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虛情假意」的關心一些事.

2021-02-13 新傳考研禿頭研究所
如果是十年前,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萬人空巷,到現在《新華詞典》上都會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時每晚播出的《還珠格格》。而十年之後的現象級則直接表現為「刷屏」:熱搜屠榜,公眾號整齊推送,朋友圈集體討論,抖音一刷十條。其實,所謂的「現象級」本就該是迎著社會的情緒,隱喻體制癥結,揭示時代特性的內容,在任何一個時期裡的現象級背後,都是當下社會關切和社會議題的最突出體現。但現在的「現象級」更像是被「塑造」出來的:極高的話題熱度、常年霸佔的熱搜、具有戲劇張力的內容、切中社會痛點的話題以及滿屏滿眼的流量ip:現在的編劇和製片人對網絡情緒的洞察幾乎到了「操縱」的深度:他們很清楚的知道爆點在哪、流量在哪、話題在哪。哪句話能被爭議、哪些人能帶話題、哪個片段能上價值、哪個部分能買熱搜:這些他們都一清二楚,並且會將這種熱度和話題不斷不斷的放大,他們不僅要藉助熱搜,還要借自媒體和營銷號蹭熱點的需求、要借粉絲不理性的情緒、要借朋友圈「害怕錯過的」心理。於是「現象級」不再是全民關注,而是「似乎」全民在關注。在熱搜上知道了誰最後成團、在朋友圈裡知道了誰的表現特別好、在公眾號和營銷號那裡八卦到了撕逼和帶資進組,在抖音那裡看完了所有精彩片段。也像現在的很多電視劇,比如《三十而已》和《以家之名》,比如《歡樂頌》、《我的前半生》和《都挺好》:一邊打著「女性」「社會問題」「平等」「現實」的旗號,一邊消費著人們的「情緒」和「喜怒」:最後劇播完了,綜藝結束了,標籤消耗殆盡了——扒開內裡一看,還是那些老套的故事和老套的營銷,是一套煽動公眾情緒、流水線製造爆款的方法論:緊跟熱點、販賣焦慮、製造矛盾、觀點極化。現實向變成了蘇爽劇,現象級變成了熱搜爆款——「他們本可以無限逼近國人心中幽深而隱蔽的世界,卻選擇迷失在了花團錦簇的熱搜煙火裡」:看似直指社會矛盾,實際都是觀眾自嗨。哈布瓦赫在講集體記憶的時候提出過「想像的共同體」的概念,而今日所說的「現象級」是一類典型的集體記憶——共同體是結果的,想像才是達成結果、對社會認知和建構的第一步。曾經「想像」是靠共同參與,今天「想像」是被動接受:某種程度上熱搜、媒體、自媒體、抖音快手都成了今日搭建「想像屏障」的一份子。
2020年年9月28日晚23時59分,騰訊微博將停止服務和運營,屆時用戶將無法登陸,如有需要,用戶可在停止服務前,備份相關信息。至此,中文網際網路上公共性的、全開放性的、社會性的、內容樣態最具多元性的、類社會性的公共討論空間只剩下新浪微博:雖然在過去的三四年裡,新浪微博早就在這方面一家獨大,但存在壟斷傾向和實際壟斷還是不一樣的。
現在新浪微博可以做到實際壟斷:壟斷的不僅是信息,也是人們對於社會的認知——通過熱搜、通過算法、通過對信息發布的控制。上周,羅冠軍在《羅冠軍的自白與呼籲》中說:就算我公布了全部事實經過與相關證據,甚至她也在網上幫我發布澄清聲明,但我也會跟電影《狩獵》中的盧卡斯一樣,永遠會有人相信「我做了」,一輩子生活在陰影之中。因為人們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被自己的想像屏障隔離開了事實。上周,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夜之後,黃齡組和寧靜組的粉絲展開了一場巨大的撕逼,互相指責對方搞小團體,出道即結束,嘲諷和謾罵成為了這檔本身現象級但也存在諸多瑕疵的綜藝留給人們的最後印象。因為人們總是一廂情願的加以揣摩,被自己的情緒感動到不在意真相。是想像和情緒,是這個充斥著情緒和公共討論的微博,也是我們對社會議題「虛情假意」的關心:關心此刻,參與當下,情緒上頭,不管不顧,號召和謾罵。撰寫這場劇本的人深諳套路漫不經心,參與這場熱鬧的人習以為常,中文網際網路常常拋出一個又一個擲地有聲的話題:metoo、女性、性侵,然後又被輕輕放下。拋開熱搜、拋開自媒體營銷號的熱點思維、拋開虛情假意,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內容?「明明是赤裸裸的資本操作,卻非要將立意定在當下正熱的女性意識議題。」三聯的這句話把《乘風破浪的姐姐》貶的一文不值。最開始被罵上熱搜的杜華就像是這個節目的詛咒,在杜華談論到她認為的女團就應該是「整齊、統一、美麗」的時候,芒果tv甚至都會在旁邊標註上該觀點不代表製作組觀點這樣甩鍋的話,但結果呢?寧靜也會想要整齊、張雨綺也會思考是不是應該可愛,選歌的時候很明確的要選「炸的、燃的」。我們在講男性凝視的時候講了凝視和來自社會的規訓,本來這部綜藝就是衝著打破規訓和凝視而來的,最後卻依然成為了被規訓的對象。
《浪姐》的社會責任感,不是粉絲強加,而是節目組自我賦予的。因為這檔節目從開篇起就在宣揚「三十而勵」的女性主義立場。它用精彩的開場白「每個女人礪礪一生,都在面對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的錘問」,為粉絲製造了這個節目是在力圖打破性別偏見的正義幻覺中。然而他們卻越發產生一種被欺騙的感覺,所以才會在實際呈現與性別權利訴求不符時,反覆詰問節目組的「初心在哪裡」。初心是真正的成熟女性的節目,是女性精神的崛起,雖然《浪姐》在最後背上了不少罵名,但樂觀的第一步是「標榜」本身也是進步。
其實已經有不少「標榜」之外的內容了,在女性方面有《送我上青雲》,在家庭方面有《安家》,有綜藝方面有《朗讀者》和《樂隊的夏天》:去掉標籤之後,拿掉熱搜之後,依然能看到內容背後承載的社會價值。《浪姐》的熱度很快就要過去了,不管下一檔節目是《劈堅斬棘的叔叔》還是別的什麼,在除了一味的喊口號之外,期待看到一些更深層次的價值。🔜 考題分析:分析《浪姐》走紅的原因/分析《浪姐》的社會意義/從文化生產角度分析《浪姐》的社會價值等。🔜 考點分析:社會文化碰撞/文化工業/場域理論/社會凝視/規訓/刻板印象等。羅冠軍事件最開始是一個網名為「加油吧Vicky」的博主在微博髮長文控訴自己被強姦,大致內容是「羅冠軍」於2019年6月的一天晚上,實施強姦後並強行確定戀愛關係。該博文發出後獲得了接近十萬+的轉發和關注,羅冠軍的個人信息,家庭成員信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大V聲討,網友謾罵,連不少主流媒體都參與其中。然而「等一個反轉」再度出現,事實證明所謂「強行發生性關係」等均為當事人自編自導自演,實際上該女生與羅冠軍為正常戀愛關係,這又是一起反轉新聞。反轉新聞說了一千遍,後真相就說了一萬遍:在事件發生當下表示「等一個反轉」會被指責是冷漠的看客,立刻情緒化的聲討又會在之後被指責不顧事實毫無理性:社交媒體幾乎在剝除人的正常情感:作為一個人,要有同理和公情,還要冷靜的思考。安東尼·吉登斯說「在現代條件下,媒體並不反映現實,反而在某些方面形塑著現實」,換言之,雖然媒體不可能創造出一個超現實的自然王國,但人們頭腦中的世界並非現實的精確複製品,人們往往不得不在有限的直接經驗之外,試圖通過我們所接收到的二手和三手信息與知識,來建構一個「完整」的世界的想像:而一旦人們形成了自己的態度和傾向,形成了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後,往往會以固有的鏡子來比照現實世界,以自身主觀的尺度來測量現實,合則用,不合則拒。換言之,人往往只樂意接受自己相信的觀念,並通過接收新的材料來強化這種觀念。這就導致看客更冷漠,共情者更憤怒。這也導致反轉之後對當事人的傷害會永久存在,對某種行為和情緒會成為標籤。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社交參與能帶來自我實現,本質上是個人功利對社會事件的映射。在社交媒體上,人們的表達往往會出於各種不同的動機,或者追求流量,或者出於政治的野心,或者為了成名,不一而足。所有這些非理性「討論」往往會以另類的表達來吸引注意力,雖然他可能並不持有這樣的觀點。這正是凱斯·桑斯坦所指的「社會流瀑」現象:當流瀑發生時,信念和觀點從一些人那裡傳播到另一些人,以致許多人不是依靠自己實際所知,而是依靠自己認為別人持有什麼想法。」比如這件事中最早表示「等反轉和辱罵等反轉是具體冷漠」的人,比如反轉之後「繼續堅信男性依然都不是好東西繼續辱罵羅冠軍和保持沉默」的人。歸根結底,群體極化、兩個輿論場、輿論分化,都與流瀑息息相關。流瀑既能影響事實判斷,也能影響價值判斷:但它只是一種信息傳播的渠道或方式,情緒也好真相也罷,只是隨著流瀑進行傳播而已。真正需要的,是像胡翼青老師所說:重建關於真相與事實的秩序。🔜 考點分析:了解「流瀑」的概念,思考如何用「開放對話、群體交流」來緩解社交媒體上的流瀑現象。🔜 補充考點:反轉新聞、後真相時代、後真相的具體案例等騰訊微博於2010年4月1日開始小規模內測,5月1日開放用戶邀請註冊。當時僅支持文字形式,圖片功能暫未對用戶開放,字數限制為140字。比新浪微博晚了8個月。2011年11月11日,騰訊微博在三季度增長迅猛,截止到當年9月30日,騰訊微博平臺上的註冊用戶數超過3.1億,比6月底的數字增長了7000多萬。同在當年11月,新浪微博宣布註冊用戶數達到2.5億。當時新浪執行長曹國偉表示,自從9月正式發布微博4.0版以來,超過半數的現有用戶已經升級。現在新浪微博的重點已轉向給微博添加更多的社交網絡功能,提高用戶黏性。除了在用戶數上領先之外,騰訊微博的活躍用戶數這一關鍵指標更曾經達到新浪微博的2倍。很多人會分析原因,那我跟風分析一波,或許原因在於騰訊的向內與新浪的向外:騰訊藉助qq與微信,始終是在打造內卷和封閉的人際交往,而騰訊微博的性質與qq空間和朋友圈過度相似,沒有必要在不同的空間,面對著同一群人表演。但新浪微博的外延則明顯的多,標籤連結、超話社區、新聞熱搜,騰訊在做社區,而新浪在搭建社會。於是繞回今天的這個話題,騰訊的失敗和新浪的屹立不倒始終在告訴我們:平臺承載內容,內容反映文化,當下新浪一家獨大是因為不可替代性,但今天的微博背後已然怨聲載道,如何去搭建一個更有價值的平臺,而不是「每天打開微博都有新的生氣」,必然是新浪微博值得思考的問題。
🔜 考點分析:新浪微博的社會價值、微博在社會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作用、微博的類公共空間價值、新浪微博如何自我更新與迭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網際網路公共平臺?因為即使今天我們深刻的思考了我們到底在期待什麼樣的內容,在很多情況下也依然難以對抗已經成體系的社會傳播環境。規訓和凝視無處不在,情緒和想像四處彌散:今晚的憂愁和深刻的思考,依然會變成明天微博上雲淡風輕的點讚和關注。說到底,我們又講義氣,衝在前面,又虛情假意,躲在屏幕後面。


🖤

  禿頭答題課程安排  

  報名連結戳下圖  

拼團的同學如果最後沒能三人成團,意味著拼團失敗,cctalk會在課程開始前將錢退給大家,即報名失敗,所以大家請務必確認自己拼團成功嗷~

  全能實務班  

消息+評論+策劃

各種實務題型!一網打盡!

🌛

  禿頭研究所的暑假專題班  

夏天的每一個晚上

都有知識、酒與快樂

🌙

  禿頭研究所的全程班  

一起做自律且可愛

惦記六便士也愛看月亮的人

禿頭所的全年公開課

cctalk內搜索:88285114

💜

  歡迎21屆的朋友加入我們  

考研答疑|社會思考

治療焦慮|群內開車

公眾號後臺回復

「2021考研群」

🌟

  ABOUT US  

🌟

 班女士和花總的產糧囤積地 

🔹

🐼🐡

相關焦點

  • 專訪關心則亂:從《知否》到《星漢》,IP改編的「聚散」之道
    同樣是小女子的八卦人生,同樣家長裡短、細水長流,我們從《知否》和《星漢》說開去,與「關大」聊了聊她的創作故事。入行:從老爸的半箱藏書到「逼上梁山」「你,怎麼就寫起小說來了?」這個問題,關心則亂被問過很多遍,堪稱親朋好友加職場採訪標配。小時候偷偷看小說,長大了偷偷寫小說,在關心則亂爸媽心中,這些都不是正經事。「在長輩心中,正經的作家應該像莫言、路遙那樣,提筆深刻落筆磅礴,你一個小女子還是踏踏實實讀書工作,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盡耽誤正事。」
  • 專訪關心則亂:從《知否》到《星漢》,IP改編的「聚散」之道
    小時候偷偷看小說,長大了偷偷寫小說,在關心則亂爸媽心中,這些都不是正經事。「在長輩心中,正經的作家應該像莫言、路遙那樣,提筆深刻落筆磅礴,你一個小女子還是踏踏實實讀書工作,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盡耽誤正事。」「如果不是網絡無孔不入,我會將網文作者這個身份帶進墳墓裡」,關心則亂笑道:「我這輩子幹的不正經事多了,不差這一件。」
  • 「千言」感情世界裡,卻是我們都忘了,其實只要我們相愛就好……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或許就是兩個互相喜歡的人,又互相自卑,我覺得你太好,是我高攀不起,你覺得是我對你太好,你承受不起。人真的是種自私的生物,所謂的唯利是圖不過是區區常態,虛情假意,才是自私的本態。「千言」該是悲傷藏不住,還是歡喜表達不出?
  • 張秋和金妮告訴我們的「愛情理論」 那些《哈利波特》教我們的事
    我們先看過了包括榮恩、馬份等角色要告訴我們的事後,再繼續看看網友們整理出的《哈利波特教我的事》。金妮衛斯理告訴我們,勇敢就是美麗。金妮衛斯理第一次出現在故事中,是跟著爸媽一起到王十字車站送哥哥們到霍格華茲求學的小女孩,隔一年後她也進入了這間魔法學院。在小說中,從沒描寫過金妮是一個「美麗的女孩」,但確實是個勇敢又有個性的女孩。
  • 「病識感」與「病恥感」
    「病識感」與「病恥感」這兩天在補劇,整理了裡面一些相關內容0 v0,近兩天會整理好分享給大家。這一部蠻有深度的劇也推薦給你們,劇名叫做「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在一起精神病患隨機殺人事件之後,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辯護律師及其家屬、一般的精神病患及其家屬、公共媒體、精神病院如何面對傷痕、重建生活的故事。精神病患罪犯逃過死刑是不公的嗎?
  • 把我們「綁」在一起 -- BAND #Android #iPhone
  • 「晚安日曆2019」限量預售,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了.
    今天,主要是想回答一下昨晚很多讀者所關心的一些問題。「晚安日曆」有什麼不一樣?邃黑版與透白版的區別在於「包裝盒」和「日曆封皮」選用了不同顏色和質感的材料。「邃黑版的日曆封皮」使用精緻的裝裱布料,文字內容的燙印工藝使用啞光黑。「包裝盒」用的是黑卡紙,黑色卡紙為原木漿長纖維紙張耐用耐磨,包裝盒文字內容使用燙銀工藝。
  • 他給了我們一份「最溫柔的勇敢」-炎亞綸
    炎亞綸穿上白T,沒有華麗的包裝,回歸到最純粹的自己,拿起了一把吉他,唱出自己喜歡的歌,歌迷有志一同舉起手幅「謝謝你,是最真實的你」,他感性告白,「很多事後讓大家更團結,經歷很多複雜的事情後,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當舉起來,大家都一樣時,越來越懂得愛可以戰勝一切,善良可以戰勝一切。」炎亞綸在臺上哭了三次,而臺下的我們,也跟著感動了好久。
  • 「你最關心的事情?老婆!」一劇定終身的愛妻魔人安宰賢,盤點他歷年韓劇代表作!
    而這部作品也是安宰賢婚後的第一部作品,面對許多親密戲,安宰賢也向同是演員的老婆具惠善討教演技,但仍表示「婚後對於拍親密戲很有負擔,拍的時候很傷腦筋」~整個把老婆放在第一順位,就算親的是別人,還是和老婆大人狂放閃啊!
  • 「陸王」,那些只有跑步教會我們的事!
    由於是感興趣的跑步和跑鞋題材,再加上日劇一貫的熱血橋段,做為一個跑者,在心中產生了一些想法,在這裡和你聊聊一句話概括【陸王】如下:生產分趾襪的百年老店「小鉤屋」由於時代對分趾襪的需求越來越小,宮澤弘一社長在觀看了一場馬拉松比賽後,決定轉型生產「陸王」馬拉松跑步鞋的勵志創業故事。
  • 「神奇女俠」蓋爾·加朵與豹女,私底下居然一起開心在做這件事!
    這部續集不僅再度帶回了原本身處在一戰時期的人類男主角「史蒂夫」克裡斯·派恩,同時蓋爾·加朵飾演的黛安娜也將首度對決由克裡斯汀·韋格飾演的「豹女」,《神奇女俠1984》試映會後普遍受到正面好評!在觀看《神奇女俠1984》之前,先來認識反派豹女的演員克裡斯汀·韋格平常在美國大眾眼中的形象。
  • 戀愛中虛情假意的男生一定有哪些表現?
    戀愛中虛情假意的男生一定有的表現是哪些?為什麼有人會在愛情裡面搞虛情假意那一套呢?明明不喜歡卻裝作很喜歡,明明一點都不愛卻還要在一起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只愛他自己。那麼這一類只愛自己的人都會有一些共同點。
  • 我們一起從「日出日落」聽陳奕迅Live
    Eason參與此次音樂會不但不收酬勞,更邀請眾多音樂界好友一起精心設計演出內容。「日出日落便是一天,無論今天怎樣困難,明天太陽還會升起,希望大家有信心、有勇氣,相互扶持共度難關。」受新冠肺炎影響紅館的演唱會煞停了近200日Eason專程在這個演唱會聖地拍攝短片從罕有「靜英英」的紅館後臺步入會場並感觸道:「我來過紅館咁多次,都未見過咁靜,如果唔係疫情影響,應該唔會休息咁耐。
  • 從「對錯」到「利弊」,拼多多事件告訴我們的
    因為我對自己的定位不是「自媒體」,而是「連接者」和「價值提供者」。情緒價值最近,他們的一名員工猝死。官方也因為知乎上的言論遭遇一波公關危機。下面的內容,針對的是不滿足於情緒價值的讀者,我來說一點,對他們真切有幫助的內容。
  • 陳昇「我們的樂園依然擁擠」
    其實很傳奇性的,就是有一個老芋仔問我們會不會 「咬七」、「油漆」,我就跟著去了,其實他說的是有沒有人會「樂器」,這個真的是轉捩點。「退此一步,即無死所」,那時候為了要練簡譜,練到出門看到車牌號碼,都覺得是在唱歌。每件事都不是開玩笑的,因為我要生存、我要過關。後來就開始有機會做齊秦、楊林、陽帆的唱片。5年之後,麗風錄音室的徐先生(徐崇憲)就跟我說:「你幹嘛不自己唱?」我都沒想過。
  • 陳傳多 攝影是件「憑感覺」的事
    見面後他興致勃勃地和我們分享他最近新拍攝的兩組照片,提出了各種可能性;接著話題一轉,又和我們聊起了住在北京之後可以去探索的美食。很顯然,他對即將開始的新工作和新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期待。但是直到現在,陳傳多還是說自己更喜歡拍攝模特,因為拍攝模特像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可以有更多的空間隨意發揮,呈現自己對時尚的理解和想法。如今,他和攝影師 Frey 組成了 Chuando & Frey 攝影組合, Frey 最早曾經是陳傳多的助理,工作中他們既一起合作,也獨立進行創作。兩人的相同點,都把專注攝影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 「愛傳承」演唱會插曲經歷「死裡復活」的大榮耀!
    2日下午,「臺灣優質生命協會」在新莊體育館舉辦公益活動-「愛傳承關懷演唱會」時,發生一名6旬老嫗昏厥,心臟一度停止逾10分、將近20分鐘後,該協會秘書長紀寶如即刻跪地哭泣,與眾人合力向上帝禱告:「求神幫助我們救她!」隨後婦人奇蹟似甦醒過來!
  • 城事|澀谷街頭發現「透明公廁」,由安藤忠雄、片山正
    城事|澀谷街頭發現「透明公廁」,由安藤忠雄、片山正 2020-09-16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畢殿龍:吳子嘉口中的「我們」是誰?
    吳子嘉則說「我們還有更多大選,否則也不會挑戰五都首長」。韓國瑜有無私情,疑罪從無的情況下,既已交給檢調調查,就等結果好了。現在好奇的是吳子嘉口中的「我們」是誰?還是「我們」這個特定的集團,為其污衊他人付出巨額費用,希望他和「他們」對韓國瑜死纏爛打?這種污衊他人而不需要證據的風氣,如果盛行開來,整個社會都將陷入互相污衊攻擊之中。 按照吳子嘉的行為方式和邏輯,我們可以說,是有人給了吳子嘉很多錢,讓他主導一個特定方向的民調。這個民調的走向和她獲得的報酬,足以讓他不惜坐牢污衊他人,以達到目的。
  • 關於「品牌聯名」這檔事的最強科普
    本文絕對會引起很多「時尚潮流玩家」的不適,但在這樣一個議題,我們一起保持著持平、開放並懷疑的心情,去思考一下近年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