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人價值,不在於他有多少錢,而在於世人怎樣評價他

2021-01-07 禪說國學

很多現代人認為古人所提倡的那些價值觀是遷腐的、不現實的、過時的。實際上,是狹隘地理解了其中的深刻含義。很多現代人不愁吃不愁穿卻不開心,天天喝酒唱歌卻不快樂,為什麼?就是沒有正確的價值觀,缺乏精神上的追求。

只有明確了什麼是自己應該追求的,什麼是真正的人生價值,人才能活得明白、活得開心。

在《論語》裡,孔子對齊景公和伯夷叔齊有個評價: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

這段話沒有講什麼道理,是對三個人、兩類情況做了一個評價。一個是評價齊景公,齊景公當時是齊國的國君,他說齊景公「有馬千駟」,駟,是指四匹馬,也指一輛兵車。

有馬千駟就是說齊國有一千輛兵車,是說這個國家有這麼大規模,是一個不小的諸侯國。齊景公是齊國國君,有財、有權、有勢,什麼都有。但是孔子對他的評價只有一句話:「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下面講「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伯夷、叔齊是殷商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他們在父親去世之後互相推讓繼承權,弟弟讓哥哥,哥哥讓弟弟,都離家出走,到了周的領地。當時周還是商朝下面的一個小邦。

後來武王伐紂,周把商滅了,建立了周朝的統治。伯夷、叔齊為保持氣節,不為周朝服務,就隱居到首陽山上,吃野菜為生,最後餓死在山裡。

這樣一個情況,現在一般人看來,他們是完全失敗了,什麼都沒有了,甚至還會說他們有點傻,好好貴族不當,跑掉不說,最後還餓死了。

但是孔子怎麼評價?他說「民到於今稱之」,老百姓到現在還稱道他們,稱頌他們,把他們當成是道德的楷模,堅守氣節的典範。他們是西周初年的人,到孔子這個時候,已經幾百年過去了。

不僅到孔子這個時候,再往後,韓愈還寫「伯夷頌」,古代一直把他們作為堅持氣節的典範。這裡孔子對齊景公和伯夷叔齊的評價,不是看他們生前擁有的財富和權勢,而是看百姓對他們的評價。這就體現了中國人對個人價值的一種理解。

我們常常講百姓心中有桿秤,公道自在人心。每個人的價值都要在後人對他的評價中體現出來,要在老百姓心中的這桿秤上稱出來。百姓對一個人的評價不是自己可以決定或爭來的。

老百姓怎麼評價人呢?就看他對百姓做了什麼。對社會、對百姓做了好事,百姓就擁護他,紀念他;儆壞事,禍害百姓,百姓就反對他,否定他。死後「民無德稱之」,把他遺忘了,甚至「不盡罵名滾滾來」。

這就是中國人說的不朽。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他從社會得到了些什麼,而是看他為社會做了些什麼,看人們是怎樣評價他的。

一個人的價值是從他對社會的付出來體現的,對社會所做的一切,老百姓自然會給出一種相應的評價。這是中國傳統的對人生價值的看法。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就是這樣想的。

相關焦點

  • 王冉:財富不在於有多少錢而在於有一種擁有感
    富裕的中國應該怎樣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微博時代,搜狐公司與億萬網民共同分享答案,以下是易凱資本CEO王冉在新視角論壇上的精彩發言:  主持人傅強:在中國富裕起來的人想不通,為什麼我富裕起來以後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原因是我們缺少一個可以讓人平等致富的機會,我們不能把大家賺得的每一筆財富放在陽光下曬一曬。現在進入第一輪對話,財富的榜樣。
  • 勵志語錄:人的價值在於他本身,而不在於他從事的工作!
    勵志語錄:你的遇事慌亂抱怨一臉苦相不敢扛事兒推脫找藉口邏輯不清沒有反饋不拘小節不動腦不走心的舉動都會出賣你,陽光沉穩樂觀抗擊打思路清晰勇於奉獻耐得住寂寞不怕犯錯有進步打雞血的每一天會成就連自己都驚訝的未來。勵志語錄:一個人要生活得健康,開心,快樂,就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 電影《衝鋒車》:行為在於做不在於說,良心在於被發現不在於炫耀
    作為香港的金牌編劇,《謎屍》、《畫皮》、《飛砂風中轉》、《大魔術師》、《一個人的武林》皆出自他之手,劉浩良,首次開啟他的導演之路,有別於前幾次的作品,他將《衝鋒車》打造成一個美式漫畫的風格,也在此風格之下,更融入了香港經典的警匪元素,進而成功的探討出人性的險惡,在此黑色喜劇的包裝下,《衝鋒車》
  • 卡特:精英的價值不在於贏過多少人,而在於幫過多少人
    從7月7日開始,93歲的卡特和90歲的夫人每天都要在工地工作,鋸木板、釘釘子、上準頭……,卡特是一位農場主的兒子,年輕時做過木工,他幹起這些活兒來,駕輕就熟,一絲不苟。 7月13日,工地氣溫偏高,烈日當頭,正一絲不苟鋸著木頭的卡特,忽然感到一陣眩暈,跌坐在地上,身旁的特勤局特工趕緊扶住了他,並召來救護車。醫生診斷,老人是因為中暑脫水而暈厥。
  • 潘瑋柏:生命的可貴不在於得到多少名利,而在於有多少美好的回憶
    放下麥克風的他談論生命的意義,說生命的可貴不在於得到多少名利,而在於曾共同擁有的美好回憶。潘瑋柏:生命的可貴不在於得到多少名利,而在於有多少美好的回憶身為明星製作人的潘瑋柏聽到過一些觀眾對他的評價,諸如「為什麼每次吳亦凡按淘汰鍵都按得那麼快,你卻不果斷?」潘瑋柏回應:「我的想法是我10秒按跟我50秒按有什麼不一樣?
  • 意義在於賦予.
    記得看美劇《婚外情事》,諾亞去找心理醫生做諮詢,說起自己的困惑:一直以來,他對於人生的判定準則,就是功成名就,以及成為一個別人眼中的好丈夫好父親。可是在他前妻的價值觀裡,對於一個人的評價標準,就是他離開人世之後,在報紙上刊登的說明——他生前愛過多少人,又被多少人愛過。關於想要得到怎樣的墓志銘,每個人心裡的衡量不一。
  • 【榮·悅讀】人不在於開始了多少件事,而在於完美地結束了多少件事
    這篇是講成功學的,不過吳軍博士講的成功學令人服氣,因為很多是他的親身經歷。文章講到了許多方面,金句迭出。我被其中的一句一眼擊中,沒錯,它就是大家在標題裡看到的這句。「人不在於開始了多少件事,而在於完美地結束了多少件事。」仔細想想,我們是不是經常草率地就開始了一件事情,卻多數無疾而終,以至於造成一個尷尬的現在。
  • 女人年齡大了就不可愛了嗎,一個人的價值真的在於容貌嗎?
    女人年齡大了就不可愛了嗎,一個人的價值真的在於容貌嗎?其實關於女人的年齡和容貌這一塊,好像一直以來都有各種各樣的偏見。很多人會認為一個女人要是老了年紀大了,也就沒什麼價值了。當初《如懿傳》剛播出,就有數不清的聲音說周迅醜、老、嘟嘟嘴。那些營銷號也只會說周迅這些,他們斷斷是不敢評價周迅的演技的。
  • 她用行動詮釋: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活得長久,而是在於更有價值
    她用行動詮釋: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活得長久,而是在於更有價值 2020-04-14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生命價值在於利己、利他、利眾生
    空間有靈,人有靈吳清友對誠品的定位是,不只是一家書店,更是一個閱讀的博物館,希望能成為一個心靈可以停泊、心靈可以得到慰藉的場所。他說,誠品是在某一個城市的集體的創造,沒有人文,誠品只是一個空洞的軀殼。「誠品對於閱讀、對書,有一種想像:一個城市中有百萬本書籍,一年有千萬人進來,千萬種書出去,這迸發出來的力量是與人為善的,是一種正面的能量。」
  • 金錢不是重點,關鍵在於你的態度
    談到金錢大家都不陌生,快節奏的生活、巨大的工作壓力造成對金錢的焦慮,其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對物質的需求以、現實的距離感,經濟收入的現實比較以及自己對現實生活不切實際的期待。有不少人甚至產生了「金錢至上」的觀念,因為錢是自己奮鬥終身的方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弗洛伊德曾說過:「人一輩子會有三個層次的需求,最基本的是對於物質需求,屬於「自我」層面,過度追求物質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具體是如何理解呢?首先要正確認識金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 人生的高度,不在於你看清了多少事,而在於你看輕了多少事
    放不下,最終都得被放下,何不快樂放下?幸福是生活的心態,而不是生命的狀態。常懷感恩心的人,幸福永久相伴;欲望無止境的主,哪有幸福可言?人活在世上,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看不慣的人。若是處處計較爭執,會累、會煩、會不開心,整個人都心力交瘁。生命中大多數痛苦和困境都是源於過於計較。
  • 貝寶金融對話知乎大V許哲:比特幣價值不在於共識,而在於基於數學的...
    同時他也對比特幣有著深度理解,並親自參與礦機投資,利用金融工具管理礦機投資收益和風險。在本次對話中,許哲對比特幣給出了許多獨特而有價值的看法,僅列舉部分如下:比特幣暴跌不是價值基本面發生了變化,而是美元流動性枯竭,出現「美元真空」。比特幣的價值不在於避險,而基於其獨特的不易獲取性。黃金的不易獲取性基於物理的,比特幣的不易獲取性是基於數學的。
  • 曹雲金其實不摳門,離婚在於他的婚姻觀
    曹雲金在節目《我家那小子2》中透露過家庭出資使用分配的情況,他說大錢都是他在出,這個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看出倪端,其實他已經道出了自己對婚姻家庭的態度。,「因為女孩子都不喜歡這些,肯定不會買,這樣自己就不用花錢了,自己能省下好多錢!」
  • 亞洲拉鉤第一人,遼寧西豐人,人稱拉鉤王,他有怎樣的傳奇故事?
    於保森1957年出生,是遼寧省西豐縣郜家店鎮松樹村人,姐弟共9人,他是最小的一個,於保森的少年很不幸,他6歲喪父,12歲母親離他而去,是哥哥姐姐把他拉扯大的。他的身世都是在媒體中得知的。作為一個農民,在於保森出名之前,誰都沒有注意到過他,當聽到了他的不同尋常的拉鉤經歷後,人們才把目光投向他。
  • 方文山:IP價值在於情感的生命力
    他指出:傳統文化傳承的關鍵在於通俗化,IP形成的關鍵在於情感的生命力。  2018年哈佛中國論壇於4月6日至4月8日在波士頓舉行,其中文化分論壇邀請到華語流行音樂知名作詞人、導演方文山,科幻作家陳楸帆,唯眾傳媒創始人兼CEO楊暉,影視導演兼製片人、投資人李路作為嘉賓。
  • 命運,不在於天賦,不在於才情,而在於……
    19世紀有不少著名畫家,包括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以及西方現代派畫家主要代表西班牙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他們都是藝術天才
  • 人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認識自己!
    這個人他表示不懂。景岑禪師無奈地說:「夏季,要找陰涼的地方休息;冬天,要坐在暖和的火爐旁。」在什麼時候,做相應的事,人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迷茫了。藥山惟嚴靜坐時,一個弟子跑來問:「您這是在做什麼呢?您又是在想什麼呢?」藥山惟嚴說:「我在做我應該做的,想我應該想的。」這個弟子並沒有領會老師的意思,只得帶著很迷茫的眼神走開了。當你總是關注別人的時候,就會顧不得自己的生活,你說你不迷茫,誰迷茫。
  • 說話的藝術,不在於說的漂亮,而是說的周全
    會換位思考才是懂說話卡洛琳·塔格特在《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學習做一個溫暖有趣的人》裡說,「好好說話的關鍵不在於「話術」,而在於「理解」,就是要學會怎樣體察別人的角色、照顧別人的訴求。」古語有云:「君子慎於言而敏於行」或「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奉勸世人「慎言慎行」。意思是,人們應該說話謹慎,因為禍從口出,說話不謹慎,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招來麻煩甚至招致災禍。現實中,有不少的人,因為逞一時口舌之快而招來了禍害。
  • 陳慧琳告訴你,愛情只用錢來衡量太物質,不用錢來衡量太幼稚
    而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丈夫出軌,妻子要麼忍氣吞聲,要麼一氣之下離婚收場,哪有幾個能夠經歷過那麼長時間考驗,還能始終如一的?也許普通人,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愛情的價值,但是可以用時間,時間是最好的證明。一切虛偽的東西,都會在時間的風蝕之下,脫落華麗不實的外衣;當所有繁華褪去,內心依舊忠誠得像個孩子,那麼恭喜你,也許他就是你一生所愛!