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遇到這兩個人,虛心接受,往往贏得人生

2020-12-22 東林侃事兒

人生短短數十年,仿佛人生一畢業已經過去了20年,轉眼人就來到了中年,作為80後的我們不經意就逐漸邁入中年的行列。一個人到了中年這個階段,身上的擔子重了,壓力大了,就面臨各種挑戰。然而,作為中年人如何應對這些挫折和打擊,如何面對人生的溝溝坎坎,也成為我們不斷探討的話題。於是,我帶著種種疑惑來到寺院與東林禪師溝通,大師告訴我:「人到中年,要珍惜自己的身邊人,尤其是遇到兩個人貴人,能夠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往往能贏得精彩的人生」,那麼,大師所說的兩個人是什麼人呢,我們又該如何做呢?

第一個貴人:愛絮叨的父母

大師說,人到中年,如果你還有愛嘮叨的父母,那是你的福氣。是啊,我們人生半百,父母掐指一算也已經老了,甚至有些人的父母早已離開了他們,有時他們想多聽聽父母的絮叨,剩下的也只有悽涼。俗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去處」,這時不要嫌棄你們年邁的父母喜歡在你身邊絮叨,喜歡管點閒事,其實這是一種幸福,父母老了即將與我們分別,對他們來說更是無欲無求,他們說得每一句話,管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種無私的愛。在年輕人的眼裡,也許有些事情,有些東西是很正常和美好的,而經歷人生風雨的父母卻有著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時你覺得這是一種執拗和老思想,其實不然,這正是他們歷經人生歲月中總結出的真理,這種對你的絮叨,恰是一種對你的好,對你的愛

因此,人到中年的我們,不要去反駁,不要去敷衍,虛心的聽,耐心的做,往往你會發現他們真的是對的。如果能靜下心來接受,說明你已經真正的成熟了,知道父母無私的愛是寶貴的,這時你就會發憤圖強,努力奮鬥,趁著父母還在多去孝順他們。年輕的我們,請不要再嫌你的父母囉嗦,這是時光給你的財務,這是人生給你的寶藏,這是你人生真正的幸福,也是你人生真正的貴人,他們的愛是沒有任何條件的付出,這種付出激勵我們成長。因此,如果人到中年,你還有愛絮叨的父母,這就祝福你了,這才是你人生中真正的貴人,切記不要和父母頂撞,虛心接受,往往事業有成,人生順遂。

第二個貴人:喜歡駁斥你的朋友

大師經常和我這樣說,忠言逆耳利於行,真正的友情不是每天和你花天酒地,不是每天玩世不恭,更不是每天吃喝玩樂,而是可以指點你言行的人。人到中年,這時就容易犯錯,這個年齡的你也許經濟上也稍微寬裕了,職位上也比較固定了,人生可能有了相對穩定的基礎,這個時候你可能容易受到一些事物的影響,如果自己不謹慎,身邊又沒有人指點你,很可能影響自己的後半生,後悔不已。中年的你可能面對外面的美色心中又蕩起雙槳,面對柔情又春風蕩漾,這時當你有這種跡象和行為的時候,你身邊如果有這樣的朋友出現,對的行為和想法進行駁斥和反對,就會避免你誤入歧途,如果真的走出這一步,可能會家庭破碎,人生一場空;

當你面對利益和一些不正當的投資理財衝昏頭腦的時候,朋友能夠及時敲響你,甚至棒喝你,把你拉出風險的漩渦,往往會讓你的財富免受損失,人生中真正的貴人,真正的朋友可能每次說話都不那麼好聽,喜歡直言相對,面對別錯的事情,從來不給你留情面,這恰是對朋友的保護和真正的關心,那些口蜜腹劍的人,往往是不懷好意的,人生中遇到這樣喜歡駁斥你的朋友,那就恭喜你了。因此,人生中有喜歡駁斥的正直好友,一定要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不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要知道人與人之間,沒人欠你,更沒人願意棒喝你,因為他把你當朋友,才出言不遜,只是希望你走人生正途,珍惜這樣的朋友,往往能成為人生的贏家。

朋友們,人到中年,如果身邊有兩個這樣的貴人,且行且珍惜,做人要學會謙虛,做事要學會分析,人生路上沒有一帆風順,但一定要學會虛心聽取父母和朋友的建議,不驕傲,不放縱,往往能夠贏得精彩的人生。歡迎大家在評論和轉發!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作者原創,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在工作上,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吧,這將是你通向成功的階梯
    如果你對你的上司說:「您放心,這是我第一次犯這個錯誤,也是最後一次。」你敢講這種話,是非常不簡單的,但你要培養這種勇氣和素質。同時,要讓你真正地不會犯第二次錯誤,你就需要虛心地接受來自他人特別是你的老闆或上司的批評和建議,這對於你的進步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
  • 人到中年,遇到對你好的人,是緣還是劫?
    每個人都以為愛情最應該出現的年紀是青春,可事實上,不少黃昏戀也很感人。 青春時期的愛情固然感人,可這不代表中年人就沒有愛情可言。 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是等待了大半生才遇見那個對自己好的人,可卻不是所有人都敢於接受的。那麼人到中年,遇到對你好的人,是緣還是劫?
  • 人到中年,如果身上有這幾個特徵,往往是大器晚成的人
    那些從小就被當成「神童」的人,也許只是當時很有名氣,長大後就是普通人了;那些一輩子默默無聞的人,也許在老年的時候,才「名聲大噪」。凡事都有可能,不能因為以前過得不如意,就真的認命了,就為自己貼上了「註定一事無成」的標籤。人到中年,如果身上有以下這幾個特徵,往往是大器晚成的人。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特徵,那麼你繼續堅持努力,也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 虛心接受批評,勇於知錯改過
    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人難免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錯誤,也難免受到上級和同事的批評,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勇於知錯改過,虛心接受批評。這是一個正確的態度。但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對自己的錯誤都能虛心接受批評,能改的則改。但有些人卻不行,根子還是在思想認識上有所偏差。
  • 人到中年,越來越美的女人,往往有這幾個特徵
    而一個人變漂亮,是從對自己有要求開始的。 確實不假,人到中年越活越美的女人,大都有這樣幾個共同的特徵。 人到中年,學會平靜地看待這個世界,要明白有太多的事情自己力所不能及,所以看開、放開,沒有必要固守著執念過完這一輩子。 而一個豁達的女人,身體會比一個總是悲秋傷月的女人要好的多。有多少被疾病纏身的女人,多半都是遇事想不通,糾結不清,陷入到莫名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的。
  • 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建議收藏)
    所以,真正的智者絕不會迴避自己的短處或過錯,反而會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改正自己的缺點,讓自己獲得提升。而董卿的魅力,同樣還體現在她敢於坦言自己工作中的錯誤,並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 在虎年元宵晚會上,董卿誤把歐陽修的名句「去年元夜時,花市如燈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中的「晝」字念成了「書」。 劇作家魏明倫看到節目後,立即通報媒體為董卿糾錯。
  • 虛心接受批評,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我們都知道要虛心接受批評這個道理,然而能夠做到並且做好的人寥寥無幾。很多人即使在成年以後,面對別人的批評,做出的回應仍和孩童時代毫無二致——逃避、反抗或者被迫接受,而這些回應和虛心接受批評相比都相差甚遠。 為什麼虛心接受批評這麼難做到?
  • 人到中年,遇到這三種人,請深交
    人到中年,已經具備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穩定的工作和家庭,承擔自己應擔的責任,對自己乃至社會有比較準確的認識。中年是一道坎兒,走得好,為人生打牢地基,繼而奠定一生的成就與幸福。然而你擁有怎樣的圈子和人脈,就決定了你有怎樣的未來。曾國藩就說:擇友為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 人到中年:懂得這3件事,你就是人生贏家
    人到中年,浮浮沉沉已過半生,餘生要懂得這三件事。孝順,是做人的美德孔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中國青年網曾經報導過一篇名為《六個子女贍養不起一個父親?》再苦再累,不能弄丟了父母,那是你人生的來路。人生實苦,你苦苦跋涉,抵達遠方終將懂得,普天下,唯有父母情長。歲月易逝,人到中年,疲憊不堪,不該忘了,孤獨之畔惟願親人造訪。
  • 「虛心接受」與「堅決不改」
    (一)接受,有可能是接受外部的建議與提醒,也有可能接受自身的反省與頓悟。接受,有可能是積極主動、心甘情願的,也有可能是被逼無奈、不得不做的,更有可能是二者結合、由外在壓力轉換成內在動力與主觀意願的。不管怎麼說,接受總是好的。不是有句話叫做「從善如流」嘛!
  • 人到中年的女人,有三種男人不能碰,不要為愛衝動
    如果人到了中年的時期,其實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煩惱,或者說是憂愁。如果說在這個階段你還沒有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還沒有結婚,遇到自己心愛的男人,那麼作為中年女人,我們往往會稱其為大齡剩女。這個時候的女人心中就會著急,因為她怕自己年齡一大就對男人失去了魅力。因為引以為傲的外貌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缺乏競爭力。
  • 人到中年,遇到心動的人,是緣還是劫?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總是不可解的。有的早早遇上了、卻匆匆走散了,有的人生過了大半才碰面,卻是那樣的相合相契、相伴相守。 無論何時,只要是遇上了那個能夠讓自己心動的人,就應該好生珍惜和善待、勇敢地去追逐心中所愛,即便已經人到中年、甚至白髮蒼蒼;但倘若,已有妻室兒女或所愛之人,不論年輕還是年老,都不應該輕易地隨心所欲、而不顧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
  • 人到中年,要沉得住氣
    人到中年,要沉得住氣。事業也好,家庭也好,教育孩子也好,一切都如爬坡過坎,需要咬緊牙關,鼓足幹勁,一直到底。任何一次鬆懈,或者放縱,都有可能讓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沉得住氣,才終能迎來你想要的人生。你只管努力,其餘的交給老天安排。
  • 人到中年,努力做個有錢人
    很多人的職業,是越老越值錢,比如醫生、教師,有經驗的人,往往被人信賴。好不容易累積了經驗、累積了人脈,全然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讓自己空閒的時間,也能通過賣智慧、賣技術賺來更多的錢,不正是最好的選擇嗎?
  • 人到中年,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人到中年,就是一聲長長的嘆息,肩負家庭的責任,再苦也不敢喊累,上有老下有小,再難也不敢鬆懈,感情中一地雞毛,再無奈也不敢放棄........1、人到中年,守著哪怕無愛的婚姻,過一天算一天。,想放棄,多年的苦心經營將付之東流,愛,已經消散;離,無法接受,這樣湊合著,這樣煎熬著,這樣自我麻痺著,這樣過一天算一天。
  • 人到中年,要學會「苟且偷生」
    張愛玲說:「人到中年的男人, 時常會覺得孤獨, 因為他一睜開眼睛, 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 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人到中年,我們要面臨著很多的壓力,而這些壓力,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遇到。記得網絡上曾經有一句話很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是啊,「詩和遠方」是很多人都嚮往的,也包括我們這批人到中年的人。
  • 人到中年,「命犯桃花」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
    之所以到了這個年紀,還能如此綻放光彩,「桃花運」隨時可遇,或許很多人會有疑問:這是怎麼做到的。摒棄掉中年男人的油膩,不斷更新認知,感覺走路都帶風,這時,在你的身上「自帶仙氣」。這樣的人,始終能帶給人一種強大的氣場。有的人說話總喜歡高談闊論,始終覺得自己天下第一,甚至是自視清高,看到身邊的人覺得誰都不順眼。只喜歡聽到奉承的話,對於那種忠言逆耳的好心人,早就被他的白眼翻了好幾回。而這種類型的人,往往很容易走進交際的死胡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心花路放》:從兩個因素分析人到中年婚姻危機的救贖和現實意義
    導演寧浩敏銳察覺到城市中產人的焦慮和迷茫,以其獨特的黑色幽默和貫以成名的荒誕現實主義橋段,並以不同角度反應當下中年人的愛情和婚姻現狀,促使廣大觀眾對自己的愛情和婚姻進行反思。 在這裡,我就從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個方面來分析耿浩人到中年面臨婚姻背叛後的自我救贖。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這部電影,來談談帶給我的現實思考。
  • 批評難,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更難
    但以我淺薄的見識和狹窄的閱歷,我還真的沒有看到多少人能夠虛心納諫,接受批評意見。 納諫,就是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並能認真加以改正;虛心接受別人好的建議,並能認真加以合理利用。 我喜歡讀歷史書籍,在其中我看到的是「拒諫」多於「納諫」。 隋煬帝經常神色自若地對秘書郎虞世南說:「我生性不喜歡別人進諫。
  • 中年男人愛上一個女人,往往都會有這些表現
    男人到了中年,時間和精力都會變得十分有限。特別是感情對於她們來說,會更加謹慎。一旦男人到了中年還沒有結婚,這就說明他們的擇偶標準比較高。主要是中年男人在青春時期遇到了真心喜歡的人,只是最後卻沒有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