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知天下事,21世紀的我們,舒服地坐在家裡,翹著二郎腿,點開手機即可隨時享受社會發展紅利。那麼在漫長的科學發展史中,是否有讓人嘖嘖稱奇的科學趣聞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發展路上不為人知的科學小故事:「金錢的魅力與人間煉獄的教訓。」
1.青史留名背後的金錢交易
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還記得以上例題,在我們的高中或者高數裡是一道常見的例題,小夥伴們大聲告訴我解題的訣竅是什麼?!
那麼小夥伴知道,其實洛必達,是一個能氣死人的高富帥嗎? 來看看洛必達的關係圖譜:
洛必達(1661-1704)出生在法國貴族家庭,高富帥不說,武能當軍官,文能做數學,真可謂能文能武,才智雙全啊。 17世紀的法國,是數學家夢寐以求的天堂,上到貴族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對數學家特別的尊重和敬畏,一時間風光無兩,被譽為世界數學之都。
前面說了,洛必達是富家子弟,錢對於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數字,本可周遊列國瀟灑一生,但洛必達不甘心。他意識到,依靠財富想要在歷史留名,實在無異於天荒夜談,總得留下一些什麼東西才行。於是,他開始絞盡腦汁地想,突然有一天,他靈光乍現,一拍大腿:對啊!我老師伯努利不就是著名數學家嗎,買它!
按理說伯努利身為著名數學家,應該不為利益所動才對。但是非常遺憾的是,伯努利此時此刻的處境,確實捉襟見肘,資金不夠,但是另一頭還牽掛著美嬌妻想要給她一個夢幻的婚禮。這時候,錢來了!
那是1694年7月22號,伯努利正輔導學生上課,這時,一封書信來到了他面前,書信內容大致的意思是:「老師,我給您一筆資金,您可以使用該筆資金來完成您的婚禮,您只需要把您剛完成的論文拿給我就可以了,您不需要署名,我自己來。」
這筆錢來得太及時了,伯努利也沒想太多,成交!
就這樣,以洛必達命名的論文正式公諸於世,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零比零型「求極限:
總結: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金錢是萬萬不能的!
鳥籠與摩天大樓
1871年前的芝加哥,美國最昌盛的國際大都市,處處都洋溢著燈紅酒綠的繁華氣息,如果用中國一個耳熟能詳的詞來大概形容的話,那就是」夜上海「。每到晚上,街道上隨意能看到醉倒在地的富家公子以及熱情奔放的美麗女子,人們歌舞昇平,一片祥和。
1871年的一個晚上,街道上的音樂如期響起,人們依舊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誰也沒想到,災難即將降臨!
1871年10月8日21點45分,一頭焦燥的奶牛,將馬燈踢翻在地,燃油頓時迸射浸入地板和乾草,火焰就像脫韁的野馬一般,放肆得串上棚頂,不到一會,整個牲口棚全部燃了起來。按理說,放現代來說,這充其量只能當作一場小火災,但是對於當時的芝加哥來說,那可是致命的! 由於此時芝加哥的房屋多為木質結構建造,火勢乘著西南風迅速擴大。
」太平洋飯店房頂著火啦!" "商業大廈和芝加哥商會大廈著火啦!" 「芝加哥歌劇院、第一國家銀行著火啦!」 ……夜幕中人們的喊叫顯得是多麼得刺耳,但是更可怕的還在後頭:
僅僅40分鐘後,遠處的芝加哥水廠也開始冒起大火,全城的供水系統中斷,供水隨即停止。當時正吹西南風,大火借著風力,瘋狂地撲向附近的一切易燃物。不久,人們已無法辨別風向,感覺到風從各個方向吹來。所以當時有人稱,這不是一般的風,而是龍捲風。龍捲風將火焰抬上天然後灑向四面八方。
為了能夠阻止大火蔓延,消防隊員炸掉了兩幢大建築,但沒有奏效。橫飛的火木反而助長了火勢,人們一片絕望,整整三十個小時的大火將三分之二的芝加哥城夷為平地。最終,場渴望已久的大雨傾盆而下,澆滅了大火,悲劇才告結束。
這場大火,刻在了全世界人們的心中,人們開始使用混凝土作為建築材料,混凝土不易燃。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低層樓房已無法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而混凝土由於其強度硬度等各方面的性能不足,不適用於高層建築。所以,鋼筋混凝土就此誕生。
隨著建築材料以及電梯逃生裝置的成熟,怎樣的設計才是可靠的高層設計成為了擺在建築師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有一天,建築師威廉·勒·巴倫·珍妮(William Le Baron Jenney)的妻子把一本厚重的書放在鳥籠上,詹尼本想大聲喝止,但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鳥籠完好無損!
收到啟發的詹尼重新設計了大樓的鋼骨架,於是,第一座摩天大樓,成功誕生!
總結:成功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每一次的飛躍都由血淋淋的歷史引發,感謝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和犧牲的每一個人!
以上為小較真本期的分享,小夥伴們還知道哪些科學趣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我是老雞進鍋蓋頭,喜歡我的朋友可以在右上方點擊關注哈,希望在下一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