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在部隊裡面,起到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部隊屬於中流砥柱,其中,部隊裡面的士官主要分為三等7級,初級士官包含下士和中士,中級士官包含上士和4級軍士長,高級士官包含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下士和中士都屬於初級士官,下士想要晉升為中士到底難不難?
軍隊裡面下士的來源,主要是這4種情況。
義務兵轉上士官就是下士軍銜;高中生報考定向培養士官學院,畢業之後進入部隊,授予下士軍銜;義務兵考入士官學校,畢業之後回到連隊授予下士軍銜;大學畢業生直招士官入伍,授予下士軍銜。
除了義務兵轉士官,晉升為下士,第五年晉升中士的時候有點難度之外,剩下幾種情況晉升中士,可以說是毫無壓力。首先定向培養士官,進入部隊之後,有學歷和技術在手,晉升中士只要「民主測評、體能、專業、理論」考核通過就沒有問題,從士官學校畢業回到連隊的士官也是這個道理。而大學生直招士官入伍,有政策的支持,必須要服役滿中士,當然晉升上士和四級軍士長都是優先考慮。
義務兵晉升下士通常都會擔任骨幹(班長或者副班長)。
義務兵轉士官的時候,在同年兵當中,肯定是屬於佼佼者,體能素質和專業技能,都是非常了得。義務兵晉升為士官之後,連隊會為了培養這幫年輕的士官,會讓其擔任骨幹,要麼就是副班長,要麼就是班長,主要看個人能力,能力強的士兵會在第3年的時候擔任班長,能力稍微差一些的,會在第4年的時候擔任班長。
部隊裡面的班長,並不是說誰都可以擔任,想要擔任班長要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很強的責任心以及過硬的軍事政治素質。班長不是說具備管理能力就能帶領好一個班,過硬的軍事素質,是必須具備的條件,不然手底下那幫兵根本不服你。首先擔任班長之後,個人的綜合能力都會有一個質的提升,看待問題的角度會更高一層,處理事情的時候考慮上會更加全面。
如果義務晉升下士之後,沒有擔任班長,走的是技術路線。
專業技術水平都比較精通,因為已經在這個崗位幹了5年,從新兵下連開始,就一直在這個技術崗位上,苦練本領。只要不是在那裡整天混日子,等著退伍,那麼專業技能,一定學得很不錯,專業技能精通,不僅是下士晉升為中士有優勢,晉升上士、四級軍士長以及高級士官都會優先考慮。
義務兵晉升下士後年齡上來分析。
18歲參軍入伍,到下士期滿的時候剛好23歲,這個時候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幹勁十足,精力旺盛,幹什麼事情都十分賣力,學東西也很容易掌握,所以無論是軍事素質,還是各方面的管理能力,專業技能都掌握得比較好。
義務兵晉升下士之後人際關係來分析。
能夠從義務兵轉上士官,說明自己在連隊還是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人際關係還是比較好。轉士官之後通常會擔任班長,班長是要經常和其他班排的戰士打交道,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會比義務兵的時候更上一層樓。
下士擔任班長之後,和連隊幹部的交流會更加緊密,工作幹得好,自然會得到領導的認可,能夠擔任班長也是連隊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認可。所以在人際關係上不僅得到全連戰士的認可,同樣也會得到連隊幹部的認可。
從中士的名額來看,相對比較多一些。
在基層連隊,不管是一線作戰部隊,還是後勤保障單位,中士的名額還是比較多一些。當年我們連隊,下士晉升中士的時候,只要體能、專業技能、理論等考核通過,都能順利晉升中士,除非你自己不想幹了,就想退伍,那就沒辦法。
綜合以上分析,從義務兵晉升到下士之後,通常都會擔任骨幹,無論是人際關係,軍事素質,政治素質,專業技能,還是帶兵能力等等,都屬於最強,最旺盛,最有幹勁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下士晉升中士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