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寫「花」無數,唯有三朵花,寫成經典永流傳

2020-12-27 騰訊網

清代韻學家沈謙曾評價李清照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他將李清照的詩詞水平抬升到與南唐後主李煜齊名。這位出生於山東濟南的宋代才女,在古代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作為土生土長的北方人,能夠憑藉優雅獨特的詞風,摘得詩詞界一姐的桂冠,並享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堪稱中國文學史的奇蹟。

身為才女的李清照,擁有天底下所有女人的愛好,那便是酷愛鮮花。李清照一生寫花的詩詞無數,真正寫出李氏風格,讓易安詞獨成一派,莫過於她廣為人知的三首詩詞。

少女時代是一朵桂花

每個少年都曾有一份仗劍走天涯的夢想,每個少女也都希望此生繁花似錦。才女李清照同樣如此,她生於書香門第,有著同齡人不曾具備的讀書條件。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生在鐘鳴鼎食之家,活得天真爛漫,人生充滿樂觀和自信。

從她早期的作品中,大概能夠讀出一二。此時的詩詞風格明顯趨向於活潑明朗,有一種妙齡女孩的歡快,是那樣的自信,那樣的充滿朝氣。所以,她將自己寫成那首《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此詩字裡行間都流露著對桂花的喜愛。顏色淡黃而不媚豔,花瓣錦簇而又輕盈。靜若處子躲在角落裡,即便是無人問津,也照樣散發著悠遠的芳香。看得出來易安居士太喜歡桂花,桂花的色香味儼然是一副少女的模樣,不需要濃妝淡抹,不需要諂媚於人。做人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花中一流,人中龍鳳。

所謂「花中一流」又有更加深層次的意思。鮮花綠葉各有所愛,桂花也只是李清照認為的花魁,不可能代表所有人的觀感。後人沒有嘲笑李清照的年少無知,反而對她的《鷓鴣天》拍手稱讚,無外乎從桂花中看到李清照身上擁有一流的氣魄。這份氣魄在哪?它藏在那首《夏日絕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裡。

青年時代是一朵瘦菊

辛棄疾曾賦詞說「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那麼中年是什麼?詞人蔣捷是這樣說「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少年總想找點愁事,盼望著快點長大,人到中年往往愁事不請自來,李清照同樣如此。

她與趙明誠的感情非常值得歌頌,他們的婚姻又多少帶有一絲灰色。李清照看來趙明誠是丈夫兼知音,是天造的一對,地造的一雙。婚後的趙明誠經常遠行,「丟下」李清照一人看家護院。嫁人為婦的李清照開始真正體會到相思為何物。所以她才寫下《醉花蔭·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該首詞中,能夠明顯感受到李清照早已褪去少女的稚嫩,將自己比喻成一朵瘦菊。作為讀者同情李清照之餘,又被她的才情所感召。菊花原本已是肅殺悽迷之物,又是一朵孤零零的瘦菊。李清照雖然寫得很平淡,有點刻意隱瞞內心的孤獨之情,越是這樣遮遮掩掩,越給人一種「欲語淚先流」的感覺

這首李氏《醉花蔭》的詩詞地位不必多言。傳說,丈夫趙明誠收到該詞時讚嘆不已,謝客三日不出門,反覆吟誦數十遍,為了驗證自己的評價。趙明誠將它的順序打亂,摻雜到自己的數十首詞中拿給好友看,所見之人紛紛表示只有「莫道不銷魂」三句寫到極致。

晚年時期是一朵梅花

曹雪芹寫《紅樓夢》時,曾賦詩曰「絕豔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後句道出世間才貌女子坎坷的命運。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李清照自然也難逃「定數」。李清照的晚年生活非常差,這種「差」不是物質上窮困潦倒,而是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難以釋懷,誠如她在《聲慢慢》中所寫的那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中年李清照趕上建炎南渡,徽欽二帝跟隨女真人「遠走」北國,康王趙構將宗廟遷到臨安府。自己的丈夫趙明誠也在兵荒馬亂中病死,李清照帶領一家人遷居南方。此後,李清照二嫁給一位商人。一生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李清照自然看不上滿身銅臭的現任丈夫。所以,她執筆寫下《孤雁兒·世人作梅詩》:

笛裡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此時的李清照大概是在回憶自己的一生。「笛裡三弄」是對此生少年、中年、晚年三個人生階段的總結,此生浮浮沉沉,也曾經擁有過萬種春意濃濃,卻都在梅花盛開的一剎那,全部化為烏有。什麼春光無限好,到頭來是一場「黃粱一夢」,淚眼從睡意朦朧中醒來,看到的是「風肅肅雨瀟瀟」

易安與花

王國維先生曾在《人間詞話》寫道「以物觀我,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花觀人同樣如此。李清照身處不同的年齡階段,賦予花不同的情感。詞人筆下的「花」,既是詞人所觀之花,也是詞人本身。所以,李清照一生寫花無數,唯有以上三次寫花,將花寫成千古流傳的經典。實際上,它們也是李清照一生的情感流露和真實寫照。

相關焦點

  • 李清照不愧為才女,將自己比作三種花,表達不同的心境,流傳千古
    李清照是我國南宋時期非常有名的女詞人。北宋經濟繁榮,減免賦稅,重視商業發展,百姓豐衣足食,便在茶餘飯後講經論道,滋生出許多有名的詩人。李清照就是受時代影響頗為出名的婉約派詞人代表。李清照一生坎坷。年幼時待字閨中,對愛情極度嚮往,她渴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嫁得如意郎君,與他相伴到老不離不棄。
  • 李清照埋怨丈夫「無能」,寫詩諷刺,這首詩卻成經典流傳至今
    李清照有一首詩是為丈夫趙明誠寫的,不過不是讚美丈夫的,而是諷刺他的「無能」,這首詩後來名垂千古,就是著名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什麼意思呢?明明是妻子的李清照為什麼會寫一首詩來諷刺自己的丈夫?從夫妻矛盾成為千古經典名句,她們夫妻中間又遇到了什麼「難言之隱」?其實李清照雖然是女子,卻在大是大非上有著男子氣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就是她骨子裡執著不是男人的一面,但是這種時候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卻表現的懦弱無能,讓李清照非常的氣憤。
  • 李清照用自己與侍女的對話寫成了一首詞,成千古絕唱
    《如夢令》詞牌名源於蘇軾,但最經典的作品卻出自李清照之手,李清照最受人稱道的一首作品,便是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宋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胡夏和鬱可唯演唱,知否知否美出水墨畫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經典永流傳,吟誦古知今。小編這一期要帶來的是關於,經典永流傳的第二季第四期,在這一期中可謂是眾星雲集,最主要的是小編非常的喜歡他們,他們不僅有顏值,更有才華,他們不僅可以唱流行歌曲,他們唱出的古風歌,或者是經典歌曲,也非常的優秀。
  • 經典詠流傳:李清照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所以今天再講一首李清照的《如夢令》,借這首小詞,我們回頭審視一下,李清照為什麼可以成長為「朗朗清輝照古今」的千古易安居士。詞云:「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有關這首詞有幾個要交代的地方。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再來說說後面六句,從花謝、花飛,到花悲、花淚,再到花舞、花哭、花瓣飛,是李清照對於鮮花一生的概括和描寫,從花的蓓蕾到初開、綻放,隨風舞蹈,再到花的敗謝,花瓣紛飛,一朵美麗的鮮花就這樣破碎在世間。所以,李清照為花哭,為花淚,因為這美麗的鮮花,正是李清照自己。
  • 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專門向丈夫撒嬌的,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你們知道俏皮的李清照有多可愛嗎?新婚燕爾的李清照給她的丈夫出了一個難題,還寫成了一首詞,不料卻成了千古名作。這首詞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符合李清照年齡段的天真浪漫。整首詞的意思是,有一天,李清照在賣花擔上買了一朵嬌豔欲滴的鮮花,花朵兒上還有早晨露水的痕跡,就好像淚痕一樣,讓鮮花看起來更加美豔動人。
  • 李清照懶了,寫詩用了54個字,「花」字重複17次,卻成千古名作
    我想很多人都熟悉,被譽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古詩詞哪怕到了現在也依舊被傳頌,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正如她的詩詞一般「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為豪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為孤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清新質樸,不過就是這麼有脾氣的李清照卻寫了一首「奇怪」詩詞,通篇54字,但是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成了千古名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蔡琴首登《經典詠流傳》唱經典老歌 吉克雋逸演繹「雙面」李清照
    3月23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將播出第五期。吉克雋逸來到熟悉的舞臺,喚醒李清照的詞作《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不同於以往一氣呵成的霸氣演繹,這首《九萬裡風鵬正舉》兼具溫婉與豪情,讓人真正走進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雙面」人生。
  • 李清照一個「花」字重複使用,卻寫就出許多名詩!
    各個都是廣為流傳之作,但是今天要說的這首詩,是「花」中集大成製作,全詩總共54字,「花」字卻重複了17次。對於普通人來說,似乎是在偷懶強湊字數,但在李清照筆下,卻成了又一首千古名詩。《殘花》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 李清照的一首《一剪梅》,寫盡相思之苦,引得無數人的追捧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在浩瀚的古詩詞世界中,李清照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她擁有的成就不比像蘇軾,辛棄疾這樣的男詞人差,所以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古詩詞的地位跟南唐後主李煜不相上下,其實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的成就,跟她從小的生長環境是息息相關的。
  • 人工智慧助力影視劇「經典永流傳」
    原標題:人工智慧助力影視劇「經典永流傳」   「我現在非常愛看老劇、老電影,因為經典永遠不會過時。」「90後」小夥兒董強是一個資深「老劇」「老電影」愛好者,下班回家邊吃飯邊看《神探狄仁傑》《地道戰》《老井》等經典影視劇是他的生活常態。
  • 李清照寫桂花霸氣顯露,通篇不提桂花二字,寫花寫景寫人渾然天成
    有很多關於鮮花的詩,在關於鮮花的無數詩中,有五柳先生獨愛的菊,亦有劉禹錫「名動京城,國色天香」的牡丹,或是崔護「不知道那個讓我心動的女孩在哪裡,但這桃花依舊開得那麼燦爛」,或是王安石「從遠距離看,便明白它不是雪,因為它具有香氣」的冬梅…...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花朵公眾。每首詩都深刻在中國人民的腦海中。這是一幅畫,甚至是一個悠揚的故事。
  •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我們常喜歡用「神仙眷侶」來比喻一對璧人的美好感情,在歷朝歷代那一些文人雅客的身上往往是不乏這樣的事例,說起那一些偉大的詩人大伙兒都是會聯想到蘇東坡、李白等。
  • 李清照新婚燕爾時,寫了一首「買花」詞,短短4句暗含撒嬌小心機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句詩不過是詩人李清照在和小夥伴玩耍時的隨筆,這都成了經典,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18歲,李清照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婚後生活那叫一個幸福美滿,所以她會時不時地寫幾首小詩詞陶冶情操。
  • 經典詠流傳:《紫禁紅牆》
    記得每雙笑靨與淚眼不知名的花兒 曾盛開此間日晷嘉量 誰丈量時光雨過天青 誰寫詩入觴唯有宮闕 記得每雙慧眼與手掌不具名的匠心 在這裡歸藏日晷嘉量 誰丈量時光金甌永固 誰鑲嵌願望唯有宮闕 記得每雙慧眼與手掌史書遺忘的名 在這裡歸藏六百年風雨 變了河山
  • 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經典雅練,結果成千古名作流傳至今
    而那時,待字閨中的天才詩人李清照,前不久剛得到了詩壇前輩們的高度稱讚,對寫出新著作更為躍躍欲試。應對滿園春色,她腦海中的靈感如泉水通常汩汩地冒出,因此,她以身邊的所見,心裡的所想為素材,即興寫作出了一首《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渾渾。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 經典永流傳 風採滿校園
    (晏維寧攝)  本報訊(記者陳媚 通訊員黃意晴)為打造學校自信教育文化品牌,結合「紅色傳奇」進校園活動,11月12日起,南寧市東葛路小學舉行「紅色經典永流傳自信風採滿校園」——2020年自信小舞臺暨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   31個班級,64個文藝節目,持續兩個星期的展示。學生們紛紛秀出拿手絕活,在舞臺上盡顯自信風採。
  • 【經典永流傳】從紅色電影中探尋新中國史
    【經典永流傳】從紅色電影中探尋新中國史 2020-10-10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典永流傳——《我愛你,中國》
    這就是經典歌曲《我愛你,中國》!歌曲於誕生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有一部電影叫《海外赤子》,由著名影星陳衝主演。如今電影的故事情節早已被人們淡忘,但其中的一首插曲,卻是「經典永流傳」——這就是由著名詞作家瞿琮、著名作曲家鄭秋楓作詞作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演唱的《我愛你,中國》。時光走過40年,這首歌至今經久不衰。毫無懸念,它優美動聽、激蕩胸懷的旋律,將一直唱響在祖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