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世界盃,沒能小組出線的哥倫比亞隊早早行道回府。回國後,有人朝不慎打進烏龍球的安德烈·埃斯科巴開了12槍,每開一槍,就高喊一次"進球",還高喊:"謝謝你的烏龍球!"其中6槍擊中了埃斯科巴,送到醫院後,他很快被宣布死亡。這個消息震驚了世界。
埃斯科巴之死,不僅是哥倫比亞足球的悲劇,也折射出這個國家的痛苦和無奈。除了球員埃斯科巴,還有一個埃斯科巴,即半年前身亡的毒梟巴勃羅·埃斯科巴。如果巴勃羅沒死,可能安德烈也不會遇害。因為迅速騰飛的哥倫比亞足球與這些毒梟勾連在一起,政府和毒梟、毒梟和毒梟之間互相博弈,而埃斯科巴這樣的球員,只能扮演犧牲品
哥倫比亞足球有」毒「
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哥倫比亞足球還沒什麼地位,國家隊在美洲杯上的最好成績是兩次進前三名,俱樂部隊沒拿過解放者杯但似乎就在一夜之間,全世界都在談論和追捧他們。名帥馬圖拉納回憶說:"我們提高得太快了,人們起了疑心,說,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兩個因素造就了哥倫比亞足球的騰飛:一是冒出來一批出色球員;二是有了留住這些球星的財力,還可以引進外援很多投入足壇的資金是毒梟提供的。毒梟米格爾·羅德裡格斯侄子回憶說:"卡利美洲隊是我父親和叔叔的玩具,就跟小孩子的遙控汽車一樣,球隊就是他們的玩具。你先是得到玩具,接下來就希望自己的玩具能成為最好的。有個裁判是我叔叔的朋友,周一和周二,我們會寄錢給他,說,去快活吧,但美洲隊得贏球。"
毒梟中勢力最強的是巴勃羅,他長期為麥德林的國民競技隊提供資金。他的販毒網絡遍及美國和歐洲,跟義大利、俄羅斯等國的黑社會有交往,用他親戚的話說:"我們環球旅行,無論走到哪,都非常受尊敬。"有時候,巴勃羅一天就進帳5000萬美元,他需要將巨額財富轉化成合法收入,而職業足球正需要資金,也非常適合洗錢。例如,球迷買球票是用現金支付,那就可以在銷售額上做手腳,一場比賽的實際門票收入是100萬,對外宣稱賣了200萬,那100萬就漂白了。球員買賣上也可以做類似手腳,帳面的轉會收入遠遠高於實際所得,多出來的部分也乾淨了。
巴勃羅自己非常喜歡足球,他姐姐說,巴勃羅的"第一雙鞋是球鞋,死的時候穿的也是球鞋"。他不光對球星如數家珍,而且親自上場,還當一些球員的經紀人。他願意投錢給球隊,從足球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他控制的國民競技隊成績最好。
這樣的人物,如果在戰爭年代,能幹出一番事業,甚至成為英雄。但是在和平年代和艱難社會環境裡,只能鋌而走險,幹違法生意。這就是當時這些大毒梟們與哥倫比亞足球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也使得埃斯科巴這樣的球員成為了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