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精英說
ID | elitestalk
1995年的香港街頭
人們攥著報紙走在街頭奔走相告
原來,30歲的香港女孩文雅麗
將要嫁給25歲的丹麥王子
而她也將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任亞裔王妃
一時間
現實版的灰姑娘轟動全香港
而此時正處於輿論中心的文雅麗
正平靜地辦完離職手續
和200多位同事一一話別
獨自進入空無一人的電梯
在未來的歲月裡
文雅麗用自己的後半生告訴世人:
文雅麗從來不是誰的灰姑娘
她一直是自己的女王
家有少女初長成
1964年6月30日,文雅麗( Alexandra Christina Manley)出生於香港。
文雅麗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是在香港度過的,同時這位土生土長的中國女孩血統相當複雜,父親理察·曼利來自上海,有著中英法三國混血的血統,母親克裡斯塔·曼利則是捷克和奧地利混血。
童年時的文雅麗(中)
仔細觀察文雅麗的五官,確實少了一些西方人稜角分明的深邃輪廓,卻多了幾分東方含蓄神秘的風韻。有著八分之一中國血統的她,中文名「文雅麗」三個字,其實正是來源於她的家族姓氏「Manley」的粵語音譯。
文雅麗和父母的合影
在父母的悉心栽培下,文雅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各科成績都十分優異。18歲那年,她離開家獨自前往維也納攻讀國際商貿專業。
畢業後,文雅麗回香港找了旅行社就職,也經常因公去日本常駐,因此熟練掌握英語、德語、法語、粵語、日語。
從日本回來後,她又在花旗銀行做了4年的證券經紀人,那時,文雅麗認為自己有必要再次充電,於是又去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學習了一年。
再次修完學業回到香港後,文雅麗進入了GT管理公司的市場銷售部工作。由於工作能力出色,短短三年,文雅麗就從助理一步步升任為部門的副總經理。
那一年她29歲。
憑藉自身的努力,這位大寫加粗的精英女性儼然走上人生巔峰。但誰也沒有想到,當文雅麗正在職場上所向披靡時,一場如同童話般的愛情故事正悄然來臨。
1994年1月,丹麥女王瑪格麗特和王夫亨裡克王子的兒子,24歲的丹麥二王子約阿基姆來到香港一家船務公司實習。
在一次晚宴上,約阿基姆和文雅麗邂逅了。
王子眼前的文雅麗,既有迷人的東方韻致,又有非常自信的西式風格,王子對她一見傾心,並開始了瘋狂的追求。
一時間,兩人的戀情轟動了整個香港,五個月後,約阿基姆正式向文雅麗求婚。
然而,接受一位比王子大五歲、還是平民出身的亞洲女性,這對丹麥王室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要知道,一直以來,古老的丹麥王室都只與貴族通婚,甚至連王子的父親,瑪格麗特女王的丈夫亨裡克親王也曾因為只是小貴族出身而遭到不少非議。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
更何況丹麥作為北歐五國之一,丹麥王室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君主國,王室的血統純正而古老。
所以在知道這件事後,一開始瑪格麗特女王也是反對兒子的婚事的,但是文雅麗不輸名媛的優雅氣度讓女王頗為欣賞,再加上她想到自己年輕時和丈夫的戀情也遭到阻撓,將心比心,開明的女王就欣然贊成約阿希姆迎娶這位帶有東方血統的平民王妃。
1995年11月18日,文雅麗和約阿基姆王子在哥本哈根舉行了盛大的王室婚禮,全歐洲的皇室都趕來參加,當時約有4萬人爭睹這位歐洲王室第一位亞裔王妃的風採。
就這樣,文雅麗這位平民出身的港產王妃,正式成為丹麥王室的一員。
這場世紀婚禮如童話一般美好,回憶起當年的浪漫情景,文雅麗說「這一切都來得太快,我都來不及緊張。」
在旁人看來,平民女孩嫁給王子,可以從此就過上幸福快樂的一生。
但對文雅麗而言,捨棄奮鬥許久才有所成就的事業,背井離鄉嫁到陌生的丹麥,這何嘗不是一種犧牲。
但文雅麗相信,她的人生不止局限於此。
據說婚禮當天,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鄭重地對文雅麗說,「從今天起,你就是丹麥人了。」
但在這沉甸甸的一句話背後,文雅麗深切懂得王冠背後的責任,更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開始,我確實不太適應王妃這個新角色。身為王妃,你不能讓國民失望,絕對不能。」
為了更好地和普通民眾交流,已經掌握英、粵、德、法、日五門語言的文雅麗,在來到丹麥後不久,立刻學習起了艱澀的丹麥語。據說,文雅麗僅僅用了300個小時就熟練掌握了丹麥語,並能夠流利地接受採訪。
同時,和英國黛安娜王妃一樣,文雅麗一改丹麥王室高冷的特點,總是面帶真誠微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就這樣,文雅麗用自己的聰慧和真誠贏得了丹麥人民的好感,上至女王下至民眾都對她稱讚不已。
起初,丹麥女王同意這樁婚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兒子的堅持,但是文雅麗嫁入王室之後的種種表現更讓她刮目相看,女王開始對這個來自亞洲的兒媳寵愛有加,甚至告訴自己的長子王儲要學習一下弟弟挑選妻子的眼光。
與此同時,文雅麗的表現也被經常被拿來和黛安娜王妃相比,但面對「東方黛安娜」的誇獎,文雅麗並不認同。
她說「黛安娜訂婚時只有19歲,而我結婚時已經31歲了,那時我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作出的是自己的決定。我知道我不僅僅是嫁給一個人,而是嫁給他的整個國家。」
與此同時,在王妃越來越融入丹麥社會的過程中, 王子與王妃的性格差異正在婚後漸漸顯露……
一方面,成為王妃的文雅麗沒有懈怠,她積極參與到各類王室公共事務中,從丹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到丹麥視障人士協會,再到動物基金會,還贊助了丹麥國家女子合唱團.....她一度同時在21個社會公益組織任職。
與此同時,她的丈夫約阿希姆王子則更多地出現在球場、賽車場、搖滾演唱會上,被稱為「派對王子」。沒有繼承王位壓力的約阿希姆夜夜笙歌,常常爆出醉酒、行為粗暴、社交失禮等醜聞,甚至數次被媒體拍到在夜店宿醉。
一個夜夜笙歌一個勤勉敬業,就這樣,兩人的分歧與衝突越來越多,王子和公主漸行漸遠。
早在1996年,新婚不久的文雅麗,就對婚姻表達過自己的思考: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婚姻出現了無可挽回的危機,我們一定會分手。與其同床異夢,不如一刀兩斷,各自有權利開始新的生活。」
10年後,童話夢碎,她真的如當年所說那樣,果斷離開,親手摘下了自己身上的光環,一場曾經令無數女孩羨慕的王室婚姻就這樣結束了。
這一年,40歲的文雅麗帶著兩個小王子搬出去獨居。
當時,丹麥輿論幾乎全部倒向王妃,甚至嘲諷王子:「現在他可以毫無顧忌地出入夜店了,今夜就可通宵歡慶。」
很多丹麥民眾非常同情文雅麗,認為是王子辜負了她。但是文雅麗卻用事實證明——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和憐憫。
恢復了單身生活的文雅麗,依然是眾多慈善活動的常客,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兩年後,一個爆炸性新聞再次震驚了所有人:文雅麗再次收穫了愛情,帶著兩個小王子嫁給了小她14歲的攝影師馬丁。
這場婚禮不再有當年的金碧輝煌,文雅麗卻依然笑得開心甜美。再嫁後,她的王室待遇基本被全部取消,從王妃變成了普通平民。
變回灰姑娘以後,文雅麗並沒有喪失民眾對她的喜愛。不僅丹麥人民對她愛戴有加,連丹麥王室也為她破例保留了爵位。
但是好景不長,8年後兩人因價值觀不同,和平地結束了這段婚姻,那一年,文雅麗已經51歲。
無論是做王妃時,還是不做王妃以後,文雅麗從來沒有鬆懈過對公益的熱愛,2015年,文雅麗因為對丹麥突出的公益貢獻而被政府和人民稱讚。她失去了王子,卻贏得了丹麥人民的心。
時過境遷,文雅麗的臉上褪去了年少時的稚嫩,眼裡是對生活的篤定和時光沉澱後的成熟。如今,她不再是誰的王妃,而是獨一無二的文雅麗,是自己的女王。
無論是放棄光芒四射的王妃頭銜
或是再度為愛披上婚紗
還是8年後再次恢復單身
不斷為自己做決定的文雅麗
遊刃有餘地掌控著自己的人生節奏
不為自己設限
便有機會邁出實現可能的那一步
婚姻或是世俗的觀念
從未成為文雅麗的枷鎖
所有的選擇和經歷
都為歲月賦予了分量與色彩
而人生的精彩
就在於充滿著無限的可能
把生活過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文雅麗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世人
那些選擇用自己的節奏面對人生的人
更勇敢,也更幸福
版權歸精英說所有,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