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勺之年」預熱杭州大劇院建院十五周年 | 舞臺藝術和篆刻藝術的美妙碰撞

2021-02-13 天下藝家


「舞勺之年」,出自《禮記·內則》,指古代男子13歲-15歲期間學習勺舞。2004年開始投入使用的杭州大劇院,2019年也即將迎來十五歲「舞勺之年」的生日。

2018年12月24日-2019年2月28日,每天9:00-17:00,如遇演出,晚上也向公眾開放,由杭州大劇院聯合西湖印社特別企劃的「舞勺之年—杭州大劇院建院十四年曆年精品劇目回顧展」,以40個精品劇目、40方劇目印章組合展出的形式,既是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也是為2019杭州大劇院慶祝建院十五周年預熱。

這段時間的杭州大劇院北大廳被布置成一個迂迴轉折的時光長廊,漫步其間,可以觀賞從2005年到2018年期間在杭州大劇院上演的精品劇目的精彩瞬間,每個劇目由一張大幅演出劇照、一個畫框和一篇劇目說明組成,畫框裡是這個劇目的篆刻印面、邊款拓印和行書寫就的邊款釋文。據了解,用方寸之間濃縮的篆刻藝術來呈現舞臺藝術之美,這樣的嘗試,在國內外均屬創新之舉。

整個展覽分8個板塊:芭蕾舞劇、兒童劇、音樂劇、歌劇、話劇、舞蹈、戲曲、音樂會,精選歷年杭州大劇院的經典演出劇目進行展出。從馳名中外的舞臺劇作品《茶花女》《哈姆雷特》《四世同堂》到享譽世界的芭蕾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從風靡全球的音樂劇《貓》《音樂之聲》到揚名四海的話劇《暗戀桃花源》《戲臺》,通過音樂、戲劇、舞蹈等文化元素與篆刻藝術的強烈碰撞,凸顯文化藝術的張力之美。

舞臺藝術所表現的對象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整個過程是靈動的有形的,卻只能存在流動的時空之中。而篆刻恰恰相反,當刀走石破之後,留存下來的是固態的藝術,我們卻能在固態的印章上讀到靈動的信息與文人對藝術的情懷。當這一動一靜,一個屬於時間、一個屬於空間的藝術碰撞在一起,就產生多元衍生的藝術效果:《天鵝湖》用東方的象形文字訴說著關於西方的美麗愛情童話;燃爆全球的音樂劇《貓》在篆刻家的刻刀下撒嬌賣萌;當《哈姆雷特》遇上篆刻,另外一種藝術形式的《哈姆雷特》也別具一格地得到展現。

「舞勺之年——杭州大劇院建院十四年曆年精品劇目回顧展」由杭州大劇院總經理洪見成和西湖印社社長沈立新共同策劃。沈立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2018年初的時候,西湖印社就開了多次理事會來討論這些作品由誰創作,最後選出20多位優秀社員共同完成創作。這次與杭州大劇院的合作是我們西湖印社的一件大事,我們非常認真地對待。篆刻作品都是由創作者本人設計,根據每個劇目的名字,考慮每個印面的設計,從漢印到明清時期的流派印,都嚴格遵循篆刻的傳統文化之美。一次次地畫稿,一次次地磨掉重做,最終形成展出的效果,我們也是非常開心非常激動,也感覺非常榮幸。希望通過這樣的創新嘗試,共同助力社會文化的提升。」在他看來,這場展覽是杭州大劇院文化演出和西湖印社篆刻藝術的一次濃縮,是流動的舞臺藝術和固態的篆刻藝術在時空上相互糅合、相互碰撞所產生的絢爛花朵。

杭州大劇院總經理洪見成表示:2018年是杭州大劇院投入使用的第十四個春秋,作為杭州的文化窗口單位,自2018年全面啟動「悅亮」公益以來,大劇院全身心地投入文化惠民普及工作。而公益展覽作為「悅亮」公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市民走進劇院、提升藝術情操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相信通過自身不斷地探索與發展,正值舞勺之年的杭州大劇院,將更好地為廣大愛好高端高雅藝術的社會大眾帶來福音,為實現「一座具有獲得感與幸福感的劇院」的目標而努力。

歡迎訂閱2019年度《杭州廣播電視報》

全年定價:150元

杭州文廣集團唯一紙質媒體,

杭州文廣集團藝術品項目推廣平臺。

訂閱點:杭州日報各發行站

杭報發行站諮詢電話:96060

本報發行部電話:89833287

訂報請至杭州日報各發行站辦理

撰文:婁曉陽 鄭詩涵(實習)

版式:鄭詩涵(實習)

杭州文廣集團藝術中心聯繫電話:

0571-89833235   

0571-89833285

(點擊圖片進入精彩閱讀)

名家專訪系列

杭州文廣集團名家藝術推介計劃

 

拾而系列

杭州文廣集團新銳藝術推廣計劃

中國好文玩

藝訊

關注#天下藝家#

了解國內外前沿藝術動態

感知藝術之美

杭州文廣集團藝術中心官方公眾號

識別下方二維碼

輕鬆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舞勺之年,跨界之美 | 杭州大劇院篆刻展,重溫14年歲月風華
    當一座大劇院「牽手」一個篆刻社,當舞臺藝術「碰撞」金石篆刻,一動一靜,大美盡顯。還記得杭州大劇院12年特別慶典上,一堵流光溢彩的照片牆記載了建院12年來的點點滴滴。近日,杭州大劇院聯合西湖印社特別企劃,推出「舞勺之年——杭州大劇院建院14年精品劇目回顧篆刻展」,回顧大劇院14年來的歲月風華。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科技助力藝術更精彩
    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在藝術節上表演本報電 (記者鄭娜)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3周年。從12月11日至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周年系列活動。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為觀眾帶來美妙的藝術享受。12月22日當天,12小時不斷線的「線上藝術節」,更是將節日氛圍推向高潮。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即將開幕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新聞發布會嘉賓合影 國家大劇院供圖 牛小北攝影中國網訊 2020年是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將舉辦一場特別的「線上藝術節」,在線上為大家帶來精彩繽紛的藝術演出與活動。12月15日,大劇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朱敬出席發布會,公布了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的精彩亮點。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即將開幕[圖]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新聞發布會嘉賓合影 國家大劇院供圖 牛小北攝影中國網訊  2020年是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12月22日,12月15日,大劇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朱敬出席發布會,公布了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的精彩亮點。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中央芭蕾舞團音樂總監、上海愛樂樂團藝術總監、浙江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張藝,國家大劇院駐院歌劇演員、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演員趙嶺,也代表藝術家們分享了他們今年的藝術創作體驗,表達了對大劇院的祝福。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當日通過視頻向網友們致以問候,海內外的藝術家及劇院同行也紛紛通過VCR為劇院送上祝福。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 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 12小時「線上藝術節」精彩不斷
    中國網北京12月23日訊(記者 秦金月) 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讓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共享藝術盛宴。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將推「線上藝術節」
    2020年是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從12月11日起至12月22日的12天裡,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將極大滿足觀眾的觀演需求;12月22日大劇院特別策劃的12小時不斷線「線上藝術節」更是一場線上藝術狂歡,涵蓋歌
  • 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12月22日將推「線上藝術節」
    原標題: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將推「線上藝術節」  2020年是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從12月11日起至12月22日的12天裡,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將極大滿足觀眾的觀演需求;12月22日大劇院特別策劃的
  • 國家大劇院開啟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 「線上藝術節」12小時不斷線
    (攝影:牛小北)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朱敬公布了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的精彩亮點。她表示:「大劇院開幕運營十三周年,我們與所有藝術家、觀眾一同並肩經歷了歡笑,更攜手經歷了風雨。在今年,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和觀眾、受眾隔空,卻仍然時刻保持著最密切的聯繫。特殊的磨礪之後,我們收穫了加倍的成長,備加感受到藝術啟迪人心的巨大力量。」
  • 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 線上藝術節溫暖開幕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建院13周年線上藝術節12小時精彩不間斷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今年,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讓五湖四海的觀眾共享藝術盛宴。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12小時精彩不間斷
    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與以往不同的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也順應人們工作生活向線上轉變的新常態,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12小時直播「感覺像過年」
    賞音樂、觀展覽、品西餐、逛文創、聊藝術、探幕後……12月22日,在建院十三周年之際,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搬到了線上,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為五湖四海的觀眾帶來了一場藝術盛宴。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通過視頻向網友們致以問候,海內外的藝術家及劇院同行也紛紛通過VCR為劇院送上溫暖的祝福。王寧院長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大劇院沒有停滯不前,勇於擔當起國家文化平臺的職責和使命,及時推出了一系列抗疫文藝作品。劇場重啟後,我們精心創排了《十字街頭》《基督山伯爵》等優秀作品,呈現了門類豐富的精彩演出,為大家送去藝術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
  • 國家大劇院:藝術傳遞溫暖和信心
    11月7日晚,國家大劇院系列演出「冬日之約」首場線上演出之中國廣播民樂樂團音樂會如期舉辦。這是中國國家大劇院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春天在線」「聲如夏花」「華彩秋韻」三大系列之後的完美收官。截至11月5日,中國國家大劇院推出的三大系列、共計34場線上演出累計在線點擊量10.27億次。
  • 「陝歌」今年將迎建院80周年 徵集相關歷史資料籌建藝術博物館
    今年,陝西演藝集團·陝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歌」)將迎來成立80周年。為弘揚延安精神,紀念建院八十華誕,記者今日從陝西演藝集團獲悉,陝歌日前正式開啟「建院80周年藝術博物館資料徵集」活動,並將籌建陝歌藝術博物館。
  • 青島歌舞劇院建院60周年 八臺大戲點亮60年文藝脈絡
    「六十年來,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的文藝探索之路,在不同時代,展示了青島舞臺文藝的精彩,反映了這座城市的文藝風貌。」歌舞劇院張樂群院長表示,展演季的演出,延續著歌舞劇院60年來的舞臺藝術發展脈絡,集中為島城市民匯報劇院演出當下的發展成果。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名家名嘴帶您觀展看劇品西餐
    來源標題:名家名嘴帶您觀展看劇品西餐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帶您在線看展;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親自煎牛排,聊藝術,再拉上一曲英國作曲家埃爾加的名曲《愛的致意》……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通過視頻向網友們致以問候,海內外的藝術家及劇院同行也紛紛通過VCR送上祝福。王寧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大劇院沒有停滯不前,勇於擔當起國家文化平臺的職責和使命,及時推出了一系列抗疫文藝作品,並創造性推出了線上演出這一板塊,每周六晚為大家獻上一場免費的藝術盛宴。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將啟
    自2007年12月22日開幕至今,國家大劇院已進入第十三個年頭,自2009年起,國家大劇院將每年的12月22日定為「公眾開放日」,為廣大觀眾備下豐富多彩的藝術盛宴。12月15日,大劇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朱敬宣布,今年,由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12月22日當天,大劇院將取消線下免費參觀,「公眾開放日」將首次從線下遷徙到線上,為觀眾奉上一場不一樣的「線上藝術節」。據介紹,當天從上午10點到晚10點,持續12小時不斷線的藝術演出和活動,將在各大網絡平臺埠免費播出。
  • 追憶朱德群藝術人生,紀錄片《朱德群》12月上海大劇院首映
    2003年,上海大劇院建院5周年之際,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為上海大劇院繪製了巨幅抽象畫《復興的氣韻》。這幅畫作懸掛於大劇院的中央大堂,迎來送往過無數觀眾。 為紀念朱德群百年誕辰,上海大劇院特別將五樓的一處排練廳改造成專業畫庫,安置《復興的氣韻》以及朱德群當年創作時的幾幅草稿小樣。
  • 在上海大劇院延續藝術情緣,紀錄片《朱德群》全國首映
    2003年,上海大劇院建院5周年,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特地繪製了抽象畫巨作《復興的氣韻》。這幅畫作被放置在劇院中央大堂,已伴隨著上海大劇院走過近16年,迎來數千萬觀眾。2020年是朱德群的百年誕辰,上海大劇院將位於五樓的畫廊重新裝修,安置《復興的氣韻》的真跡及當年創作時的幾幅草稿小樣,以延續這段特殊的情緣。
  • 構建中國篆刻書法藝術與中國茶文化交流的彩虹之橋!
    2006年,中國篆刻藝術院創立;2007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指導和支持下,駱芃芃申請設立了全國第一個篆刻藝術碩士點;2015年,招收了中國第一批篆刻藝術博士研究生。駱芃芃也成為了中國第一位篆刻藝術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導師。駱芃芃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喜愛,九十年代因為一次文化訪問之行,徹底激發了駱芃芃對茶文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