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強行推薦一部國產動畫良心巨著,製作精良,碾壓國內大多數動漫作品,足以比肩好萊塢CG作品的,超級優秀的但是你可能連聽都沒聽過的影片《精靈王座》
某種意義上來講,《精靈王座》代表了國內CG製作的頂點,在技術超標的情況下,其飽滿的劇情內容也不拖後腿。緊湊的節奏,巧妙地配樂,豐富的人物感情,不那麼商業化的配音,總之,其優點數不勝數。
然而就是這麼一部炫酷牛逼的優秀作品,票房收益讓每一位看過的觀眾都大跌眼鏡。首映當天排片率僅6%,上映四天檔期便幾乎告終,上座率慘澹,僅過2000萬的票房劇組可能都掙不回本錢。《精靈王座》商業上的失敗,無疑給了國產動畫製作者們當頭一棒,這個世界,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
在本片上映的兩年前,遊戲改編電影《龍之谷之破曉奇兵》讓每位觀眾都眼前一亮,沒想到,我們也能做出這樣的東西。《精靈王座》正是《龍之谷》的續作。然而前作打下的口碑基礎《精靈王座》一點也沒沾上光。
在影片製作的中期突然傳來了遊戲公司解約的噩耗,製作方面臨著不得不前功盡棄的可能,但他們堅持了下來,修改劇本,刪除角色,重新製作。此次危機不得不說是製作方,合作方,觀眾等「多輸」的局面。
當劇組感慨萬千,千辛萬苦的帶著作品準備上映時,卻發現他們的拍片率低的可憐,僅拍片三天就有下架的可能。這意味著演員的舞臺,只有一個試衣間。製作組這才慌張的意識到,他們的前期宣傳和影片定位上,輸了太遠。
製造輿論,消費熱點,賣力廣告,製作組幾乎毫無動作,這也使得大部分觀眾,不知道影片的存在。而與此同時,影片上映期間正是《大魚海棠》過後的「疲勞期」,觀眾對動漫電影的熱衷度會消停一段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大魚海棠》與《精靈王座》是同一家公司發行,其中是否有資源分配問題我們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影片尷尬作死的定位也為自己的墳墓填了把土。影片定位在遭遇傳統動畫「兒童向」定位時的尷尬。而當這些家長發現影片主題「兒童不宜」時,提前退場也就在所難免了。至於奇幻風格,這些年來在《魔戒》《霍比特人》的洗禮下雖也有不少擁躉,但其是否會為一部國產奇幻片,而且是動畫片買帳還是一大疑問。於是,本片的定位難免落得一個數邊均不討好的尷尬境地。
總而言之,雖然影片遭遇了票房上的失敗,但是卻讓觀眾們看到了還有人在為中國動漫崛起而努力,總要有人去嘗試,有人去當基石。誠然,國產動畫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但這更需要觀眾們的鼓勵與支持,讓我們一起期待國產動畫能走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