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趙本山,人們就會想到他的徒弟。在這些徒弟拜師的時候,他都要送上一幅「國法家規」的書法作品。那麼,趙本山的國法家規是什麼呢?有一條很特別,但是徒弟們都在遵守!
從趙本山的作品中,能夠看出東北農村的影子。正是基於內容的貼近性,以及出色的表演,趙本山才能在央視春晚舞臺上連續登演20多年,成為全國人民的期待。
當趙本山帶上無數光環後,就有很多人拜他為師。如今,我們提到趙本山的徒弟,就會想到小瀋陽、宋小寶,但是這些人都是趙本山成名後收下的徒弟。其實,在趙本山沒有成名的時候,就開始收徒了。這個徒弟就是已經過世的李正春,也就是《劉老根》中馮鄉長扮演者、《鄉村愛情》中謝大腳的原配老公,李福扮演者。
李正春出生在吉林省梨樹縣勝利公社石廟子大隊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自幼喜愛文藝。由於他嗓音洪亮,又極具表現力,很小就是校宣傳隊的文藝骨幹,每次學校有活動,他的演唱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受歡迎的。後來,由於家中的二位哥哥結婚,欠下了很多外債,李正春就不讀書了,到梨樹縣文化館舉辦的二人轉班學習。
李正春進步很快, 還沒有畢業,就被鐵嶺劇團招去當演員。在鐵嶺,李正春認識了趙本山。那個時候是1982年,雖然趙本山小有名氣,但是還沒有後來那樣大。但是,李正春被趙本山的德藝徵服了,決定拜他為師。趙本山看他可憐,就答應收他為徒。
拜師儀式很簡單, 李正春當時很窮,只簡單買了幾個菜,打了些散啤酒,把團裡領導請到宿舍,就算正式拜師了。拜師後,師傅趙本山既教李正春演戲,又教李正春做人,李正春從師傅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
遺憾的是,2007年1月,李正春因病去世,享年45歲。
趙本山收的其它徒弟,都是在成名後收下的,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在2009年。那年的大年初五,趙本山一口氣收下了35個徒弟。
當地媒體報導了趙本山收徒儀式的盛況。既然收徒,就要給徒弟排序,趙本山親自排序,前6人是按拜師先後排序定的,後面的29人則按年齡劃分先後,排序依次為:李正春(已逝)、路遙、張小飛、唐鑑軍、王小寶、王小利、蔡維利、蔡小樓、王永會、張曉光(已逝)、波比·肯、閆光明、王小虎、王金龍、高明娥(女)、孫立榮(女)、賈小七、老臭、姜海軍、程野、燕飛、楊冰、蘇小龍、劉小光、小瀋陽、張小偉、孫小飛、張凱、歷小峰、程紅、董三毛、宋小寶、小鵬飛、田娃、紅孩。
收徒徒儀分七步。
1、趙本山給東北二人轉的祖師爺牌位上香行禮。
2、35位徒弟向師傅行謝師禮和拜師禮,其中,除大徒弟李正春由其夫人代替行禮外,其他34位徒弟全部到場行禮,這其中大都是趙本山以前收過的舊徒。徒弟行禮後,趙本山要向其頒發證書和贈送信物。
3、眾位徒弟集體宣誓。
4、趙本山「訓話」。
5、徒弟代表向師傅贈送禮物。
6、是徒弟代表講話。
7、最後是師徒合影。
在拜師現場,大多是夫婦同時上臺行叩拜禮,二人轉的「一副架兒」則以男的為主,算是一個徒弟。 徒弟們都要敬茶,一共35個徒弟,當天晚上趙本山就要喝35杯茶水。趙本山回饋徒弟們的是一塊24K金鎖和一塊美玉,還有他年前用了一晚上寫出來的35幅書法作品「國法家規」!
其中,寓意最重要的就是國法家規,這個是趙家班眾弟子的行為準則。那麼,趙本山的國法家規是什麼呢?
其實,趙本山的「國法家規」也在不斷的完善。期初,國法家規就是徒弟們宣誓的內容:誠信為本,善良為根,道德至上,從藝為民,勤學苦練,才藝求深,孝敬長輩,扶攜同門,遵紀守法,德藝雙馨,報達社會,永記師恩。
國法家規雖然只有48個字,但是對徒弟們的日常進行了規範。最後一條是永記師恩,看起來非常特別,甚至有人認為趙本山對徒弟們出這樣的規定是不自信的表現。不過,無論趙本山提還是不提,徒弟們對他還是十分尊重的。
這些是在師徒層面的管理法則,此外趙本山還設立了管理徒弟們的日常管理機構,也就是遼寧民間藝術團。藝術團對大家的管理就更細緻了,還出臺了處罰標準。比如說,如果在劉老根大舞臺演出時講黃笑話,就要被罰款。私自走穴、不聽團長指揮,也要被處罰。
正是因為有這些條款的約束,趙本山的徒弟們才在師傅設定的路線下前行。隨著《鄉村愛情》的走紅,徒弟們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
(作者:張小貝)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