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順傑
葉俊榮突然宣布「勉強」同意管中閔接任臺大校長,被外界視為執政的民進黨在地方選舉慘敗後為搶救民望的重大讓步。(網際網路)
因逕自宣布同意聘任前國民黨政府官員管中閔為臺灣大學校長而惹惱民進黨,臺灣教育部長葉俊榮昨天(25日)請辭獲準,成為第三個因「卡管案」而折損的教長。不過,行政院基於「尊重」教育部權責,現階段「看不到有任何理由或狀況」,更改發聘書給管中閔的決定。
僵持近一年,葉俊榮24日突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接任臺灣第一學府臺灣大學校長,外界以為這是民進黨政府在地方選舉慘敗後,為搶救民望的重大讓步。
不過,消息傳出後震驚民進黨。參選民進黨主席的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以及多名綠營立委從24日晚開始接連透過面簿開炮,怒轟葉俊榮未事先溝通,就逕自宣布聘任管中閔的決定,不顧遴選程序爭議。他們要求葉俊榮立即下臺,使得平安夜一點也不平靜。
卓榮泰昨午5時在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說,葉俊榮下午1時到行政院與閣揆賴清德「深談」。卓榮泰轉述說,葉俊榮為「這一次的決定」所造成的輿論討論和「不同意見的爭論」,對行政團隊的困擾感到抱歉,並願「擔起完全的責任」。
據卓榮泰指出,葉俊榮面談中將備好的書面辭呈交給賴清德,賴則當場「勉予同意」。
針對葉俊榮的聘管決定會否生變,卓榮泰答覆媒體詢問時強調,行政院「尊重教育部的任何決定」,「往後看不到有任何理由或狀況,去改變這個狀況」。卓榮泰也補充,葉俊榮此次引起爭議的,不是他向賴清德「回報的內容」,而是「時機」。
據媒體報導,葉俊榮是在前天開記者會的一小時前,透過手機簡訊告知賴清德聘管決定,賴隨即回復「審慎思考」。葉俊榮23日也曾致電長時間關注管案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自己將「做一個勇敢的決定」。卓榮泰昨天說:「回報給院長的過程可以更謹慎。」
葉俊榮「偷襲式」的聘管宣布,不但令不少綠委怒火中燒,總統蔡英文也感到不滿。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昨天表示,蔡英文昨早8時邀賴清德到官邸,針對教育部宣布臺大校長遴選案一事「交換意見」。林鶴鳴說,蔡英文認為,此案「社會高度關注」,作為執政團隊的一員,相關決策應該經過完整的溝通與討論。他轉述蔡英文說:「昨天這樣的處理,讓大家措手不及,尤其讓執政黨團的立委被動獲知訊息,顯然需要檢討」。
但葉俊榮昨午在面簿宣布辭呈時指出,校長遴選案拖延至今,已經對教育造成難以彌平的傷害,而社會的糾結與對立,不該以教育為戰場。他解釋,自己是基於法律良知、教育本位及對大學自治與正當程序的堅持,「做對的事,也是該做的事,對職位毫不戀棧」。
葉俊榮寫道:「希望我的堅持與承擔,能讓下一任部長擺脫臺大案的糾纏,回歸教育本位,大步向前。也祈福臺灣走向正向,發揮實力。歲末年終,期待教育部能揮別2018挺管/拔管的陰霾,昂揚2019國教/高教的發展。」
卓榮泰昨天指出,教育部已就聘管決定行文臺大。管中閔昨早在住家外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簡短表示自己「沒有收到通知」。
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今年1月5日,出乎各界意料選出管中閔,原定2月上任。但民進黨政府無法接受前朝馬英九政府的閣員領導臺灣最高學府,而針對管中閔的資格以及遴選程序提出質疑,包括指控管曾違法赴中國大陸兼職,以及未主動揭露他與遴選委員蔡明興的利害關係。蔡明興是電信公司臺灣大哥大董事長,管中閔則是該公司的獨立董事。
為了「拔管」,蔡英文政府不僅背上侵犯大學自治的罵名,在葉俊榮之前,更折損了潘文忠和吳茂昆這兩任教育部長。原為內政部長的葉俊榮今年7月中接任教長後,曾強調要以「有溫度的溝通」解決此事,但教育部和臺大始終在解套方式上毫無交集。
葉俊榮前天宣布聘管決定時表示,此遴選案有「程序瑕疵」,教育部原有意透過溝通及提案方式,盼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負起責任」,重新開會處理瑕疵後,再由教育部聘任。
不過,遴選委員會一直不開會,教育部對瑕疵的補正已不再期待,再加上臺大校長長期代理不利校務發展,教育部因此決定「積極承擔」,「勉予同意」聘任管中閔。葉俊榮更一度不忘補充強調:「是勉強的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