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房子問題,成了很多人婚姻的導火索。
因為房子而鬧到分手的情侶不計其數,而因為房子算計來算計去的婚姻,最後也都以失敗收場。
所以,錢這種東西,有好的一面,同樣也有壞的一面。
它壞的地方就在於,最能考驗人心。
有讀者說,結婚前,公婆各種看不上自己,說自己年紀比他們兒子大,不適合,後來又說她工作太忙沒法照顧到家庭,總之就是找了各種理由,來阻止她和他們的兒子在一起。
然而,結婚後,得知她花150萬首付了一套房子後,公婆一聲不吭就提著行李來到了她家,還說要跟他們一起住。
讀者說,見過不要臉的婆婆,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01.
讀者的丈夫是她的下屬,兩個人屬於日久生情型,大概在一起工作兩年後,逐漸產生感情,而那一年,讀者已經32歲了,非常想嫁,所以當丈夫提出要和她結婚時,她立馬同意了。
可隨之而來,問題也就出現了。
讀者丈夫家在外地,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辛苦一輩子也就只有一個老宅子,雖然手上有點存款,但要給兒子買一套婚房還差了一些。
所以結婚的時候,老兩口以「這錢要拿著養老」為由,愣是沒給準備一個婚房。
讀者經過這些年打拼,自己倒是存下了一些錢,她之所以不買房,是因為怕買了房之後更難嫁。
因為她聽說女人一旦有房之後,對家庭、對男人的渴望救會變弱,她害怕自己也變成這樣的人,所以即便已經存夠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卻一直沒有行動。
直到未來公婆說,我們沒有婚房給你準備,你們要結婚就只能租房住。
於是,讀者心一狠,花150萬給自己買了一套房子,名字當然是她一個人的。
02.
知道兒媳買房,公婆的態度稍有改觀,對她比之前客氣了一些,但依舊沒有看她很順眼。
用老兩口的話說,誰知道這個女人能不能在生活上很好地照顧我的兒子,所以為了考驗她是否是個合格的兒媳,公婆決定搬到兒媳的房子裡,跟他們一起住。
公婆來的事,就連讀者丈夫都不知道,讀者更不可能知情,所以當她下班回家,看到拿著大包小包坐在門口的公婆,驚呆了。
看這陣勢,大概是要長住了。
讀者本來就不想跟公婆多接觸,這回他們又堂而皇之進了自己的房子,這讓她更加惱火,於是她給丈夫打了個電話,讓他跟自己父母說,讓他們趕緊回去。
可她丈夫雖然工作中一直都是聽她指揮,可在面對自己父母這件事上,他倒是很堅持:既然我爸媽已經來了,就讓他們待一陣子再回去。
讀者丈夫的意思很明確:我爸媽就我一個兒子,他們投靠我也很正常。
可讀者不願意啊,你父母投靠你我當然沒話說,可他們為什麼要住在我買的房子裡,他們就不能出去租個房子嗎?
兩個人因為這件事,第一次發生了爭執。
03.
讀者氣憤的是,她自己花的錢,公婆憑什麼招呼都不打就來,再說了,即便他們要來,總也得對她客氣一點吧,畢竟她才是這個家的女主人。
公婆雖然知道房子是她買的,可他們覺得讀者既然是自己兒子的媳婦,那麼就有理由孝順他們,尤其她婆婆,覺得女人照顧男人天經地義,自從公婆來了之後,讀者丈夫每次幹家務都會被公婆罵,說他一個大男人淨幹些女人才幹的活。
最後讀者放話:要麼你父母走,要麼我走,你自己選。
事後在丈夫的「好言相勸」下,公婆雖然離開了她的房子,卻在隔壁小區租了個一室一廳,這錢的一大半還是讀者出的,然而公婆在外人面前,卻說讀者的各種不是,說她不孝順,自己有房子卻要趕他們出去,還說她太強勢,在家裡處處欺壓自己兒子。
總之,後來讀者在那一片的名氣變得很差。
考慮到自己也是個小領導,不能因為公婆的幾句話,徹底毀了她。
所以後來讀者也開始了反擊,說公婆不體諒他們辛苦也就算了,還到處說她的壞話,讀者也是受不了婆媳關係才主動提出給他們另租一套房子的。
反正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起初大家都是當笑話一樣聽聽就算,後來慢慢了解事情始末後,很多人紛紛開始站隊兒媳,說婆家娶媳婦連房子都不出,佔了這麼大便宜,還說兒媳不是,這樣的婆婆住一起日子才難過。
04.
然而在這件事上,讀者雖然暫時性得到了勝利,可實際上,包括公婆,他們其實都輸了,他們輸掉的是家人之間的和諧。
或許換一種方式解決的話,婆媳之間的關係不至於鬧得這麼僵,但對於一個處處要強的女人來說,她又能想出什麼得體的方法呢?
說到底,這件事,其實主要責任還是怪責於讀者的丈夫,他在明知自己家庭,父母的情況下,沒有主動積極地出面解決,而是把矛盾都拋給了自己父母以及妻子,所以才會助長整個事件的扭曲。
而在這裡,如果公婆能夠體諒兒媳的不易,不要一味覺得自己兒子吃了虧,或許他們心裡的失衡也不會這麼重。
說白了,如果讀者和丈夫租房子住,或許矛盾會來的更小一點,但你能說因為有錢,想讓自己過更好一點,就因為這個樣子,被人到處污衊,到處誹謗是活該嗎,顯然這也不對。
歸根結底,還是人內心的欲望太強盛,有時候想要太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