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新一期節目《婆婆與媽媽》笑點與淚點並存。
伊能靜談起女兒米粒在新學校的情況:「她回來兩三天都跟我說,說大家都不理她,我可心疼了。」
米粒膽子小,和同學們不熟悉。操場比較小,米粒就自己站在那兒,一個小男孩玩的時候撞到了她,米粒就跟老師說了這件事,小男孩也跟米粒道了歉,本以為已經妥善解決,但沒想到這個小摩擦只是開始。
之後的幾天,那個男孩都會有意無意地撞她一下,一次舞蹈課上,她被那個小男孩整個被擠到牆角那邊,她就蜷縮著身子,也不推人家,還笑著朝媽媽笑著揮手。
聽到這裡,秦昊瞬間淚崩打斷:「別說這個!」
作為爸爸,他能想像到女兒被欺負時是怎樣的表情,因為他也太了解女兒有多善良、多柔弱。
最後,秦昊心疼又無奈地說:
「如果你有一個孩子、一個女孩,在學校總受欺負,和老師說、和家長說,但還是受欺負,那你怎麼辦?」
能讓硬漢落淚的,一定是最愛最愛的人。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他的無奈、遺憾、力不從心,就如妻子伊能靜所說的:女兒是一家人最柔軟的地方。
如果是兒子被欺負,父母可以告訴他「你要打回去」。
但是教育女兒時,我們就多了幾分憂慮,生怕女兒再受到傷害,更怕柔弱如她,無法自保還不想爸媽擔心。
《好先生》裡有一段臺詞,讓我印象深刻:
你知道對一個女孩來說,爸爸是什麼嗎?
就是最大的靠山。
這個靠山還在的話,我就可以永遠是一個小女孩,永遠都不用長大,不管在外邊受到什麼委屈,闖什麼禍,捅什麼簍子,都不用怕!
女兒是爸爸的軟肋,爸爸是女兒的鎧甲,不管多忙多難,爸爸們都要記得保護好她!
02·多少爸爸,成了女兒生活中的影子
知乎上有個問題:家人不保護你是怎樣的體驗?
一個回答說:
「無力感、不信任感。
覺得任何人都不信任,都得靠自己。時間長了,覺得自己也挺好的。」
爸爸這個角色,尤其是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深遠而重要的意義,如果爸爸沒有在女兒最需要的時候保護她,那以後的父女感情也很難再親近。
豆瓣評分9.5的韓劇《我親愛的朋友們》,裡面父女之間的故事引人深思。
劇中,大女兒順英從小就被人欺負,讀書時被男生摸,回家後她哭著告訴爸爸,她相信爸爸會保護她。
但是卻遭到爸爸的責怪:「丟死人了,為什麼欺負的是你,還不是因為你穿裙子?」
她的童年就是這樣熬過來的,從未得到過爸爸保護,順英10歲時慘被廠長的兒子侵犯。
婚後她被丈夫家暴,她跟媽媽傾訴丈夫的壞脾氣,被打得遍體鱗傷,她也未能得來媽媽的同情與保護,只有冰冷的一句:男人不都是這樣嗎?
直到她被丈夫毆打至骨裂、離家出走了,父親母親開始保護她。父親去找女婿算帳、給女兒要補償,母親賣了房子讓她開始新的生活。
她不知道的是,早在父親得知她被欺負後,就去學校暴揍了那個廠長的兒子,還因此失去了工作,他所有對女兒的關心、默默的付出,順英是在他去世後才知道的。
但這份不言的愛,終究是遲到了。
曾經在女兒的心裡,她是不被保護和善待的。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童年情感忽視。
是一種由於父母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情形。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給予十分負面的回應,就造成了孩子缺乏安全感、不自信、認為自己是不重要的。
可以說,順英的悲慘命運源於父愛的不言和難以捉摸。
記得作家劉墉曾說:
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裡,沒有手。
為什麼?
因為在孩子記憶裡,
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未曾被真正愛過的孩子很可憐,女兒的安全感是爸爸給的,不要讓孩子窮盡一生去尋找那份缺失的愛。
女兒需要的不是爸爸的身份,而是爸爸給予的保護與溫暖。
03·好爸爸,女兒回頭時他永遠都在
曾聽過一句話:
「被愛是一種感受,而不是靠尋找證據來證明。」
被爸爸深深愛著的女兒,心底裡由然而生的自信和底氣,是無法偽裝的。
鄭淵潔在《智齒》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梁功辰的女兒梁新被幾個同學栽贓,冤枉她偷了錢包。
老師把她叫去辦公室要求翻書包,她雖然不肯,但還是不得不在全班同學面前將書包裡的東西都倒在桌子上,裡面竟有一個別人偷放進去的錢包。
她第一時間說的是:「我要給我父母打電話。」
而不是「不要告訴我的家長。」
很多學生最怕老師找家長告狀,但梁新沒有,在外面受了欺負,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足見她對爸爸媽媽的信任和愛。
這份堅定的愛給了女兒底氣,讓她時時刻刻都記得:即使全世界都不信任我了,我的父母也會信任我。
曾在《朗讀者》節目中,馬伊琍對董卿說:「在孩童時期,父母給了你愛的滿足,這樣會讓一個孩子非常有安全感,尤其是女孩子。」
高一時,爸爸帶馬伊琍去老師辦公室領手冊,看到上面思想品德寫的是:差。
爸爸就問老師這是為什麼。
老師說:你女兒和多個男生早戀。
爸爸很平靜地跟老師說:那你把男生的名字寫下來吧。
老師只寫了一個男生的名字。
爸爸問老師:還有呢?不是說很多個嗎?
老師不相信家長竟然是這個反應,爸爸說:我的女兒我最了解,我不跟你說了,還是去找校長吧。
馬伊琍站在爸爸身邊哭了,既冤枉又感激,相信那個時候爸爸給她的安全感,足夠抵禦今後人生中的萬千風雨。
高爾基曾說:
「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巨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人生。」
父愛這本大書,用父親的全部心血寫就,融入了他所有的智慧和生命體驗。
父親給女兒的愛,就是一場堅定的「不辜負」,讓女兒大膽地走自己的人生路,你一回頭,爸爸永遠都在。
04·爸爸的職責,教女兒煉一顆琴心劍膽
父愛之所以無可替代,因為這份愛教會女兒堅強、自尊、自己值得被愛;他是女兒的臂膀、保護傘和最堅硬的靠山。
他能以一個男人的角度影響女兒不那麼多愁善感、學著用客觀和事實一點點地推進生命的每個階段。
作家周國平也說過:
「最優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體的。既賦有本性別的鮮明特徵,又巧妙揉進了另一性別的優點。」
俄羅斯勵志短片《女孩是什麼做成的》歌詞中唱道:
我們女孩是由什麼做成的呢?
是鮮花和戒指?八卦和果醬做的?
都不是。
女孩是鋼鐵鍛造,加上拼搏與自我奉獻,以及戰鬥的痕跡,我們堅持不懈而姿態優雅,我們是整個民族的驕傲。
攥緊的拳頭和不消磨的勇氣,還有獨立和尊嚴。
這些才構成了女孩的本質。
弗洛伊德說:「父親是女兒形成女性氣質的引導者、支持者和認可者。」
作為一個好爸爸,你可以把女兒保護得很好,將這一切不安與痛苦都與她隔絕,她可以永遠在你的庇護下安然可棲。
同時,也要給她一顆琴心劍膽,讓她心有猛虎,亦能細嗅薔薇;既知世間風雨如晦,還能無畏又知險,能一往無前,也不羞於後退。
願每個女孩,都能被爸爸全心守護!一生無恙!
END...
作者: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