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BC2020】學術專題介紹:代謝流技術應用&微量元素前沿進展

2020-12-24 澎湃新聞

【ICBC2020】學術專題介紹:代謝流技術應用&微量元素前沿進展

2020-10-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ICBC2020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

責編 ∣吉 佳

學術專題介紹 VOL.1

代謝流技術和應用

Metabolic flux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同位素示蹤以及代謝流定性與定量分析技術的開發;基於代謝流技術的生物體內代謝及其調控機制的發現及解析。

Session主席

楊琛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張暉 研究員

中山大學

邀請報告人

唐惠儒 教授

復旦大學

胡澤平 研究員

清華大學

朱正江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林樹海 教授

廈門大學

張暉 研究員

中山大學

楊琛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微量元素前沿進展

Frontiers of Bio-Trace Elements

聚焦鐵、鋅、硒等微量元素代謝及金屬調控蛋白結構與功能最新研究進展;心血管疾病及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等臨床轉化醫學研究也將開展深入討論。

Session主席

王福俤 教授

浙江大學

陳填烽 教授

暨南大學

邀請報告人

王福俤 教授

浙江大學

梁毅 教授

武漢大學

陳填烽 教授

暨南大學

謝黎煒 研究員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

高明輝 研究員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夏梽丹 講師

浙江大學

第十八次生物物理大會註冊正在進行中

我們期待與您廣州相聚

重要日期提示

註冊優惠截止:10月15日

摘要與牆報提交截止:10月30日

原標題:《【ICBC2020】學術專題介紹:代謝流技術應用&微量元素前沿進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年爆轟前沿與熱點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2020年爆轟前沿與熱點學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2020-11-02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黃威醫生受邀出席手外科學學術會議並做專題演講
    大咖雲集,思想碰撞眾多醫學界的領跑者們勇於創新、迎難而上不斷推動著醫學領域的變革與發展01、 一場大咖雲集的學術盛會2020年12月18-20日,由山東省醫學會主辦、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承辦的山東省第十三次手外科學學術會議在「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隆重召開。
  • 2020華中地區「LiPiFlow熱脈動技術專題培訓班——長沙站」落幕
    2020 華中地區「LiPiFlow熱脈動技術專題培訓班」合影。李寬舒博士LIPIFLOW聯合強脈衝實操講解及1對1操作演練。近年來,我國乾眼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也愈顯低齡化,逐漸成為了一個困擾國人生活質量的難題。
  • 【ICBC2020】福利多多!第二屆期刊論壇閃亮登場!
    【ICBC2020】福利多多!第二屆期刊論壇閃亮登場! 原創 ICBC2020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責編 ∣吉 佳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主辦的「第十八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將於2020年11月15-18日在廣州召開。
  • 「2020•學術前沿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中國網北京10月26日訊由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北京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承辦的「2020•學術前沿論壇——美好生活:全面小康實現與社會治理創新」,於10月24日在北京師範大學成功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舉行首屆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
    在隨後舉行的學術委員會首次會議環節,前沿科學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丁奎嶺院士做中心工作報告,詳解介紹中心建設背景、學科基礎與優勢、建設內容與目標、組織架構與運行管理、預期成效。展示了中心2020年在實體化建設、機制體制改革、人才引進與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進展。
  • 【學會通知】2020年中醫美容分會(籌)學術年會暨中西醫結合美容...
    【學會通知】2020年中醫美容分會(籌)學術年會暨中西醫結合美容技術推廣應用學習班於10月9日-1… 2020-09-18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省、市婦科微創技術、盆底及計劃生育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12月19日,由鄭州市衛生健康委主辦,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承辦的「2020年省、市婦科微創技術、盆底及計劃生育相關知識學術研討會」在門診七樓第一會議室舉行。此次研討會是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鄭州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郭華峰首先代表醫院致歡迎辭,她向參會人員介紹了醫院的概況、學科建設以及婦科學科發展。
  • 【學術會訊】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12月20日-21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辦的「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在廣東大廈順利召開,受邀來自兩岸三地的數十位知名專家教授以及全國各地400餘位代表共同參與了本屆學術盛會。
  • 正雅頜位重建技術學術峰會-國內前沿正畸技術分享會
    在12月16日,由正雅集團和泰康拜博沈剛正畸團隊舉辦「正雅GS頜位重建技術學術峰會」在寧波隆重開幕。該學術會的創建初衷是為隱形正畸行業開闢新的發展道路和最新行業動向,減少前沿技術與臨床醫生之間的交互障礙,提供專業正畸學術經驗的交流環境。
  • 第十八屆中國農業機械學會2020學術年會在寧波隆重舉行
    「第十八屆中國農業機械學會2020學術年會」於2020年12月12~14日在浙江寧波隆重舉行。來自國內農業裝備行業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管理與推廣應用等單位1000餘位科技工作者出席大會。
  • 手指再造專家黃威應邀出席「山東省手外科學學術會議」並發言
    大咖雲集,思想碰撞眾多醫學界的領跑者們勇於創新、迎難而上不斷推動著醫學領域的變革與發展01、一場大咖雲集的學術盛會2020年12月18-20日,由山東省醫學會主辦、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承辦的山東省第十三次手外科學學術會議在「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隆重召開。
  • 原子光譜與生物技術 「百家爭鳴」—2020分子光譜會議分會場一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10月31日,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 2020年光譜年會在成都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摘要近320篇。
  • 2020年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學術論壇成功召開
    2020年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結核病學分會學術論壇成功召開 本報訊 (王琛)12月12日,由市醫學會主辦,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結核病學分會學術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 【學術前沿】JMCB類器官專輯 | 精準搭建人體器官微模型
    以下文章來源於JMCB科學前沿 ,作者JMCB編輯部 JMCB科學前沿分享生命發現,走近科學前沿。學術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JMCB) 將助力更多優秀的科研成果在世界科學舞臺精彩亮相!
  • 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發展及應用前沿報告2020
    2016 年 9 月,NSF 發布 2017 年研究與創新新興前沿項目(EFRI)的招標文件,著重解決基礎工程挑戰,開發晶片級的設備和系統,為實用化的量子存儲和中繼器的研製做準備,目標是實現可擴展的廣域量子通信和應用。
  • 日照壹美整形鼻整形前沿技術高峰論壇盛大召開
    7月11日-12日,「共贏未來 · 鼻整形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於山東日照隆重舉行。日照壹美天成美容整形醫院迎來了國內一百多位鼻整形專家、醫師,共同研討鼻整形發展趨勢,分享鼻整形技術前沿成果,演示解讀鼻整形手術實操技術。
  • 【學術報告】類腦計算前沿學科論壇暨CSIG圖像圖形中國行會議通知
    為促進西北工業大學腦科學與類腦計算學科的快速發展,推動圖像圖形學科的普及,加強各高校研究所以及企業間的交流,針對腦科學、類腦計算、醫學圖像分析等領域中的前沿和關鍵問題,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和信息融合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將於2020年9月26日至9月27日在西北工業大學正禾賓館西四會議室舉辦「類腦計算前沿學科論壇暨CSIG圖像圖形中國行」和相關方向學術研討活動。
  • 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等九位院士...
    記者 金喆12月19日,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2020年,金域醫學臨床研發中心自主研發項目超過180項,圍繞血液疾病、神經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推出一系列有技術競爭力的檢測項目;產學研協同創新的能力明顯加強,已經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協和醫院、華西醫院分別開展包括愛滋病感染、罕見病、阿爾茲海默症等疾病領域合作研究。
  • 自然語言處理學術會議AACL線上召開 聚焦亞太地區NLP技術進展
    會議匯集來自學界、業界的百餘位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專家大咖,圍繞語義表示與理解、知識圖譜、對話系統、信息抽取與文本挖掘、機器翻譯等前沿技術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本屆AACL會議是其成立以來的首次學術會議,也是ACL為推進亞太區域NLP研究邁出的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