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爸媽們追過的日劇,日影,日本偶像

2021-02-21 Mtime時光網

寫在前面

  隨著高倉健的離世,現在業已成為社會中堅力量一代的記憶被重新喚醒。諸多「75後」的幼年的觀影經驗也漸漸再次浮諸於眼前。

  打開國門後的一段時期內,中日關係遠沒有今天這般緊張,兩國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相當頻繁。當時尚沒有引進大片的概念,日本影視劇當時則為國人打開眼界。

  現在有太多關於八十年代初期日劇的回憶,在普及電視之前,黑白電視尚屬奢侈品,需要憑票購買,每到電視劇時間,老工業區的廠區大院僅有的幾臺電視前都會坐滿觀眾。擁有一臺電視帶來身份感遠遠超過現在的「iPhone6」。

  不甘寂寞的年輕工程師們則開始行動起來,用不知道從哪搞到的舊顯像管自己組裝電視,由此個人價值的體現也遠遠超過在今日成為一名土豪。在90年代之前,中國的屏幕上生活劇還是日劇的天下,直到國產劇質量提升之後才有所改觀,節奏偏慢的日劇也就此慢慢淡出觀眾們的視野。

  在這裡,姑且再次回述一下當年與父母一起看過的日本電影,守侯過的日劇,以此做為對於逝去時光的一種紀念。

電影:《寅次郎的故事》1969年起


國內公映時間:1980年代到1990年代

  在引進中國的日本喜劇電影中,《寅次郎的故事》系列大概是國內觀眾最喜聞樂見的片子。這個相貌平平、無家無業的中年男人,每部片子之中都會經歷一段愛情,每次或是因為誤會,或是因為恐懼,或是為了成他人之美,這段感情都會以阿寅落沒的身影告以終結。與山田洋次的一慣風格一樣,這個系列中每個看似大同小異的故事中卻有著各自的味道,使得觀眾們每部看過之後都不會有系列電影中常見的乏味感。平凡的生活雖然看似水波不驚,但可以維持一直平凡下去,這份過程本身便是一出大戲。

電影:《望鄉》1974


國內公映時間:1978年10月

  雖然現在媒體上都將《追捕》當成打開國門後第一部來到中國的外國電影,其實不然,《望鄉》也在同一時期來到中國。現在許多影迷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會關注婦女的命運,還有其中與當下國內現壯的某些契合。但在當年,觀眾們則更加著眼於慄原小卷身上時髦的打扮,而片中的一些關於妓女生活的描寫則引起了軒然大波。就筆者看到的舊報紙而言,當時的報紙上多有討論這些鏡頭的文章。在重新回首看這些事件時,又會覺得當年的可笑。現在再回首看這部影片時,仍然會為片中阿崎的命運深深打動,經典之作如山水畫般,不同的角度便看到不同的影像。

電影:《追捕》1976

國內公映時間:1978年10月

  做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引進中國的日本電影,當時對於中國社會的影響只能用「震憾」形容。一夜之間滿街的墨鏡與喇叭褲,引起報紙上守舊人士的口諸筆伐,「橫路敬二」也藉由相聲《下棋》成為了傻子的代名詞,特別是人們的審美也由奶油小生型轉向了杜丘式的硬漢風。這部片子之所以能讓中國眼前一震,並非故事之中為英雄人物增添了愛情這一條線,而是對於正義性的思索。如果結合前幾年的歷史,就不難發現為什麼觀眾會對蒙受不白之冤的杜丘報以同情,同時又對堅持原則又有自己思考的矢村警官長報以由衷的敬意。

電影:《人證》1978


國內公映時間:1980年

  這部改編自森村誠一同名作品的推理電影,在當時的中國紅極一時。片中的主題曲《草帽歌》因為其中的歐美元素,外加由英文演唱,在當時學英文熱的大背景下更是壓過了當時所有國內的流行歌曲。真正讓當時的國人震撼的不僅僅是這部片子在多國取景,更是緣於故事中對於母愛複雜性的討論。八杉恭子帶有時代烙印的悲劇,使其必須在一種非此即彼的狀態下進行選擇,由此國內作品的母愛無私論被打破。但是觀眾們卻會坦然視之,並對這一角色報以同情的理解,其中緣由相信看過張藝謀新作《歸來》的觀眾自會明白一二。

電影:《黃手帕》與《遠山》

《遠山的呼喚》(1980) 國內公映時間:1981年

《幸福的黃手帕》(1977) 國內公映時間:1985年

  這兩部影片都是由山田洋次導演,高倉健與倍賞美千惠子主演,兩個故事互為表裡。國內的觀眾在1970年代知道了高倉健,而此時正是高倉健的轉型時期。隨著傳統的黑幫片與武俠片的衰退,已過不惑之年的高倉健恰迎此時遇到了山田洋次,由此開啟了他新的演藝生涯。

  山田洋次的作品之中,沒有激烈的故事衝突,也沒有一波三折的情節,靠的便是通過各種生活細節的細化,由此讓觀眾們看到人生百態。《遠山》中男女主人公與自然生活在博鬥,拼命活下的精神正與改開初國人的精神相印合,塵封多年的逐利慾在此時與影片有了更深的共鳴。《黃手帕》中,高倉健的剛柔相濟的演技仍舊精湛,但武田鐵矢似演的迷茫青年又與八十年代中期思維混亂的一代相印合。某些時候,看觀眾也是在看自己的影子。

電影:《蒲田進行曲》1982


國內公映時間:1983年

  據說八十年代初的年輕人許多人都看過《蒲田進行曲》,節奏歡快熱鬧,故事又穿叉著日本電影業的內容,一切都有著新鮮感。但許多人卻對這部電影有個共同感受,電影雖然邊看邊笑,但結尾講什麼卻讓人一頭霧水。想來或是因為故事的結尾處「池田油屋事件」的背景對於當時的國人太過陌生,或是想像與現實交叉的剪輯方法讓人看不大明白。另一個讓當時的觀眾印象深刻的便是這部片子的男主演安次,這個長的醜有些笨的濫好人,卻在有著異於常人的骨氣,這種角色也是當時大多數人第一次領略到了主角的還可以不以貌取勝。

電影:《兆治的小酒館》1983


國內公映時期:1984年

  就在《血疑》在中國熱播時,該劇導演降旗康男的《兆治的小酒館》也在同年來到了中國。同樣是將眼於生活題材的作品,與山田洋次生活充滿了希望不同,降旗的作品中更多的是被生活碾壓後的妥協。規模頗小的兆治酒館,每天都會在放工時擠滿食客,上班族每日靠狂飲來消盡疲勞。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日本,但卻又是當時諸多國內老工業城中一角的寫照。兆治與莎黛之間似有似無無從著力的愛情,無一不讓觀眾們看到高倉健在冷峻的外表之下,充滿感性的心。特別是在發現一切終將無果時,可以將過去放下,將自己與前女友的照片燒掉,這種看似對生活的妥協,何嘗不是一種處事的智慧。

電影:《敦煌》1988年


國內公映時間:1988年

  1980年代國內雖然也引進過不少日本歷史電影,可惜由於文化的隔閡使得這些片子迅速被人遺忘,而現在常常提起的便是這部合拍片《敦煌》。這個關於中國的故事,一反於當時國產歷史片中著眼於創造歷史的大人物,或是表現江湖恩仇,而是將視線集中於小人物對於文化傳承的一面。當時國人正處於哲學熱與美學熱的浪潮中,對於傳統文化復興的討論一直持續到現在,這部影片也正迎合了當時的熱潮。歷史上的強人終將死亡,王朝也會滅亡,唯有文化可以超越強權而存在。

日劇:《姿三四郎》1970年


引進時間:1981年

  作為早期引進作品之一,《姿三四郎》也常常是人們回憶中的話題之作。但因為年代久遠,外加當時電視不太普及,觀眾們對這部劇也僅停留在名字以及主題曲上。其中原因想來是在此之後,製作更精良,打鬥更精彩的香港武俠劇進入內地,深受武俠文化感染的國人註定會移情別戀,而這部劇在人們的腦海中也僅僅留下一個名字罷。

日劇:《綠水英雄》1970年

引進時間:1990年代初

  與《排球女將》一樣,《綠水英雄》的引進也與當時中國隊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大放異彩有關。劇中的女主角克服心理障礙,練就「飛魚轉身」等絕技,最終成為世界級選手。不過這部劇在當時則多是大人在陪著孩子們在看,因為當時信息的通暢度遠勝於十年之前,片中各種犯規動作很容易被當時熱心遊泳的觀眾查覺。外加1970年的劇作,在製作方面也相當粗糙。不過孩子們則將這部劇當作是真人演的動畫或水中的武俠片,和後來看的《奧特曼》等劇沒有什麼太多相異之處。

日劇:《血疑》1975年

引進時間:1984年

  1984年正值社會上各種宏大敘事的作品成為主流時,《血疑》這部家庭倫理劇卻在此時異軍突起。《血疑》算得上當時日本悲情劇的代表題材,加之中日兩國文化相近,家庭觀念相似,中國觀眾迅速被劇中光夫與幸子之間的故事吸引。現在韓劇中「戲不夠,病來湊」的模式便在《血疑》中展現的漓淋盡至。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也順勢成為了當時的「青春偶像」。相比一下,同期的《赤色的命運》卻收視慘澹。

日劇:《排球女將》1979年

引進時間:1981

  許多70後、80後對《排球女將》印象深刻,這很大程度上緣於這部劇在90年代時的重播,因為當時彩電已經普及。這部劇做為首部進入中國的日劇並非偶然,因為時值中國女排首獲世界冠軍,這部劇使得觀眾們很容易帶將中國女排帶入其中。「晴空霹靂」這些必殺技現在看起來有些浮誇,但在當時則引發了中國的排球熱。即便到了現在,亞洲國家對於排球的追捧也遠遠超過歐美國家。

日劇:《阿信》1983年

引進時間:1985年

  相信不少人去年追過《海女》,晨間劇中極正的三觀,以及女主角身上樂觀向上的精神極容易感染觀眾。其實早在1985年,國人便追過晨間劇《阿信》。這部以「八佰伴」創始人為原型的劇作,展現出了一位農家女阿信的在社會大變革時期的創業史。當時也正值中國大陸的下海創業浪潮,使得這部劇又與當時中國的國情合拍。記得當時國內的商家無一例外的將「八佰伴」做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這便是當時《阿信》對於社會的正面影響。時過境遷,在2007年湖南衛視重播這部劇,仍然獲得了相當高的收視,觀眾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借著那次重播來追憶自己當年的奮鬥歷程。

日劇:《醬油的女兒阿香》1985年

引進時間:1990年代中前期

  現在提起晨間劇《阿香》,恐怕只有為數不多的80後才有些在電視上觀看的印象。在當時的中國的屏幕上,觀眾們更習慣港劇中的豪門恩怨,美劇中的熱血偵探,以及國產劇中的悲歡離合。《阿香》這類家庭劇集反倒無法讓觀眾提起興趣,但也正是這樣一部劇,卻讓當時諸多成長起來的80後記憶猶深。各種生活化的情節,以及劇中大小姐敢愛敢恨的直率與當時的獨生一代產生了不小的共鳴。以這部劇作為日劇回顧的收尾,正是因為從這部起,日本家庭劇在中國的黃金年代徹底結束。

偶像:高倉健

  相信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日本男演員便是高倉健。當年一家服裝廠生產了十萬件杜丘樣式的風衣,半個月便銷售之空,同期一部流行國產電影《尋找男子漢》,女主角便是要尋找高倉健這樣的硬漢。雖然當時中國沒有「外國偶像」這個概念,但高倉健確是改革開放之初的大眾偶像。《追捕》中杜丘的機智、《遠山的呼喚》中島耕的質樸、《兆治的小館》中兆治的善解人意,這些角色打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中國觀眾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看到的是演藝生活處在人生最高峰的高倉健。而作為演員,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符號,無疑也是對其演技的最高肯定。

偶像: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

  雖然當年引進過不少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搭檔的影視作品,但《春琴抄》、《潮騷》等影片因為時代與文化的隔膜,在當時的中國反響平平,「紅色系列」的其它幾部作品也不盡如人意。但這些卻絲豪不影響當年山口與三浦成為「偶像」,只因《血疑》讓國內觀眾第一次受到了以個人情感為主線的作品的衝擊。雖然在各類作品中,二人最終常常以天人兩隔作為結局,但戲外二人的婚姻關係卻又彌補了觀眾們的諸多遺憾。

偶像:慄原小卷

  《望鄉》中的三穀圭子讓觀眾們記住了慄原小卷青春又極具氣質的形象,而後1979年的來華,更是受到了影迷的追捧。從這年開始,慄原先後二十餘次來華,甚至還出演過謝晉導演的電影《清涼寺鐘場》。慄原成為那個時代的偶像,緣自與中國的不解之緣,與那一代影迷的集體印象。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推薦文章

《星戰7》首款預告確定感恩節面世

相關焦點

  • 那些年你追過的日劇男藝人合集,不信你一個都不知道
    那些年你追過的日劇男藝人合集,我不信你一個都不知道最近在家做事,雖然這些瑣事有些無趣,但還好有朋友分享她所看的一些日劇,當然這次弄這個合集也是準備了很久才敢來把他們介紹給大家。第一位:山崎賢人山崎賢人(やまざき けんと、Yamazaki Kento),1994年9月7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日本演員。有許多的小夥伴都認為他和任嘉倫的臉部輪廓很像,這罈子專門去找兩人的對比照果然好看的人都是相似中帶著獨特的特點,這句話果然不是假的。
  • 生活 那些年,你迷戀過的日劇男神們
    那些年,韓劇還沉浸在婆婆媽媽,美劇還沒能跨過海洋的時候,日劇中的男神已經橫掃全亞洲,從織田裕二到古川雄輝,日劇男神們可是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俘獲一代代少女心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日劇女神,你還記得她嗎?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我們那些年多多少少都追過幾部日劇。
  • 【監獄風雲】那些年,追過的癮君子!
    「監獄風雲」案情回放:那些年,追過的癮君子8月17日,有微博爆料稱柯震東吸毒被抓,18日下午《京華時報》確認該消息屬實,《新京報》確認房祖名也參與其中。柯震東剛滿23歲,從《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到《小時代》,他是無數青少年的偶像,曾在媒體上發布「我不會吸毒」的宣言,並拍攝反毒宣傳片。
  • 那些適合用來學日語的日劇日影
    《一升的眼淚》是一部日本電視劇,由木藤亞也的同名著作所改編,在2005年10月11日到12月20日每逢星期二日本時間21:00—21:54時段於日本富士電視臺播放,收視率平均為16.16%,後在香港無線電視翡翠臺和臺灣JET日本臺播放。
  • 盤點那些年追過的經典日劇,回顧不一樣的精彩瞬間
    限於國內的某些門檻條件,日劇在我國的普及率普遍不高,因此讓許多人錯過了許多的日劇經典,這裡盤點一些那些年我追過的日劇,都是讓我百看不厭的神劇系列,推薦給更多沒有看過的人共同分享。 (由於日劇經典太多,所以一些人盡皆知的上古神劇這裡就不再重複了,譬如東京愛情故事之類的,這裡重點推薦2000年之後的作品。)
  • 盤點那些年追過的經典日劇,回顧不一樣的精彩瞬間
    限於國內的某些門檻條件,日劇在我國的普及率普遍不高,因此讓許多人錯過了許多的日劇經典,這裡盤點一些那些年我追過的日劇,都是讓我百看不厭的神劇系列,推薦給更多沒有看過的人共同分享。(由於日劇經典太多,所以一些人盡皆知的上古神劇這裡就不再重複了,譬如東京愛情故事之類的,這裡重點推薦2000年之後的作品。)
  • 日本將翻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但粉絲卻不希望自家偶像是沈佳宜…
    九把刀是一個情感細膩的男人,雖然當年喜歡過的「沈佳宜」,如今早已嫁做人婦,但「我喜歡你,沈佳宜!」的故事卻想讓全世界都知道。也就是說,《那些年》馬上要在日本翻拍了!這下粉絲們可騷動起來了,到底是哪位成員啊?粉絲們特別擔心自己的偶像會是女主角。
  • 【2020年】在中國最紅的日本男星/女星/偶像/歌手/日劇是……
    (文/棗)  大家新年好呀~我們在2020年12月按照慣例舉行了年度人氣投票,投票在12月31日晚上
  • 盤點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偶像團體,你最喜歡哪個組合呢?
    盤點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偶像團體,你最喜歡哪個組合呢?受韓國以及偶像劇的影響,中國尤其是臺灣地區當年可以說是"井噴"式推出了很多的偶像團體,不過由於沒有韓國培養和推送體系,華語地區的偶像團體大都曇花一現,雖然湧現了很多團體,但大都沒能堅持下去,不過這些團體還是成為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 「那些年追過的偶像」大飆演技 亮相《反貪風暴2》
    古天樂、張智霖、周渝民、蔡少芬、林保怡五大主演第一次聚首同一部電影,讓觀眾激動不已,紛紛感嘆「那些年陪我們走過青春的你們還在身邊」,引發懷舊狂潮。而資深的影迷與粉絲更是列出了幾位偶像的合作年表,原來幾位主演在過去都曾有過合作經歷,昔日的老搭檔再次聯手,滿滿的「回憶殺」令粉絲激動不已,也令人感嘆五位主演用作品承包了大家的港片青春記憶。不少網友自發呼籲:「去看《反貪風暴》吧,那裡有你的青春。」
  • 這些年我們追過的高分日劇,每一部都超級經典,超級好看!
    這些年我們追過的高分日劇,每一部都超級經典,超級好看!這些年我們追過的高分日劇豆瓣評分8.5以上~《四重奏》9.1分 力薦!東京女子圖鑑》8.7分 在大城市努力打拼的人們的現實寫照《半澤直樹》9.1分 金融題材的劇,雅人叔的劇還有多說嗎《仁醫 完結篇》9.3分 該劇講述了一名腦科醫生穿越回古代的故事,思考深度讓人震撼《海女》9.3分 宮藤官九郎神作,晨間劇入坑之作《續倒數第二次戀愛 》9.1分 分1、2、SP三部,夕陽紅戀愛不要太甜啊《我的恐怖妻子》9.0分 日版消失的愛人
  • 日劇日影中媽媽們的形象大盤點!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日劇日影中那些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媽媽們的角色吧。1.《Mother》松雪泰子飾演鈴原奈緒,2010年的春季日劇《Mother》,果然不負它的題材夠賺淚夠感人。這是一個遭受家庭暴力的七八歲小女孩與孤僻冷漠的女老師,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女」的逃亡故事。
  • 日劇日影中的名偵探大盤點(一)
    以長年出品大熱之作的東野圭吾為首,伊坂幸太郎、湊佳苗、西尾維新、東川篤哉等作家也每年都會提供話題作品。日本推理文化一向盛行,從小說、動漫到電視、電影,完整的產業鏈使推理題材的作品推陳出新,發展興盛,這些個性迥異的各位名偵探們更是大家的熱議焦點。在此為先大家盤點了五位日劇、日影中帶有偵探性質的主角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惡女
    ,但近年來,也有被稱為「惡女」的顛覆型女性,在日劇中大放異彩。但日劇中的很多經典惡女形象,惡歸惡,但她們總能讓觀眾樂此不彼。惡女們究竟魅力何在?根據目的和作惡手段,日劇中的惡女大致有以下三類。(醜女就不說了…)第一類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勢與男人爭高低
  • 2016盤點 我的日劇日影個人向總結
    盤點一下我的2016豆瓣生活,真的是在這個屬於我的精神(病)角落度過了我最愜意的觀影看劇的時光,8年來一如既往。2016年還破天荒地開了個公眾號,於是這下就更加話嘮地開始叨叨那些我看過的好看或不好看的內容,也成為了生活的日常。
  • 那些年,父輩追過的日本女神
    高倉健病逝消息公布後,有超過數千人前往東映公司設置在東京銀座電影院前的獻花臺弔唁,他們神情凝重,與昔日的偶像告別。來參加儀式的影迷中,以頭髮灰白的中年人居多。作為父輩一代的共同記憶,「杜丘」的離世引發了中國影迷的懷念,不由得使人想起「小鹿純子」「阿信」「寅次郎」這一個又一個父母們曾經天天掛在嘴邊的名字。
  • 日本女偶像的殘酷生存狀況,AKB48的初期成員今何在?
    你和日劇只有一步之遙近日,乃木坂46人氣成員衛藤美彩宣布了將從乃木坂46畢業的消息,不少粉絲感到了意外,但其實今年26歲的衛藤美彩,在日本的女性偶像屆屬於大齡了,今天部屋君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日本女團的畢業問題。
  • 單身的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生
    曾經,我天真的認為,如果把尋找日本小電影的機靈拿來學習的話,至少考個北大小意思。過去的傷心事就不說了,一起來看看日本的小電影可能對於80後的日本小電影明星已經過時了,今天小黑盒帶大家去「三上悠亞」的閨房讓你見識「小電影」明星的隱私生活視頻25分鐘,讓你了解三上悠亞的閨房不忍直視三上悠亞 原名 鬼頭桃菜(きとう ももな、1993年8月16日 - ),女子偶像團體SKE48 Team S的成員。
  • 高甜日劇日影推薦,你的日劇入坑作是哪部?
    作為一個中年少女,小編特別喜歡看那些甜甜的少女心炸裂的劇,最最愛看的就是韓劇了,但是去年因為看了《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一下子感受到了日劇的魅力,一口氣看了好多高甜日劇日影,今天就給大家推薦推薦我看過的好看的日劇日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