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相親節目,假得很

2021-03-02 新周刊

從一部電影和一檔電視節目開始,「非誠勿擾」四個字成為相親的代名詞。/ 電影《非誠勿擾》

《中國統計年鑑2017》顯示,我國單身人口總數達2.4億。在中國社會中,適齡的年輕人還單著,仿佛就是一件天理難容的事情。如何脫單?那就相親吧。

2018年,相親綜藝玩起了「代際相親」「沉浸式相親」乃至「夕陽紅相親」,並且用「大數據配對」等方式再次躋進中國人的話題榜單。

 

近些年,社會變化太快,唯恐落在人後的中國家長越來越著急了,開始催子女找對象,催結婚,催生孩子,催生二胎.可有人在第一個環節就遇上了難題。


對象不好找,怎麼辦?相親唄。

電視人也跟著著急,於是各式相親節目雨後春筍般在電視上出現。相親綜藝將中國人的「相親」從家族、單位等小範圍的私人社交,用「海選」的形式擴展到了全國觀眾的眼前,收割了一大撥收視率。

2010年,某檔相親節目上,女嘉賓的一句「寧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笑」引爆了全中國,甚至入選了當年的十大流行語錄。這一年也成為了中國相親節目崛起元年。

《非誠勿擾》女嘉賓的二次元造型。/ 視覺中國

01

中國相親節目進化史

1988年,電視行業方興未艾,為未婚男女牽紅線的《電視紅娘》成為中國內地第一檔相親節目。隨後《非常男女》《玫瑰之約》等節目紛紛出現,節目組設計了小遊戲、跟拍戶外約會等橋段,努力促成男女嘉賓互生情愫,牽手下臺。

中國的第一代相親節目在表現形式上還是比較含蓄的,只給單身男女創造相識的機會,很少涉及婚姻和更多價值觀的討論。

 

和中國人一樣,對於在電視上撮合單身男女這件事,老外也抱有相當大的熱情。

英國有一檔節目《Take Me Out》,讓素不相識的一男多女站在臺上,一番自我介紹之後,開始提問、聊天,在規定的時間裡,聊得好的牽手下臺,無人欣賞者黯然退場。

這個形式聽起來是不是和國內某些相親節目非常相似?然而,《Take Me Out》在節目內核上完全不同,聊天內容隻字不提工資房產還貸能力,求的就是「王八看綠豆」,看對眼就行。這種差異,或許來自於中外婚戀觀的差別。

 

相親類節目鼻祖《Take Me Out》。

2010年前後,又一波相親節目熱潮席捲中國電視圈。它們雖然沿襲了國外的節目形式,傳遞的卻依然是非常中式的婚戀觀。

新一代中國式相親電視節目,以《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為代表,男女嘉賓通過自我介紹和節目中的幾輪自由問答,相互了解,當場用「滅燈」與否作出最終選擇。

相親不分國界——讓全場亮燈的外國男嘉賓。

與早期含蓄的「單身交友」不同,此時的相親節目潮多以「婚戀速配」為賣點,男女嘉賓目的明確,問起薪資車房時毫不嘴軟,認準了足夠的經濟能力才是戀愛結婚的先決條件。

 

2018年,男女問答類相親節目已經顯現出疲軟之態,節目紛紛停播或者轉型。「帶著爸媽去相親」「閨蜜考察式相親」甚至是「幫前任找對象」等形式開始佔據螢屏,還衍生出明星相親和主打黃昏戀的「老年相親」。

節目組也不再將相親的場景預設在攝影棚內,而是在生活化的場景中,讓單身男女進行接觸,任憑兩人自由發展。

於是,相親從戀愛雙方的事,變成了全家人都踴躍參與的事,甚至牽涉到了閨蜜、前任。相親節目也從一開始的婚戀交友,一舉通過「沉浸式相親」的形式轉型成為帶有社會觀察性質的節目。

著名演員伊恩·麥克萊恩在上海人民公園「掛牌」相親。/ 相親節目和線下的相親會,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核上,都在互相影響。

 

02

風口上的相親節目

自從第一代相親節目在中國出現以來,每一次的翻紅都將其帶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代相親節目出現在中國人眼前時,人們驚異於普通單身男女之間的婚戀竟然被搬到大眾面前,每一個細節都被觀察和討論。

到了第二代相親節目,速配的節目形式所折射出的速食婚姻觀念和浮躁的價值觀,又一次讓它們受到了無數口誅筆伐。


相親節目是中國式婚戀觀的大雜燴。

今年,相親綜藝玩起了「代際相親」「沉浸式相親」乃至「夕陽紅相親」,還學會了用「大數據配對」的方式玩婚戀配對。

 

與此同時,相親節目上的套路和假戲,也在熱心網友的「扒皮」之下無處遁形。節目組在真正參選的男女嘉賓中間,安插招募來的「演員」早已屢見不鮮,500元—2000元不等的報酬,讓這份「工作」成為不少容貌姣好的年輕人眼中的香餑餑。

所以,節目中那些語出驚人的「奇葩」不一定是本性如此,更多的是收錢辦事,按著劇本走罷了。

 

新技術大於節目內容,噱頭重於生活。不僅迎合觀眾的G點,也迎合觀眾的槽點。始終遊走在風口浪尖上的中國式相親節目,即使從來都洗不脫身上的許多指責,也依然不妨礙它們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

《中國式相親》與《新相親時代》讓父母走上相親節目。

 

03

中國人為什麼愛看相親節目?

婚姻對於中國人的重要程度,幾乎僅次於生死。「紅娘」文化在中國也由來已久。成了一樁婚,就成了一件大喜事、大善事。至於一樁不合適的婚姻所帶來的齟齬,那就不是「紅娘」們需要關心的了。

 

而《中國統計年鑑2017》顯示,我國單身人口總數達2.4億。龐大的單身群體數量,也成為了社會焦慮的有效助推。在中國社會中,適齡的年輕人還單著,就是一件天理難容的事情。


7號姑娘說非富豪不嫁,15號女士離異無孩,希望找個老實的程式設計師,3號男嘉賓是為了臺上的女神而來的……相親節目中的男女嘉賓,就是小區裡那些獨來獨往,等待撮合的年輕人。

相親節目的忠實觀眾們,操心完自家孩子不算,還要走出小區,放眼世界,為電視上的大姑娘小夥子們的婚戀捏上一把汗。

 

某相親節目上,主持人金星說:「一人脫單,全家光榮。」 

另外,現實中的相親多數是靠社交人脈建立起來的,畫風自然不可能如相親節目一樣奔放。想問房子車子票子,在媒人、父母都在場的餐桌上,這些問題總要包裹圓滑,拐上幾個彎再問出口。

相親節目則不同。它把人的欲望都攤開,任觀眾審閱。那些現實中需要包裝才能說出口的價碼,都被赤裸地放到聚光燈下,坦坦蕩蕩地索要、討論。

我們或許並不需要相親節目拍得像紀錄片一樣真實。它們只需要滿足觀眾的想像,安慰觀眾的焦躁。

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多數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相親節目的觀眾,看的是社會百態、人情世故,看的是最典型、最尖銳、最直接的中國社會現實,以此來收穫內心滿足,排遣平凡生活的乏味。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更愛唐朝的50個理由

中國最宜居城市?蘇州的焦慮與從容

新周刊課程推介

央視、鳳凰衛視特邀心理專家盧悅人際關係課

生活裡最大的浪漫

就是把梵谷的星空掛在頸前

▽點擊小程序購買▽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作者/葉丹璇,編輯/蘇煒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GZLWL306

相關焦點

  • 比《非誠勿擾》還早的相親節目,這個節目才是相親節目的鼻祖
    可以說,《非誠勿擾》的橫空出世,彌補了當時電視節目中情感節目的空白,成為了相親節目的領頭羊,很快便火爆了全國,當時甚至給《非誠勿擾》冠上了「相親節目鼻祖」的稱號,而節目中的主持人孟非也隨著節目的爆火被觀眾熟知!
  • 外國人相親節目上來就問技術?坦誠相見的聊天,網友:這我得緩緩
    說到相親,國內的大型交友類欄目,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那肯定是「非誠勿擾」了,最經典的還是一個無業男嘉賓的提問:"你願意跟我一起騎單車逛街嗎?」,女嘉賓馬諾的回答選擇坐在寶馬裡邊哭。當時這檔節目那是火遍大江南北,甚至國外還貼心做了翻譯。
  • 揚州電視臺相親類節目《相親相愛》被曝嘉賓造假
    周宇還介紹說,他的另一位同學則在節目中收穫了一枚金戒指,不過,這枚名義上女嘉賓贈與的金戒指,據說最後還是被電視臺收走了。   「我們不算專業,有時候看到演戲演得太假了,還會覺得氣憤,比如眼看著兩個人牽手成功了,其實到後臺錄完感言,就各回各家了。」周宇說,他和幾位同學一樣,都是玩票性質地去參加節目,不同於在後臺認識的其他專業同行。
  • 「相親節目」女嘉賓都這麼優秀為啥還相親?得知她們從哪來:失望
    就是因為這種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也湧現了很多的相親類型的節目,而且都是一些優質的俊男美女放在大家心目中應該是不愁找不到對象,因此也帶火了一大批的相親節目。光光今年就湧現出了幾檔相親節目,像什麼新相親大會、非常完美、門當戶對之類的,巧的是收視率都不是很差。
  • 那些上相親節目的肌肉男,為什麼很多都被滅燈了?女生:太恐怖了
    絕大多數人竟然投給了毫無鍛鍊痕跡的正常身材……而在國產相親節目鼻祖《非誠勿擾》上,小夥伴們能找到更多的例子來證明這一點:這位肌肉男嘉賓是一位健身教練,在自我介紹環節,他擺出各種pose來展示自己的好身材。但是女嘉賓們顯然對他不感冒,反而引發了一連串滅燈。
  • 浙江衛視攜手珍愛網,愛情連連看將改相親節目格局
    廣州2010年11月1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怎樣的相親節目更適合中國觀眾,作為國內巨頭的浙江衛視攜手國內較大的相親網站珍愛網 zhenai.com,推出了重磅節目《愛情連連看》,觀眾一定會有驚喜 逢周一二播出的《愛情連連看》是一檔男女相親交友節目。
  • 國內相親節目內幕:從2010年火到現在,多少女嘉賓是「演員」
    遙想當年,緊跟其後興起了大量同類相親節目,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這些節目也貢獻了大量高討論度的社會話題,無論是拜金女還是裝窮男,都一度是大家熱議的對象。為什麼以《非誠勿擾》為典型代表的相親節目那麼火?這其中的內幕又有多少人知曉呢?
  • 原來相親節目的嘉賓不僅全是「託」,還有這種待遇?網友:被騙了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變遷,思想觀念也不斷改變,出現了很多晚婚觀念的人,導致了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剩男剩女,於是節目抓住這一需求,開始設置相親類的節目,之後火了好幾年,而這兩年這類相親節目又開始了低谷,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相親節目」火了9年,不僅全是"託",知道女嘉賓從哪來的嗎?
    前幾年國內的相親節目非常火,像大家熟知的有《非誠勿擾》和《中國式相親》等等。這些節目在當時還是賺取了不少收視率的,但是後來這些節目越來越不行了。其中《非誠勿擾》更是被曝出是有劇本的,所以觀眾們哪裡是看真人相親節目,就和看電視劇、看電影差不多。
  • 《新相親時代》播出時間 孟非:時間證明相親類節目價值
    ­  3月25日晚,「國民月老」孟非攜《非誠勿擾》「姐妹篇」——《新相親時代》強勢登陸江蘇衛視,同時段收視穩佔第一,市場份額更是佔整個周日檔所有節目第一。作為一檔代際交友節目,《新相親時代》打破了以往相親節目裡單身男女孤身上陣的傳統,由父母臺前把關。
  • 國內的綜藝節目到底有多假?看這些細節就知道了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綜藝節目已然成為了許多年輕人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也讓不同形式的綜藝節目增加了獨有的看點。經常看綜藝的人可能會發現,那就是綜藝節目中一直都是有劇本安排的,這些刻意表演的痕跡會時不時的被網友們「吐槽」,為了增加節目熱度和話題,節目組可謂是用心良苦啊。
  • 愛情虐我千百遍 我待相親節目如初戀 第B32版:文娛·視點 20130813...
    有的釘子戶在臺上站了近2年  現在雖然是選秀節目最火熱的時候,但作為盤踞中國綜藝螢屏長達20年的老牌節目品種,相親節目的收視地位依然經久不衰。其中,《非誠勿擾》前不久剛在中國首個衛視「綜藝百強」全媒體收視率排行榜中折桂,在今年1-6月的收視率高達7.528;對於其他衛視而言,相親節目也早已成為衛視標配,其中以美男著稱的《非常完美》更是成了貴州衛視的王牌節目,東方衛視的《誰能百裡挑一》開播多年來在全國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粉絲,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雖然收視不溫不火,口碑卻是行業最好……  觀眾愛看相親節目,但關於節目嘉賓、主持人的質疑聲也不曾間斷
  • 從王佳殺夫說起,相親節目是天堂還是地獄?
    王佳對於幸福的定義似乎也代表了許多傳統的中國人:個人的幸福總是和父母聯繫在一起,「讓所有親人放心」似乎是眾多大齡單身女青年繞不過去的心結——或許這才是她真正的心聲。但參加相親節目對她的影響,後來就越來越明顯地顯露了出來——由於同上節目的其他女嘉賓或嫁入豪門,或做了代言,或發了唱片,收入頗豐。女人之間暗自攀比的心理,讓王佳開始失衡。
  • 娛評:相親節目遭遇瓶頸 將混搭真人秀求突破
    眼下最火的相親類節目《非誠勿擾》,2015年第一個周末也從原本的周六、周日播出變成了周六單播,周日讓位於新開播節目《超級戰隊》。不少人擔憂:新的一年裡,相親類節目是否要開始降溫了?  不可否認,最近不少相親節目的確遭遇瓶頸期。以剛剛過去的幾年看,相親節目調整頻繁:貴州衛視《相親相愛》、安徽衛視《緣來是你》、東南衛視《約會萬人迷》等節目均收視率平平,開播不到一年草草收尾。
  • 《中國新相親》:節目裡的相親方式真的靠譜嗎?
    近年來,我國單身人士不斷增多,很多人抓住了這一熱點,於是各種相親網站相繼問世,各種相親綜藝節目層出不窮。至於效果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相信很多圈內人也會說法不一。而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大部分應該是從剛開始的新奇轉變到了今天的不以為奇。
  • 金牌模式 | 相親節目新物種:愛情和麵包,你到底PICK誰?
    而除了相親男女在相處中互相推測各自身份,主持人團隊也將在演播室現場觀看素人男女們的合宿日常,根據他們的表現,分析推理其中的愛情捕手和金錢捕手。兩者都是由主持人團隊對合宿的相親男女之間的愛情線進行推理,但《戀愛捕手》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在尋找真愛的相親男女中加入了以獎金為目的的「金錢捕手」角色,而這一變數的增加,不僅進一步豐富了節目的推理線,讓節目在《heart signal》的愛情推理線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參與者身份的推理。
  • 參加相親類綜藝節目,到底能不能真正脫單?答案都在這裡
    說到相親類綜藝節目,大家一定會首先想到江蘇衛視已經播出超過十年的《非誠勿擾》。這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檔大型相親類綜藝節目,主持人是孟非。節目能夠播出超過十年也從側面說明了這檔節目確實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 李一桐也參加過相親節目,看到和她牽手的男嘉賓,娛樂圈真小
    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對相親還是很抗拒的,因為兩人都是被爸媽強迫的,再加上兩人都不認識,坐在一起吃飯,又不知道說什麼,真的很尷尬。
  • 相親節目的風向標——江蘇衛視《新相親時代》
    全國相親節目不少,《非誠勿擾》曾轟動一時,各衛視競相跟從,青年男女紛紛報名,動機不一,有真正來解決個人問題的,有來露臉揚名的,有口無遮攔留下奇葩名言的,有金錢至上三觀不正的,目的不純,林林總總,遭到了廣大群眾強烈批評,廣電總局多次下令整改停播。
  • 這檔10年前的相親節目,也太好看了!
    為了讓《相親才會贏》不再蒙塵,我決定立足當下,回溯過去,從那些畫質模糊的影像資料中,深度解剖這檔民生朋克相親節目。和隔壁江蘇臺後來推出的相親真人秀《非誠勿擾》相比,它少了一個「秀」字,這就可貴地點明了相親節目的原教旨:相親,不是相親真人秀。這意味著它沒有劇本編排的衝突和熱點,所有情節真實發展。▲ 被譽為國內相親節目鼻祖的《非誠勿擾》,其真實性常被人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