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漁歌說禽行情
好了,這回消停了一下,大肉雞方面毛雞也不漲了,雞雛也沒力氣升了,關鍵節點即將來到,轉折即將開始,那要向著什麼方向去變化呢?
天天看漁歌行情分析文章的應該有點思路,重點還在凍品的銷售上,這也是屠宰企業未來這兩天要累死一堆腦細胞之後才能艱難做出的決定。
屠宰企業就像挑扁擔一樣,一頭是養殖場,一頭是凍貨市場,當前的毛雞收購價格就接近於盈虧點附近,說白了就是不賺錢,當然,也不是賠錢,就是賺的少,沒到心理舒適位。。
凍品最近提價,還不是要解決利潤的問題嘛,順便試探一下市場的反應,如果市場反應激烈,那還得落回來,從提價效果上來看,倒是刺激的經銷商備貨了,但那都是虛的,經銷商還能無限制的備貨麼?不可能。
還要得看雞肉真正在市場上的消費速度,這是關鍵,從市場的反應來看,似乎情況不樂觀,消耗沒那麼快,但老百姓反應也不甚激烈,沒有出現消費者立馬轉吃別的肉的情況。
綜上,當前的毛雞價格很有可能平穩的過渡一段時間,漁歌認為,這個時間在5-7天差不多,眼下即將出欄的養雞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擔心會不會突然大幅落價,看起來,這幾天不會降。。
肉雞雛價格有可能緩降,不太可能繼續漲了,連續多天的高價位已經形成未來缺雞的事實,該上的也上了,不想上的,就當前這價格也是不敢上,價格回落後,年前還想養一批的才能陸續跟進,降價後,雖然進雛不一定能趕上未來了出欄的高價,但溫和的賺個過年錢還是有可能的。
這也是漁歌之前分析認為11月中旬前前進雞尚可,15號之後進雛不如上旬的原因。
但正如漁歌最近常說的突發事件,這是不可測的,一切的分析都不可靠,極有可能會有突發的情況影響行情,所以,各位要有自己的判斷,多打聽,多聯繫,多溝通,多交流,最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做決定。
養雞辛苦,生活不易,行情波動,小心操作,且行且珍惜吧。。
雞蛋方面行情呈降勢,多地商超雞蛋價格都在下調,雞蛋還不同於雞肉,在終端市場反應超快,就是昨天蛋商批發價下調,商超零售價第二天就會下降。
在徐州,農貿市場裡的雞蛋零售價是3.6元,算下帳就知道了,零售商每斤利潤也就在2毛錢左右,蛋農出售價在3.2-3.3左右,這個價格現在看是賠錢了,從全國來看,大部分地區在飼料連續漲價之後,成本已經在3.3-3.5了,去除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利潤,如果雞蛋賣3.6-3.7,你們算下,蛋農怎麼賺錢?。。
賠錢了,我們固然心疼蛋農,但沒有賠錢的結果,就不會刺激大家縮減產能,總要有痛,要長痛還是短痛?
話說,漁歌已經連續吃了一個星期的雞蛋了,黃瓜炒,西紅柿炒,各種炒雞蛋吃,也算是個人的小小消費貢獻,可這和龐大的產能來比,實在是啥也不是,再說,日子也不是這麼過的啊,誰能成天吃雞蛋,現在的女人生孩子做月子也不像以前那樣狂吃雞蛋了吧,產能之痛,註定還要影響蛋雞業一段時間。
下一步,雞蛋大概會以15天一個起伏周期,循環波動,這和老百姓的消費習慣是有關係的,吃個幾天,再換別的吃,就會反覆的波動循環,在這個循環過程中,淘汰下去的產能和新近開產的雞蛋來回制衡,反覆震蕩,直到過年時候,迎來一大波好行情。。
土雞方面也在緩慢回升,在河南,養殖120天出欄的380,如今只能賣到8.5元一斤,雖然這個價格是賺錢的,但這個時間出欄的雞,屬於中速雞的養殖範圍,在4個月的時間裡,受疾病影響造成的成本上升也讓養雞人很難熬。
一隻雞3-4元的藥費,大部分的治療費用都花在了呼吸道問題上,加上飼料不斷上漲的費用,令養殖戶到手的利潤不斷降低。
但好在380這個品種,在目前這個價位上還是有錢可賺,只要養殖戶加強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的話,當下還是可維持生產的。。
在目前豬肉價還維持在24-25元的情況下,吃土雞肉成了老百姓更能接受的選擇,在徐州農貿市場,一個挨一個的土雞白條售賣點前,各個品種的土雞乾淨的擺在案板前,供老百姓按需選擇購買。
大早上開門之後,在這些待售的白條攤位前,絡繹不絕的有過來購買的,而攤主都會在顧客選好後,用砍刀幫忙加工成小塊,手法熟練,令人嘆為觀止,收拾好後,把雞塊裝在包裝袋裡,再遞給消費者。
這些雞中,青腳麻雞白條7.5元,算是經濟實惠的,一隻大雞,有5-6斤重,足夠一家幾口人美美的吃上一頓,也不過才40多塊錢,
這青腳麻是快速類60-70天出欄的品種,用來直接炒著吃最好,兩年以上的土公雞白條40元一斤,用來燉著吃更有味道,品質越好,價也越高。
漁歌看到,銷售最快的是當地的打野雞,這種當地的小笨雞品種,純野生散養,價格一斤10多塊錢,口感又好,吃著放心,極受當地人的喜愛。
漁歌觀察認為,老百姓的消費習慣絕對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在土雞白條化之後,被取代的是活禽交易,老百姓在自己看不到活雞樣子的時候,就要由售賣者建立品牌,保證老百姓吃到的是他們花錢應該得到的產品,而不是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的替代品。
如此一來,活禽交易的習慣不就被慢慢的改變了麼,顧客更加樂於在選購的時候,少一些擔心顧慮的環節,直接拿到放心的產品,從現場顧客的眼神和微笑上,能感覺到他們對攤主的信任,交易話不多,拿走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