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中小河道,碧波蕩漾。精緻的「口袋」公園,芳草萋萋。庭院宅前紅花如雲,村落點點綠樹成蔭,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浦東廣袤的農村大地,如今正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生態的形象。這源於從今年初開始的一項「美麗庭院」的創建工程。
村莊美了
深深庭院裡寄寓著不盡的濃濃鄉愁。
以」美麗庭院」建設為抓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是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浦東更高水平城鄉發展一體化「一張藍圖、兩個抓手、五大領域」總體部署的重要舉措。今年,通過對標先進、鼓勵試點、搭建平臺等一系列舉措,以區農委、區婦聯為主體,深入推進「美麗庭院」試點工作,時過半載,已覆蓋全區百餘個村。滄海桑田,幾經變遷,幾度發展,從昔日的村莊改造到今天的「美麗庭院」建設,浦東農村正日益成為美麗的大花園。
自試點推進以來,各鎮積極探索形成一批好的經驗做法。各試點村組把環境整治、拆除違章、清理庭院作為起步階段的重點,積極把文化振興融入美麗庭院。
注重頂層設計,找準發展定位,是浦東「美麗庭院」建設的重要抓手。大團鎮以休閒旅遊黃金走廊帶為核心,總體規劃美麗庭院、美麗鄉村建設布局。川沙新鎮圍繞民宿等產業由點及面,有機融合,逐步擴大試點範圍帶動產業發展。在創建實踐中,各鎮積極探索和完善各類機制,各鎮婦聯主導開展「美麗庭院」星級戶創評活動,通過考核評級等形式,激發了村民持續美化、不斷提升的熱情。
「美麗庭院」建設被列為今年航頭鎮的重點工作之一。實施「統一思想、基礎排摸、精準選點、建設隊伍、製作計劃、營造氛圍」的「六大」抓手,堅持「自治與共治、形態與內涵、點與面、功能與載體、遠與近」的「五個」結合,有力推進了這個鎮的「美麗庭院」建設。一張「3+3」的創建「清單」很快實施了。沈莊村、長達村與福善村被選為區級試點村,梅園村、鶴鳴村、牌樓村成為鎮級試點,共涉及6個村15個組的836戶家庭。而打造一個景美、綠化、路寬、河清、燈亮的庭院生態、生活環境,是創建的最終目的。鎮黨委書記嚴國華說,「航頭鎮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近年來,我們積極實施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建設『幸福航頭』發展要求,動員和組織全鎮農村居民和家庭主動參與了『美麗庭院』建設。」
在有著濃鬱高科技氛圍的張江鎮,近年來,一個以「潔」為基礎,展現農村自然風光;以「美」為元素,展現農村靚麗風景;以「雅」為追求,展現農村悠然情趣的「美麗庭院」建設,正越來越吸引著村民們的眼球。在綜合考慮交通路線便捷、自然環境美觀、基礎設施齊全、人文素質良好、村落特色凸顯等因素基礎上,由各村上報「美麗庭院」試點建設點位。在黨建引領下的「四治」(自治、共治、德治、法治)聯動中,各村黨員幹部積極帶頭,通過機制推動、氛圍促動、活動帶動等方式,積極引導村民家家參與、人人動手,共同參與美麗庭院建設。
書院鎮塘北村還將「美麗庭院」建設寓於「家門口」服務中,打造15分鐘生活服務圈,先後推出了結合黨建服務點、睦鄰點、老年活動室、婦女之家、姐妹微家、休閒廣場等12個「家門口」服務延伸點。這些點與點之間錯落分布、功能各異,為「美麗庭院」建設提供了空間陣地和民情通道。
邁步航頭鎮沈莊村,映入人們眼帘的是精心打造的千姿百態微景觀,綠藤繚繞的各色圍欄,和周圍的白牆、黛瓦、淨園相得益彰,充溢著濃濃的農家庭院春色。農家庭院主人說,「我們家面貌的變化得益於鎮裡開展的『美麗庭院』建設。原來自家院裡的一些閒置物品現在得到了合理開發,既美化了庭院,也解決了廢舊物品亂堆放的問題,真是一舉兩得。」
在浦東「美麗庭院」試點村裡,大都呈現出像沈莊村這樣的美麗景象。這與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一張藍圖幹到底是分不開的。他們有的舉辦村民家中閒置物品交易會,村民家中大到自行車、健身器材,小到魚缸、花盆等在這裡交換,有的變廢為寶,把原來的廢棄物收集改造成「三小園」、微景觀的原材料,不但保留了自然環境,同時也豐富了鄉村風貌和鄉愁氣息。
充溢文化內涵的村落景觀、乾淨整潔的宅前屋後、精緻的河道田園……村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村容村貌,變得更美了。
庭院綠了
建設 「美麗庭院」,綠色、生態是生命之源,這不僅僅是一個生態目標,更是農村文明歸屬。因此,把握每一個細節,注重每一道風景,成了浦東各鎮創建中的自覺行動。
書院鎮塘北村是「上海市我最喜愛的鄉村」和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在「美麗庭院」建設中,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田•園•家」的建設理念,致力打造「景園式」的村莊,以「三小園」和「三百園」項目為抓手,讓「美景」融入家家戶戶。
所謂「三小園」是指村民利用自留地有規劃地建設小果園、小花園、小菜園,營造出優美的田園風光。而「三百園」,即百果園、百菜園、百姓舞臺。塘北村將兩公裡的塘北路一側建成現代農業智慧田園,另一側是傳統農業的傳承田園。路北的「百果園」內濃縮種植了本地產的多種水果,路南的「百菜園」內,種植的是市面上常見的幾乎所有上海本地蔬菜。百姓舞臺則是通過搭建村民舞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
如今,塘北村內處處皆風景。櫻花大道、河邊步道、現代農業基地、「口袋公園」、塘角嘴休閒區、大田風光等,遍布在村宅前後,可謂移步換景,美不勝收。
周浦鎮通過對挖掘到的村落文化進行歸納和整理,找出各村的文化主線,提煉文化元素,形成村落的文化符號和文化主題。
白牆黛瓦,石板青青,走進周浦鎮棋杆村的顧氏老宅,抬頭可見一塊黑色匾額,上書「承裕堂」,寓意「承上啟下,光前裕後」。這座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江南建築,迄今已有190餘年的歷史。年初起,周浦鎮開展「美麗庭院」創建工作,要求各村挖掘歷史文化元素。經村民舉薦共議,顧氏老宅被認為是最能體現棋杆村人文特色和歷史傳承的一處文化寶地。經過3個多月的修繕整理,這座曾被遺忘的老宅重新煥發生機。租客經協商後遷走,周邊雜亂髒差的環境被整治一新,同時,老宅內還根據原屋基礎和顧氏後人的回憶,還原了知青紀念館、「承裕堂」等,此外還建立了「家風承習點」「同心亭」等,並引進了核雕收藏館、「孝善」婦女驛站等新內容。
老屋新用,只是周浦鎮在「美麗庭院」建設中挖掘和展示歷史文化的方式之一。「老屋只是一種載體,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提煉出各村獨有的文化元素,並進行主題演繹。」有關同志這樣說。挖掘村落文化進行歸納和整理,找出他們的文化主線,提煉文化元素,形成久享「小上海」盛名的周浦鎮文化符號和文化主題,是這個鎮在「美麗庭院」建設中的成功做法。
文化主題需要有好的表現形式,才能夠讓村民感受和觸摸得到。周浦鎮在演繹文化主題的過程中,注重採用桃樹、梅樹、天竺等本地植物,打造「鄉愁小品」,藉助村民的農具、家具、古籍、老宅等本村物品,留住「鄉愁情結」,是周浦鎮「美麗庭院」建設中的題中之義。
村民笑了
「美麗庭院」建設,得益的是廣大幾十年來生於斯、長於斯的村民群眾。
在書院鎮塘北村的一處休閒公園裡,有一面「笑臉牆」,500名村民神態各異,張張笑臉像綻放在不遠處的朵朵桃花。此情此景,集中映照出村民們對「美麗庭院」建設的擁戴。
聽聽農村幹部群眾發自肺腑的心聲。
新場鎮祝橋村2組周鳳琴:「現在日子好過了,就在想把環境也弄弄好,讓日子過得更加舒服一些。」
航頭鎮福善村王作懋:「我們村在美麗庭院建設前基本沒有什麼投入,村容村貌沒有什麼大的改觀。此次被列為浦東新區美麗庭院創建試點村,面貌有了質的變化。」
泥城鎮婦聯主席黃惠英:「我們積極開展美麗庭院+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婦女除了做到庭院乾淨整潔外,通過繡花針式的精細改造,打造了更加精緻美觀的一戶一院、一村一景,現在,美麗庭院建設已成泥城婦女參與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
……
言為心聲。寥寥數語,道出了建設「美麗庭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切感受。。
蜿蜒的小河繞著村宅流淌,河岸邊是整齊的步道,中間夾著顆顆生機盎然的柳樹……位於外環林帶邊曹路鎮共新村7組的村民,親眼見證了「美麗庭院」建設,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帶來的深刻變化。
在「美麗庭院」建設中,共新村7組有5戶家庭被選定打造「美麗庭院」。這幾個家庭的庭院有綠化基礎,打造之後將作為示範,引領其他村民美化自家院子。一張時間表很快制定了出來。「順利的話,功能性地塊的打造將在半年內完成。」村幹部老陸說,「更大的改變還在今後,借著『美麗庭院』建設,我們要讓共新村變得更加美麗、宜居。讓村民們笑口常開。」
在「全國文明村」川沙新鎮界龍村,形成了家家行動、人人參與爭創「美麗庭院」的熱潮,制定了庭院生態美、家居整潔美、廚廁環保美、身心文明美、村莊鄉風美的「五美」標準,以成員的文明進步,帶動家庭的變革,以家庭面貌的改變,促進村組面貌的改造和提升,在美麗庭院建設中彰顯界龍力量和風採。最近,一個「獻禮母親節,曬曬我的美麗庭院」的手機攝影作品徵集活動,吸引了眾多村民的參與。村民們紛紛用種植、裝飾、美化的方式,表達出對庭院的愛,對家庭的愛,對母親的愛。
目前,浦東新區「美麗庭院」建設正在向縱深發展。據有關部門介紹,在試點的基礎上,2018年下半年浦東將全面啟動「美麗庭院」建設,到2020年實現80%以上的隊組完成建設目標。浦東各級政府部門,將充分發揮規劃的目標引領和規範指導作用,認真總結試點工作,加快完善相關政策,跨前一步,主動作為,通過「美麗庭院」建設,進一步提高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美麗庭院」、「繽紛社區」,就像盛開的「並蒂蓮」,把已有著28年開發開放歷史的浦東新區裝扮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