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過在網上找醫生、看診嗎?在廣東,已經有41萬人次嘗試過在「網際網路醫院」向醫生進行線上諮詢,有78家實體醫院已正式推出了自己的「雲診室」,近百個二級科室已經在網際網路醫院嘗試了「觸網」。
廣東78家網際網路醫院基本狀況如何?上線了哪些服務?哪些科室最熱門?收費標準怎麼樣?……近日,南方都市報「網際網路+醫療」課題組與賽立信數據資訊公司合作,調研分析了廣東78家網際網路醫院的基本設置和公開數據,發現,目前開通網際網路醫院的以綜合醫院、三甲醫院為主,有將近一半集中在廣州、深圳,從目前公開的諮詢量來看,內科、皮膚科、婦產科是網上問診的熱門科室。
今年,南都「網際網路+醫療」課題組將持續關注廣東網際網路醫院相關動態,今日推出廣東網際網路醫院系列報導的第一篇。
大多在疫情期間上線運營
2019年4月,廣東省首批22家網際網路醫院上線,其中19家為三甲醫院,包括廣東省人民醫院等。這些網際網路醫院都依託實體醫院而建,接入了廣東省統一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監管平臺,達到監管要求、審批通過之後,才被允許正式上線。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在廣東省衛健委的號召下,省內網際網路醫院迎來又一波上線高潮。今年1至2月,廣東有50多家醫院陸續開通了網際網路醫院,開設發熱門診、新冠肺炎相關諮詢,並將越來越多的科室接入「雲診室」,接受患者線上諮詢、線上複診,還開始試點引入醫保。
至7月底,接入廣東省衛健委官方平臺的網際網路醫院已有78家。
78家網際網路醫院分布在廣東16個地市
從地域上看,這78家網際網路醫院位於廣東省內16個地市,且相對集中於珠三角地區。
實體醫院位於珠三角地區的網際網路醫院共66家,包括廣州市24家,深圳12家,佛山10家,東莞7家,中山5家,江門3家,惠州2家,珠海2家,肇慶1家。
實體醫院位於粵東西北的有12家,包括汕頭2家,清遠2家,湛江2家,茂名2家,韶關2家,陽江1家,梅州1家。
開通網際網路醫院的醫院,以綜合醫院為主(佔八成左右);三甲醫院有70家,佔總數的約九成。
入口大多通過公眾號
網際網路醫院的入口在哪裡?課題組統計,大部分的醫院可直接通過醫院的公眾號進入網際網路醫院,進行「雲診室」問診,還有超過10家的網際網路醫院開發了需單獨下載的APP,包括中山一院的「掌上中山一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佛山市一醫院」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市整合當地的醫院資源,推出「健康中山」APP,中山市民在APP上註冊登錄後,可以從一個入口接入當地的5家網際網路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諮詢量最大
網際網路醫院運行情況如何?課題組統計了各網際網路醫院公開的諮詢量數據,有10多家醫院未能找到公開諮詢量,其餘的60多家醫院,其諮詢總量超過了41萬次。
其中,諮詢量最大的是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自今年1月上線以來,諮詢量超過了8.5萬次。
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的諮詢量也超過了5.5萬次、4.8萬次、4.1萬次,成為省內網際網路醫院的「人氣醫院」。
諮詢量前十的網際網路醫院,均位於珠三角地區,其中廣州、佛山、深圳各3家,江門1家。從醫院類型來看,其中7家是綜合醫院,另3家為專業公共婦幼衛生機構、專科皮膚病醫院、中醫院。
熱門科室:內科、婦產科、皮膚科
網際網路醫院所開設的科室與醫院線下科室有什麼不一樣?課題組發現,雖然不少醫院只開放了部分線下科室來「觸網」,但諮詢量數據顯示,7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開設的近百個二級科室中,絕大部分都有患者前來諮詢,零諮詢量的只有中醫骨科、病理科等個別科室。
其中,諮詢量最大的熱門科室包括內科、皮膚科、婦產科、外科、兒科、眼科、中醫科等。
在諮詢量前十的網際網路醫院中,最「熱」的諮詢科室也呈現出相似的分布情況,有4家醫院的「流量擔當」都是內科,婦產科、皮膚科是兩家醫院的「流量擔當」。
關注
婦產科、皮膚科為何成「流量擔當」?為什麼內科、皮膚科、婦產科會成為網際網路醫院中最熱門的科室?課題組發現,內科是各醫院中「觸網」率最高的,八成以上的醫院在網際網路醫院開通了內科問診,不管是諮詢類還是複診類,一級科室的內科和二級科室的內科都是開通率最高的,再考慮到內科疾病的常見程度,內科的諮詢量大不難理解。
婦產科、皮膚科的情況較為特別,課題組訪問了線上諮詢量較大的南醫大皮膚病醫院和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發現,雖然從診治條件來看,皮膚科更適合「觸網」,婦產科相對不適合「觸網」,但兩家醫院在線上的成功有相通之處:針對本院患者需求對網際網路醫院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置和推廣,挖掘適合「觸網」的細分領域,而不是將線下的科室和醫生照搬到線上。
皮膚病醫院:適合通過圖文、視頻方式看診
「皮膚病人在網際網路醫院看診,用圖文或者視頻的方式,大部分還是能看得比較清楚的,如果不是疑難重症的話,網際網路醫院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副院長鄭道城介紹。
南醫大皮膚病醫院從2019年初開始建設網際網路醫院,去年12月底正式上線運營,疫情初期的2月、3月開始,網上問診量上漲明顯。課題組獲取的數據顯示,它的諮詢量已超過不少綜合醫院,在廣東各大網際網路醫院中排在前列。
作為一家皮膚病專科醫院,南醫大皮膚病醫院在網際網路醫院的設置上比較有針對性,他們不設置發熱門診或新冠相關諮詢服務,從微信公號的「網際網路醫院」一欄點進去,頁面上顯示「視頻複診」、「便民開藥」、「在線諮詢」和「專病園區」四個項目,前兩個針對複診病人,「在線諮詢」不限複診病人、但不能開藥,「專病園區」承擔科普功能。
據介紹,其中的「便民開藥」欄目是8月下旬剛剛開設的,只開藥不問診,供慢病、常見病患者自主申請復購藥品,「我們醫院一些自製藥劑很受歡迎,一些病人會專門來掛號復購藥物,現在網際網路醫院開通這個功能了,這部分病人就不用跑醫院了」。
從開通以來的問診數據來看,從今年2月起,受疫情影響,南醫大皮膚病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的就診人數增長了一倍,與一般的綜合性醫院不同的是,他們主要增加的部分在複診,2月時,網上複診人數是開通第一個月的5倍,3月之後開始回落,「我們專科醫院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不像綜合醫院那樣明顯,線下就診恢復得比較快」。
與複診不同,在2月以後,圖文諮詢就診人數一直在持續上漲,在疫情緩解後也沒有回落,這與疫情期間人們對線上問診的熟悉和習慣程度提升有關。
鄭道城表示,對於皮膚病專科醫院來說,一般門診中百分之六、七十都是皮炎、溼疹等常見病、多發病,外地病人佔到六、七成,所以,網際網路醫院的圖文、視頻方式能夠滿足許多常見病的基本診治條件,對於病人也能切實地提供便利,是一個有前景的改革方向,未來,他們還將藉助網際網路醫院的平臺,與基層醫院一起聯動,進行繼續教育與遠程會診等領域的探索。
婦幼保健醫院:出院病人線上諮詢需求明顯
「我們婦幼醫院做網際網路醫院其實不好做,慢性病不是我們長項,產科很多問題要在現場來看,兒科也有難度,所以,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來把適合的病人分流到線上。」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信息科副科長張國強介紹。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是廣東第一批開通網際網路醫院的公立醫院之一,據課題組統計的數據,其諮詢量在廣州市各醫院中為最高,在全省的專科型醫院中也是最高。
該醫院目前有兩百多名醫生參與網際網路醫院的線上問診,主治醫生以上的均可申請,與其他大多數網際網路醫院一樣,醫生網上接診主要根據自身意願、在非上班時間進行。
在疫情緊張時期,這個模式有調整,「要讓病人在家裡就能看診,就通過排班,讓各科要保證有兩個醫生在早八點至晚十點時在線上值班,把線上問診的響應速度提上去」,那時候也是諮詢量最大的時期。
這同時也是醫生和病人對網際網路醫院的適應期,病人開始對網上就醫這種方式變得熟悉和習慣。但同時,婦產科、兒科本身有不適合線上問診的特性,怎麼解決?
張國強說,在實際操作中,他們還是發現了一些適合線上的細分領域,比如,產科、新生兒科的住院病人出院後,在家庭護理方面其實有很多需要諮詢、求助的地方,以前經常是醫生給病人留下自己的電話,但醫生忙起來就不方便接聽、回復,有了網際網路醫院的平臺,對這部分病人就方便很多。
因此,醫院在這部分病人的出院小結上附上了醫生在網際網路醫院上的二維碼,便於病人隨時掃碼複診、諮詢,目前,這個措施已經從最開始的新生兒外科、小兒呼吸科推廣到了全院各個科室,效果很好。
張國強表示,他們對網際網路醫院的期待之一是有效分流線下門診量,目前分流效果有所顯現,但還沒有達到預期,他們仍在探索網際網路醫院的下一步拓展方向,比如,怎樣使病人可以就近、儘快的拿到符合要求的藥。
同時,網際網路醫療仍受限於病人醫學知識的局限,描述、照片常常無法代替醫生的親自診療,但他相信,隨著未來醫學健康教育的普及、可穿戴設備的發展,醫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和各種設備獲取更多的客觀數據,網際網路醫療的短板也將慢慢補上。
專題統籌:尹來 李文 遊曼妮
數據合作:賽立信WPOS電商監測系統
採寫:南都記者李文 王道斌 實習生 鍾玲玉
編輯:遊曼妮 實習生 麥曉婷 設計 何欣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