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家上市公司預減持化工行業佔16.8% 華鵬飛資金緊張導致三股東萌...

2020-11-29 網易財經

(原標題:風口觀察|77家上市公司預減持化工行業佔16.8%,華鵬飛資金緊張導致三股東萌生退意)

據飛笛科技統計,11月21日-11月27日期間,共有7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計劃減持的公告,較上周數量上升7家。涉及計劃減持對象141個,其中有18家公司的實控人參與計劃減持,佔比23.7%,比例較上周有所上升。金髮拉比(02762.SZ)的實控人計劃減持比例最高,減持最高佔比將達到公司總股本的6%。

從減持時間分布來看,預減持公告發布最多的日期為11月21日,當日共有19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從減持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計劃減持公司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為化工(13家)、計算機(10家)、電子(9家)、三個行業合計共有32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佔比達41.5%。

整體來看,計算機、電氣設備、電子等8個行業的計劃減持公司數量出現上升,醫藥生物、建築裝飾、傳媒等10個行業的計劃減持公司數量出現下降。其中,計算機行業的計劃減持公司增量最多,相較上周增加了6家。醫藥生物的計劃減持公司數量下降最多,相較上周下降了3家。

飛笛科技統計了11月21日-11月27日收盤時間區間內發布的上市公司公告中,計劃減持比例最高的10家公司。分別為安利股份(300218.SZ)、三達膜(688101.SH)、金髮拉比(002762.SZ)、匯金股份(300368.SZ)、華鵬飛(300350.SZ)、ST獅頭(600539.SH)、阿科力(603722.SH)、星光農機(603789.SH)、揚帆新材(300637.SZ)、法拉電子(600563.SH)。

以11月27日收盤價計算,10家公司總市值合計為515.15億元,預計減持金額最高將達到29.82億元,整體金額較上周大幅下降。預計減持金額佔總市值約5.7%,與上周相比明顯下降。從減持股東來看,金髮拉比、阿科力、揚帆新材的實控人參與了計劃減持。從減持金額來看,法拉電子的計劃減持涉及金額最多,預計最高將達到9.67億元。

10家公司中,安利股份的減持比例最為驚人。若根據公司發布的計劃減持公告計算,最高減持比例將達到公司總股本的10.25%,涉及金額2.76億元。安利股份於11月21日發布計劃減持的預披露公告,稱公司股東香港勁達企業有限公司擬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方式清倉減持所持有的2224.9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10.25%。

在本次減持的兩天前,安利股份的另一位股東同樣發布了清倉減持的計劃公告。11月19日,安利股份的股東香港敏豐貿易有限公司計劃減持所持有的191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82%。若上述兩位股東按照最大限額進行減持,安利股份在未來的6個月內將承受總股本比例19%以上的減持壓力。

據飛笛科技統計,自2019年9月25日以來,上述兩位股東便開始連續發布計劃減持,並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持續減持安利股份股票。2019年9月25日-2020年11月21日期間,香港勁達的持股比例由12.14%下降至10.25%,香港敏豐的持股比例由10.75%下降至8.82%。

在此期間,安利股份的股價不降反漲。據統計,2020年以來安利股份累計漲幅高達58.70%,當前股價較2019年9月25日上漲35.37%。若以區間加權均價計算,香港勁達與香港敏豐此前減持分別獲益4015萬和4100萬。

根據安利股份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2020年1-9月實現營收10.48億,同比減少15.1%,實現歸母淨利潤1704萬,同比減少66.65%。

在安利股份之外,華鵬飛的減持情況較為引人矚目。華鵬飛於11月25日發布了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公司股東珠海安賜互聯捌號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持有公司2900萬股,計劃於6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86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6%,佔其持有股份比例的98.6%。減持原因為基金產品的運作需求。

在本次計劃減持公告發布之際,華鵬飛正處於麻煩不斷的多事之秋。據公開資料顯示,華鵬飛於2015年8月作價13.5億收購了一家名為博韓偉業的移動信息化企業。而上述公司於2018年、2019年度開始出現營收下滑、業績虧損的情況,並直接導致了華鵬飛2019年計提約4億元的商譽減值,使華鵬飛2019年年度淨利潤為-5.28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3月5日,華鵬飛曾披露《關於全資子公司涉及仲裁的公告》稱,博韓偉業的重大客戶中國郵政單方面終止《PDA合作協議》,並且拒付相關款項,導致了博韓偉業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在進入2020年以後,公司業績進一步惡化,根據公司2020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2020年1-9月實現營收3.69億元,同比下滑23.34%,實現歸母淨利潤僅420萬,同比下滑79.36%。而華鵬飛的財務似乎也進一步陷入了惡化,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同比大降80%,導致公司不得不通過其他手段獲取流動資金。

2020年7月,華鵬飛公布了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籌集4億現金的定增計劃,11月18日華鵬飛收到了來自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所出具的《意見告知函》。隨後11月24日,公司控股股東張京豫向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質押股份3950萬股,用於償還債務。11月26日,公司擬以兩家全資子公司作為抵押向光大銀行、招商銀行分別申請不超過8000萬元的綜合授信。

在此背景下,安賜互聯捌號的清倉減持不免有些信心不足,提前離場的味道。值得注意的是,安賜互聯捌號於2020年11月15日與華鵬飛的另一位股東——珠海安賜互聯柒號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解除了一致行動人關係。而兩者皆為安賜創業旗下管理的基金。安賜互聯柒號當前持有華鵬飛2157.8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4.53%。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半年報行業前瞻 化工行業:預告業績公司逾半數預喜
    而該行業51家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中,28家公司預喜,佔比54.90%。(投資快報)   業績,衡量資本市場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A股2019年半年報將於本月10日正式展開。不過,在這之前已有不少公司率先透露了半年報業績的「輪廓」。其中,已披業績年報預告的公司中,化工行業佔比最多。
  • 本周90家公司公告預減持 *ST金正減持比例達總股本10.65%
    從減持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計劃減持公司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為機械設備(16家)、醫藥生物(9家)、電氣設備(9家)、三個行業合計共有33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佔比達36.6%。整體來看,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通信等15個行業的計劃減持公司數量出現上升,計算機、化工、食品飲料等8個行業的計劃減持公司數量出現下降。
  • 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劇透」 45家公司近七成預喜
    摘要 【一季度業績「劇透」 45公司近七成預喜】一季度臨近收尾之際,有上市公司已迫不及待透露其經營狀況。統計顯示,截至3月12日滬深兩市已有45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一季報業績預告,當中業績預喜公司的有31家,佔比68.89%。
  • 澄星股份:江蘇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所持公司部分...
    證券代碼:600078 證券簡稱:澄星股份 公告編號:臨2020-046江蘇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的公告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
  • 華鵬飛: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
    (二)本次發行已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2020年8月3日,發行人召開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本次股東大會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和《公司章程》的規定採取了現場記名投票和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決。
  •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11月27日)
    龍星化工:收到供熱補貼905.1萬元 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龍星化工(002442)收到沙河市財政集中支付中心撥付的專項資金補貼905.1萬元,該資金是對公司2020年度至2021年度供熱的補貼。  發布易11月26日 - 龍星化工(002442)晚間公告稱,公司收到沙河市財政集中支付中心撥付的專項資金補貼905.1萬元,該資金是對公司2020年度至2021年度供熱的補貼。為了配合沙河市集中供熱惠民工程,公司從2012年冬季採暖期開始向市供熱管網提供熱源。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相關規定,本次專項補貼資金全部計入當期損益,將對公司本年度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 A股資金面日報:62億主力資金撤離電子行業 北向資金淨買入美的集團...
    62億主力資金撤離電子行業 北向資金淨買入美的集團等股  從行業板塊來看,23個行業板塊主力資金呈現淨流出,其中,電子、汽車、醫藥生物、化工、計算機行業板塊主力資金淨流出較多,淨流出金額分別為62.43億元、52.67億元、36.95億元、36.64億元、26.94億元。
  • 投資者頻頻喊話大股東增持 110家公司去年被重要股東淨增持均超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2020年,A股中有487家公司被重要股東(持股5%以上一般股東、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公司高管等)通過二級市場或大宗交易淨增持,以增減持時的參考市值計算,110家被重要股東淨增持均過億元,15家淨增持均超10億元,郵儲銀行、中國平安和川投能源3家公司淨增持金額較高,分別為47.57億元、46.07億元和24.63億元。
  • 上周繼續走鋼絲,這6家公司有點危險,8家公司控股股東在減持
    在上周關注的公司中,有29家公司即將進行股權減持。其中有6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進行了減持,有11家公司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進行了減持,另外有4家公司遭受小股東減持。究竟這些減持背後有什麼故事,只能說是值得進一步觀察。不過我們接下來觀察到的情況,會及時發出來告知大家。
  • 德美化工: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修訂稿)
    本次認購資金不存在直接或間接來源於德美化工的情況,亦不存在德美化工為本公司認購資金提供擔保、補償或其他財務資助的情形。」 綜上,本次非公開發行對象認購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不存在對外募集、代持、結構化安排或直接間接使用發行人資金用於認購的情形。
  • 周一上市公司晚間重要公告
    >中公教育:前三季淨利9.59億元 同比增77%大華股份:前三季淨利18.77億元 同比增20%石化油服:前三季淨利同比增64.4%仙壇股份:前三季淨利同比增194%上海機電:前三季淨利同比降16.58%東北證券:前三季淨利8.68億元 同比增220%國海證券:前三季淨利5.82億元 同比增355%
  •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 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業績大增 摘要 【抄底重要股東增持股 股價最高打5折!還有些公司獲增持超千萬並且業績大增】從上市公司股東增持情況來看,近2年股東增持意願大幅下降,這主要與市場行情走強有一定關係。
  • QFII現身29家公司十大流通股東 新進和增持17股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數據發現,截至3月21日,在已披露年報的個股當中,共有29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QFII的身影,從持倉特點來看,績優股仍是QFII持倉的重點方向,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電子、鋰電池、鋼鐵等行業。
  • 吳奇隆的公司要上市了?劉詩詩、趙麗穎都是股東
    大牌場BIG (作者 張柳靜)吳奇隆的公司「稻草熊」,要上市了。這家公司的股東陣容「星光熠熠」,包括當紅小花劉詩詩和趙麗穎。4年前欲往A股上市未果,稻草熊這次能順利登陸港股嗎?其中,吳奇隆為稻草熊創始人,公司實控人和最大股東均為劉小楓,劉詩詩、趙麗穎均為股東。另外,愛奇藝也是其第二大股東,兩者關係密切。IPO前,劉小楓持股58.41%,為第一大股東;愛奇藝持股19.57%,為第二大股東;劉詩詩和趙麗穎分別持股14.8%、0.79%。目前,稻草熊法定代表人為劉小楓,吳奇隆本人並未持有股份。不過,劉小楓是吳奇隆的內地代理人。
  • 「重要公告」寶通科技稱抖音取消與哈視奇合作對公司經營不產生...
    【起步股份:股東邦奧將5%的股份轉讓給陳雨】起步股份公告,公司股東邦奧於與陳雨於7月29日籤署了《關於起步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邦奧同意依法將其持有的公司2359.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5%)以8.50元/股的價格協議轉讓給陳雨,轉讓總對價為人民幣2.01億元。本次協議轉讓前,邦奧持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3978%。
  • 化工行業一周淨流出資金46.97億元 16股淨流出資金超億元
    原標題:化工行業一周淨流出資金46.97億元,16股淨流出資金超億元   滬指本周下跌0.38%,申萬所屬的
  • 6月份重要股東增減持動態:醫藥生物公司頻繁減持房地產淨增持金額...
    根據深證信數據服務平臺的數據,新華財經和麵包財經研究員的統計分析顯示:2020年6月,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董監高及其關聯人淨減持133.14億元;按照申萬行業分類標準,醫藥生物、電子、傳媒淨減持金額居前,房地產淨增持金額居首。
  • 華昌化工:控股股東華納投資延期購回3392萬股及質押4900萬股
    每經AI快訊,華昌化工(SZ 002274,收盤價:4.89元)12月25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蘇州華納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將其所持公司股份的3392萬股進行了質押延期,延期至2021年6月23日,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11.69%。
  • 吳奇隆創立的影視公司要去港交所上市了?劉詩詩、趙麗穎都是股東
    這家公司的股東陣容「星光熠熠」,包括當紅小花劉詩詩和趙麗穎。4年前欲往A股上市未果,稻草熊這次能順利登陸港股嗎?業內分析稱,稻草熊如能順利登陸港交所,或將開啟影視公司赴港潮。  2017年-2020年上半年,稻草熊營收分別為5.43億、6.79億、7.65億元及5.8億元。同期,來自愛奇藝所得收入分別為1.16億、2.45億、2.09億及4.01億,佔比分別為22.4%、36.0%、 27.2%及69.2%。  與愛奇藝的深度捆綁,給稻草熊帶來了穩定的營收。
  • 歲末年初這周,16家公司董監高辭職,國航金隅等名企榜上有名
    此外,這一周遭遇股東減持的公司一共有13家,其中5家是控股股東減持,6家是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減持,2家是小股東減持。這些屬於主動減持的部分,沒有看出更多原因,只是控股股東減持中,有兩家公司實控人發生了變更。 在遭遇突發事件的五家公司中,一家屬於遭遇券商強制減持,這是控股股東被動減持,說明控股股東財務上可能遭遇了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