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孕婦指南」震碎三觀,終於明白韓國生育率為啥低了

2021-01-18 澎湃新聞

原創 周刊作者團 世界華人周刊

遭全網抵制孕婦指南,到底說了啥?

作者:夏格

生孩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對於每一個年輕女性來說,只是聽一聽都已十分具有殺傷力。

孕婦的辛苦不言而喻,既要忍受身體上的折磨,還要面對心理上的壓力。

這時候如果有來自丈夫的寵溺呵護,想必大多數女性都會卸下所謂的堅強。

近日,「韓國首爾發布孕婦指南」上了熱搜。

據報導,懷孕分娩信息中心是首爾市於2019年6月開設的網站,「孕婦指南」就是其中一些產前注意事項,由此引發韓國網友熱議和聲討。

▲ 首爾懷孕分娩信息中心

韓國的這一波顛覆了三觀的操作,直接遭到民眾抵制。

總之,在拉低國家生育率這件事兒上,沒人比韓國更懂。

這份「韓國首爾孕婦指南」到底說了什麼?

指南中並不是囑咐孕婦分娩前需要哪些注意事項,而是一份赤裸裸的「保姆指南」。

在孕婦懷孕前期時,嚴苛程度已躍然紙上。

「不要拖延家務,這樣即便你不做啥運動,也能進行體重管理。」

「把結婚前穿的或是產後想穿的小號衣服掛在顯眼的地方,這樣當你想多吃東西或翹掉體操時它們就會起到一個刺激督促的作用。」

這還沒完,到了懷孕後期,對那些即將臨盆的孕婦來說,更是過分的可怕。

「記得去醫院之前檢查一下生活必需品的用量,不要讓家人感到不便」;

「把冰箱裡的剩菜扔掉,準備一些小菜和速食,因為他肯定「不擅長做飯」。

準備好住院期間丈夫和孩子們換洗的內衣、襪子、襯衫等,確認生活必需品剩餘量。

本該享受關懷的孕婦,在如今卻要做著正常人都不一定能做的完美的家務事。

仿佛生個孩子都得需要提前打點安排好家中一切,才能被允許生產。

如此有違人性道德的指南竟是從官方發出,韓國女人的處境可見一斑。

儘管指南中最令人反感的部分已被刪除,但在韓國文化裡,女性水深火熱的處境卻一直沒有改變。

事實證明,韓國女性不僅在工作中受到擠壓,在政治領域的參與也是困難重重。

「不生小孩是一種罪過。」

即使身處政府機關的事業女性也不能倖免於此。

55歲的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主席候選人趙成旭就曾遭到這樣的指責。

質疑他的男性議員鄭甲潤稱:「女性不生育是韓國最嚴重的問題。」

他還說,「你沒有盡到對國家應盡的責任,沒為國家發展作貢獻,不是滿分候選人。」

要知道,她是首位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韓國女性,在韓國經濟學界素有名望,可這麼被莫名其罵一通,顯然不知所云。

事實上,這位女「學霸」至今未婚,自然談不上生兒育女。

毫無疑問,韓國對國民生育的渴望已經到了恨鐵不成鋼的地步了。

「少子老齡化」一直是我們對日本的印象。

但在韓國,低出生率也一直備受詬病。

去年末,韓國居民登記人口比2019年減少了2萬838名,僅有5182萬9023名。

這是韓國歷史上首次人口減少,也是受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增加等人口自然減少的影響。

除此之外,韓國在去年還拿了一個「世界之最」——全球生育率最低。

數據顯示,韓國生育率已經低至0.98,成為有史以來唯一跌破「1」的國家。

按照正常生育率,大部分發達國家都維持在1.5上下。

也就是說,韓國所有的育齡女性裡,每個人生育不到一個小孩,而且還在持續下降中。

近幾年來,韓國為了提高本國的生育率,可謂是毫不吝嗇。

上個月,韓國政府出臺了一項政策:

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

在我們紛紛感嘆韓國政府的真金白銀時,事實卻並沒能如韓國政府所願。

生孩子,越來越變得難不可攀,她們不是真的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她們只是不能在這樣處境中結婚生子。

此前韓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韓國有超過309萬女性獨自居住,更多女性較少考慮婚姻。

都說婚姻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賭注,贏了就是幸福一生,輸了那便是輸了全部,甚至還會把自己傷得遍體鱗傷。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韓國女性被很多的條條框框限制。

生活無望的女性輕則抑鬱,重則選擇自殺。

根據韓國衛生和福利部的統計,韓國女性產生自殺念頭的比例是男性的1.5倍。

2019年,在自殺後被送進急診室的人中,約有60%都是女性。

一名首爾市政府官員告訴《韓國先驅報》,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的頭六個月裡,二十多歲的首爾婦女自殺的數量是其他群體的近五倍。

身為女性的她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似乎並不再由她們自己決定。

這個社會上的規定更多地傾向於女性身上,卻從來不會附加到男性身上。

很多男性因此感到迷惑,女性生來就該這樣嗎?

然而在韓國,這種現狀成了普遍,甚至理所當然。

大多數人經歷的那種,無論是在社會或是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應該大抵相同,對於韓國女性而言,成了奢望。

去年那部大火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的餘熱還沒有散去。

韓國電影往往最能折射現實,《82年生的金智英》就是當代韓國女性的真實生活寫照。

▲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生於1982年的金智英循規蹈矩地以一名普通女性的身份活著。

從工作,到結婚,從結婚到生孩子,她是父母所期待的好女兒,是職場上溫順隱忍的好女人,更是以家庭為重的好妻子。

同樣的家務,丈夫做一次就被一次次誇獎,但於妻子仿佛就是天經地義;

優秀的工作機會比起女性,往往都會毫無緣由地優先考慮男性;

然後在之後變得抑鬱,絕望,也開始變得神經兮兮,她經常以自己母親和外婆的身份說一些奇怪的話。

她覺得自己仿佛被囚禁在某個地方,想努力越過這面牆壁就能找到出口,卻發現依然還是處處碰壁。

到後來才發現,原來金智英所處的社會環境從一開始就如此糟糕。

而金智英的困境,就是韓國當下大多數女性走不出的困境。

她們是一群在社會生活中失去名字的人,沒有自己的生活,更沒有獨立空間。

有的只是相同的身份,亦或某個孩子的媽媽,某位男士的妻子。

到頭來,無論怎樣努力,韓國女性的命運似乎都是殊途同歸。

有意思的是,電影公映後,男性用戶僅僅給出2.85分,但女性用戶卻給了超高的9.50分。

男性用戶更是破口大罵道,「《82年生的金智英》就是一群被害妄想症的狂歡,情節虛構程度堪比科幻電影。」

電影魔不魔幻不知道,現實魔幻卻是真正的事實。

關於這部電影,韓國總統文在寅曾說:

「希望1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不再讓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於絕望」。

韓國文化裡的性別歧視為何如此根深蒂固?

其實匪夷所思的背後,依然是「男人即王道」的性別歧視。

在韓國男權社會裡,就好像有一種「共識」,因為你是女的,所以被強迫、被無視。

放眼整個韓國一直有一種盛行的偷拍文化。

僅2017年,韓國有6000餘起報案與偷拍有關,但逮捕和行政拘留的比例卻不超過2%。

而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聽到有韓國女星被家暴,被偷拍,甚至自殺,就不足為怪了。

韓國男性作為權利的主導由來已久,如今它已逐漸成為了一種主流思想。

名流尚且如此,何況平民百姓。

隨著社會的開放和包容程度不斷提高,女性地位有了提升可她們依然無法撼動根深蒂固的男權社會。

既然改變不了社會,那就改變自己。

而不願意生孩子,就成了韓國女性對於男權社會的一種「報復」。

當越來越多的韓國女性擁有高學歷和穩定工作,並實現經濟獨立,她們便放棄了結婚的意願。

韓國女性的醒悟,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並不難理解。

如果「男性」如此糟糕,女性何必將自己送進牢籠中呢?

那些不被期待,習慣犧牲,習慣失望的韓國女性,也可以華麗蛻變。

每一個女性都值得被看見,被尊重,這是一個文明社會本該有的樣子。

而韓國男權社會框架下的束縛也終究會終結。

就像懵懂的人終將覺醒,平等終將到來一樣。

◇ 參考資料

1. 世界數據報告 | 韓國為綜合生育率世界最低的國家

2. 豆瓣電影 | 一部讓韓國男人都想封殺的電影

原標題:《首爾「孕婦指南」震碎三觀,終於明白韓國生育率為啥低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韓國孕婦=奴隸???
    前兩天,唐唐寫過李子柒因為在視頻裡做了辣白菜被韓國網友噴,在那時候就發現了他們對自己的「文化」真是無比自信。昨天看到#韓國首爾發布孕婦指南遭抵制#的新聞,我就想問一句,這難道就是你們引以為傲的「文化」?
  • 韓國首爾發布的孕婦指南遭抵制:臨產前還要照顧家人,要丈夫何用
    01韓國首爾發布的孕婦指南遭抵制近日韓國首爾發布了孕婦行動指南,本意是給孕婦作為行為參考的,這對很多年輕沒經驗的孕婦來說是件好事,但一經發布卻瞬間引起大家的抵制和圍攻。看完之後不免有種想法:韓國的丈夫是都沒手嗎?妻子要生娃了,生活用品、衣服襪子、食物,還要讓大腹便便的妻子準備?就算不會做,吃外賣或者下館子也餓不著。指南的最後一條是:入院前也要記得關心家人。這真的是孕婦指南嗎?看起來更像保姆指南,網友們看後更是忍不住吐槽:看完覺得孕婦太難了,臨產前還要照顧家人,要丈夫何用?
  • 「建議產前為丈夫準備食品」,韓國官方孕前指南,確定沒開玩笑?
    不過隔壁的韓國,在這點上似乎就要差很多了。昨天群裡聊天,大家正說孕期的事,結果有個人甩了個視頻,看的我三觀都要崩了。這是韓國著名脫口秀節目《大國民脫口秀你好》中的一期。視頻一開始是一個妻子吐槽丈夫,我們暫且稱她為妻子A。
  • 首爾市給孕婦的行動指南:臨盆前,記得準備好家裡人的飲食和換洗衣物
    【文/觀察者網 郭肖】「懷孕35周時,記得要準備好家裡人的飲食,不要讓家人感到不便」,「(去醫院前)記得看一下家人們接下來幾天要換洗的衣服準備好了沒有」……這些內容,出自一份首爾市給孕婦的行動指南。據韓國中央日報5日報導,從2019年6月開始,首爾市開了個「懷孕分娩信息中心」,主要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建議,該網站從首爾市政府的官網可以直接查到。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些所謂的建議中竟然出現了這樣的內容:比如,當孕婦懷孕19周的時候,「不要拖延家務,這樣即便你不做啥運動,也能進行體重管理。」22周的孕婦呢?
  • 分娩前需為丈夫備好衣食,首爾市政府孕婦指南遭批後被刪除
    首爾市政府「孕婦指南」遭批後被刪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王卓一 2021-01-13 21:23 來源:澎湃新聞
  • 生育率亮紅燈 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
    生育率亮紅燈 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時間:2020-12-16 12: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育率亮紅燈 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 韓國是一個一直飽受老齡化和少子化困擾的一個國家。
  • 孕婦指南?保姆指南?首爾市官方 「奇葩」言論惹眾怒
    「正因為如此,韓國的出生率才這麼低」 這篇指南刊登在首爾市懷孕分娩信息中心官網的「懷孕信息」版塊下,旨在為懷孕35周的孕婦提供孕晚期行動要領。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樣一個專為女性提供生產及育兒相關信息的政府官方網站上,竟然會充斥著有歧視女性的文字。
  • 首爾發布孕婦指南遭抵制:「對不起,這次我們不做媽蟲」
    這兩天,韓國首爾發布的一份孕婦指南引起了軒然大波,米媽看了眼內容,真是快被氣笑了!1.孕婦指南還是氣婦指南?
  • 生育率全球最低,韓國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生育率低是韓國社會長期存在的問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98,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總和生育率跌破1的國家。從韓戰結束後的嬰兒潮到現在的嬰兒荒,韓國是如何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的呢?
  • 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 韓國人為提高生育率做了哪些努力?
    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 韓國人為提高生育率做了哪些努力?時間:2020-12-16 19: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 韓國人為提高生育率做了哪些努力? 韓國是一個一直飽受老齡化和少子化困擾的一個國家。
  • 每月給30萬韓元 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重獎生孩子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聞】韓聯社報導稱,韓國政府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此外,韓國政府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新政還推出了「3+3育兒假」制度,即父母雙方都為未滿12個月的子女申請3個月的育兒假,每人每月最高可獲300萬韓元的育兒津貼,以此鼓勵「夫妻雙方共同育兒」。
  • 每月給30萬韓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重獎生孩子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韓聞】韓聯社報導稱,韓國政府15日敲定「第4次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基本計劃」。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
  • 韓國首爾官網發布孕婦指南遭抵制爭議內容已刪除
    韓國電視臺SBS新聞報導截圖 人民網訊據韓國SBS電視臺報導,首爾市懷孕分娩信息中心發布的孕婦產前指南由於包含性別歧視言論,引發民眾抵制。目前首爾市政府已經刪除爭議內容。 該指南曾建議臨產孕婦提前準備好速食食品,以方便不擅長做飯的丈夫食用。
  • 為啥隨著社會發展生育率會變低呢?
    但是工業社會有個毛病,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城市化也會大規模的爆發,大量人口進城之後,人口生育率就會直線下跌,看看現在西方一票發達國家就知道了,沒有一個國家能保持正常的生育率。這裡就有個問題,為啥城市化之後,人口生育率就會大規模減少呢,過的越富裕不應該出生率越高嗎,理論上來講確實這樣,而且對那些巨富來說也確實是這樣,看那些美國富豪們的孩子數量就知道了,各個子孫滿堂。中國的頂級富豪孩子較少是一個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以後也會變成美國那樣的子孫滿堂。
  • 丈夫殘疾流孕婦指南?看完氣冷抖!(文末留言有獎)
    >《孕婦產前指南》其勸導懷孕35周的臨產女性做家務的爭議性言論內容引發民眾強烈不滿👇韓國,作死界永遠滴神!這份指南裡對即將臨盆孕婦這樣寫道:(含狗蛋吐槽)1.孕婦在住院分娩前替丈夫準備好菜餚扔掉放了很久的食物提前準備三、四道小菜作為家人的食物準備好速食咖喱等速食食品
  • 這部日劇再次震碎了我的三觀
    最近一部新出的日本網劇可謂震碎眾人三觀劇名本身就足夠讓人浮想聯翩——[爸爸活]一定不要眼拙看成「爸爸話」因為這實在容易讓人聯想到[國王的演講]那喪盡天良的香港譯名:皇上無話兒▲右邊傑弗裡·拉什的眼神似乎訴說著什麼▼「爸爸活」又是什麼鬼?
  • 2020生育率再創新低,女性為啥不願生娃
    網上很多說,2020年生育率暴跌的新聞。但是我查閱了很多地方的政府網站的數據。發現公布此數據的並不多,只查到了兩個地方的,發現這兩個地方今年上半年的戶籍出生人口與往年同期相比的確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同比減少了225人,下降率為31.5%再來看一下江蘇的常熟市,全市2019年上半年出生3115人,2020年上半年出生了2288人,比2019年減少了827人,下降率為26.5%當然這兩個地方的數據不足於說明什麼問題,但是估計大概率今年的生育率的確是降低的。
  • 這部電影何止尺度大,簡直震碎三觀!
    因為毫不誇張地說,唯有「震碎三觀」四字才可形容小編觀後感!  於是這才有了Vore生出一個酷似嬰兒的「卵」、Tina和Vore在水乳交融這兩場戲的「震碎三觀」。就連看過不少Cult片的小編,都覺得「壞啊!這導演真心壞啊!」 他很巧妙地將電影的前半段包裹在懸疑的外殼下,通過Tina在海關接觸罪案的工作,慢慢鋪墊著驚悚的氣質。
  • K533 臺灣生育率慘,韓國更慘,主因是女性地位問題
    再查韓國:韓國今年出生人口估計只有32萬多一點,四季度數據更難看,另外韓國平均結婚後接近兩年生育,這意味著韓國未來兩年出生人口會掉到30萬以下。縱觀世界上能力挽狂瀾挽救生育率的,都是一些極為尊重女性的國家和地區,韓國按理看來,肯定比臺灣慘,因為韓國女人的地位,感覺真的不高。
  • 羅志祥周揚青分手:多年劈腿,人設崩塌,震碎三觀......
    很多網友在這條微博的評論區裡留言,說簡直震碎了三觀,沒想到羅志祥是這樣的人。 還有人調侃稱:羅志祥白天極限運動,晚上也是極限運動,難怪眼圈那麼黑,成天一副疲倦的樣子,原來是被掏空了。 很多人說,羅志祥這瓜太大,真的是震碎了三觀,不敢相信。 其實,娛樂圈那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們屏幕前看到的一切,都只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而已。 千萬,別太當真。 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