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可圍繞大選的輿論狂歡早在數周前就開始了,這有賴於那些爆炸新聞的頻出以及猛料一個接一個的被公布。吃瓜之餘不得不讚嘆這西方言論自由下的戲可真不少呀!借著這熱鬧勁兒,「星期五」來推它10部關於西方首腦的電影吧,。這些電影黑總統的讚美總統的不等,正面寫和側面寫的不等,直擊人性的和借人評價體制的也不等……但願娛樂之餘,它們能為大家補補政治歷史課,順便對西方總統領袖的概念有個更深入的理解。
「星期五文藝」上片——
1、《尼克森傳》(1995)
原名:Nixon
國家:美國
導演:奧利佛·斯通
「推薦語」本片從「水門事件」的政治視角入手,一點點深入到尼克森的工作、家庭、童年中去,又以人性的視角瀏覽了尼克森作為總統經歷過的那些歷史事件。看後不禁感嘆美國政壇竟是如此複雜。
2、《影子寫手》(2010)
原名:The Ghost Writer
國家:法國 / 德國 / 英國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推薦語」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政治懸疑片,講述的是一個代筆作家接到一個為前副總統寫傳記的活,知道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結果陷入謀殺陷阱,差點人財兩空…看完這片筆者不禁感慨:藝術家啊,賺什麼錢別賺政治錢,拱什麼圈別拱政治圈。
3、《國歌》(《黑鏡》S01E01,英劇)(2011)
原名:The National Anthem
國家:英國
導演:OttoBathurst
「推薦語」這是《黑鏡》系列英劇第一季的第一集,上來就是王室公主被挾持了,英國首相被綁架者要挾去幹一件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與一頭豬發生關係。非但如此,還得全網直播。啊,預知後果,大家自己找片看吧。
4、《林肯》(2012)
原名:Lincoln
國家:美國
導演:史蒂文·史匹柏
「推薦語」這部電影看似一部傳記片,實質是個徹頭徹尾的政治片,講述了林肯以及他的共和黨團隊推動憲法13修正案通過的全過程。沒錯,就是那個廢除奴隸制的法案。故事結局最終以法案的成功與林肯的被刺身亡告終。這大概再具美國特色不過了。
5、《紙牌屋》(第一季,美劇)(2013)
原名:House of Cards Season 1
國家:美國
導演:大衛·芬奇
「推薦語」這部美劇極為細緻化地講述了一個美國政客是怎樣一步步走向總統寶座的,而劇中涉及到的大量政治內幕以及影射的現實事件也是驚人的。當然,從故事的角度,這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看的美式「宮鬥片」。
6、《年輕的教宗》(2016)
原名:The Young Pope
國家:義大利
導演:保羅·索倫蒂諾
「推薦語」在西方,精神領袖是相對於政治領袖而存在的。《年輕的教宗》以一種嘲諷戲謔的口吻虛構出了一個叛逆的天主教教皇,一個愛抽菸、喜歡庫布裡克的年輕教皇。此片在揭露天主教內部政治環境的同時,也表露出了新時代西方人對教皇形象的某種嚮往。
7、《寵兒》(2018)
原名:The Favourite
國家:英國
導演:歐格斯·蘭斯莫斯
「推薦語」此片雖講述的是十八世紀安妮女王的人生遭遇,卻影射出了傀儡政權的實質——傀儡背後便是那些最下三濫的「宮鬥」。看看此片絕對對理解現代政治有益。
8、《副總統》(2018)
原名:Vice
國家:美國
導演:亞當·麥凱
「推薦語」前面提到了傀儡。這片的主角講的正是小布希當政期間,躲在他背後的那位副總統切尼的「偉大壯舉」。不得不說,導演用一種偽紀錄片式的鏡頭色調,加上喜劇式的旁白剪輯,刻畫出了一個有聲有色的副總統,讓這部政治題材電影充滿了荒誕與黑色幽默。
9、《教宗的承繼》(2019)
原名:The Two Popes
國家:英國、義大利
導演:費爾南多·梅裡爾斯
「推薦語」又是一部關於教皇的電影。它更為現實主義地描述了現代教皇的政治環境以及教皇跟國家信徒的關係。
10、《帝國的毀滅》(2004)
原名:Der Untergang
國家:德國
導演:奧利弗·希施比格爾
「推薦語」最後大家拿這部關於納粹希特勒的電影來跟其他西方「首腦」做對比吧。畢竟,一黨獨大的集權體制相對於那些民主政體簡單直接了許多——一個聽不聽話,忠不忠誠就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