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桌遊裡有哪些常見的懲罰?

2020-12-23 桌遊圈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原是徐志摩表達自己對於愛情的態度,後來一直被引用為看淡得失的豁達人生觀。或許為人處世可以不計較得失,但遊戲不可以。

計較得失的獎懲機制一直是遊戲的核心機制之一,一款遊戲只要有令人愉悅的地方,就會有故意令人不悅的地方,它讓愉悅和痛苦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狀態,在體驗遊戲的過程中得到合理的平衡。

懲罰機制的魅力就在於——它會讓你產生不悅,但你也會對失敗進行反思,從而在下一局更加投入,一旦你度過了難關,就會給你更加強烈的愉悅感。

比如在電影《頭號玩家》裡,遊戲的懲罰設定就是:在「綠洲」中,玩家一旦在戰鬥中陣亡,所有積攢下來的遊戲幣將全部清零。看似是很嚴重的懲罰,但結合巨大的獎勵誘惑來看似乎很合理,讓許多玩家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可見,遊戲中懲罰機制的形式和力度也需要與獎勵機制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否則就會讓玩家產生嚴重的挫敗和沮喪感而放棄遊戲。桌遊設計同樣遵循此理,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桌遊裡常見的懲罰。

1.遊戲過程中的懲罰

並不是每一款桌遊都一定要有懲罰機制,而且大多數都是融合在遊戲過程中的。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烏老師的成名作「飢餓三部曲」,「飢餓」對應的就是遊戲裡的懲罰。

比如最經典的《農家樂》中,「飢餓」被設定為:在食物不夠時就要乞討。每一季度結束時,你必須為你的工人交付食物(餵養家人),否則必須拿取「乞討」版塊,遊戲結束時每個「乞討」版塊扣3分。

在整體分數偏低的《農家樂》中,被扣3分的後果相當嚴重。加之後幾個季度輪次短,食物需求大,所以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飢餓帶來的壓迫感。另外兩作《港都情濃》和《洛陽城外》中同樣有類似的懲罰機制,都叫人餓著肚子卻欲罷不能。

還有一種常見的懲罰機制就是「抵押」,常見於有股票交易的經濟遊戲裡。當玩家資金不足以再繼續遊戲的時候,可以通過抵押手裡的股票來獲取資金,後期一般可以贖回股票,但抵押時一般都是半價或者八折賣出,贖回時卻需要原價。一路買買買,剁手要趁早,買起股票要規劃好,量力而行。桌遊《巨肩之城》和《馬尼拉》中都涉及到了股票抵押。

還有遊戲機制或規則裡設置的固定懲罰,比如桌遊《王國製圖師》,在抽到怪物卡時,會由玩家互相傳遞畫紙,畫上怪獸,每回合怪獸周圍會被扣分,最後版圖畫不下的時候,只能填一個方塊。這樣做也極大地提升了遊戲的策略維度,增加了遊戲的樂趣。

2.遊戲回合結束後的懲罰

和電子遊戲相似的是,桌遊裡也有不少在回合結束後才觸發的懲罰,這樣做是為了不幹擾回合內的玩家體驗,也是為了讓玩家在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體驗。

比如FFG出品的美式桌遊《瘋狂詭宅》,回合結束後才會進行鑑定,鑑定失敗的玩家會抽取懲罰卡,有時候會受到各種傷害。這樣玩家在下回合開始時,有著不一樣的準備,雖然一般都是拖著傷痕累累的身體苟活著。

德式桌遊裡也有回合結束後的懲罰,比如《聖母院》中的鼠疫爆發,就會扣掉兩分,並從自己影響力最多的版塊上移走一個影響力。同時鼠疫的設定與中世紀爆發的黑死病背景息息相關,有較強的代入感,也與很多卡牌上的功能有聯動。

與此類似的還有桌遊《特魯瓦》中的防禦骰子,當擲出了黑色骰子,玩家需要用自己的骰子進行防禦,就會失去一些行動。

而《郎中闖江湖》這款桌遊中的懲罰,則能讓玩家直接有「炸鍋」般的體驗——當你抽取的白色版塊上的數字超過一定數額,就真的會「炸鍋」。一般是數字7,通過黃色版塊的功能可以拓展到8和9,「炸鍋」後就不能再抽取其他版塊,並且本回合結算時,對應得分和金幣只能二選一;而沒有「炸鍋」的玩家可以二者兼得,對於「我全都要」的成年人來說,可以說是很痛苦的體驗了。

但是沒辦法,誰叫自己總是貪心呢,有「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獎勵,就得承受「賭一賭,黃金變黃土」的懲罰。

3.遊戲終局的懲罰

有些桌遊對於懲罰的設置看似很「溫和」,只在終局進行懲罰,儘量不影響玩家遊戲過程中的體驗。但卻可能瞬間改變戰局,讓一直處於逆境的玩家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也可能讓一直順風的玩家如墜深淵。

比如深受德式玩家喜愛的《大西部之路》,引入《北方車站》擴展之後,增強了「司機流」的強度,增添了更多的車站,同時在進站時也會有分數的懲罰機制——如果進了相鄰車站之間有扣分標記的,終局就會進行相應的扣分。

這種懲罰機制在桌遊《中世紀》裡則表現得更加決絕,如果個人版塊被墳墓擺滿,無法再擺下其他則直接淘汰,觸發「Game over」輸掉比賽,換一種說法就是體面地退出。

一般來說,人們將「失去」看得比「得到」更重。所以玩家在接受懲罰的時候大多有點不情不願,也會趁早規劃自己的策略,以免受懲罰。特別是那種容錯率較低的桌遊,為了不讓自己體面地退出,會更加認真思考,珍惜每一次機會。像《歷史巨輪》裡那樣被對方打得頭都抬不起來,又飢餓沒有食物,無法產出的時候,真的太難了。

雖然玩遊戲要計較得失,但在面對「失去」的懲罰時,各位玩家不妨還是保持一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平常心,不掀桌愉快遊戲,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俠仍可重新來過。

相關焦點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人生一世,是否有緣,不過是前世的註定,此生再也無法改變。2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這一輩子,許多東西,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逐漸明白,錯過了的東西再也無法追回。人這一輩子,有生活的悲哀,不過是無奈,對於生活感到無可奈何,許多東西自己追求了,然而結果卻總是讓自己意想不到。生活於我們而言,實在是太苦太累。逐漸明白,人生一世,所有的一切,不過都有所註定。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再也不去過分的在意某些人。逐漸明白,某些事錯過了,再也不去追悔。
  • 靈魂伴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有人說,我們這一生遇到的人有千千萬萬之多,最後真正的和自己走到一起,會有一生牽絆的,卻只有那麼一個。愛情是一場小概率事件,真愛更是如此,有的人用盡一生去尋找,也未必能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那個人。對於愛情,我們內心期待的究竟是什麼,是希望有人能夠帶給你好的生活,是希望和一個自己全心全意喜歡的人在一起,還是希望以後的路可以有人陪伴你,並且給予你最大的支持?
  • 得之我命,不得我幸
    你會問我,不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嗎?其實,這裡面有一段故事。我深刻地記得,大學裡某次活動上的一個學姐,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震撼到了。並不是她說錯了,聽她講完,這一種難言的境界,被我奉為此後餘生的座右銘。【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是對於命運安排種種的妥協,有喜悅,有坦然,更多是一種隨心隨意的灑脫。而【得之我命 不得我幸】,同樣是妥協,卻帶著一份驕傲和豪邁。
  • 得之我幸 失之我命 緣起緣滅原來如此
    在緣分的天空裡,要珍惜緣分、善待緣分,莫等失去後空留遺恨。認清緣分是一種覺悟,知道緣來了擋不住,緣盡了也攔不住,還要順其自然,不必強求。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緣起、緣散都不需要任何理由,它就是生活中的場邂逅,然後蕩然無存。一個女孩隻身一人在異國他鄉求學。剛到國外時經朋友介紹,與一個男孩相識了。
  • 學會接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態,和命運叫板輸的一定是自己
    曾經有個畫家,在白紙上畫了一個點,裝在相框裡,問一些人這是什麼意思?大家眾說紛紜,討論很久不懂其意。畫家說:「其實它的意義就是,如果執著於一點,往往會鑽進死胡同,忽略周圍的很多很多,全然不發現旁邊還有大片的空間。」
  •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僅此而已!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人生大體如此,得到,失去。如果有幸得到,那麼真的無比榮幸,可失去了,也沒有什麼,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強求不得。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所謂終須有和莫強求。思想是人類判斷能力與否的最高形式,有思想才會走向成功,這也是命運中的插曲。如果巧遇挑戰,你是否能拋頭露面,是否拋開恐懼。這是關健所在,成功與失敗,也許就一念之差。萬事隨緣天地寬,萬事萬物不由命,人走人留莫強求。
  • 得之我命,失之我幸,才是月亮金牛的人生哲學
    如果有熟悉月金牛的人,會發現她身上有種讓人嚮往的氣質,形容為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是很貼切的。這種靜靜的狀態我個人是挺嚮往的。很大一部分月金牛,童年都受到母親或家中女性親屬無微不至的照料,不能說樣樣滿足,但一定是沒怎麼吃過苦,因為很幸運的是,從小到大最苦最累的事情總有人擔著,月金牛所謂的吃苦,只是某段時間過的沒以前那麼滋潤了。
  •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李莫愁喃喃自語:「那又有什麼好笑?小妮子只是瞎唱,渾不解詞中相思之苦,惆悵之意。」自以為閱盡人間滄桑的李莫愁,因單戀陸展元而不成,遷怒於陸的家人和天下的「小賤人」們,她一生造孽,人所共憤。直到最後,她葬身於情花燃起的大火中,還在唱著那首名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旦愛上一個人,矢志不渝,生死不變。李莫愁令人可嘆復可恨之處都在這裡。
  • 徐志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卻說,孤寂的人很快樂,那是因為沒人會去打擾他。我的孤獨無人能懂,你們以為我是孤獨的,可是我感覺你們是可笑的,自以為是的,我的孤獨只是思想上的獨身前行。  伯牙絕弦並不是缺少聽眾,也不是身心落寞,只是沒了子期的思想、靈魂的共鳴。都說文人騷客矯情,可誰能真正理解他靈魂的孤獨。千裡馬不遇伯樂,只附身馬廄犁地耕田,一遇伯樂,只能望其項背。
  • 徐志摩的康橋之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徐志摩對康橋是有特殊感情的,是什麼原因使大詩人對康橋割捨不下?是什麼原因使徐志摩甘願做康河的一條水草?又是什麼原因讓徐志摩離開康橋時盼望含笑歸來……這一切,都緣於那場曠世之戀!
  • 徐志摩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這不是悲觀處世,而是一種寵辱不驚的淡然。人生就是如此,有得到也會有失去,命運自有安排。人的一生猶如簇簇繁花,既有火紅耀眼之時,也有暗淡蕭條之日。如果過分地在意「榮」,過分地計較「辱」就會滋生煩惱和痛苦。事實上,無論是「榮」是「辱」,終有一天會成為過去,唯有坦然視之,才不會讓心情被榮辱左右。唯有隨性而為,才能夠在得失之間做到泰然自若。日亦舒在《天上所有的星》中寫道:「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不平。」
  • 朋友圈感悟人生的30條說說:人之所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文字的簡練來自內心的真誠,我十二萬分非常非常地愛你,就不如直說我愛你。10. 世間哪裡有值得同情的人,只有好吃懶做不思進取的可憐蟲罷了。11. 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擁有思考和智慧。12.
  • 關於愛情的扎心語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6.我們兩個重蹈覆轍吧,我寧願你把我折磨到死,也不希望你是別人的。7.知道我為什么喝酒嗎?因為喝醉了,全世界都是我的,只有你不是。8.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人生這四樣東西,都要靠老天賞賜的
    前言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三毛,在她《三毛語錄》裡寫過,「我相信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怎麼十指相扣,最後還是要溜走。」感情這東西,真的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想想楊貴妃與唐明皇的故事,白居易在《長恨歌》裡寫道,「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縱使自己有無數妃子,但也只愛楊貴妃一人。但最後的結局呢,「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星座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星座 射手座 射手雖然也會羨慕別人幸福的生活,也會期待甜甜的愛情,但是射手也清醒的很,他們知道人各有命,什麼都強求不來。
  • 徐志摩:人生最唯美的5句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所以說人類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性,就是喜歡關注別人的私生活。當然,人人都知道,徐志摩的才華和道德水平是不成正比的,人人都知道他辜負了幾個女子。有意思的是,現在人們提起林徽因和梁思成,還是少不了要提起徐志摩來。中間發生了什麼已經無需關注,我們還是來關注一下徐志摩的詩句吧。今天就為大家從徐志摩的作品中挑選了五句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五句話。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從不強求「佛繫戀愛」的兩大星座,一切隨緣!
    佛繫戀愛,就是兩個人在一起的相處原則:不做作,不強求,從容平淡,順其自然,該來的不會走,該走的留不住,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這就是佛繫戀愛的觀念,他們不會過分要求對方什麼,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發展趨勢。水瓶座的人非常佛系,他們深知強求得來東西,往往並不會是最好的,也不一定能夠留得住,就好比得到一個人的肉體,卻得不到對方的靈魂,這樣的愛情水瓶們絕不想要,他們非常注重在戀愛中,兩個人的精神和思想能夠共融,這種感覺會令水瓶們有一種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倪佳】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倪佳】   事來心使現,事去心隨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簡單生活,越是有修行的人越活的簡單,也就活到了愈到高處頂愈平的人生境界。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世間諸事皆由天成,即是天成,縱然敗之,何愧之有?如果成之,又何必僥倖?失也好,得也罷,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忙忙碌碌的人們很少有人想這個問題。
  • 桌遊裡有哪些「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有些反派角色是純粹的惡,讓人恨得牙痒痒,但也有一些反派角色像火箭隊一樣,「壞」得讓人認可並印象深刻。塑造一個如此「可愛迷人」的反派角色並不比塑造一個「偉光正」的主角簡單,尤其是在極力營造代入感的遊戲作品中,大多數玩家更願意扮演消滅邪惡反派的正義之士,想讓玩家主動扮演反派,那就十分考驗反派角色的魅力值了。
  • 佛說:緣起緣滅,世事無常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只不過,舍亦無所舍,得亦無所得。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緣來是你,緣去是空,世間多少紛擾事,浮華落盡總隨風。佛說,與你無緣的人,你與他說話再多也是廢話。與你有緣的人,你的存在就能驚醒他所有的感覺佛說:你恨的人,來生不會再見,所以別在他(她)身上浪費時間;你愛的人,來生也不會再見,所以今生要好好對他(她)。佛說,心外無物,是舍是求,只於你一念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