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0年到現在,大銀幕上一共公映了7部蜘蛛俠真人電影,三位演員先後飾演了彼得·帕克。
託比·馬奎爾、安德魯·加菲爾德、湯姆·赫蘭德,他們各有千秋,到底誰最好,大眾的聲音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2019年,一個關於三代蜘蛛俠同框的腦洞引發了影迷的無窮想像。
如果三位演員真的同時在一部電影中出現,震撼程度絕對不亞於2012年《復仇者聯盟》。
只是要實現這一願景,光是要三位演員都答應出演,並且搞定檔期問題這一條件,就很難達成。
所以願景只能是願景嗎?
不一定。
擁有蜘蛛俠影視版權的索尼哥倫比亞影業,可能已經在做計劃了。
01①《蜘蛛俠:平行宇宙》帶來的希望
2020年5月,《蜘蛛俠:平行宇宙》續集官宣調整檔期至2022年10月7日上映的時候,製作人克裡斯·米勒透露,他本來打算,計劃在《蜘蛛俠:平行宇宙》中讓託比·馬奎爾、安德魯·加菲爾德、湯姆·赫蘭德分別扮演的蜘蛛俠同時出場。
但是索尼拒絕了這一方案。
此消息一出,和之前的相關消息結合,索尼的意圖就非常清楚了。
正因為克裡斯·米勒有意要做三代蜘蛛俠同框的噱頭,《蜘蛛俠:平行宇宙》的導演才大膽設計了相關的場景。
2019年初,《蜘蛛俠:平行宇宙》的聯合導演兼編劇之一,羅德尼·羅斯曼透露,他曾在劇本中寫了一個三代真人版蜘蛛俠形象一起出場的場景,但可惜沒能使用。
原因克裡斯·米勒現在解釋了,是當時索尼高層沒有同意。
於是,在《蜘蛛俠:平行宇宙》中,本來為託比版蜘蛛俠再次出場所做的一些《蜘蛛俠》老版三部曲同款畫面,變成了傑克·詹森配音的頹廢油膩版彼得·帕克。
2019年6月,湯姆·赫蘭德在宣傳《蜘蛛俠:英雄遠徵》時被問到了關於三代蜘蛛俠同框的看法,他表示那一定超酷,言外之意就是他肯定願意和託比、加菲一起出演。但能不能有,要看老總們的意思。
自此,三代蜘蛛俠聯手,就成為了一個「有生之年系列」。
為什麼索尼拒絕了克裡斯·米勒的神奇想法,卻還說人家可能已經在做計劃?
證據有二。
第一,索尼雖然拒絕了克裡斯·米勒,但態度卻十分微妙。
索尼給出的答覆是,「還沒到時候」,或者說「為時過早」,而不是「肯定不行」。
第二,可以說是實錘證據。
在克裡斯·米勒透露三代蜘蛛俠同框腦洞被拒之前,索尼正式命名旗下的漫威角色電影系列為「索尼漫威角色宇宙(SPUMC)」。
與此同時,蜘蛛俠電影官媒把三代蜘蛛俠都拿了出來,做了同框海報。
有人覺得,這只是配合亞馬遜流媒體Prime Video的宣傳而已,並不代表索尼要做三代蜘蛛俠同框的電影啊?
確實不代表什麼,卻可能是一個劇烈的暗示。
在索尼戰略大會中官宣的15部SPUMC計劃項目中,實錘了《蜘蛛夫人》這部電影將會立項,之前傳聞英國女導演S·J·克拉克森將執導本片。
在原著設定中,蛛網夫人可以連接多元宇宙中每個擁有蜘蛛超能力的超級英雄。
遊戲《蜘蛛俠:破碎維度》,正是利用了蛛網夫人的設定,讓不同版本的蜘蛛俠先後出場。
再看看索尼之前拍了什麼?
《蜘蛛俠:平行宇宙》啊。
「平行宇宙」的設定能讓動畫角色和真人角色產生交集,令到這部動畫名義上可以屬於SPUMC,也能讓之前不同世界觀的角色聯動。
更重要的是,影片測試了觀眾對於多個蜘蛛俠同時出場的反應。
電影大獲成功,證明方案是可行的,索尼也更有自信繼續三代蜘蛛俠的同框計劃。
如果一切順利,《蜘蛛夫人》很可能會打開真人電影的平行宇宙,為三代蜘蛛俠同框的大電影做好劇情鋪墊。
三代蜘蛛俠同框是一個絕對能賣大錢的噱頭,如果只是以動畫的形式,就算三位演員都有檔期都願意來配音,影響力自然不夠受眾群更廣的真人電影大。
等日後真人電影有機會再來一遍的時候,驚喜程度就沒那麼高了,賺的錢也少了。
或許是參考了華納DCEU的失敗案例,索尼沒有著急賺快錢,而是希望能像漫威那樣慢慢鋪墊,最終能做出媲美《復聯3》、《復聯4》那樣的大戲。
觀眾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索尼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解決一些來自現實的阻礙。
02②三大難題
平行宇宙的概念使得一切皆有可能,令到原本屬於不同世界觀的角色合理地聯動。不過SPUMC計劃仍然沒有一部多角色聯合的大電影,可見索尼還未考慮清楚「蜘蛛版復聯」要怎麼做。
原因可能是,索尼有意讓三代蜘蛛俠同框這件事作為SPUMC的一個大高潮,但實際操作卻有著許多的不確定性。
索尼不能確定能不能辦到,所以「蜘蛛版復聯」先不著急拍板,以防計劃趕不上變化。
要讓三代蜘蛛俠同框,至少要解決三大難題。
第一,湯姆·赫蘭德版蜘蛛俠的融入問題;第二,演員問題;第三,劇本問題。
先說第一點。
湯姆·赫蘭德能否順利入局,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漫威影業的態度。
如果索尼和漫威再度談崩,版權在手的索尼還是可以讓湯姆·赫蘭德繼續演,但不能漫威電影宇宙(MCU)相關的東西,卻會帶來一定的麻煩。
沿用MCU的世界觀和設定,要怎麼規避神盾局、鋼鐵俠的影響?這無疑會影響電影對角色的塑造。
比較穩妥的辦法是塑造全新的湯姆版蜘蛛俠,拋棄漫威「home三部曲」的人設。
只是這極有可能會導致觀眾傻傻分不清,到底電影的世界觀跟MCU那邊有沒有聯繫。
問題能解決,可並不完美。
所幸漫威這邊對於合作是持開放態度的。
漫威總裁凱文·費奇曾表示,拍《奇異博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設定平行宇宙。對於湯姆版蜘蛛俠能不能與湯姆·哈迪飾演的毒液同框,他說,「可能一切都要看索尼影業吧。」
MCU也有了平行宇宙的大門,凱文·費奇又不反對,只要索尼不壓榨漫威的付出,迪士尼不獅子大開口貪圖更多的利益,雙方能一直合作共贏下去,第一個難題便能完美解決。
第二點是絕大多數人都能想到的演員問題。
湯姆·赫蘭德已經爽快答應,只要提前和他談好檔期即可。
託比·馬奎爾近年很少演戲,他已經轉型做幕後。
重新出演蜘蛛俠,對於已經有些過氣的他來說有著巨大的利益,要說服他應該也不是太難的事。
除非他本人很抗拒這件事情。
最難搞定的是安德魯·加菲爾德。
他並不是一個專屬商業片的演員,在成為蜘蛛俠之前,他參演過提名奧斯卡熱門影片《社交網絡》。
據《衛報》的採訪,在拍攝《超凡蜘蛛俠》的時候,他的想法並沒能在正片中實現。這可能使他對好萊塢的大製片廠的模式產生牴觸感,以至於在此之後,他出演的都是文藝片。
他可能並不屑於商業電影能給他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只是想實現自己的藝術價值。
那索尼要拿什麼打動加菲參演?
兩個字。
劇本。
對於一個優秀演員來說,無法拒絕的不是片酬,而是一個好劇本。
也就是說,只要解決第三個劇本問題,演員的問題就很容易迎刃而解。
劇本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難點。
首先是如何權衡三代蜘蛛俠的戲份。《復仇者聯盟》系列是一個很好的參考,總之,三位演員的分量必須平均,否則就會有一方的粉絲不滿意。
然後是如何不讓如此一部萬眾矚目的電影淪為一部爆米花。
《蜘蛛俠:平行宇宙》是一次成功的試驗,不過電影是以主角邁爾斯·莫拉萊斯的成長為主軸,才讓多個蜘蛛俠的登場流暢自然,而非走馬觀花。
三代蜘蛛俠同臺大戲需要平衡三個演員的戲份,所以就需要至少三條主要的故事支線,以及一條串聯三人的主線,不能照搬《蜘蛛俠:平行宇宙》的劇情模式。
三位蜘蛛俠都已經有既定的人設,編劇需要在與原作不衝突的情況下,讓不同角色相互碰撞的同時,使得每個角色自身產生新的感悟,體現某種主題。
還有如何從已有的世界觀切入,讓三位蜘蛛俠循著劇情線索自然地匯聚一堂,也是編劇需要考慮的問題。
真人電影不是動畫,像《蜘蛛俠:平行宇宙》那樣簡單粗暴地,幾乎是不講邏輯地,隨便用一個平行時空機器就把6個蜘蛛俠湊在一起,是絕對不可行的。
03③蜘蛛俠IP需要創意
在從漫威公司買下影視版權後,索尼需要5年至少拍一部蜘蛛俠電影,否則版權將回歸漫威。
現在看來,這個合同條款給索尼挖了一個大坑。
5年必須拍一部蜘蛛俠,意味著蜘蛛俠會隔三差五地出現,不斷挑戰觀眾審美疲勞的極限。
雖然在2002年到2007年的《蜘蛛俠》三部曲很成功,但由於系列第四部電影無疾而終,索尼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交出一部重啟的蜘蛛俠電影。
《超凡蜘蛛俠》其實已經做得十分不錯,只是由於託比版的《蜘蛛俠》還記憶猶新,部分觀眾對新版電影不太感冒。
在超級英雄泛濫的時代,哪怕2012年《超凡蜘蛛俠2》祭出了「格溫之死」,以及拓展世界觀,試圖打造「蜘蛛俠宇宙」,也無法阻止觀眾審美疲勞的加劇。
電影的口碑平平,票房只能勉強回本。想到第三部有更大的格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承受更大的風險,索尼就有點犯難了。
按照合約,索尼必須在2017年拿出《超凡蜘蛛俠3》。
更多的問題接踵而至,那時候主演安德魯·加菲爾德已經34歲,而電影中彼得·帕克才高中畢業,違和感會越來越強,恐怕「蜘蛛俠宇宙」還沒進行到高潮,安德魯·加菲爾德就已經是40多歲的中年大叔了。
反正就是拍得越快不行,觀眾會審美疲勞;拍得太慢不行,演員的年齡會撐不住,IP所創造的效益也不會高。
與其陷入無限重啟,玩壞蜘蛛俠IP,不如選擇和漫威合作,帶給觀眾一些新鮮感。
2015年,索尼與漫威達成「租借協議」,蜘蛛俠加入MCU,兩年後《蜘蛛俠:英雄歸來》大賣,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小蜘蛛,皆大歡喜。
相信索尼這時候已經意識到了,蜘蛛俠IP最需要的就是創意。
重複彼得·帕克被蜘蛛咬傷,失去至親或者摯愛,領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這些情節,做得多有感情都已經作用不大。
漫威製作的蜘蛛俠電影能成功,是因為劇情擺脫了千篇一律的故事梗概,更是因為MCU的助力,蜘蛛俠第一次與其他超級英雄聯手作戰,這是前所未有的。
SPUMC建立在MCU之後,蜘蛛俠和毒液聯手有看頭,但終究只是在複製「漫威大法」。
觀眾對這種模式遲早都會疲勞,說不定漫威的下一個十年就風光不再。
索尼還必須做出漫威沒有的,於是就有了《蜘蛛俠:平行宇宙》。
誰知因為這部動畫,蹦出了一個三代蜘蛛俠同框的腦洞,這也是漫威還沒做到的,聯動以前不同的電影系列。
現在,SPUMC有著兩個備選方案。
一個是按漫威模式走,如果《吸血鬼莫比亞斯》,《毒液2》等新片能成功,對於想要看到三代蜘蛛俠同框的觀眾來說是個壞消息。
因為這證明漫威模式還沒有過時,索尼仍然沒到冒險做創新的時候。
可能要到SPUMC的第三階段,三代蜘蛛俠才有聯手的必要,這就類似於MCU《復聯4》的最高潮階段。
如果原計劃失敗,那另一個方案就要啟動,那就是三代蜘蛛俠同框電影的方案。
漫威模式不管用了,就需要提早拿出一部三代蜘蛛俠同臺演出的大電影,一個影史前所未有的盛況,來拯救SPU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