3項健康生活方式,就能避免大部分非遺傳層面的胃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高遺傳風險人群,同時做到上述4種健康生活方式,胃癌發病風險也相對降低了47%(HR=0.53;95%CI 0.29-0.99;p=0.048),絕對風險降低1.12%(95%CI 0.62-1.56)。

此外,研究人員還觀察到,遺傳風險和生活方式因素對胃癌的影響具有協同效應。也就是說,如果基因不夠優勢,再不注意生活方式,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與低遺傳風險並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HR=1)相比,高遺傳風險但保持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HR=5.14;95%CI 2.04-12.93;p=0.00052)發生胃癌的風險增加了4.14倍。

圖6:在CKB隊列中根據基遺傳和生活方式分類的胃癌發生風險

3

預防胃癌,還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

提倡分餐制,家庭餐具定期更換、消毒(可將餐具置於沸水中,煮沸15分鐘左右)。

根除幽門螺桿菌(Hp)很重要。尤其是一級親屬有胃癌家族史的Hp感染者,根除Hp能顯著降低胃癌風險55%左右。

多吃新鮮蔬果,避免高鹽、燒烤、煙燻類食物,日常飲食宜清淡。

忌菸酒。

維持健康體重。

定期做胃癌篩查。

需要注意的是,胃癌早期沒有特異性症狀。明顯出現上腹疼痛、胃脹、打飽嗝、消瘦乏力、貧血等症狀後,一般已是胃癌中晚期(但出現這些症狀不代表一定是胃癌)。

要知道,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那麼,如何在胃癌早期時就把它揪出來呢?

只有定期的胃鏡檢查才能發現它的蛛絲馬跡。

參照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2017版,凡是年齡>40歲,符合下列條件者,均屬於胃癌高危人群,建議1-3年查1次胃鏡:

長期居住在胃癌高發地區,如遼寧省莊河縣、山東省臨朐縣、福建省長樂縣等地。

已知或醫院檢查出Hp感染。

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惡性貧血等慢性胃病患者。

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

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總之,戒菸戒酒,少吃醃製食品,多吃點新鮮蔬果,保持良好心態,定期胃癌篩查,遠離胃癌!

參考來源:

[1]2018-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胃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

[2]Arnold M., Abnet C.C., Neale R.E. et al., Global Burden of 5 Major Type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2020.

[3]Jin, Guangfu et al. Genetic risk, incident gastric cancer, and healthy lifestyle: a meta-analysi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Volume 21, Issue 10, 1378-1386.

[4]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NjY3NTY1NA==&mid=2247500626&idx=2&sn=a7935f601ffb367296f5b0e25cab7481&chksm=faf0177bcd879e6d1789b12e8f2fd1110d84ade885bcb4e3dd6595bd1f2dde46514dc7da99a6&token=2071037806&lang=zh_CN#rd

[5]醫學界.2020-5-16.32歲韓國男星胃癌去世,到底如何預防?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啊粥

本文審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原標題:《全球近一半胃癌新發在中國,日常做到這4點可以預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32歲韓國演員樸智勳因胃癌去世:全球一半新發胃癌在中國!
    中國癌症數據報告:全球一半新發胃癌在中國你以為32歲罹患胃癌就很年輕了?《柳葉刀》研究表明:每個地區的胃癌發生原因均可歸於高鈉飲食和吸菸。但在東亞,這一數字幾乎是所有其他地區的兩倍。而近一半新發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發生在中國。據據《2018中國癌症報告》估算,我國消化道腫瘤發病率佔到成人腫瘤發病率一半左右。
  • 32歲韓國演員樸智勳因胃癌去世:全球一半新發胃癌在中國
    中國癌症數據報告:全球一半新發胃癌在中國你以為32歲罹患胃癌就很年輕了?你以為只有模特演員這樣吃飯不規律有應酬的職業才會患上胃癌?來看看這些新聞:為考研連吃1個月泡麵,24歲女大學生患胃癌23歲女孩因胃潰瘍導致的失血性休克而失去生命,12月14日,她忍著胃痛還在上班,15日被確診為急性胃炎,第二天去世。
  • 可能引起胃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如何預防感染?
    今天,#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 數據顯示:幽門螺桿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50%,在我國平均感染率為59%,約8億人可能被感染!這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攜帶!
  • 盤點胃癌早期五大症狀,預防胃癌,這兩件事情是基礎!
    癌症對人們來說是可怕的,胃癌是胃腸道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胃癌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那麼胃癌的五大早期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胃癌呢?接著往下看。如果胃癌腫瘤侵襲損傷小血管,會表現為大便隱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大便正常,但經檢測可發現有血細胞。但如果胃癌腫瘤侵襲損傷是大血管,會引起嘔血,或大便黑出現焦油樣,與胃潰瘍引起的出血不同,胃癌引起的出血是持續性的,患者必須注意。3 疲勞。
  • 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1930萬,肺癌不再是最常見癌症!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1930萬例,死亡近1000萬例;每5人中就有1人將在其一生中患癌症;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將因癌症而死亡;癌症診斷後5年生存人數約為5060萬;乳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預計到2040年,全球新發癌症將達到2840萬例。
  • 世界一半胃癌是中國人?餐桌上的4個傷胃的習慣,別再忽視了
    通過了解發現,全球有接近一半的胃部惡性腫瘤都出現在中國,除了跟中國人口基數大有關之外,還可能是吃飯過程中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在影響著身體健康。如果沒有改掉錯誤的不良行為,胃部受到損傷之後,發生癌變的概率會增加,身體健康會受到威脅。哪些吃飯的壞習慣會導致胃部功能受損呢?
  • 中醫癌症醫生牛小培:渾然不知,這4個竟是胃癌的症狀!
    胃癌的一些症狀有哪些?如何能夠預防胃癌? 2、胃癌的初期可能會導致出血 胃癌早期是是會有出血現象發生的,隨著病情不斷惡化胃癌患者的出血量會大幅度的增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避免胃癌的發生。
  • 日本的胃癌治癒率高達80%,中國只有30%,該向他們學點啥?
    根據國內外的統計報導,日本的胃癌綜合治癒率高達80%,1期胃癌甚至達到了98.1%!遠超中國和美國的30%~40%,可謂一枝獨秀,甩了我們幾條街。 有錢人可以跑到日本去體檢、手術,普通百姓該如何辦呢?
  • 32歲韓國男星胃癌去世,到底如何預防?
    還有網友表示,「韓國是胃癌高發國家,這可能和飲食習慣有關」。胃癌離中國人「非常近」好好的年輕人、突然被診出胃癌,這類新聞在中國也被頻繁報導。2016年6月,江蘇泗陽23歲女大學生被診斷胃癌晚期。臨終前,她捐出自己的遺體,供醫學研究。
  • 男子胃癌化療10次,痛苦離世,醫生嘆息:這4個信號,不該忽視
    在家人的催促下,他請假去看了病,醫生告訴他已經是胃癌晚期了。李先生先後經過10次化療,還是沒能挽救生命。 很多人平時工作忙,飲食和生活習慣都不注意,有了胃病也當做小事,時間長了就拖成了胃癌。而胃癌前期症狀和胃炎這種消化疾病很相似,比如腹痛、反酸等。有些病人胃癌前期沒有症狀,一旦出現這幾個信號,說明胃癌已經發展到晚期了。
  • 又一韓國小鮮肉胃癌去世,發現即晚期?揭秘胃癌「殺手」之路
    可是這樣一個陽光、積極開朗的年輕人又為什麼會突然患上可怕的胃癌呢?實際上,胃癌早期的治癒率可以達到90%,但是到晚期胃癌的治癒率卻只剩10%,並且由於70%的胃癌早期病症並不明顯,患者通常不能做到及時發現,導致就醫的延遲,降低了自己的治癒率。
  • 預防胃癌,五個早期信號要警惕
    「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來臨之際,南京鼓樓醫院消化道疾病資深專家鄒曉平教授提醒:胃癌防治從早做起,發現危險因素,早診斷、早治療。通訊員 郭慧敏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峻胃癌早期症狀有哪些?胃癌早期很少有體徵改變,因此不要因為沒有體徵就不予重視。這些表現往往是胃癌早期的信號,應予重視。
  • 2018全球癌症年報出爐!
    全球癌症新發1810萬例,死亡960萬例2018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齡段、性別,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在內的所有癌症發病比例的推算數據)。亞洲癌症新發佔50%,死亡佔70%新增的1810萬癌症患者中,亞洲佔將近50%;而死亡的960萬癌症患者中,亞洲則佔了近70%。
  • 早期胃癌隱藏深,預防從「口」開始
    胃癌是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預後相對較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這也使得不少人談癌色變。如何在胃癌發生前做好準備?預防從「口」開始! 預防胃癌從口開始 1、避免長期高鹽飲食 長期攝入高鹽食物,如泡菜鹹菜、醃製、燻烤肉製品等可導致胃黏膜表面的粘液屏障受損,使組織容易被致癌物質侵害,同時也讓幽門螺旋桿菌容易在胃內「定居」。
  •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觸目驚心
    每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齡段、性別,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在內的所有癌症發病比例的推算數據)。新增的1810萬癌症患者中,亞洲佔將近50%;而死亡的960萬癌症患者中,亞洲則佔了近70%;其中這1810萬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萬為男性,亞洲男性佔發病總數的50%,死亡率達60%;另外860萬新增女性癌症患者中,發病率亞洲女性佔47.5%,死亡率略微超過一半。全球每死亡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佔將近24個。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於癌症,每分鐘就有將近5人死於癌症。
  • 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身體會有這些異常表現,預防胃癌要早發現
    我國是胃癌發生大國,全世界有一半的胃癌患者在中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與我們的日常飲食、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在這些習慣中,幽門螺桿菌就有了傳染的機會,而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癌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本文就來和大家講一講。
  • 81歲著名舞蹈家因胃癌去世,發現時已是晚期!醫生有幾句掏心話,一定要聽聽
    2016年權威《臨床腫瘤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達68萬例,死亡約達50萬例,全球有一半以上的胃癌發生在中國。2017年刊發在《中國臨床腫瘤雜誌》的一篇《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研究數據顯示,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從30歲後,胃癌的發病率就慢慢起來了,50歲直接高上,到七八十歲左右發病率最高。
  • 拉肚子查出胃癌晚期?日常2件事太傷胃,多做一次,可能離胃癌近一步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有不計其數的人因胃癌而喪生。但這次《我是大醫生》節目的議題是——「能治癒的胃癌」,節目中就有一份厚厚的「記錄」!癌症得找對治療時機,早發現早治療,胃癌患者可以生存5年以上,這就基本等於治癒。這次專家還給我們帶來了「200塊的胃癌探測器」,究竟是什麼?
  • JAMA子刊哈佛研究:近80%痛風可預防,做到這一點是關鍵!
    隨著患病率不斷攀升,痛風預防也逐漸受到更多重視。  近期,《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發表一項來自哈佛醫學院團隊的大型研究,通過對近4.5萬名美國男性長達26年的隨訪,為改變生活方式預防痛風帶來了新洞見。
  • 擔心胃癌術後長膽結石?可以提前吃點熊去氧膽酸
    原創 辛迪 醫學界癌友會PEGASUS-D研究顯示,熊去氧膽酸可預防胃癌患者胃切除術後膽結石的形成;與安慰劑相比,給予300mg或600mg熊去氧膽酸可使胃切除術後12個月內發生膽結石的患者比例顯著降低(300mg組為5.3%, 600mg組為4.3%,而安慰劑組高達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